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67
  • Tax100会员 32493
查看: 1927|回复: 8

[东南亚] 企业出海税收系列专题——新加坡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2024-10-17 1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7楼:印花税
9楼:预提税

————————————————————

2024年1月25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2024年2月9日(农历除夕)正式生效。届时,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从事旅游、探亲、商务等私人事务,停留不超过30日。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工作、新闻报道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以及拟在对方国家停留超过30日的,须在入境对方国家前办妥相应签证。

随着双方互免签证,中新之间的经贸商业往来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跨国企业和投资者选择新加坡拓展业务,不仅因为新加坡营商便利,是东南亚的中心枢纽和连接东西方的桥梁,还因为其极具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新加坡无资本利得税、税制单一、与多个司法区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实行一系列税收减免措施,这些都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新加坡国内市场规模小,经济外向型程度高,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邻近的东南亚地区以及中、日、韩和美国,中国为新加坡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截至2021年4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对新加坡主权信用评级为AAA,展望为稳定。

新加坡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全面自贸协定的东盟国家。根据贸易协定,新加坡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中国也于2010年1月1日起对97.1%的自新加坡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2024年1月30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公布最新数据,2023年新加坡吸引外资额达到95亿美元。这表明了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中,新加坡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充满信心。在实践中,许多国内公司会选择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或路径公司,以新加坡为立足点,将业务拓展到整个东南亚地区。而吸引众多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较低的税收制度。

《新加坡税收法》是企业和个人税务相关事项的管理条例。新加坡国内税务局(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IRAS)是新加坡政府法定机构,隶属于财政部,主要负责为政府管理税务、评估税款、征收税款、执行税款的支付,并负责新加坡国内税收征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新加坡的税收环境
新加坡以属地原则征税。任何人(包括公司和个人)在新加坡发生或来源于新加坡的收入,无论报酬是在新加坡境内还是在新加坡境外支付,都属于新加坡的应税所得,需要在新加坡纳税。

自2008年2月15日起,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和赠与税。新加坡现行主要税种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商品及服务税(GST)、房产税、印花税、预扣税等。此外,还有信托、关税、博彩税以及对引进外国劳工的新加坡公司征收的劳工税。每个税种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进行征管,构成了新加坡的税法法律体系。

根据新加坡税法的规定,新加坡税务局有权在纳税人未缴纳税款但试图离开新加坡时,阻止其出境并征收税款。此外,根据规定,纳税人逾期缴纳税款或不缴纳税款将产生罚金,新加坡税务局还可能对其进行法律诉讼,或委托代理人(如银行)向其追缴未清税款。

截至2019年12月,新加坡已与包括中国、英国、瑞士在内的 66 个国家和地区就 CRS 签订了税务信息交换协定,并与中国、日本、美国、瑞士等 95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二、新加坡的税收居民
根据新加坡《所得税法案》第 134 章第 2(1)节,新加坡税收居民是指:

(1)纳税年度的前一年在新加坡境内居住(合理的临时离境除外)、停留或者工作(作为公司董事的情况除外)达到或超过 183 天的个人;

(2)经营和控制管理职能位于新加坡境内的公司或社会团体;
符合以下任一标准的个人视为新加坡税收居民:

(1)定量标准;
(i)纳税年度的前一公历年内在新加坡境内停留超过183天;
(ii)纳税年度的前一公历年在新加坡境内工作(作为公司董事的情况除外)超过183天。

(2)定性标准:个人在新加坡居住,合理的临时离境除外。
个人独资企业的收入属于独资企业经营者个人的部分收人,由其就个人独资企业的收入承担所得税纳税义务:
合伙企业的收人由每个合伙人就其分得的收入份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为了鼓励投资、出口、增加就业机会、鼓励研发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使整个经济更具有活力,新加坡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对涉及特殊产业和服务(如金融服务行业以及海运行业)、大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域总部、国际船运以及出口企业等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税优惠或资金扶持等。政府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基本上可以和本土企业一样享受。

