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356
  • Tax100会员 29388
查看: 560|回复: 22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2024-9-10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 赓续前行再奏华章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日期:2024/09/09     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5年。75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徐徐绘就,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正接力谱写,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阔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风雨征程,书写发展奇迹。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大幅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空前跃升


  新中国是在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百废待兴、百业凋敝的境地中,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亿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此后以每1—2年便突破一个十万亿元关口的速度发展,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增速水平。


  (二)人均GDP显著提高,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195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19元。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稳步提升。2019年,人均GDP达到7007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158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2023年达89358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89倍,年均增长6.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681美元,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划分标准,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3400美元,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三)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很小,至1978年也仅为1.7%,居世界第10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1979—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综合国力飞跃的同时,我国也实现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国际欢迎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倡议发展为国际共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广泛共鸣,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二、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空前加强


  夯基固本,筑牢发展“底座”。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农业生产和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大、速度之快世所罕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工农业生产能力突飞猛进,主要产品产量全球第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产业部门单一,主要工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随着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工业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增长5.1倍;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我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份额30%左右,成为驱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全球第一。2023年,粗钢产量10.2亿吨,水泥产量20.2亿吨,平板玻璃产量9.7亿重量箱,化肥产量5714万吨,累计超百倍增长。汽车、手机、计算机等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23年,我国汽车、手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为3011万辆、15.7亿台、43.0万套、3514亿块,均居全球第一。


  (二)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1949年底全国能够通车的铁路仅2.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经过75年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港口集群,铁路和公路客货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居世界第一。2023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6倍,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三分之二以上;公路里程达544万公里,增长66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8.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增长74.1%;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76万公里。国际物流通道不断拓展,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超1.7万列,比2016年增长近10倍,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一系列国产交通工具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智慧公路、智能码头、智能高铁、智能仓储配送等交通新基建蓬勃发展。


  (三)邮电通信建设成绩斐然,信息通信网络全球领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邮政通信网规模小、效率低,邮路总长度仅70.6万公里,长途明线仅14.6万对公里。经过75年发展,邮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邮政快递网、光纤和移动宽带网。2023年末,全国邮政营业网点达46.8万处,比1949年增长17倍;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432万公里,比1997年增长114倍;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11.4亿个,比2003年增长62倍。党的十八大以来,邮政通信业全面提速增效,通信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2023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4%,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33.1%。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2023年末5G基站数达337.7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比重超过60%。


  (四)能源供应实现量增质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基础十分薄弱,能源总量供给短缺、结构布局不均的问题突出。经过75年发展,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949年的0.2亿吨标准煤增至2023年的48.3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7.4%;主要能源品种生产全面发展,原煤产量由0.3亿吨增至47.1亿吨,原油产量由12.0万吨增至2.1亿吨,天然气产量由0.1亿立方米增至2324亿立方米,发电量由43亿千瓦时增至9.5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占全球比重近四成。能源资源配置明显优化,重载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重点工程建设有力打通全国能源运输大动脉,不断破解我国能源资源空间制约;大国能源合作扎实推进,能源进口更加多元化,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实现新跃升。


  三、从封闭半封闭到高水平开放,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开放包容,共享发展机遇。新中国成立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一)货物贸易规模稳居世界首位,贸易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贸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进出口规模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3亿美元,到1978年仅增至20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发展日渐起色,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快速扩张。201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2013—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0%,增速快于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服务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46.9亿美元提高到2023年的9331亿美元,年均增长13.8%,在全球的位次从第34位提升至第4位。


  (二)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中国市场磁吸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外资十分有限。改革开放后外资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3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76倍,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领先。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为13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23.0%,连续11年位居世界前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双向投资质量明显提升。2023年,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全部吸收外资比重升至37.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31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比重近四分之一。


  (三)对外经贸合作层次不断深入,制度型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系统探索、主动参与和引领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的新路径,分批次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不断打造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2023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合计进出口额达7.7万亿元,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8.4%,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成为助推区域经贸发展的“钢铁驼队”。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大型展会成为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发展、互利共赢。


  四、从单一失衡到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变革


  通盘筹谋,弹好“协奏之曲”。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工业大国、服务业大国,从需求失衡到三驾马车协同拉动,从沿海内地发展不平衡到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从城乡分割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迈向中高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28.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经济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9.1%、45.4%、45.5%,第三产业首次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1%、38.3%、54.6%。从农业看,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由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从工业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向好,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6%、15.7%,分别比2012年提高5.4个、6.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4%、3.5%,分别比2012年提高2.2个、1.5个百分点。


  (二)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内需主引擎作用凸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投资资金有限,进出口低水平徘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拉动。1952年,最终消费率高达79.2%,资本形成率为22.0%,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消费和投资规模明显扩张,对外贸易持续发展,需求结构得到优化。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调整为55.7%、42.1%、2.1%。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持续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凸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需成为我国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2013—2023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达95.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3.9%。


  (三)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新的增长极带动效应显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严重不平衡。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政策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后,实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1999年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201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值为4.9,而1952年为8.1。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2013—2023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6.9%、7.1%,快于东部地区。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8.3%;长江经济带地区、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46.7%、24.4%,比2012年提高2.9个、0.9个百分点。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间处于分割状态,城乡差距很大。1949年末城镇化率仅为10.64%,1978年末也只有17.92%。改革开放后户籍约束逐渐松绑,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202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3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7.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提高48.24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23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3%,比2015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交通通信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3年的2.39:1。2023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师比[1]为12.4:1,比2013年下降1.4;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超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14.4万个。


  五、从发展落后到创新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敢为人先,点燃“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向科技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逐步实现了从追踪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成长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一)科创投入持续增加,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科技力量薄弱,研发经费投入十分有限。新中国制定了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的科技发展新方针,相继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积极探索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2023年达724万人年,比1991年增长9.7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质加速,逐渐形成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2023年末,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二)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技术难题和国际封锁,广大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接续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首创成果举国振奋,其中“两弹一星”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座历史丰碑。改革开放以后,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出台,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提速发展,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奋斗者”号逐梦深蓝,大国重器不断“上新”,充分彰显我国科技硬核实力。专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高价值知识产权不断涌现。截至2023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达401.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8件,成为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3年的第12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013—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实融合”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23年末,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电商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新技术持续催生新场景、激活新动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2.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73%,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六、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践行宗旨,厚植人民福祉。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一)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工矿业机器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多数企业不能正常生产,城镇劳动力失业问题严峻。我国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着力解决城镇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贯穿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业空间不断拓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2023年,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比1949年扩大3.1倍;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占就业人员比重提升至63.5%。2013—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1.4亿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稳定。随着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2023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9.1%、48.1%,比1952年提高21.7个、39.0个百分点。


  (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不少群众挣扎在贫困线上。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调整,居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消费水平得到不断提升。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1956年实际增长36倍,年均增长5.5%。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教育、休闲娱乐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2023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下降34.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2%,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耐用消费品品质不断升级。2023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空调拥有量145.9台,分别是2013年的2.9倍、2.1倍。


  (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民生保障网织密兜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入全面覆盖和深化阶段,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人,比1989年末增加10.09亿人;参加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44亿人、3.02亿人,比1994年末增加1.64亿人、2.84亿人。此外,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有力发挥了可持续的托底作用。


  (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等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20世纪50—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降至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接续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七、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全面发展,成就百花齐放。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社会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一)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随着新型文化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并深入实施,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1%、95.7%、91.8%;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在校生分别为1.6亿人、4542万人,是1949年的6.4倍、103倍,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或者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加快,我国步入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均位居全球首位。


  (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


  1949年,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发展新中国文艺的基本方针,自此文艺事业迎来新气象。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3246个、6833个,是1949年的59倍、325倍;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19亿册(张)。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建设更加深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层出不穷,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6%,比2013年提高0.77个百分点;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88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622亿美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国家宝藏》《传承者》等节目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世界进一步认识了“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三)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资源总体贫乏,且大部分集中在城镇。75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壮大医护人才队伍,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健康保障。2023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床位101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49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疾病防控能力有效增强,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4亿人,参保覆盖率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在95%以上。2020年,人口预期寿命达77.93岁,比1949年提高43岁,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四)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从极度落后走向全面繁荣,竞技体育迭创佳绩,群众体育蓬勃发展。1952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明确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和任务。1959年,容国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首次位列金牌榜首;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数和奖牌数创历史新高;2024年,在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1949—2023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913个。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体育氛围愈发浓厚,群众赛事活动、健身场地等供给不断增强。2023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59.3万个,面积达40.7亿平方米,而1949年体育场地仅有4982个。


