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045
Tax100会员
33641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甘肃
›
2023年度中国十大税收新闻揭晓!看专家这样点评→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黑神话:悟空》何以“出道”即“神话”:税惠政策助大圣们取得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244
|
回复:
0
2023年度中国十大税收新闻揭晓!看专家这样点评→
[复制链接]
甘肃政策君
甘肃政策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7257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税界元老, 积分 172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631 积分
税界元老, 积分 172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631 积分
积分
17257
发消息
2024-1-15 1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酒泉税务
标题:
2023年度中国十大税收新闻揭晓!看专家这样点评→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DEwNDQyOQ==&mid=2247528336&idx=1&sn=24832c139659db2b91fa2002d07e75d2&chksm=ce6c5512f91bdc04148b394652cc29333b5190d87c5744e0d220829fba4b87f37cc6790dc77c#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1-11 14:59
二维码:
-
1月9日,由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报社、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税收新闻暨世界税收十件大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税务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新闻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并强调加强税收等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等入选2023年世界税收十件大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孙瑞标致辞并揭晓评选结果。
2023年度中国十大税收新闻暨世界税收十件大事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等专家对评选结果进行了点评。中国税务报社社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付树林主持发布会。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三个观察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 高培勇
2023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当中,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我以为,在当下的中国,充分认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非常重要、非同小可。
对于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至少有如下三个观察点:
第一个观察点,在什么样的背景条件下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举行,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换言之,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背景是经济恢复,对于这一点要高度重视。在经济恢复关键阶段,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显然是把它作为推动经济恢复的重要抓手或者关键一招。
在过去一年的经济持续恢复中,一个逐渐形成的共识是,这一轮经济恢复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经历的任何一次经济恢复。至少目前来看,经济恢复不会是短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经济恢复进程,遇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预期偏弱。如何强信心、稳预期,是推动经济恢复的关键所在。
在信心和预期面前,根本之计是改革,而不是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这个重大任务当中提出,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可以认为,这是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其中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经济恢复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个观察点,为什么在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中专门提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这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有直接关联,也与财税体制改革的传统优势紧密相关。回顾一下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就会看到,1979年,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财税体制为改革开放启动“铺路搭桥”。1994年,又是财税体制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奠定了基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作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即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既然是基础就要先做,是支柱就要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又是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铺路搭桥”。
今天,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际上又处在一个关键时点上,进一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恢复的进程,既面临一系列挑战,也面临一系列机遇。如何布局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经济恢复进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第三个观察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建立在此前历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去谋划。它绝不是另起炉灶或从零开始。我理解,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站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的财税体制改革的肩膀之上谋划。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税收理论工作者、税收实务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是非常重的。改革越往深处走,遇到的难点越多,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不是前几轮财税体制改革所能比拟的。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必须潜心研究当下中国财政税收运行状况,摸准运行的规律。尤其不能就税收论税收、就经济论税收,要超越税收、超越经济,站在高质量发展、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上去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牢记“国之大者” 干好“税之要事”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张连起
2023年中国克服内外困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济总量预计超过126万亿元,仍然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引擎;粮食总产再创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汽车出口有望超过500万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这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背后,有税务部门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的克难支撑,也有税务部门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
牢记“国之大者”、干好“税之要事”。这一年的步伐,税务部门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税务部门锚定使命任务,扛起政治责任,加快推进税费服务新体系建设,既利企业又惠个人,既利经济又惠民生,稳定各类经营主体预期,提振社会公众信心。特别是突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一老一小”减负等鲜明导向,着重体现对民生的关注、对民心的守护和对民意的回应,进一步强化惠企利民实效。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引领征程。2023年,税务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在深处,在统一思想中铸牢忠诚之魂;谋在新处,在统筹兼顾中凸显税务特色;干在实处,在深入调研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和直接税体系,合理配置地方税权,理顺税费关系,逐步建立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着力推进消费税改革,稳步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在健全直接税体系方面,着力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研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发挥税收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2023年,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实施,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围加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到期税费优惠政策统一延续到2027年底;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70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分批次延续优化完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税收支持创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有力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转型发展。特别是聚焦研发投入、创业投资、研发设备、重点产业链、鼓励创业创新5个方面,延续和优化完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提高相关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并将这项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进一步营造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良好税制环境。延续实施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真金白银的税费优惠暖人心、强信心,既切实为广大企业减负增力,也为经济恢复向好注入更多能量。
税务总局接续推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举措。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这一生力军的基座。税务部门精准落实政策帮助税费红利直达快享,优化创新服务增进办税缴费便利,深化跨境服务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执法刚柔并济帮助困难企业恢复生机,不断提升纳税辅导精准度、办税缴费便利度和税收执法温度,持续抓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通过“政策找人”更快、更准、更高效把税费红利送到纳税人缴费人手中。
进一步减轻生育、养育和赡养负担,既是家事,也是国事。2023年,“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一言以蔽之,从2023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中,可以看到2023年税收领域闪光的足迹,也可以看到2024年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澎湃的税收智慧和力量。
从十大税收新闻看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黄立新
在2023年中国十大税收新闻中,我最关注两条新闻。
一条是“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在个人所得税方面,2018年以来,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重点支出领域,设立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在每月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基础上,再予以叠加扣除,兼顾了家庭的差异性负担和支出,使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据统计,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而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56万人。同时,子女养育、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降低赡养老人、抚养和教育子女等成本,减轻群众负担、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是当前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2023年8月发布的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3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能有效降低“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压力较大群体的税收负担,降低养育成本,让纳税人享受“真金白银”税收优惠,进而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个人所得税的一项重大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减税降负、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初衷。
