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计 考试目标 考生应当根据本科目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的要求,理解、掌握或运用下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解决实务问题。考试涉及的相关法规截至2020年12月31日。 1.会计基本原理,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循环、会计方法、应用复式记账记录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运用原则、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编制方法等; 2.交易或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包括对相关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运用,以及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3.特定环境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在特定环境下对交易或事项实质的判断、作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运用,并进行具体会计处理; 4.财务报告编制,包括根据交易或事项处理结果,编制财务报告; 5.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包括合并范围判断、内部交易抵销、合并程序、编制方法; 6.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在内的会计法规体系,以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 考试内容 | | |
| |
| | | 2.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等式、账户、复式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3.会计循环 4.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5.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 (二)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来源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 | | (三)存货发出的计量及成本结转(不同流转方式下存货发出的计量) | | | | | | |
| | | | |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折旧方法及不同折旧方法应用) | |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和计量(资本化、费用化) | | | | 四、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性质及确认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同来源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内部研究与开发支出(包括不同阶段研发支出的确认、计量) | | (四)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使用寿命有限或使用寿命无限) | | | | |
|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和确认(定义、特征、范围) | | | |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包括后续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 | | | | | 六、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包括个别和合并报表) (一)基本概念(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子公司、企业合并) | | |
| | | |
|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计量(不同合并方式) | |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的初始计量(不同合并方式) | | |
| | | | | |
| | | | | | | (五)合营安排(包括与合营安排相关的概念、确认和计量原则) | | |
| | | | | (三)其他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减值迹象的判断、减值方法等) | | 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一)负债 1.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范围、确认、初始和后续计量、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 2.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与离职后福利相关的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辞退福利以及以现金或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3.其他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 | | | |
| 1.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包括个别和合并报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所得税 (一)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原理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2.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的认定 1.资产的计税基础 2.负债的计税基础 3.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4.特殊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当期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 3.所得税费用 (五)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 | 十一、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概述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三)金融负债和权益的区分 (四)金融工具的计量 (五)金融资产转移 (六)套期会计 (七)金融工具披露 | | 第十二、租赁 (一)租赁的识别 (二)租赁的分拆与合并 (三)租赁期 (四)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五)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六)特殊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 | |
| | |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商业实质的判断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合并财务报表 1.合并范围的确定(包括控制的判断、合并范围的豁免、投资性主体的概念等) | | | | 3.合并抵销原则(包括对子公司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内部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特殊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所得税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增减对子公司的投资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以及合并报表中对当期和前期事项的处理等) | | | | | | |
| | |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 (七)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 | |
| (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概述(包括如何确定企业的会计政策) | | | | | | |
| | | | | | | 十八、公允价值计量 (一)公允价值概念(包括主要市场、最有利市场、市场参与者) (二)公允价值计量 1.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 2.估值技术 3.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4.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5.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 | |
| | | | | | |
Tax100书单 | 五星推荐税法红宝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规(2021年版)免费申领活动来啦~

如果对书籍学习和活动相关问题有疑问,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胡万军@ 纵横四海个人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