  八、从生态失衡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久久为功,谋划长远大计。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谋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我国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宽广。


  (一)生态文明建设从无到优,环境保护力度前所未有


  20世纪50年代,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尚未兴起之时,我国开启治理黄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至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法制轨道。此后经济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对此,党和国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环保认识之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2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014亿元,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仅有25亿—30亿元;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全国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重达18%,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正在加紧布局建设。


  (二)“双碳”承诺彰显大国担当,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作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彰显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2023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2年下降超过35%。能源技术革命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较快发展,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1957年的3.1%提高至2023年的26.4%。绿色生产力加快形成,逐渐成为经济新增长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链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中国更加宜居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份蓝天永驻、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生态答卷铺展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2023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6年下降28.6%,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1.6个百分点。国土绿化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环境改善的同时,人居环境也不断提“颜”增“质”,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0%,比2000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污水处理率达98.1%,提高63.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45%以上。


  风生水起逐浪高,砥砺奋进正当时。回首七十五载,我们见证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胜利,经历了春风化雨润沧桑的改革开放,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东方熠熠生辉。知所从来,思所将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注:[1]生师比是指折合在校生与专任教师之比。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1 1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发展阔步前行 现代农业谱写新篇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一、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农业产值保持增长,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8507亿元(当年价,下同),比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1580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4.5%。其中,改革开放以来(1979—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5%,比改革开放以前(1953—1978年)年均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稳定增长,1953-2023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年均增速分别为3.8%、6.7%、5.6%、8.7%,2004-2023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年均增速为7.5%,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发展更加协调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多元、协调发展”的历史转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11.2%和1.3%。改革开放后,农林牧渔业加速发展,农林牧渔业结构逐步协调合理。2023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9%,比1952年下降31.0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占4.4%、24.6%、10.2%,分别提高2.8个、13.4个、8.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9%,农业服务呈蓬勃发展态势。
(三)融合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条更加延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和多功能性不断延伸拓展。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达到1956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16.2%,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倍以上。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2023年末全国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占比为14.7%,50万农户开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8400亿元。2023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过7300亿元,超过100万农户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


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一)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粮食产量连上台阶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1966年达到4000亿斤,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超过6000亿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实施,极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8000亿斤,1993年超过9000亿斤,到1996年首次突破10000亿斤大关,2012年迈上12000亿斤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开创新局面。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亩。
(二)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粮食品类均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把粮食种植结构调活调优。其中,稻谷、小麦作为重要口粮作物,其占粮食产量比重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稻谷产量4132亿斤、小麦产量2732亿斤,合计占粮食产量49.4%,由于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合计占比分别较1978年、1949年下降13.2和5.8个百分点,但总产量仍处于历史高位,库存充裕、供应充足,有力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关键的工业原料,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2023年玉米产量5777亿斤,突破历史新高,比1949年增加5528亿斤,占粮食产量比重达41.5%,较1949年提高30.6个百分点,为粮食连年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大豆作为重要油料和饲料作物,近年来通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产量快速增长。2023年大豆产量417亿斤,较1949年增加315亿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杂粮和薯类需求不断增加。2023年,杂粮和薯类产量188亿斤、603亿斤,比2012年分别增加27.4亿斤、26.2亿斤,增长17.1%、4.5%。
(三)区域布局持续完善,产区优势日益彰显
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南方地区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粮食调配从南方向北方流动。从1978年开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北方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逐步进入北粮南运时代,2005年北方粮食产量首次超过南方。为适应新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变化,国家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优势产区发展,确保了粮食产能逐步提高。2023年13个粮食主产区[3]产量达到10834亿斤,比1949年增加9283亿斤,增长6倍,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为77.9%,比1949年提高9.4个百分点,为我国粮食实现稳产高产提供了主要支撑。特别是东北粮仓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东北四省区[4]粮食产量3699亿斤,比1949年增加3384亿斤,比1978年增加2917亿斤,比2012年增加706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6.6%,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极大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主销区粮食自给率逐步提高,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布局不断优化。
(四)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追求数量为主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逐步向质效并重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粮食生产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持续大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打造了一批优质强筋弱筋专用小麦、高产优质玉米示范基地,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2023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8%,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超过35%。持续加大优势特色粮食种植,着力提升和保护特色粮食的品牌价值,形成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截至2023年,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了7.5万个。持续发展粮食产业,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畅通“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条,推动粮食产业多类型融合,逐步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2023年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重要农产品全面发展,食物供给丰富多元
(一)经济作物快速增长,产量提升品种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变化,经济作物生产蓬勃发展。2023年,我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达到7.9亿亩,比1949年增长了2.7倍。粮经生产结构更加均衡,1949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的11.5%,1981年占比超过20%,2000年—2023年保持在30%左右。分品种看,2023年全国油料产量3864万吨,比1949年的256万吨增长14.1倍;棉花产量562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11.6倍。2023年全国蔬菜面积达到3.4亿亩,产量[7]8.3亿吨,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还不足5000万亩;全国果园面积1.9亿亩,园林水果产量2.4亿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7倍和35.5倍。蔬菜水果品种琳琅满目,品质不断提升,并且实现跨地区、反季节供应,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
(二)畜禽生产质效提升,肉蛋奶供应充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蛋、牛奶等畜产品价格后,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进程加快,综合产能进一步提升,肉蛋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前列。1978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943万吨,2023年增加到9748万吨,增长9.3倍,年均增长5.3%。随着生产保障能力增强以及居民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健康化多元化,肉类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1985年到2023年,猪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由85.9%下降到59.4%,牛羊肉比重由5.5%上升到13.2%,禽肉由8.3%上升到26.3%。改革开放后,随着养殖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我国牛奶和禽蛋产业迅速发展。从产量上看,1978年我国牛奶产量为88万吨,2023年增加到4197万吨,增长46.5倍,年均增长9.0%;1982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1万吨,2023年增加到3563万吨,增长11.7倍,年均增长6.4%。从人均占有量上看,1978年人均牛奶占有量为0.9千克,2023年增加到29.7千克,增长32.1倍;1982年人均禽蛋占有量为2.8千克,2023年增加到25.3千克,增长8.1倍。
(三)渔业生产繁荣发展,生产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渔业生产逐步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水产品产量迅速增长,从1989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116万吨,比1949年增长157倍,年均增长7.1%;人均年占有水产品达到50.5公斤,增长62倍,年均增长5.8%。其中,养殖类水产品产量5810万吨,比1952年增加5790万吨,增长295倍,年均增长8.3%;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81.6%,比1952年提高70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我国渔业加快转型升级。渔业科技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稻鱼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休禁渔制度进一步调整完善,“伏季休渔”“十年禁渔”“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等各项措施的实施,推动我国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四)林业产业态势良好,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积极采取护林造林等措施,探索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木本林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国造林面积[8]420万公顷,比1953年增加307万公顷,增长2.7倍;全国木材产量12193万立方米,比1978年增加7030万立方米,增长1.4倍;油茶籽产量294.6万吨,比1952年增加270万吨,增长10.8倍。全国林业产值从2001年的93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006亿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2018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18.28亿亩增加到33.07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2.7%提高到22.96%,森林蓄积量从87亿立方米增长到176亿立方米,是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四、农业基础持续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9]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稳产增产更有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区建设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增强,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上,完成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2023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75亿亩,比1952年增长2.6倍,累计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建成泵站、机井、塘坝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200多万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机装备广泛应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195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18.4万千瓦,拖拉机不到2000台,联合收割机仅284台。到202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1亿千瓦,拖拉机总数达到2144.1万台,联合收割机总数达到173.1万台。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大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果茶菜、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的机械化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转型升级,有力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态持续改善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2023年,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到了4.76,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到4.10亿亩,全国农业用水量从2014年的3869亿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600多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系数达到0.58,比2014年提高了0.05。化肥农药施用持续减量增效,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减少817.1万吨,下降14.0%;2023年全国农药使用量115万吨,比2012年减少65.1万吨,下降36.1%。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覆盖率达54.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处置率分别超过78%、88%、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四)农业科技突飞猛进,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2%,比2012年提升8.7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兴农、科技助农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旋律。


