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59
  • Tax100会员 32509
查看: 1199|回复: 0

[付广军] 【2017年03月25日】付广军: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及波动状况实证分析

97

主题

97

帖子

97

积分

一级税友

Rank: 2

积分
97
2021-10-29 14: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广君微言
标题: 付广军: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及波动状况实证分析
作者: 付广军
发布时间: 2017-03-2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g1NzM1MQ==&mid=2649585149&idx=1&sn=ce2e3bc6ab6b7c95a7de185b3fc19922&chksm=872fb215b0583b031a53af7eed11a59f609aa9502b70295c764701a5a5ad586f9f466b88cf35#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付广军: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及波动状况实证分析

摘要: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每年超收千亿元以上,税收收入增长率多年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速,税收超经济增长,税收弹性远远大于1,宏观税负逐年提高,增加了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增强了政府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但是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税收收入的各项指标不同程度地存在强烈的波动,说明我国的税制仍处于一个完善期。

关键词:税收弹性;宏观税负;边际税负;波动系数

  Abstract: Since reforms of tax system took place in 1994, the government tax revenue has been in an unprecedented rapid growth, and the tax revenue surpassed 100 billion yuan each year .Revenue has retained two-digital growth for many years and it exceeds economic growth .Tax elasticity is much great than 1.Tax burden increases year by year, increasing the part that the government takes in GDP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But there is an outstanding problem lurking behind these phenomena all indexes of tax revenue fluctuate in different extent .This indicates our tax system is still in a period of perfection.
  Key words: Tax elasticity ; Tax burden;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税收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和千亿元的增加额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税收收入,税收收入一直在超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增长弹性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使宏观税负逐年有所提高,但是高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强波动现象。面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强波动状况,我们必须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税收增长的实际,找到税收收入波动的原因,进一步指导今后的税收工作。

一、税收收入增长状况分析


    注:1.资料来源:1995——2003历年《中国税务年鉴》;2.税收收入指税务部门征收入库的各项税收,不包括关税和农业五税。

  (一)税收收入的绝对额分析

  税收收入总量从1994年税制改革的5126.88亿元,逐年大幅增加,1995年至1998年分别为6038.04亿元、6909.82亿元、8234.04亿元和9292.80亿元;到1999年跃上万亿元大关,达到10682.58亿元,是1994年的两倍多;随后2000年和2001年又连续上了两个台阶,2000年达到12581.51亿元,2001年超过一万五千亿元,达到15301.38亿元,比1994年增加10114.5亿元,约为1994年的三倍;2002年达到16996.56亿元(见表1和图1)。 税收收入的增加,大大增强了政府财力,为政府进行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税收收入的增加额分析

  税收收入增加额同样保持了较大的增加幅度,1995年比1994年增加911.16亿元,1996年比1995年增加871.78亿元,1997年税收收入增加额首次超过一千亿元,达到1324.22亿元;此后一直到2000年又是连续3年的超过一千亿元的大幅度增加,分别比上年增加1058.76亿元、1389.78亿元和1898.93亿元;2001年税收收入增加额又进一步超过二千五百亿,达到2719.87亿元,2002年比上年增加1695.18亿元。



  
  (三)税收收入的增长率分析

  税收收入增长率也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1995年至199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7.77%、14.44%、19.16%,1998年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仍然达到12.86%,1999年和2000年又开始回升分别比上年增长14.96%和17.78%;2001年更是达到21.62%的高速度,2002年比上年增长11.08%。税收收入的增长率除税制改革的初期1994年、1995年低于经济增长率外,其余年份都高于经济增长率。



   (四)税收增长率每增长1%的税收量分析

  税收收入形势喜人,但未来增收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大,由于税收收入基数的逐步提高,税收收入要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每年的增加额必须保持在二千亿元以上,增速才能达到在两位数以上。从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税收收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绝对额在逐年加大,1995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需要51.27亿元税收,到2002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需要153.01亿元。1995年税收收入增长率为17.77%,税收收入增加额为911.16亿元,而2002年要保持1995年同样的增长率,则需要2718.99亿元税收收入,是1995年2.98倍。随着基数的增加,越往后保持税收收入高增长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对未来税收收入增长率的走势要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税收弹性与宏观税负状况分析




注: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2.税收弹性等于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它等于税收收入除以GDP;3.边际税负,即税收收入增加额与GDP增加额之比,反映新增加税收与新增GDP的税收负担大小。4. 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重,5.税收弹性、边际税负和宏观税负根据表1中税收数据和表2中GDP数据计算得出。