另外新加坡已经与大约100个司法管辖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简称DTA)、有限DTAs和《信息交换安排》(“EOI Arrangements”)。DTA规定了新加坡与其条约合作国之间就两个管辖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同类型收入的征税权以及某些类型收入的税收减免。新加坡的DTA网络,广泛覆盖多个重点区域如中国,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如德国,英国等。注意只有新加坡税务居民和条约合作国的税务居民才能享有DTA的优惠政策。具体新加坡条约合作国,可查询IRAS网站。同时新加坡参与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国际投资协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优化税收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17 11: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税收政策汇总
一、财税政策
二、劳工政策
三、其他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17 1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所得税

根据新加坡法规,新加坡居民企业获得的以下收入须在新加坡纳税:

(1)来源于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计提的收入;
(2)在新加坡境内取得的境外收入。

2005-2010年,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逐渐下降:2005-2007年税率为20%;2008-2009年税率为18%;2010年以后,税率维持在17%。

一、居民企业
1、判断标准及扣缴义务人
根据《2021年新加坡所得税(修订)法》的规定,若一家企业的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在新加坡境内,则认定其为新加坡的居民企业。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及战略做出决定的机构。通常情况下,企业做出战略决策的董事会会议的召开地点是判定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所在地的关键性因素,进而判定企业是否为新加坡的居民企业。

根据新加坡税法规定,若境外企业有来源于新加坡的应税所得且该所得未经支付企业代扣税款,则要求该境外企业向新加坡税务局进行纳税申报。向在新加坡境内无固定营业场所的非居民支付款项的企业须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在支付款项次月的15日之前向新加坡税务局提交预提所得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2、征收范围
根据新加坡法规,企业获得的以下收入需在新加坡纳税:(1)来源于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计提的收入;(2)在新加坡境内取得的境外收入。

然而,不在新加坡境内经营的非居民企业,一般无需就其在新加坡境内获得的境外来源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所得税法》第10(25)条,以下列举的境外收入属于前述“在新加坡境内取得的境外收入”范畴:(1)通过境外汇入、转交或携带进入新加坡境内;(2)用于偿还在新加坡进行贸易或商业活动所产生的债务;
(3)在海外购置有形动产(如设备、原材料等),并将该有形动产进口至新加坡境内。

新加坡的居民企业在境外取得股息、分支机构利润及服务收入(上述所得统称为特定境外所得),在新加坡境外取得的符合相关规定的境外所得免于征税;不满足相关条件的,特定境外所得在新加坡境内取得时可依据特定方案或在特定情形下获得免税待遇,但必须经过批准。

3、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标准为17%,其中正常应税所得中,10,000新元以下的部分可享受75%的税收减免;10,001-200,000新元的部分可享受50%的税收减免;剩余部分按17%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表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目及相应税率
截屏2024-10-17 12.04.35.png

二、非居民企业
1、概述
(1)新加坡税收管辖权类型
企业在新加坡发生或来源于新加坡的收入,以及即使是发生于或来源于新加坡之外的收入,只要是属于在新加坡取得收取的或视为在新加坡取得的,都需要在新加坡纳税。另外,在新加坡收到的境外赚取的收入也须缴纳所得税,但是对于股息、分公司利润、服务收入等项目,若符合条件可享受税务豁免,无需缴纳所得税。

(2)新加坡非税收居民判定标准
根据《2021年新加坡所得税(修订)法》的规定,若一家企业其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不在新加坡境内,则认定其为新加坡的非居民企业,即使该企业的注册地在新加坡境内。

外商投资控股公司:在新加坡,外商投资控股公司是指其50%或以上的股权被外国公司或其股东持有。一般情况下,全部所得为非经营活动所得或仅获得境外来源所得的外商投资控股公司,由于其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一般是外国公司或股东,因此认定其为新加坡的非居民企业(除非该企业可以向税务局证明其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在新加坡,且有合理原因在新加坡建立办公机构)。

不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和外国公司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一般情况下,不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外国公司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由其国外母公司进行控制及管理,因此认定其为新加坡的非居民企业(满足特定条件下可认定为新加坡的居民企业)。