五、经营体系不断健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10]
(一)土地流转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伴随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我国持续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2004年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仅0.58亿亩,到2022年,全国已有1474个县(市、区)建立流转市场、约2.2万个乡镇建立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超5.32亿亩。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68%,鸡蛋和肉鸡养殖规模化率超过80%,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6%,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10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达到250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服务范围从大宗农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各环节延伸,有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三)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日新月异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规模连年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业效益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设施种植面积达4270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已成为设施农业第一大国。依托温室、大棚、垂直农场、智能农牧场、植物工厂等新模式,突破了自然资源条件的束缚,拓宽了农业发展新空间,推动肉蛋奶、蔬果、水产品等有效供给持续提升,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需求,有力提升了“大食物”供给水平。
(四)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发展潜能持续释放
近年来,我国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业态,凝聚新动能,引领新发展,持续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潜能。全国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万家,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50个,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方兴未艾,农业多功能性日益显现。农村创业环境持续优化,2012-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全国许多地方依托资源优势,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边界,立足乡土特色、对接市场需求,“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悠远的农耕文明、特色生态资源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呼应,催生出一批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砥砺奋进七十五载,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注:
[1]2003年起总产值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2]农业及相关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以及产品为农林牧渔业所用、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和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二、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的全部经济活动。
[3]13个粮食主产区分别是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
[4]东北四省区指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包括油料、棉花、糖料、麻类、烟叶、蔬菜、瓜果类、中草药材和其他农作物面积,不包括果园和茶园面积。
[6]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
[7]蔬菜产量包括食用菌。
[8]全国造林面积及相关林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9]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等相关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和水利部。
[10]农业经营体系等相关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1 11: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工业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以强大的实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支柱性地位,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引领我国工业经济迈上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一、工业经济破浪前行,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工业经济在设备落后、产能低下的薄弱基础上艰难起步。经过75年发展,我国工业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产品产量领跑全球,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制造业大国地位稳固
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分阶段看,1949—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胜利,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在整个“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9.7%的增长速度。1958—1978年,“二五”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工业经济曲折前行,年均增长7.8%,1978年工业增加值为1621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工业增加值1992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2年超过20万亿元,1979—2012年年均增长11.4%。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2013—202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增速换档但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为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二)工业生产迅速扩张,主要产品产量领跑全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面临厂房残破、设备落后的基础条件,原材料供给严重不足,日用生活消费品仅有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产出;75年来工业发展开疆拓土,如今我国能够生产的产品覆盖原材料、消费品、中高端装备等各个领域,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原材料产品产量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何式增长。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7.1亿吨,比1949年增长146倍;粗钢产量10.2亿吨,增长6449倍;水泥产量20.2亿吨,增长3064倍;平板玻璃9.7亿重量箱,增长897倍;化肥产量5714万吨,增长9522倍。消费品从供应短缺到琳琅满目,轻工业联合会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有100多种消费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23年,纱、布产量分别达2234万吨、294.9亿米,比1949年增长67.3倍、14.6倍。装备生产方兴未艾,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以及磁共振、超声影像等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011万辆,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手机、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为15.7亿台、3.3亿台、1.9亿台、43.0万套,均位居全球首位。
(三)工业出口成绩亮眼,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短缺经济和开放不足制约工业贸易发展,我国仅有少量的对外出口。改革开放后,我国依托不断夯实的产业基础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快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扩大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1417倍。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我国在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到46.5%,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上升到90%以上。2023年,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58.5%,其中,汽车出口522万辆,我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二、新型工业化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过学习引进和自主研发双管齐下逐步提升工业经济科技含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发展逐步转向以技术进步为主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快速推进,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工业体系健全完善,实体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156个重点工业项目、60年代“三线建设”布局、7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7%,工业经济以完备产业体系和强大规模优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二)技术创新蓄势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欧盟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有679家总部位于中国的企业入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17.6万家,比2000年增长9.2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7.3%,比2000年提高2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19362亿元,比2000年增长38.5倍,研发投入强度为1.4%,比2000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定中国为全球最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中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总量的14%。关键技术领域多点突破,推动制造业重大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
(三)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快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装备制造业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大国重器举世瞩目,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C919国产大飞机开启商业运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202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比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支撑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783.3万套,3D打印设备产量278.9万台,比上年分别增长23.3%、36.2%。
新能源产业加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0.3%、54.0%、22.8%。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产品高速生产,2023年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等绿色能源相关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5.3%、28.7%、36.9%。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58.6%、57.1%、50.7%。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工业经营主体活力迸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调整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工业经济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公有制经济,逐步改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国有经济持续发挥支柱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提质增效
1952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2]实现利润总额28.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4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内生动力持续激活、布局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规模效益、发展质量明显提升。2012年末,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31.2万亿元,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5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实施,国有经济提质增效成果显现。2023年末,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60.8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6.2%;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2.3万亿元,年均增长3.7%。
(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我们党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截至2001年底,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达到3.6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为21.2%,资产总计和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4%和6.6%。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出公平平等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2023年末,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数量达35.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74.2%,资产总计和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28.5%和30.5%。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建企,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本、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回旋空间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有力推动了工业现代化发展。1999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分别达1.1万家和1.6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2023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合计4.4万家;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8万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446.2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23.4%、19.7%。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


四、区域协同布局优化,工业经济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呈现东强西弱的极不平衡布局,随着“三线建设”大迁移,东西差距有所缩小。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奋勇领跑。世纪之交,党中央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陆续作出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国一盘棋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一)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引领示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部地区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始终担任着领跑者和挑大梁角色。1952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一半。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东部工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2012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5%。党的十八大以来,C919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相继问世,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东部地区在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引领效应显著。2023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22.7%;装备制造业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2.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9.2%。
(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力提升,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全局发展
中西部地区受自然禀赋和区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提出,2006年中部崛起迎来战略机遇。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关怀下,中西部地区立足自身优势奋起追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光伏电池、超导、特高压输电、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1.5%;装备制造业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7065亿元,比2012年增长44.0%。东北地区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但一度受困于结构性矛盾,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步扩大。2003年东北振兴号角吹响,东北地区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打造出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等国之重器。2022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744亿元,比2012年增长9.1%。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经济布局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2022年,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4万亿元、17.8万亿元、10.4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1.8倍、1.7倍。其中,长江经济带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到46.0%,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区域板块发展呈现出更加协调平衡的新局面。2022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42.3%,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23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比重达42.1%,比2012年提高5.2个百分点。
回首爬坡过坎破浪前行的75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业经济已经取得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发展成就。响应新的百年奋斗目标感召,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工业经济要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注: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1998—2006年为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单位;2007—2010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从2011年开始,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1997年及以前为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98—2006年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2007—2010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国有工业企业,2011年及以后年份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国有工业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2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务业地位作用更加彰显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实力日益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服务业新动能加快培育、新业态蓬勃发展,服务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地位和作用更加坚实稳固。


