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844
  • Tax100会员 32518
查看: 345|回复: 0

冷冷的关税在全球胡乱地砸,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围堵开始了

203

主题

396

帖子

89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6
2024-12-9 16: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冷的关税在全球胡乱地砸,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围堵开始了

       来源:虎嗅网

       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各国关于关税政策调整的新闻从未如此“热闹”过。
       11月25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帖,要对几乎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同一天,特朗普在另一则帖子称,2025年1月20日就职当天将签署总统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并称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涌入美国。
       11月26日,墨西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计划从2025年1月1日起,对所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外国企业征收16%的增值税。据称这一政策主要针对美客多、亚马逊、Temu等外国电商平台。
       11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计划对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柬埔寨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达271%的新一轮关税。
       12月4日,据报道,欧盟拟对来自亚洲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包裹运输实施更严格监管,可能征收进口税或包裹处理费。
       而在此之前,各国关于取消“小额豁免”关税政策的讨论也频频出现。
       比如,美国称将采取行动解决“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关税”政策滥用问题;欧盟称正在考虑取消目前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受关税的优惠;11月,越南议会也建议政府取消面向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87元)的进口小包裹的免税政策。
      “一场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围堵开始了。”从业20年外贸行业资深人士曾对虎嗅叹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政策精准地打击了三个方向:
       首先,直接提高对华关税,比如特朗普提出,要对几乎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此外,提高近两年中企重点布局的海外市场关税,比如墨西哥、越南等等。之所以在这些区域布局,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避开美国现有的25%关税,将此作为出口至美国、欧洲的跳板。而这些新关税政策的提出,令不少已在此布局的中企受到影响,“我们公司刚砸了几千万在墨西哥建厂,现在不知该怎么办了。”有业内人士感叹。
       另外,各国计划取消“小额豁免”政策,则是瞄准近两年发展迅猛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据各国数据称,在欧洲,今年将有约40亿件低价值包裏运往欧盟,几乎是2022年的三倍;在越南,快速增长、规模达22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市场主要依靠中国的低价商品支撑,消费者平均每天下单量高达500万份。
       在美国,过去十年间,依据“小额豁免”政策进口的货物价值翻番,2023年达234亿美元,享受这一待遇的包裹数量由每年1.4亿件增至超10亿件,其中,来自中国的货物价值约46亿美元;在墨西哥,据称2025年1月1日其对所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外国企业征收16%的增值税后,预计将为墨西哥政府带来150亿比索(约18亿元人民币)的税收收入。
       当然,也有部分业内人士不那么悲观。
      “一些国家提高关税后,我们的海外客户兜兜转转还是找了回来。”某资深业内人士曾告诉虎嗅。“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完善,以及中国人的效率,让海外客户短时间难以找到替代品。”
       而对于美国来说,各种关税上调政策也会造成其本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毕竟加征关税转嫁的对象是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
       首先,可能造成美国的通胀。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特朗普提出的关税上调可能会使美国消费者价格在2025年上涨0.7%,随着企业将额外成本转嫁给买家,通胀将被进一步推高。美国Corebridge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莫恒勇表示,市场对1年后或2年后通胀预期提高0.4至0.45个百分点,显示出市场对通胀的担忧。
       此外,可能会造成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
       根据全国零售联合会(NRF)的研究,特朗普提出的关税增加可能导致几乎所有六个零售类别的商品价格出现“戏剧性”的双位数百分比增长,包括服装、鞋类、家具、家用电器、旅行用品和玩具。
       且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研究,提议的关税可能会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多花费超过2600美元,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其严重。
       另外,特朗普欲提高关税,提高海外产品价格,其中一个目的是鼓励美国人消费本国产品,激励制造业回流。
       但就此前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情况看,实际上,2022年初至2023年10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累计718.1万人,其中制造业新增就业仅为37.6万人,占同期非农新增就业的5.2%。且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制造业回流是相对缓慢的过程。
       各种关税政策频出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避免同质化、提升壁垒、拓展更多新兴市场或许是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