2、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
如果非居民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在新加坡进行的,其所获得的利润中与其在新加坡以外的地方从事这种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部分,就被视为来自于新加坡的所得。

3、税率
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居民企业一致。

4、征收范围
在新加坡设有常设机构的非居民企业获得的一切新加坡境内来源的所得,及在新加坡境内获得的境外来源的所得,均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在新加坡境内经营的非居民企业一般不需就其在新加坡境内获得的境外来源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股息
新加坡实行单层公司税制,公司就其收益所得所支付的所得税款是最终税款。对新加坡居民企业所支付的股息无需纳税。

四、资本利得税
新加坡不征收资本利得税。


五、新设企业免税计划
2020 年起,除①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的公司及②为出售、投资或两者兼有而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外,符合条件的新设企业应纳税收入的前10万新元部分享受 75%的税收减免,第10万至20万新元部分享受50% 的税收减免。此项免税计划在符合条件的企业新成立的前三个课税年有效。

六、新设企业免税条件
1. 在新加坡成立;
2. 在课税年度里必须是新加坡居民企业;
3. 在课税年度的整个基础期内,其总股本由不超过 20 名股东直接实益持有,其中,所有股东均为个人,或者至少有一名个人股东持有至少10% 企业已发行普通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17 15: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所得税

新加坡税收居民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所得的高低适用不同税率水平,征税范围涵盖受雇所得、财产租赁、股息(特定)、利息、经营所得等。自2017纳税年度起,应税所得低于20,000新元的适用税率0%,应税所得超过320,000新元的适用22%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将从2024年开始提高。超过50万新元和不超过100万新元的应税收入将适用23%的税率,而超过100万新元以上的应税收入将适用24%的税率。从2018纳税年度起,个人可以申请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最高限额为每年80,000新元。

一、居民纳税人
1、判定标准
以税收为目的定义的居民个人是指,在纳税年度的前一年,除了合理且与该个人为新加坡居民的判定不相矛盾的暂时离开之外,在新加坡实际居住或就业(公司董事除外)183天或以上的个人。对于就业时期横跨两个日历年的外国雇员,设有一项特许(通常称“两年行政特许”),该特许规定:如果外国雇员在新加坡停留或工作至少连续的183天(跨年度),将同时被认定为两个纳税年度的居民,即使每一年度在新加坡的时间都少于183天。

2、征收范围
个人应就其在新加坡境内提供服务获得的受雇所得纳税,而无论酬金是在新加坡境内还是境外支付。居民个人获得境外来源的受雇所得不必纳税,但如果国外来源所得是通过境内合伙企业获取的,则不适用于这种豁免。新加坡居民个人通过合伙企业取得的外国来源股息、服务报酬、外国分支机构利润,如果符合某些规定条件,将免征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在新加坡进行贸易、个体经营、专业服务或职业活动的个人将就其获得的利润征税,至于个人是否从事贸易性质的活动,视具体情况而定。

(1)应税所得
①受雇所得:应纳税的受雇所得包括现金报酬、工资、薪金、休假薪资、董事费、佣金、奖金、退休补贴、额外待遇、通过雇员股份计划获得的收益和作为服务补偿的津贴。因雇佣获得的实物福利,包括探亲假旅费、雇主提供的住房、雇主提供的汽车以及孩子的学费,也在应纳税范围内。

②非通常居民计划:居民身份不符合两年行政特许(参见“纳税义务”)的居民雇员可享受以下优惠,有效期为五个连续纳税年度:A.按时间分摊受雇所得;B.雇主对非强制性海外养老基金或社会保障计划的缴费免税(某些例外),免税以CPF规定的“普通”和“额外”工资的最大缴费限额为限。

③自我雇佣和个体经营所得:应税自我雇佣所得是依据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下编制的财务报告来确认的,并根据税法对利润和亏损作出调整。个体经营所得和其他类型的所得合计,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率”一节中列出的税率课税。