一、服务业跃居第一大产业,引领经济行稳致远
(一)服务业规模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力发展工农业,服务业处于辅助地位。1952年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5亿元,1978年增长到905亿元,1953—1978年年均实际增长5.4%。这一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较低,1978年只有24.6%,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低3.1个和23.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服务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到244856亿元,1979—2012年年均实际增长10.8%,增速高出同期GDP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是1953—1978年服务业年均增速的2倍。这一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节节攀升,1985年超过第一产业,2012年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5.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茁壮成长,服务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到688238亿元,2013—2023年年均实际增长6.9%,增速高出同期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2015年首次超过50%,2023年达到54.6%,连续9年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二)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
改革开放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1978年,服务业对当年GDP贡献率仅为28.4%,低于第二产业33.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1]对服务业的需求日益旺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2年,服务业对GDP贡献率达到45.0%,比1978年提升了16.6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对GDP贡献率呈现加速上升态势,2014年达到49.9%,超过第二产业4.3个百分点,成为对GDP贡献率最大的产业;2023年达到60.2%,比2012年提高15.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三)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主渠道
改革开放前,农业和工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1953—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3.7%,1978年末服务业就业人员489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仅12.2%。改革开放后,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和新增劳动力进入服务业,服务业就业人员逐年增长,1979—2012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5.2%,增速比第二产业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员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末服务业就业人员27493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6.1%,比1978年提高了23.9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带货主播、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数据分析师、医院陪诊员等新的就业形态吸纳了大量就业,2013—2023年,服务业年均新增就业人员741万人。2023年末,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639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1%,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一)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调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服务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大幅下降,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更加均衡。1952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超过50%,服务业发展相对集中;2023年,两者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降至17.9%和8.4%。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23年两者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4.6%和10.7%,分别比1952年提高了8.6个和3.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2023年两者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8.0%和6.4%,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3.1个和2.0个百分点;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业发展稳定,2023年相关行业所在的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比201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服务业呈现地区协同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主要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不大。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完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服务业发展差距亦随之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服务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虽然存在差异,但协同发展态势愈加明显。202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4个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0%,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大量集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4.8%和75.2%;全国有24个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在45%—60%之间,比2012年增加了14个地区。
区域重大战略引领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陆续出台,有力引领区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13—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6.8%、7.5%、7.7%和7.6%,2023年四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67.7%、56.6%、55.0%和50.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10.9个、10.3个、11.1个和11.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业9大领域、100多个分部门的外资准入限制陆续放开,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逐年递增,国际竞争力随之增强。2012年以前,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不到50.0%,2020年以后稳定在70.0%左右,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随着服务业领域加速改革,服务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茁壮成长。2023年我国服务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为19.3万元/人,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和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4.3倍和9.4倍,比2012年增长了60.7%。
服务贸易额跃居世界前列。2001—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784亿美元增长到9331亿美元(合人民币65754亿元),贸易规模在世界各经济体中的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世界前列[3]。随着服务业竞争力增强,服务出口额快速增长。2017—2023年,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长8.9%(以美元计价),比进出口总额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高达19.1%和37.8%。


三、服务业新动能加快培育,融合创新数字化亮点纷呈
(一)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初显成效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主要方向。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万亿元,2020—2023年年均增长12.1%;其中,2023年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8万亿、3.9万亿和3.7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8%、11.4%和6.4%。生产性服务有效提升制造业生产效能,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同步提升。
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平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2019—2023年年均增长29.7%,互联网平台企业以自身的快速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普及。2023年末,我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340个[4],覆盖了全部工业大类,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2022年,使用工业互联网软件的规上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2.1%。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2023年,我国已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0%;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达3.2万亿元以上。
(二)数字经济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提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网建设快速推进,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2023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432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11.4亿个,分别是2018年的1.5倍和1.3倍。“东数西算”工程快速推进,算力硬件设施和总规模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超过810万标准机架[5],算力总规模达每秒2.3万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前列,近5年年均增速近3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壮大。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发展,比重持续上升。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近5年年均增速达到21.0%;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6],软件业务收入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分别达到12.3万亿元和8.1万亿元,分别是2018年的2.0倍和2.2倍。
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化。2019—2022年,“四上”企业[7]信息化投入和信息技术人员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1%和10.7%;2022年,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企业数量占“四上”企业的比重为92.4%;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占38.0%,从具体方式看,应用云计算服务的企业占25.6%,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占18.7%,应用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占15.1%,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占10.4%。
(三)服务业新经济新动能迅猛发展
服务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服务业迎来黄金发展期。2019—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9%、12.3%和12.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竞争力。2019—2023年,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5%,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学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4%、9.4%。
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网约车、在线诊疗、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2016—202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10.0%;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5.4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全国快递业务量1321亿件,比2012年增长22倍;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0%[8]。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一批新业态发展迅速。2023年,电商直播用户规模5.97亿人,比上年增长16.1%;跨境电商进出口2.4万亿元[9],比上年增长15.6%;线上办公、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5.37亿人、5.28亿人、5.09亿人、4.14亿人,比2020年底分别增长55.4%、44.5%、48.6%、92.7%。
(四)生活性服务业迈入品质化多样化发展快车道
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供给的日渐丰富,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逐渐普及。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3782亿元,比2012年增长197.6%,占GDP的比重从3.4%提高到4.5%;2023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3246个、文化馆(站)和群众艺术馆43752个,分别是1949年的59倍和49倍,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13092亿元,比2015年增长138.3%,占GDP比重为1.1%;2023年末,全国体育场地459万个[1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全民健身步道长度37万公里,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2022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4672亿元,比2014年增长62.3%;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亿,是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
教育、卫生、养老、社会服务等事业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75年来,服务业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教育、卫生、养老、社会服务等民生领域大幅改善。2023年末,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亿人,专任教师1892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1.4倍、11倍和20倍,2021年启动的“双减”工作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卫生方面,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床位1017万张,分别是1949年的292倍和120倍,用占世界2%的医疗卫生资源较好解决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看病问题;养老方面,累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3.5万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48.3万户,基本形成“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左右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社会服务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13.3亿人,建成世界上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回首过去,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辛勤耕耘,服务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服务业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服务业开放向纵深推进,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构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望继续提升,更加优质高效、结构合理、竞争力强、开放包容的服务业将继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注:
[1]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依据支出法GDP进行划分。
[2]服务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现价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比率。
[3]2014—2022年均为世界第二,2023年为世界第四。
[4]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核心产业规模、灯塔工厂数量、智能制造相关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
[5]算力相关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
[6]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相关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
[7]“四上”企业指纳入国家统计局“一套表”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2022年调查单位近140万家。
[8]移动支付普及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9]跨境电商数据来自海关总署。
[10]体育场地、健身步道长度数据来自国家体育总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2 17: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市场繁荣壮大 商贸流通创新提质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伴随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商贸流通和消费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供给市场逐步完善,流通体系质量效率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出扩大消费需求政策举措,供需适配性不断提高,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一、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票证供应,到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统购包销,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商贸流通领域发生历史性变革。商贸流通业规模由小到大,商业业态由单一到多元,商业模式、流通技术由跟随到创新,一系列的转变彰显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消费市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商贸流通行业单位数量快速增长
75年来,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市场活力充分迸发不断增强,商贸流通业经营主体成长壮大。2023年末,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超过1000万个,约为1952年的77倍,1953—2023 年年均增速超过6%;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超过70万个,约为1952年的724倍,年均增速超过9%。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合商业“一统天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1978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60%;到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九成,国有企业占比已不足1%。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显现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为消费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消费市场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自2018年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59亿元,之后连续攀升,1992年突破1万亿元,2008年突破10万亿元,2012年超过20万亿元,2019年首次站上4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1953—2023年年均增长11%。
(三)消费市场供给丰富多样,市场供给质量日益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活资料严重短缺,农副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市场供给处于紧张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商品供应丰富充裕,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多样的消费需求。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2023年,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总量已近2亿种。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和消费热点变化,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推出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继续推进“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截至 2024年2月,我国已有中华老字号1455家,平均“年龄”约140 岁,六成以上分布在食品、餐饮、零售等领域,对促进消费升级、引领文化建设、拓展市场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服务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市场供给不断扩大。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法人单位数分别超过470万家、90万家和30万家。
(四)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强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197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8.7%。进入新时代,除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和2022年外,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0%;特别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消费紧密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强。1979—2023年,按不变价计算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6%、9.8%,两个行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6.6%提升至2023年的11.4%。

二、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流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近年来,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带动消费市场区域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镇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乡村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随着城镇化逐步推进,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商品供给日益丰富,城镇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23 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0.7万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12.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52年的45.4%提高至2023年的86.4%。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给我国农村带来深刻变革,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相继实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状况极大改善,乡村消费市场发展步伐加快。2023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万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8.9%。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消费品市场持续较快发展,乡村市场占比逐年提高。2013—2023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8.1%,年均增速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高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12.5%提高到2023年的13.6%。近年来,县乡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商务持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市场供给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成1267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全国95%以上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1]。
(二)区域市场协调发展,地区结构更趋优化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东部率先发展,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平衡性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相继出台,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3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 23.8万亿元、11.5万亿元、9.8万亿元和2万亿元,1979—2023 年年均分别增长14.1%、13.6%、13.5%和10.6%。
从各区域占比情况看,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后发优势明显,消费品市场呈现总体均衡发展、区域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东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40.7%逐年提升,至2005年达到最大值54.3%,并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回落,到2023年占比为50.5%。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中、西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4.4%和20.8%,比2012年分别提升4.0个和2.7个百分点。

