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培育大国工匠和工匠人才的工会举措不断,并形成响亮品牌。日前,在四川成都新都区举行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50位入围人选。这一发布活动已经走到第五届,带动地方选树宣传数万名工匠人才,通过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生动立体地呈现工匠风采,推动工匠精神在广大劳动者心中生根发芽。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上,大国工匠、工匠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以高超的技能、创新的智慧,诠释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引导职工群众争当先进、争创一流,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也是传统优势。
培育大国工匠和工匠人才,全总和各级工会作出的积极努力正在产生令人瞩目的“规模效应”,广大职工群众立足岗位提高技能、建功立业的舞台更加广阔——先后举办两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大国工匠论坛,建设工匠学院360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8万多家;发布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师资库、成立女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制定“巾帼劳模工匠数字技能提升中长期规划”;设立大国工匠激励保障专项资金,支持工匠开展项目攻关、技能传承工作。与此同时,全总和各级工会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并推动出台一系列工匠人才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措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人的向往与追求,推动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工匠人才阔步走在新征程上,以精湛技能和一流业绩再建新功。(工人日报记者 朱欣)
来源:全国工会融媒平台
编校:马晨琦、张迎军
编审:郑莉、曲欣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