④投资所得:单一公司税制下,由新加坡税收居民企业支付的股息,股东在取得时不再征收所得税,不管该股息是从税后收入还是免税收益中支付的。

⑤对雇主提供期权和股权计划的课税

(2)非应税所得
在新加坡,资本利得不纳税。但在某些情况下,税务机关会将涉及收购和处置不动产、股票证券的交易视为实质上的贸易活动。相应地,从此类交易中产生的收益也应纳税。此类收益是否应纳税视具体情况而定。

(3)免税所得
①来源于新加坡的投资所得(即不被认定为从贸易、个体经营或专业服务中取得的收益或利润的所得),如果直接来源于个人的特定金融工具,包括标准储蓄、活期和定期存款,免征个人所得税。例如债券利息收入、年金、单位信托基金分配的收益,都属于此类所得。

②居民个人在新加坡收到的所有国外来源的所得(通过合伙企业取得的除外)都是免税的。

3、税率
新加坡的税收居民个人应就其应税收入(Assess able Income)与个人扣除额的差额纳税。

表 2019纳税年度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截屏2024-10-17 18.26.25.png
截屏2024-10-17 18.26.39.png

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将从2024年开始提高。超过50万新元和不超过100万新元的应税收入将适用23%的税率,而超过100万新元以上的应税收入将适用24%的税率。

二、非居民纳税人
1、判定标准及扣缴义务人
以税收为目的定义的非居民个人是指在纳税年度的前一年在新加坡实际居住或就业(公司董事除外)不超过183天的个人。

2、征收范围
非居民个人应就其在新加坡境内提供服务获得的受雇所得纳税,而无论酬金是在新加坡境内还是境外支付。非居民个人在新加坡境内取得的外国来源的收入则免征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在一个日历年中在新加坡就业不超过60天的,对其受雇所得中来源于新加坡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这种免税不适用于公司董事、公众艺人或者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

3、税率
非居民个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如表所示:
表 非居民个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截屏2024-10-17 16.42.4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17 18: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货物税和劳务税

新加坡的消费税,即货物和劳务税,是对进口货物和一切在新加坡提供货物和劳务服务征收的一种税,
类似于我国的增值税,其计税方式也是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税额。其货物和劳务税登记类似我国的一般纳税人登记,只不过在新加坡,无须登记的也不用缴税。新加坡的反向征税机制也类似于我国的进口环节增值税。

根据新加坡财政部官网公示信息,货物和劳务税征收范围如下:

(1)在新加坡,纳税人从事的经营活动中生产的应纳税商品和提供的应纳税服务;

(2)进口至新加坡的商品(除非这些货物是投资贵金属或获得进口减免);

(3)向海外供应商采购的进口服务。自2020年1月1日起,对根据海外供应商注册制度进口的企业对消费者("B2C")数码服务,以及进口的企业对企业("B2B")服务征收货物和劳务税。

自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货物和劳务税的税率已从之前的8%上调为9%。消费税豁免适用于大多数金融服务的提供、数字支付代币的供应、住宅物业的销售和租赁以及投资贵重金属的进口和本地供应。出口货物和国际服务实行零税率。

一、纳税义务人及扣缴义务人
货物和劳务税的纳税人指的是已登记或者按要求应当登记货物和劳务税的纳税人。货物和劳务税的登记门槛为1,000,000新元。如果一个经营活动中生产的应税商品的价值低于登记门槛,则当事人可以选择自愿进行货物和劳务税税务登记。生产大量零税率的产品或在12个月内其销项税额小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纳税人可以申请登记豁免。停止运营的实体必须注销其货物和劳务税税务登记。

经登记的同一货物和劳务税集团的成员之间生产的商品不需征收货物和劳务税。经登记的分支机构/部门间交易不需征收货物和劳务税。

在新加坡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即无机构经营实体生产的应税产品价值超过登记门槛(即1,000,000新元),必须指定一个当地的税务代表来进行货物和劳务税税务登记。