三、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居民消费以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在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转变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由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实物消费向体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升级态势日趋明显。
(一)商品结构优化调整,升级类商品需求持续释放
随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消费从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转向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消费,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比重逐步降低。2023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的 63.9%下降34.1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6.6%、8.5%和4.6%,占比明显降低。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 49.7辆,是2013年的2.9倍;当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超过4.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为10%。2023年末,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数量分别为107.8台、103.4台和98.2台;而在198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数量仅分别为0.6台、0.2台和6.3台。
不断完善的市场供给激发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以化妆品、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为代表的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值中,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为4142亿元、6814亿元和1186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26.9倍、93.6倍和21.1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商品成为消费新时尚。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超过700万辆,渗透率达到35.7%;限额以上单位高能效家电增速明显高于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平均水平。
(二)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多元化拓展
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1998—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分别增长15.1%、11.4%和10.3%,增速高于消费支出总体水平。
服务消费市场热点纷呈。居民对体验型和个性化的服务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热点层出不穷。在餐饮消费方面,饮食理念变化、饮食行业发展催生出多样化的餐饮消费需求,带动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餐饮收入规模突破5万亿元,而1952年饮食业零售额仅为14.1亿元。在旅游消费方面,随着旅游市场供需匹配性提升,居民出游热情高涨。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数达到48.9亿人次,1995—2023年年均增长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万亿元,1995—2023年年均增长14.3%。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不断适应群众文娱需求,居民文娱消费选择更为丰富。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数量分别是1952年的39倍和220倍。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49亿元,比1991年增长20倍以上,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460亿元、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四、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飞猛进,助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消费业态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的同时,连锁化经营、商品交易市场等传统经营模式保持平稳发展,多层次流通网络体系构建日趋完善,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线下业态迭代升级
1999年,我国首家购物网站正式成立,2008年、2012年网购市场交易额先后突破千亿元和万亿元。25年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培育壮大,线上消费已然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202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数量为9.15亿人。当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超15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7.6%。2015—2023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20%。近年来,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线上销售新模式不断拓展,直播带货交易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对网上零售拉动作用明显。
自1949年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在上海成立,到1981年我国第一家超市在广州开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实体零售业态百花齐放。随着商品流通体制大变革,实体商贸企业顺应居民消费观念与需求变化,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购物体验、打造消费场景,逐步构建了多元的线下消费渠道。2023年末,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业态中,满足品质化消费需求的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数量分别达到5.7万家和4.2万家,提供更加优越消费体验的购物中心接近7500家;以品质优、体验佳为代表的仓储会员店数量比上年翻倍增长,提供户外休闲消费场景的民宿、露营地单位数量增长超过50%。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3—2023年,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年均增长15.9%;便利店销售额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0.8%。
(二)多种商业模式共同发展,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连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29.7万个,是2012年的1.5倍;实现商品销售额3.9万亿元。全国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总数4.8万个,是2012年的2.6倍;实现营业 额2333亿元。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化、高效化发展。2023年,全国共有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555个,成交额由 2012年的9.3万亿元提高到11万亿元,平均每个市场成交额由17.9亿元提高到30.8亿元。2023年末,全国共有城市商业综合体[2]1819家,全年总客流量达到173.1亿人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3万亿元。
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商贸流通领域变革提供了技术保障,“互联网 +”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简称商贸企业)开展互联网业务的超过6万家,占限上企业的比重为13.2%,比2012年提高7.3个百分点。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助力企业销售增长方面效果明显。2023年,开展互联网业务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营业额)比上年增长7%,增速高于全部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营业额)2.2个百分点。
(三)商贸流通费用率逐步降低,企业经营效率不断提高
市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推动商贸企业经营费用率降低。2022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4%,比2012年降低0.9个百分点;2022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3%,比2012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信息化水平提高、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深化等因素在商贸企业决策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企业经营效率持续提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2022年的38.2%,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人均营业收入由2012年的370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824万元。
75年来,我国消费领域发生历史性巨变,国内消费市场逐步繁荣壮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起到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消费市场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消费将继续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注:
[1]数据来自国家邮政局。
[2]城市商业综合体应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由企业有计划地管理运营,有统一的名称;(2)涵盖超市、百货、专业店、专卖店等商品零售业态,正餐、快餐等餐饮业态,以及文化、娱乐、健身、培训等两项及以上主要服务业态;(3)营业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且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商户不少于50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2 17: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推动经济发展关键性作用不断增强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的提高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投资效能稳步提升,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增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投资成果丰硕,有力促进供给结构优化发展
(一)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我国启动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产业门类丰富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953—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年均增长11.1%,汽车、机械、煤炭、电力、石油等一批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基本完整的产业体系,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步入正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农业、水利、交通、邮电通信等行业投资不断加大,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投资加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79—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年均增长19.1%,工业化进程实现重大飞跃,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领域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积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3—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0%,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投资质效稳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二)投资结构优化升级,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1953—1977年,第一产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611亿元,占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10.7%。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开,第一产业投资焕发新生机,1982—2012年,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9%,带动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资力度,农业全程机械化全面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2013—2023年,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1.5%,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提升。
第二产业投资稳定增长,保障工业体系向中高端迈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建设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的工业骨干工程,第二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53—1977年,全国第二产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3283亿元,占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57.4%。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投资活力有效释放,1982—2012年,第二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8.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13—2023年,第二产业投资年均增长6.5%,其中,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7.9%,增速高于第二产业投资1.4个百分点,为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助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重心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带动第三产业投资较快增长。1982—2012年,全国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1.6%。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投资保持稳定,2013—2023年,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7.6%,2023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已达65.8%,是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三产业新动能新模式蓬勃兴起,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逐步形成,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二、区域投资协同并进,新的增长极增长带不断形成
(一)四大区域投资有序发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区位优势,投资规模快速扩大。1983—1996年,东部地区投资年均增长25.6%,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1983年的47.3%升至1996年的60.2%。自1999年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先后出台,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四大区域投资协同发力增长。2013—2023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4%,中部地区年均增长8.5%,西部地区年均增长4.9%,东北地区年均增长5.3%。区域间协调性不断增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构建。
(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投资稳步增长,新的增长极蓄势崛起
2013—2023年,“京津冀”区域投资年均增长4.6%,北京市副中心、雄安新区投资建设扎实推进。2013—2023年,“长三角”区域投资年均增长8.2%,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长三角”区域增长极的带动效应不断巩固提升。2013—2023年,“粤港澳”区域投资[3]年均增长6.9%,大湾区建设热潮涌动,创新驱动力迅猛发展,正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2013—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投资年均增长8.4%,川渝携手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不断走实走深。
(三)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投资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快速推进。2013—2023年,长江经济带地区投资年均增长9.1%,增速高于全社会投资2.1个百分点,同时,上中下游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上中游的贵州、重庆、云南等省份经济增速名列全国前茅。依托黄河流域发展战略,2013—2023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4]投资合计年均增长7.3%。近年来,黄河流域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2022年和2023年黄河流域投资增速分别比全社会投资高2.0个和0.5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投资成就斐然,人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
(一)交通运输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京沪铁路、首都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改变了落后闭塞的交通状况。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交通运输投资持续加大。1996—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8.1%。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13—2023年,全国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8.1%,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0.1%,航空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7.3%,铁路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4.3%,水上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3.2%,全国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兴起,国家抓住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互联网新经济方兴未艾,我国在网络强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2013—2023年,全国信息传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1.7%,带动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快速优化升级,全国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化,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在全球领先,5G网络建设飞速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数达337.7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已近三分之一,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24个,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重点场所深度覆盖持续推进[5]。
(二)人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改革开放后,我国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筒子楼到住宅小区,从低矮平房到高层公寓,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2013—2023年,全国商品房年均销售面积约13.9亿平方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6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4.8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8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4.8倍。
住房保障工程有力推进。1995年,国家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构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2006年末,全国经济适用住房累计竣工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约165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6]。2008年,全国启动棚户区改造,截至2012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棚改累计投资超过4000亿元,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1260万户[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驶入快车道,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6400多万套[8],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三)社会领域投资不断增强,民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社会领域加大投入,民生保障水平大跨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13—2023年,全国卫生投资年均增长22.4%,基本医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国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5.9%,各类幼儿园、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加快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全国文化艺术业投资年均增长12.7%,创新多元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四、有效投资精准发力,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一)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2013—2023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3.7%,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5.8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1.9%,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高4.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航空航天、卫星导航、智能手机、计算机、电子通信等部分高技术产业已形成了体系完整、配套齐全、能力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工业技改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扩大科技创新相关投资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2013—2023年,全国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9.2%,增速比第二产业投资高2.7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企业提质增效,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2013—2023年,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1.6%。其中,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7.3%,研究和试验发展投资年均增长10.9%,全国科研相关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一批基础科研能力建设、重大科技建设项目纷纷落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线站等科研设施已验收启用。
(三)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增长迅速,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投资快速增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13—2023年,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15.8%,生态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加。2013—2023年,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清洁电力投资年均增长19.1%,增速比全部电力生产投资高7.7个百分点;全国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5.1%,清洁电力发电量年均增长10.2%。我国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活力有效释放
(一)国有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充分发挥保障支撑作用
国有经济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投资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任务,持续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2013—2023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一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国有投资在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领域等方面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二)民间投资潜力不断释放,民营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类经营主体的投资热情有效激发,民间投资逐步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民间投资潜力不断释放。2013—202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6%,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增加税收、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持续增长,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提质。2013—2023年,全国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0.4%,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1.8%,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75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白手起步到蓬勃发展,从跨越式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注:
[1]1980年及之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2]1981年及之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未扣除价格因素。
[3]“粤港澳”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为珠三角九市与香港、澳门的合计数,珠三角九市采用“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加总,香港、澳门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珠三角九市包含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
[4]黄河流域9个省区包括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5]5G相关数据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6]、[7]、[8]数据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2 17: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业持续发展 建设成就惠及民生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业步入新发展阶段,生产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支柱产业地位巩固,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正由“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持续迈进。

