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165
  • Tax100会员 33865
查看: 484|回复: 0

[税智俱乐部] 前浪后浪,驯服了彼得定律就是冲浪

279

主题

277

帖子

373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373
2024-2-7 0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税智观察
标题: 前浪后浪,驯服了彼得定律就是冲浪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2-06 06:02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1OTcyMw==&mid=2651013694&idx=1&sn=2204c0d5b876238d7291a6431a4fae7e&chksm=bd3a9f5a8a4d164c5901c3bd5b15fa37151668a244e31e80d5f97dff229a9162aa804f2a632b#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开始工作那年我淘到了一本《彼得定律》。这本书说,所有层级组织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因为做得好的人都会晋升,一直到不胜任为止,因此所有人最终都会进入无能级,长此以往,所有的职位上都是不胜任的人在做。这本书看完我付之一笑,将信将疑。转眼 30 年过去了,每遇到迷惘之时,都会想到彼得定律,怀疑这就是自己的无能级。
迄今为至我的职业生涯经历过三个阶段,大致是 10 年税务局,10 年打工(包括“四大”和外企),10 年创业。在税务局这 10 年,税务政策背得烂熟,觉得自己很牛。跳槽到了“四大”,才发现这些远远不够,面对海关、社保、外汇、金融、公司法这些东西还是个小白。等到了外企,又觉得“四大”简直是个象牙塔,税务筹划方案如果脱离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会寸步难行。再往后,头上顶着全球 500 强顶尖跨国公司前税务总监的耀眼光环去创业,当时信心满满。2011 年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互联网企业去做培训,客户想听 VIE,我不知道 VIE 是什么。看到客户友好但难掩失望的眼神,我的心理受到沉重一击。这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了《彼得定律》的真正含义,层级组织让人眼光向内,重复自己熟悉的事情,限制了能力发展和自我成长,也限制了组织的创新和成长。

打破彼得定律的唯一途径是学习,冲破层级组织束缚的学习。2013 年,我建立了“税智俱乐部”这个学习平台。税智俱乐部大咖云集,有境内外专家学者、税收政策制定者、税务咨询师、企业财务税务总监,是个开放型的平台。税智俱乐部围绕国际税收主题每月一期会议,通过专题演讲和自由讨论,分享各自的视角、见解和经验。2013年恰逢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知不觉之间国际税收“走出去”的东风已经悄然来临。税智俱乐部放眼世界,不时邀请千里而来的大咖分享境外的税收动态,我也选定了这个方向进行学习和突破。
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总结。“走出去”税收体系逐渐明朗。“走出去”企业在境外交了很多“学费”,税务风险管理方面亟须加强。一方面外资企业有上百年的经验,现成的一套体系可以拿来用。另一方面是税务筹划。税务筹划要做到全面、系统、切忌零敲碎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如果还靠一两个点子打天下,那是要吃大亏的。通过向大咖学习和实践操作,一个涵盖架构、功能、资产、交易、转让定价的税务筹划体系逐渐形成,《“走出去”企业税务指南》这本书于 2017 年 8 月面世。这本书面向“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税务经理,梳理了“走出去”企业税务知识体系,系统总结了税务风险管理和税务筹划框架,并通过近百个案例进行阐释。在系统性方面,这本书开创了“走出去”企业税收的先河,至今仍然未被超越。


框架搭起来了,学习永无止境。如今信息铺天盖地,学习更多体现为整合知识。境外各国税制千头万绪,BEPS 和数字税收一日千里。学习要抓住一个脉络,这就是通过国际税收协定把握所得税,通过 OECD 的增值税指南把握间接税,通过 WTO 规则把握进出口税。抓住这个脉络,大千世界尽收眼底。
很多人都怕水,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躲开,离水越远越好,这种人都是乐观主义者;另一种人是悲观主义者,觉得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还不如尽早投身水中学会游泳。面对彼得定律,乐观主义者会选择停在舒适区内,悲观主义者则选择面对恐惧,跨入未知领域,然后倒逼自己去学习,驯服彼得定律。我是悲观主义者,我选择了后者。
学游泳不是没有风险的,呛几口水那是小意思,还有可能发现自己选错了水面,下面水草横生,或者鲨鱼横行,所以时刻在纠错或者在准备纠错。但这就是生活,选择对抗彼得定律的人都是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自我怀疑。

2020 年的五四青年节,一个热词“前浪”扑面而来,引爆了很多中老年人的危机感。我觉得前浪后浪只是表象,彼得定律才是深层动力。前浪都是被彼得定律打败的,不是被后浪拍死的。前浪后浪早晚都会冲到沙滩上,这时候你或者怨天尤人,哀叹身为前浪的不幸然后化为泡沫消失在空气中;或者就地趴下,悄悄流回大海融入后浪卷土重来。你如何选择,体现了你与彼得定律如何相处。至于你是 20 岁还是 50 岁,这个关系倒不大。
觉得后浪是威胁的,一定是先被彼得定律打败了。驯服了彼得定律,前浪后浪都是冲浪。回首风起云涌的 30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入世,一带一路,这三个大事件各自成就了我的事业的三个阶段,时代的潮头不止一次将我冲到沙滩上,同时又给了我多次机会去冲浪。


在层级组织中对抗彼得定律,前浪自己跳出舒适圈还不够,还要鼓(逼)励(迫)后浪跳出舒适区。我对团队的要求是:“自己会做的让别人去做,自己不会做的学着做”。我称为“反彼得定律”。带团队就要让工作变得有趣。一份工作如果只是重复,让自已做到想吐,让团队做到想吐,那就是失败。学校让学生厌学,老板让员工无聊,都是大失败。帮助后浪驯服彼得定律才算得上成功。
要么打败彼得定律,要么被它打败。舒适圈外有另一番乐趣。趁着假期为每周一更的微信公众号积攒几篇文章,写着写着就想起了《论语》中的那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是孔夫子当年的“微信公众号”,那么我就以转载孔夫子的这句话来收束本文,与所有的前浪后浪们共勉。
(正文结束。本文是拙著《放眼看世界,举案说税法》的后记。购书链接如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长按或者扫描上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
相关文章:
拆解讲究“益、料、趣”
学到心动才成功
所得税老调新词
转让定价走下神坛
反避税两度升级
流转税浴火重生
进口税暗潮汹涌

税收征管殊途同归
720_17072370068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