(一)宏观税负分析

  宏观税负从1994年的10.96%,连续三年逐年小幅降低,到1996年降至最低点10.18%,此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减慢,从1997年的11.06%,开始逐年上升,到2002年已经上升到16.23%。宏观税负的上升,表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提高,增加了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部门所占的份额,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边际税负分析

  1995年的边际税负为7.78%,低于同期的宏观税负,1996年虽然有所回升达到9.27%,但仍然低于同期的宏观税负。1997年、1998年边际税负分别为20.13%和27.27%,是同期宏观税负的两倍多。1999年达到37.34%,大大高于同期宏观税负。2000年边际税负回落到25.75%。2001年又创出新高点,达到41.90%,也就是说新增GDP中含41.90%的税收收入。2002年边际税负为22.68%。从整体上看除1995年、1996年外,边际税负一般高于同期宏观税负,这就是宏观税负提高的原因。




   (三)税收弹性分析

  1995年和1996年两年,由于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使税收弹性低于1,1995年仅为0.71,1996年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小于1为0.9。这种税收弹性小于1的状况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大改善,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而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的加快,1997年税收弹性达到1.98,是正常值1的近两倍,1998年和1999年又是分别高达2.47和3.15,2000年,由于经济增长的回升,税收弹性有所下降为1.98,但2001年又回升到2.98,2002年为1.44。税收弹性高于1的情况表明,税收收入正在超经济增长。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税收收入不会长期保持超经济增长状态。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边际税负高于同期宏观税负,宏观税负就会比上年提高;边际税负低于同期宏观税负,宏观税负就会比上年降低。

  税收弹性与边际税负、宏观税负的关系:

  税收收入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税收收入慢于经济增长,税收弹性小于1,边际税负小于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下降;税收收入增长率等于经济增长率,税收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税收弹性等于1,边际税负等于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保持不变;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税收超经济增长,税收弹性大于1,边际税负大于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上升。



  
三、税收收入波动状况分析

  反映指标的变动状况,在统计学上可以用指标数字与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表示,即用标准差除以平均数,这一指标成为离散系数,在这里我们成为波动系数。




   税收收入增长波动分析。1994年至2002年,税收收入年平均数为10129.29亿元,反映整体波动状况的标准差为3896.56亿元,反映相对波动状况的波动系数(标准差系数)为38.47%,也就是波动幅度为38.47%;税收收入增加额平均每年为1483.71亿元,平均波动额为576.88亿元,波动系数为38.88%;税收收入增长率年平均为16.21%,标准差为3.26%,也就是说从1995年到2002年,税收收入增长率平均在3.26%的上下范围波动,波动系数为17.38%;

  税负波动分析与税收弹性。宏观税负平均数为12.63%,波动量为2.19%,波动系数为17.38%;税收平均边际税负为24.02%,波动量为11.23%,波动系数为46.76%。税收弹性平均为1.95,平均波动量为0.84,波动系数为43.16%。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税制仍然处在一个逐步完善的时期,无论是税收收入绝对数,还是税收收入增加额、税收弹性以及边际税负都处在一个强烈的波动之中;税收收入增长率和宏观税负的波动要相对小一些,但也高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注:1.表中数据为各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由于缺少世界各国全国税收收入资料,我们只好用各国中央财政占GDP的比重来代替宏观税负,特此说明。
  资料来源:《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5可以看出,我们表中所列国家,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高于我国,但波动系数均小于我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保持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即使是伊朗和委内瑞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税负波动也低于我国。上述国家波动最大的是伊朗为15.34%,波动最小的是英国仅为2.05%,可以说世界发达国家的税制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与经济增长基本是同步增长的。

  通过我国宏观税负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从所有这些税收指标的波动状况看,我国税收收入状况突出地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国税收收入正处在一个强波动时期,要想使我国的税收收入走向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还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对此,我们各级税务部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付广军:《对影响税收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与预测》,《北京统计》1998第12期;
  [2]付广军:《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看物价对税收的影响》,《第三届中日社会经济统计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付广军:《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及贡献率分析》,《中国税收理论前沿》,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5月版;
  [4]付广军:《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统计分析》,《中国税收报告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8月版。

  注:该文原刊于《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1-15页;黄泽民主编:《中国金融运行研究2002-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497-506页。





887_1635489226394.jpg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