一、建筑业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地位不断稳固
(一)生产规模快速扩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建筑业作为最早复苏的产业之一,在完成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快速发展。195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1]完成总产值57亿元;1956年完成总产值146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建筑业也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和开放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1988年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1998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突破万亿大关;2011年完成总产值11.6万亿元,突破十万亿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完成总产值31.6万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12.9%。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建筑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新中国成立75年来,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巩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风险挑战,实现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比1978年提高3.0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8.8%,比1979年提高7.5个百分点。
(三)市场经营主体快速增加
建筑业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52年,我国具有编号的建筑业企业[2]仅有62家,发展到1980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达到6604家。改革开放后,建筑业迎来蓬勃发展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市场经营主体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末,全国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到15.8万家,实现了行业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四)吸纳就业作用显著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有组织的建筑施工人员不足20万人,到1952年末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职工仅为99.5万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1985年,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增加至912万人。建筑业不断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到2023年末,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5254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作用也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15.4%。

二、建筑业综合实力稳步增强,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75年来,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建筑业企业承揽工程规模扩大。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72.5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26.1倍,2003—2023年年均增长17.0%。建筑业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提升。2023年,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到46.5万元/人,是1980年的105.0倍。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38.2万亿元,比1993年增长101.7倍,年均增长16.7%;实现营业收入28.1万亿元,增长87.0倍,年均增长16.1%;利润总额8326亿元,增长127.7倍,年均增长17.6%。
(二)施工技术和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建筑业施工技术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1952年末,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仅有2.7万人,到2023年末,全国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达到678万人。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率大幅提升。1953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年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仅为0.3亿元,1980年达到116.1亿元,技术装备率达到2333元/人。2022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设备净值3696亿元,技术装备率达到7188元/人。与此同时,建筑业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成为建筑业企业施工装备的有力补充。
从建设“一五”时期156项重大工程,到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持续进步,一批重大建筑技术实现了突破,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工程项目接踵落成。如标志着中国工程“速度”的高铁工程,标志着中国工程“跨度”的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厦以及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的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等。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三)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筑业生产施工活动较为单一,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向纵深发展,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土木工程建筑业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快速发展。2023年,全国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9.7万亿元,比1993年增长137.5倍,年均增长17.9%;房屋建筑业产值18.6万亿元,比1993年增长86.2倍,年均增长16.1%;建筑安装业产值1.7万亿元,增长52.7倍,年均增长14.2%;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1.6万亿元,增长152.8倍,年均增长18.3%。建筑业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电力、水利、机械等建筑行业布局逐渐完备;建造流程逐渐向上游勘探设计和下游工程监理拓展。
(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依靠低人力成本和高工程质量,开始打入国际建筑市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初步打开了局面。到1988年,我国与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1976年—1988年累计签约金额10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1亿美元。2013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建筑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我国已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我国对外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1863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为26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33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为1609亿美元)。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排名攀升,据《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2023年度81家中国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和国际业务总额均居全球首位。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建设,陆续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蒙内铁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中国建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五)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建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110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303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全国城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为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三、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成就惠及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和居住环境。
(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我国建筑业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生基础设施。202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加13.7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公路里程543.7万公里,增加535.6万公里。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59个,比1984年增加171个。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截至2023年末,全国光缆线路长度6432万公里,比1997年增长114.5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我国累计建成移动电话基站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338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10.3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加106.7万公里;燃气供气管道99.0万公里,增加98.5万公里;排水管道91.4万公里,增加89.4万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2894座,增加2857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住房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人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1.3亿平方米,比1980年增长66.5倍,年均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稳增长。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稳步实施,城市更新有序推进。截至2023年末,全国累计建设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6400多万套。2019—2023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超过3800万户。城市更新改造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三)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建筑业通过改善乡村居住水平、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推动实现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稳增长,农村基础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末,建成建制镇、乡、村庄供水普及率分别为90.8%、84.7%、86.0%。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超过99%,村村通宽带全面实现,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提升至66.5%。
(四)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健全
我国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领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促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成普通高等学校3074所,1949年仅有205所;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1949年仅有3670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246个和6833个。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成长壮大,建设成就斐然。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建筑业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着“建造强国”目标继续前进。

注:
[1]本文中,除增加值指标外,1952-1979年均为全民国有制建筑业企业数据;1980-1992年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建筑业企业数据;1993-1995年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建制镇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1996-2001年为资质等级(旧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2002年起为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数据。2023年数据为快报数据。
[2]数据来自原建筑工程部编制的企业单位目录。建筑工程部是1952年至1970年期间全国建筑工程主管部门,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前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9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始终把经济结构调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塑,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改善,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


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50.5%、20.8%、28.7%,调整为2023年的7.1%、38.3%、54.6%,实现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有力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第一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内部结构更加优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34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97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3.5%。农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195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高达85.9%。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改革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51.9%,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比重分别上升至3.9%、30.7%、9.7%和3.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4.9%、4.4%、24.6%、10.2%和5.9%。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9541万吨,蔬菜瓜果、肉禽蛋奶、渔业产品等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二)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工业生产向中高端迈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4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825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3%,比GDP年均增速高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20.8%提高到2023年的38.3%,提高了17.5个百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1979—2012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推动下,我国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逐步向中高端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迅速发展,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比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9362亿元,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0.4%。
(三)第三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9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882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8.2%,比GDP年均增速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28.7%提高到2023年的54.6%,提高25.9个百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且结构较单一,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行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服务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第三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占GDP的比重明显提升。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4%和3.5%,比2012年分别提高2.2个和1.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3017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比2014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二、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国内需求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内部结构持续改善,三大需求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79.2%、22.0%、-1.1%,调整为2023年的55.7%、42.1%、2.1%,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稳固
我国消费需求总量持续扩大,最终消费支出从1952年的54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01361亿元,年均增长10.6%。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外开放程度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拉动,1952—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年平均值为70.4%。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商品和服务市场极大丰富,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4%,比1978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2013—2023年,最终消费率均保持在50%以上,居民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比重稳定在70%左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平均值为53.9%,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消费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服务消费蓬勃发展。2023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2012年下降3.2个百分点;网络消费、文旅消费等新消费形态不断涌现,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全年国内出游48.9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33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65倍和2.16倍。
(二)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
我国投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资本形成总额从1952年的15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30440亿元,年均增长12.2%。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工业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开发、社会领域等投资成效显著,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2012年,资本形成率为46.2%,比1978年提高7.8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本形成率保持在合理区间,2013—2023年,我国资本形成率年平均值为43.6%,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平均值为41.4%。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高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和11.4%;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
(三)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从1952年的-8亿元到2023年的26847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1.1%到2023年的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13—2023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年平均值为2.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平均值为4.7%,比2012年提高2.2个百分点。外贸新动能蓬勃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出口加快,2023年,汽车、集成电路、锂电池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7.3倍、1.8倍、15.2倍;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7194亿元,比上年增长8.5%。