另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部分条款修改,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广使用电子发票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发挥“以数治税”效能的必然要求。
相较于纸质发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具备几方面的优势。一是领票流程更简化。全电发票实现“去介质”,纳税人不再需要预先领取专用税控设备。通过“赋码制”和“授信制”,帮助纳税人实现开业开票“无缝衔接”。二是开票用票更便捷。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以及“一户式”“一人式”发票数据归集,电子发票实现了发票开具渠道更多元、“一站式”服务更便捷、发票数据应用更广泛、满足个性业务需求、纳税服务渠道更畅通等效能。三是入账归档一体化。通过制发电子发票数据规范、出台电子发票国家标准,实现电子发票全流程数字化流转,进一步推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化。
2023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明确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一样可用于纳税人报销和正式的会计凭证入账,实现发票从传统的“物理介质”发展为“数据电文”,会计档案从“纸质化”到“电子化”转变的重要飞跃,不仅适应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的发展需求,还为我国财税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税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旭红
新发展理念作为系统的、立足我国实际的理论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抓手。税收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23年重点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入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力提效。2023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100%,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并新增享受时点,进一步激发企业科创活力。这一政策具有以下亮点:一是加计扣除比例提高,降低企业研发投入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企业研发投入意愿,有助于壮大发展新动能;二是作为制度性长期实施,稳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有利于企业合理规划研发活动与资金投入;三是所有企业统一适用,既简化政策口径,又有利于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四是新增享受时点,体现政策的灵活性,企业可提前兑现政策红利,为研发活动提供充足且稳定的现金流。
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推出。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较具代表性的政策之一。一方面,通过为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低收入人群等重点群体提供政策扶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该政策通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经济进步与民生改善的平衡发展。
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延续优化。2023年,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实施,即将到期的税费优惠政策一揽子得到明确。其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和优化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从需求端来看,释放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引导消费者转向绿色消费;从供给端来看,保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对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税收征管改革。高质量“走出去”与“引进来”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对此,一方面,国家税务总局打造“税路通”服务品牌,通过建立健全跨境税收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实现跨境投资“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务通”,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全国电子税务局上线“非居民跨境办税”场景,此举简化税收业务办理流程,跨境纳税人在网上就能办理税收业务,真正实现“一次不用来”,是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高质量服务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助力发展成果共享。个人所得税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因此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备受关注。2023年“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提高,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负担,更好地照顾家庭的差异性负担与支出,使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 樊勇
“逆周期”指政策、措施或行为反向于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旨在对抗经济波动的影响。逆周期政策的目的是在经济下行期间采取刺激措施,而在经济高峰期间采取抑制措施,以平衡和稳定整个经济系统。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通过减免税收、延缓缴税等措施来鼓励或支持特定行业、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手段。由于具有目的明确、灵活性和时效性的特点,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税收优惠政策通常有明确的短期目标,如促进经济增长、吸引投资、创新研发、改善就业等,符合逆周期政策的实现目标,这样的明确目标有助于政府更有效地达到政策预期效果。如,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对实现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等宏观政策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突出对民生就业、小微企业以及民营经济等领域相关主体重点支持的鲜明导向,对实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经营主体等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根据经济状况、特定行业需求或其他因素进行调整,有助于政府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符合逆周期政策调节所需要的灵活性特点。针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情况,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为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指导方向,也体现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灵活性特点实施逆周期调控的必要性。
三是税收优惠政策往往是为了应对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甚至环境变化挑战而制定的,因此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政府可能会规定一段时间内的税收减免或抵免,以达到短期内的特定目标,符合逆周期政策调节的短时效特点。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都有一定时效性,近年来税收优惠的实施时效有1年、3年、5年不等,而且政策时效性根据目标变化适当调整。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2023年、2024年到期阶段性政策作出后续安排。此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即将到期的税费优惠政策一揽子进行明确,大部分政策直接延续至2027年。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稳定了各类经营主体预期,对经济发展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印证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灵活性特点实施逆周期调控的可行性。
也应认识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因此需要权衡激励经济发展和维持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和复杂的税法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监管可能相对复杂,需要有效的监管体系来确保政策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因此,作为一种常用的政策工具,使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平衡利弊,以确保政策调节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新发展理念引领税收征管再上新台阶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白景明
2023年,税务部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推动税收政策精准落实,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了支撑作用。
一是运用税费政策支持创新发展。2023年,税务部门积极主动落实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围加力。这些政策体现出全方位激励科技创新和调整结构的战略意图,而且政策本身包含制度创新,比如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这些政策不仅增加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自有资金,而且扩大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空间,增强了企业以创新谋未来、谋发展的动力。
二是优化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力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税收关联每个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切身利益,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状况直接决定共享发展成果的实现程度。在过去一年,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促进共享发展的水平再度提升。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的放矢降低了中等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提高了我国税制的量能课税水平,从而加大了全民共享力度。纳税成本合理化水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志之一,降低纳税成本就是在增强社会公平正义。2023年,税务部门继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活动,分五批推出一系列便民办税缴费新举措,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办税缴费成本,把社会公平正义落在了实处。税收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点,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就是要解决税收面前人人平等问题。2023年七部门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取得明显成效,税务部门功不可没,赢得了民心,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三是力促开放发展。开放发展必须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税收是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连接点,直接影响“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成本与效益状况。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税路通”,聚焦服务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特别是把跨境投资税收服务延伸到跨境投资全周期,体现了税收征管力促开放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来源:中国税务报
●
酒泉:“税务蓝”添彩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4年延续实施!企业新购进设备、器具单价不超过500万元可一次性税前扣除
●
营业账簿印花税按年申报1月15日结束!注意事项有这些→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法律法规
天津
吉林
福建
辽宁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国家税务总局
广东
其他相关文章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