反向征收机制:从2020年1月1日起,对新加坡货物和劳务税注册企业从海外供应商采购服务,若该货物和劳务税注册企业无法享受全额进项抵扣或属于无法全额进项抵扣的货物和劳务税集团(GST group),则需对该进口服务反向征税。反向征收机制也适用于,在12个月内向海外供应商采购服务超过100万新元的非货物和劳务税注册企业,并且假设该企业已经注册货物和劳务税也无法全额进项抵扣的情况。无法享受全额进项抵扣的纳税人包括主要提供免税服务的纳税人(如金融机构)或主要从事非商业活动的纳税人(如慈善机构)。从2023年1月1日起,无论海外供应商是否已注册成为货物与劳务税纳税人,反向征收机制也将适用于所有货物是由本地和海外供应商、电子市场运营商和再配送商处购买的,且通过空运或邮寄方式进口的、价值不超过(包括)目前货物和劳务税进口减免门槛400新元的货物(“低价值货物”)的情况。

国内反向征收机制:自2019年1月1日起,对货物和劳务税注册供应商向货物和劳务税注册客户本地销售特定商品的情况,若单张发票的货物和劳务税含税销售额超过10,000新元,则需对该交易进行反向征税。所指的特定商品包含手机,存储卡和现成软件。该方法称为“客户代收”,指供应商负责开具货物和劳务税发票(显示货物和劳务税应纳税额),客户负责代收货物和劳务税销项税并交给新加坡税务局。

数字经济:从2020年1月1日起,对海外供应商向新加坡非货物和劳务税注册消费者提供B2C数字服务的情况,若该海外供应商全球收入超过100万新元,对新加坡客户提供B2C电子服务超过10万新元,则需遵从海外供应商注册机制(Overseas Vendor Registration,“OVR”)并缴纳货物和劳务税。

二、征收范围
货物和劳务税适用于以下的交易:(1)在新加坡,纳税人从事的经营活动中生产的应纳税商品和提供的应纳税服务;(2)进口至新加坡的商品;(3)2020年1月1日起,被部分豁免货物和劳务税的商家收到的进口服务;(4)2020年1月1日起,由海外提供给新加坡未注册货物和劳务税者的进口电子服务。

三、税率
“应税商品”指的是负有货物和劳务税纳税义务的商品和服务,包括适用于零税率减免的商品。“免税商品”指的是获得货物和劳务税税收豁免的商品和服务。免税商品增加了对进项税的限制。

新加坡货物和劳务税的标准税率为7%,适用于所有商品和服务,获得零税率减免或免税的商品和服务除外。新加坡政府宣布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将货物和劳务税的标准税率提高至8%,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将标准税率提高至9%。

商品出口和跨境服务适用零税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17 18: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按年缴纳,每年1月份缴纳全年的房地产税,纳税基数为不动产的年值。不动产的年值是根据不动产的年租金收入估计的,估计的租金收入不包括出租的家具、装置和服务费。不动产出租、自用或空置适用同样的基数。

每年的房地产税是以相关房地产税务部门核定的不动产当年价值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基础。业主自住型不动产的房地产税税率为0-16%的累进税率,其他住宅房地产的税率为10%-20%的累进税率,非住宅型不动产的税率为10%。在特定情况下,某些开发项目的土地可予免税。

一、纳税义务人
房地产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不动产的所有权人。

二、征收范围
新加坡的所有不动产都应征收房地产税,包括房屋、建筑物、酒店、土地和经济公寓等。

新加坡对自用型房地产实施的累进房地产税制度(PPTR)自2015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如表所示:

表 自用型住宅房地产税率
截屏2024-10-17 18.56.15.png

自2015年1月1日起,累进房地产税制度(PPTR)同时适用于非自用型住宅房地产。此类房地产此前适用于10%的房地产税税率。新的税率表如下:


表 非自用型住宅房地产税率
截屏2024-10-17 18.57.13.png
截屏2024-10-17 18.57.2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24 15: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花税

印花税只对不动产、股票和股份的相关凭证征收。印花税的税率根据凭证的类型和交易的价值有所不同。

一、股票印花税
企业签订购买或获得股票的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并按照股票的成交价格或价值孰高缴付税款。转让股票时,按照买入价或股票价值孰高的0.2%缴付印花税。