三、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重大战略带动作用持续发挥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区域发展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一)区域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区域发展协调机制不断健全,东、中、西、东北四区域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从经济规模看,1952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57亿元、146亿元、127亿元和84亿元,2023年分别提高到65.2万亿元、27.0万亿元、26.9万亿元和6.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四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9.1%、7.9%、8.3%和7.5%。其中,2013—2023年,四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6.5%、6.9%、7.1%和4.4%,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东部。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1952年四区域间极差比[1]为2.54∶1,1978年缩小到2.09∶1,2023年进一步缩小至1.86∶1,相对差距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二)区域比较优势持续发挥,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
东部地区发挥“挑大梁”作用。2023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2]达到52.1%,连续31年超过50%;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0%。中部地区加快崛起。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1.6%,比2012年提高0.3个百分点,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积极成效,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0385元,与东部地区的比值由2012年的0.54∶1提高到0.61∶1。东北地区振兴取得新进展。东北地区统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巩固产业安全基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东北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3%,比201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重大区域战略深入推进,引领带动作用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加快落实,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升级,动力源地区引领带动作用得到加强。京津冀[3]协同发展有序推动。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0.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2013—2023年年均增速为5.8%。长江经济带[4]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达58.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46.7%,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粤港澳大湾区[5]建设扎实推进。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广深港高铁等系列民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北上南下“双向奔赴”,人流、资金流、物流相互交织,粤港澳大湾区日益呈现出联通交汇新景象。长三角[6]一体化发展进展顺利。2023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30.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4%,比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GDP万亿之城”达到9个,比2012年增加7个。黄河流域[7]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支撑了全国12%的人口和17%的耕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引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屏障功能稳固提升,“南北呼应、东西交融”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四、住户和企业部门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宏观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国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我国宏观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改善。
(一)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1992年到2022年[8],我国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从17814亿元增长到742883亿元,年均名义增速达13.2%。1992—2003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和可支配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均保持在60%以上;2004—2011年,住户部门收入保持在近60%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一系列举措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58.8%提高到2022年的62.2%。其中,住户部门劳动者报酬收入由2012年的26.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63.4万亿元,年均增长9.0%,带动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从49.8%提高到53.1%。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不断完善。2022年,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为60.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政府部门向住户部门的实物社会转移从2012年的2910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9884亿元,带动住户部门调整后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67.4%,较2012年提高4.6个百分点。
(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企业部门收入占比总体提高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企业活力大大激发,企业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2008年,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达28.9%,较1992年提高5.3个百分点。2008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企业部门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2022年,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为26.6%,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可支配总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为22.6%,比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政府财政调节能力日益增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统收统支、包干制、分税制三个发展阶段。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我国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2012年,广义政府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为15.8%,比199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可支配总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为21.4%,比1992年提高8.5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党中央、国务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2022年,广义政府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为11.2%,比2012年下降4.6个百分点;可支配总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为16.6%,比2012年下降4.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持续优化改善,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注:
[1]极差比指的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比例。
[2]指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数的比重,下同。
[3]京津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4]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5]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6]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7]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
[8]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目前最新的宏观收入分配数据为2022年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9 1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域协调发展迈向高水平 重大战略实施取得新进展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形成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科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下,构建了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一)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75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由国家重工业发展战略推动,建设和投资重点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为解决日益凸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区域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区域空间布局趋于均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实施“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陆续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区域协调发展迈向高水平。
(二)东部地区持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率先发展,取得了诸多瞩目成就。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57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652084亿元,占全国比重[1]由41.9%提升至52.1%;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9.1%,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起到了勇挑大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部地区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不断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123196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191956亿元,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努力建设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中部地区开创崛起新局面
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46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269898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7.9%,开创了崛起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达到3.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比2012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通过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四)西部大开发探索新引擎
西部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的作用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各项事业不断进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27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26932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8.3%。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不断显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东部地区比值由2012年的0.54∶1提升至2023年的0.61∶1,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3919元提升至2023年的31100元。
(五)东北地区加快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84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596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7.5%。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地区全力筑牢国家“五大安全”基石,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1/5以上,粮食调出量约占1/3,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完善能源多元化供给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8∶46.1∶40.1调整为2023年的13.1∶34.6∶52.3,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二、蹄疾步稳,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自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一)经济发展量增质升
十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从2013年的55340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1044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8%,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23年京津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33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80元。从居民收入看,2023年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1752元、51271元和32903元,相对差距从2012年的2.7∶1.8∶1缩小到2023年的2.5∶1.6∶1。三地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发展动能加快转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承接疏解纵深推进
京津冀坚持控增量、疏存量相结合,加快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北京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制造业向京外地区转移,推动首批高校、医院、央企总部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北京首都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副中心功能日趋完善,十年来城市“留白增绿”超90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基本显现,4000多座楼宇拔地而起,“四纵三横”的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进入了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的新阶段。2014年以来,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余家。
(三)协同创新动力增强
京津冀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创新合力不断积聚。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专项”支持课题95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近2.4亿元。三地在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3万件,是2013年的6.7倍。三地围绕放大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增强津冀承接能力等主动发力,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协同制造”发展模式。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由2013年的3500余家增长至2023年的1万余家。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达到6700余项,比2013年翻番,成交额近750亿元,是2013年的10.5倍。
(四)共建共享改善民生
京津冀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和发展成果共建共享。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不断提高,2023年三地PM2.5浓度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64.2%、57.3%和64.3%,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民生服务共建共享。十年来,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建立多个跨区域职教联盟和高校联盟,联合推动社保“一卡通”建设,异地就医备案全面取消。


三、砥砺前行,长江经济带建设跨区域协同推进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央决定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不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2023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为58427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46.7%,比2013年提高2.5个百分点;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3年的45141元提升至2023年的96110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6%。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竞相发展,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总量,持续发挥支撑作用。2013年以来,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和上海6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连年稳居全国前10位,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生态环境稳步改善
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实现“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空气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6%,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8.5%,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水质状况持续为优,干流水质从2020年起连续4年保持Ⅱ类。水资源节约利用深入推进,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三)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投入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长江经济带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4789亿元,是2013年的2.9倍,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国比重达48.0%,比2013年提高5.4个百分点。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5%,较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科创平台加速建设,推动打造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截至2023年底,长江经济带共有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比2013年增加了9个,占全国总数的43.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8.2∶46.5∶45.3调整为2023年的6.6∶38.5∶55.0。
(四)互联互通成绩斐然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运输“大动脉”能力大幅增强。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功能显著提升。2023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38.7亿吨、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1.7亿吨、引航船舶载货量4.5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8%、8.8%、7.5%;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比2013年增长超过1500余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客货运量约占据全国半壁江山。2023年,长江经济带货物运输量250.8亿吨,占全国的45.8%;客运量41.6亿人,占全国的47.9%。


四、共享共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大湾区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立足国家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谋划。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一张蓝图逐渐变为实景,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5年间增加了3.2万亿元,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前列,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2年和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累计达成投资贸易项目超过1700个,投资总金额近5万亿元。2023年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我国近五成的家用电器、近八成的3D打印机和超过九成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二)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得以发挥
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3],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大湾区持续推动软硬联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大湾区建设完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不断深化
粤港澳持续扩大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覆盖面,逐步打通大湾区居民关切的难点堵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现“软联通”。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个人投资者达6.9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超128亿元,“债券通”上线运行,“互换通”落地实施。通过数据共享、“单项认可”和“双向认可”并行、扩展延伸港澳功能等多种方式,粤港澳三地在不改变现行制度差异的前提下,打造多样化“接口”模式,不断深化衔接对接层次,推动“软联通”取得积极进展。
(四)民生领域合作更加紧密
粤港澳持续加强民生领域合作,共享互惠发展,共谋民生幸福,增进群众福祉。三地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开放合作,探索规则有效衔接,推进医疗资源优势互补,带动大湾区卫生健康水平整体提升。积极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此外,覆盖11个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推进,“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车程。北上南下“双向奔赴”,人流物流资金流相互交织,大湾区日益呈现出联通交汇新景象。2023年深港口岸累计超1.6亿人次出入境,日均超40万人次,最高峰突破80万人次。


