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283
  • Tax100会员 33305
楼主: 繁星追梦

发改体改〔2024〕1742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

373

主题

687

帖子

161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615
 楼主|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措辞发生重要变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如何纵深推进?

  来源:中国网财经
  时间:2025-07-02

  中国网财经7月2日讯(记者李春晖)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7月1日召开,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作出相关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而此前数年主管部门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相关工作一直概括为“五统一、一破除”,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从“五统一、一破除”到“五统一、一开放”,措辞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从“五统一、一破除”到“五统一、一开放”的措辞变化,不仅是术语调整,更是战略思维升级,反映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重心深化和内涵升级,体现政策从“破障”向“立新”、从内部整合向内外协同的系统性转变。
  “两个措辞的核心差异是从‘破除壁垒’转变到‘开放赋能’。”伍超明说,“一破除”聚焦解决国内市场的行政壁垒和制度性梗阻,如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而“一开放”则强调双向开放协同,即在对内开放中深化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区域一体化,在对外开放中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如CPTPP、DEPA),扩大制度型开放。
  “这种措辞转变体现了中国在深化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且愿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他表示。
  自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不断增强和巩固中国大市场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提升和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也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就涉及到畅通供需循环。构建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从需求端提振需求,也有利于从供给端提高供给质量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仍在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巩固的背景下,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激活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韧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二是畅通经济循环,打通关键堵点,如降低占GDP比率达14.1%的物流成本,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以巩固复苏基础;三是推动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规则,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向开放要生产力;四是赋能新质生产力,打破创新壁垒,优化产业布局,消除‘内卷式竞争’,支撑高质量发展。”伍超明总结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短期看可以破除壁垒、畅通循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中长期看将以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竞争优势,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税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会议提出“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
  罗志恒表示,科学有效的财税制度是维护市场统一的重要制度基础。“比如规范税收优惠、减少税收洼地,就可以避免税收干扰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税收中性的角色就不会干扰企业间的竞争;比如支出端统一补贴标准,企业面临的规则是公平的,企业就会将精力更多用于科技创新研发和产品服务质量升级上,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