二、物业印花税
买方印花税(Buyer's Stamp Duty)按照不动产买入价或市场价孰高者进行缴付。

表 2018年预算案计划修订后印花税税率
截屏2024-10-24 15.14.34.png

卖方印花税(Seller's Stamp Duty,简称SSD)根据标准从价税税率对转让、分配或转移的财产征收。对2017年3月11日及之后购买的住宅用房地产,如果其在持有3年后再进行出售,那么该卖方无需缴纳印花税。如果其在持有3年内进行出售,根据置存期的不同,以销售对价和市场价值中的较高者为计税基础,税率分别为4%、8%或12%。

自2013年1月12日起,对2013年1月12日及之后购买或获得的、并且在3年内出售或处理的工业用途房地产,同样实行卖方印花税。根据置存期的不同,以销售对价和市场价值中的较高者为计税基础,税率分别为5%,10%或15%。

自2011年12月8日起,购买住宅用房地产(包括住宅用地)除适用以上的印花税税率外,还适用于买方额外印花税(AdditionalBuyer'sStampDuty,简称ABSD)。买方额外印花税的计税基础为购买成交价和市场价值中的较高者,自2018年7月6日起,税率如下:

(1)25%,非法人团体、联合投资的受托方、商业信托的基金管理人和合伙企业购买任何住宅用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商为30%);
(2)20%,外国人购买任何住宅用房地产;
(3)15%,新加坡永久居民购买其第二套及以上的住宅用房地产;
(4)15%,新加坡公民购买其第三套及以上的住宅用房地产;
(5)12%,新加坡公民购买其第二套住宅用房地产(首套不征收印花税);
(6)5%,新加坡永久居民购买其首套住宅用房地产。

2022年5月8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从2022年5月9日起,所有将住宅房地产转移到生前信托(LivingTrust)的交易,须支付35%的额外买方印花税。转移到住房开发商信托的住宅房地产将继续适用40%的买方额外印花税税率(即5%不可减免,35%有条件的预付税)。

三、租赁物业印花税
租契的印花税是根据已申报的租金或市场租金孰高者,按租契的印花税税率缴付。

表 租赁物业的印花税税率及计算方式
截屏2024-10-24 15.22.10.png

附注:1)年平均租金为合同约定的年租金与市场年租金的较高者,并包括以下款项:广告招租费用、家具装修费用、维护费用、服务费用、其他费用(不含货物和劳务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0-24 15: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相关税收政策税

如果受托人在取得收入的当年将至少90%的应纳税收入分配给投资基金投资人,并且受托人和管理人共同承诺遵守新加坡所得税法案(ITA)第45G条和新加坡税务局电子税务指南中规定的条件,则主计长可给予REITs税收透明待遇。

享受税收透明待遇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收入仅限于投资基金投资人自受托人处以现金方式取得的收入,或者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信托基金单位自某些收入(如租金收入)分配所得的收入。

基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投资人的类型,收入分配的税收处理分类如下:

表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收入分配所得的税务处理
截屏2024-10-24 15.25.39.png
截屏2024-10-24 15.25.52.png

如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取得上述指定收入,但未在取得该收入的当年将收入分配给投资人,或者取得了除上述指定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则不适用税收透明待遇,受托人需要针对该笔收入纳税。从此类收入中取得的任何分配所得均不属于应税收入,投资人收到该笔分配所得时无需纳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楼主| 2024-11-1 02: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提税

任何人(称为付款人)向非居民公司或个人(称为收款人)支付特定性质的款项(例如特许权使用费、利息、技术服务费等)时,必须预扣一定百分比的款项,并将预扣的款项缴纳给税务局,这笔预扣的款项即是预提税。

一、服务、利息、特许使用费及可移动资产租金等的预提税税率如下:

截屏2024-11-01 02.22.29.png

二、非居民董事,专业人士,公众演艺人员和国际市场代理人的预提税税率:

截屏2024-11-01 02.22.40.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