五、发挥优势,长三角一体化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引领示范作用彰显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23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达到305045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4.4%。长三角地区“GDP万亿之城”达到9个,数量超过全国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长三角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95386元增长到2023年的128562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0%。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长三角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8年的2.5万亿元,稳步增加到2023年的3.1万亿元,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超过1/4。
(二)科创共建成效显现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22年,长三角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9386亿元,是2018年的1.6倍,投入总量近全国1/3。研发投入强度达3.2%,提前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的发展目标。科创共建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长三角地区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4万件,每万人新增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件,与2018年相比实现翻倍增长。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共同构成的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稳步壮大。
(三)公共服务保障提升
2023年,长三角地区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9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0%。民生共享便利程度持续提升。长三角地区居民服务“一卡通”取得阶段性成效,区域内群众凭社会保障卡即可办理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领域的政务事项。2023年,长三角地区推动17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实现52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建立多个教育一体化发展联盟,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助力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
(四)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高水平开放持续扩大。连续6年圆满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超过3400家参展商参展,440多项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过780亿美元,比2018年首届进博会增长35.6%。货物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长三角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15.2万亿元,是2018年的1.4倍,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6.3%。其中,出口额9.2万亿元,占全国货物出口额比重为38.7%;进口额6.0万亿元,占全国货物进口额比重为33.2%。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举措推动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区域发展改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展望未来,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注:
[1]指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数的比重,下同。
[2]货物进出口总额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统计。
[3]相关数据来源于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1

主题

1277

帖子

3610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0
 楼主| 2024-9-19 1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戮力、砥砺奋进,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动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阔步前行。


一、经济实力跨越式发展,综合产出能力全球领先
(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规模很小,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00亿美元[1]。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1978年我国GDP达到149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大幅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1979—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第1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14年突破10万亿美元,达到10.5万亿美元,2023年达到17.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提升至16.9%,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2位。
(二)产业发展实力全球领先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产业发展水平极低,总量规模偏小。195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仅62.3亿美元,农业增加值仅151亿美元。坚持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我国工农业生产实现长足进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1978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414亿美元、714亿美元和368亿美元,分别是1952年的2.7倍、11.5倍和4.3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工业化快速推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和服务业量增质升。从工业看,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6.8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4.7万亿美元,连续14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从服务业看,产出规模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2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7万亿美元。
(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经过近30年发展,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1978年我国谷物、肉类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2位、第3位;粗钢产量3178万吨,是1949年的201倍,位居世界第5位;原煤产量6.2亿吨,是1949年的19.3倍,位居世界第3位;水泥产量6524万吨,是1949年的98.8倍,位居世界第4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谷物、肉类、花生、茶叶和水果等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产量均跃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化发展快速推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目前,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部分高技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23年,我国智能手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达11.4亿台和3.3亿台,均保持世界第1位;年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超40%。
(四)基础设施建设领跑世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础设施满目疮痍,对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制约十分明显。经过不断努力,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和固定电话用户分别增至5.2万公里、89.0万公里和193万户,分别是1949年的2.4倍、11.0倍和8.8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发展黄金期。200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0万公里,跃居世界第2位;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和固定电话用户分别增至9.8万公里、424万公里和2.8亿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2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分别为15.9万公里、544万公里;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别为4.5万公里和18.4万公里,均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23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移动通信用户数、移动宽带用户数均居世界第1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


二、科技实力日益壮大,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十分有限,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科技机构仅有30多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领域投入强度加大。199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仅为41.8亿美元,2010年突破千亿美元,达1043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加。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为1912.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达2.00%,首次超过欧盟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4698亿美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2.64%,接近OECD国家2.7%的平均水平。
(二)知识产出跃居大国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处于空白。改革开放后,随着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我国知识产出快速增长。198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8558件,2011年攀升至52.6万件,跃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科技论文占世界的份额达8.8%,比2000年提高5.6个百分点,首次跃居世界第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受理量和科技论文量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161.9万件,稳居世界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占世界的份额由2012年的12.1%增长至2022年的28.9%,2021年起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13—2023年,我国各学科高被引国际论文[3]数量达5.8万篇,占世界份额的30.8%,仅次于美国的7.7万篇,居世界第2位[4]。
(三)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水平明显落后。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载人航天工程和深海潜水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神舟一号”成功飞天,“蛟龙号”下潜7000米海试告捷。杂交水稻亩产量在国际上率先实现“超级稻”目标。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不断发力,拥有了完全自主的高性能卫星导航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向建设科技强国不断迈进,在一些重点和尖端领域涌现出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成果,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量子科学、铁基超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全球,锂电池、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2013年我国创新总指数位居世界第35位,2023年跃居世界第12位,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组中唯一进入前30位的经济体,已跻身G7国家的中位水平。


三、对外经贸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大国影响力日益彰显
(一)对外贸易不断实现突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极其有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195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仅11亿美元,占世界比重0.9%。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进入加速发展时期。199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60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9位,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207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居世界位次进一步提升,2013年,我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9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升至12.4%,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1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服务贸易几乎为零,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从无到有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6.9亿美元,居世界第34位;2012年达到4829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33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位。
(二)“引进来”与“走出去”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乎空白,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83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仅为9.2亿美元;1992年突破百亿美元,达110亿美元;2008年突破千亿美元,达1083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1493亿美元,2023年达1633亿美元,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极小,199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8.3亿美元。随着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3亿美元,较1990年增长13.8倍,2012年达878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规模持续扩大,稳居世界前列。2013年突破千亿美元,达1078亿美元;2023年达1479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 。
(三)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地位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汇储备“捉襟见肘”,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1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步由短缺走向充裕。1982年我国外汇储备超百亿美元,达111亿美元;1996年超千亿美元,达1050亿美元;2006年达到10663亿美元,跃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38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26.2%。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等领域使用很少。随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617亿美元,占比2.3%,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时提升1.2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6位。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排名上升至世界第2位。
(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共建“一带一路”自2013年提出至今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截至2022年,我国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达1300亿美元,建设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中欧班列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7.8万列,运送货物超740万标箱,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保障;2013—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3800亿美元。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日益增强
(一)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攀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从低人类发展水平向高人类发展水平的跨越。1990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仅为0.482,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1997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554,实现了由低人类发展水平向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跨越;2011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06,首次迈上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继续攀升。2022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88,创历史新高,人类发展指数构成项中,我国人均GNI、平均预期寿命和预期受教育年限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积贫积弱,多数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即便到改革开放初期,按照2010年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政策,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比1978年下降87.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余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教育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起点较低。1949年,我国5.4亿人口约有八成不识字。经过大力发展,我国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初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102.1%和85.0%。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迎来新局面,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显著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机构和医疗专业人员很少,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5]。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6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83.3‰,明显较高。通过建立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200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首次低于同期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组平均水平。2012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0.5‰,较1978年下降41.1个千分点,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4.4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2022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4.8‰,接近高收入国家组4.1‰的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至78.6岁,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43.6岁。享有基本环境卫生服务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13年的81.2%上升至2022年的95.9%,享有基本饮用水服务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13年的91.2%上升至2022年的97.6%,分别于2016年和2022年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组的平均水平。
(四)文化体育事业长足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博物馆21个。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增至3076个,博物馆增至3069个,比1978年分别增长1.5倍和7.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兴盛,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进一步增长至3246个,博物馆数量较2012年增长1倍,达6833个。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达13.9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0.1倍。我国对外文化交往进一步深化。“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160多个国家150余万名青少年参赛,每年全球观众达上亿人次,已成为世界各国中文学习者高度关注、积极参与的国际赛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艰难起步,不断突破,实现了由“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的转变,正向体育强国的目标持续迈进。1956年,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首位破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首金,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并以48枚金牌的成绩位居金牌榜首位;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我国顺利举办,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数达3913个,创世界纪录达1397次。
75年砥砺奋进,75载春华秋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日益显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但同时也应看到,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正处于转型调整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发展综合实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
[1]为方便国际比较,本文中大量数据来自国际组织。
[2]研发经费与GDP之比。
[3]高被引论文是指累计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 1%的论文。
[4]论文产出相关数据来自科技部,其中SCI论文的国际比较数据含香港和澳门。
[5]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数据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