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817
  • Tax100会员 28052
查看: 42|回复: 0

县域财政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3-12-8 2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12-05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22157&idx=1&sn=2818720d6a7c11a989789e08ea326228&chksm=c09b0f53f7ec864520d0fbdf3e04d85e7b09d92e53655905d12b9be2af479b9f797a1258b44d#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1年的数据分析
(第2016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大陆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沿海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表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行政区名单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南宁市(7区4县1市)
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州市
柳州市(5区5县)
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6区10县1市)
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荔浦市
梧州市(3区3县1市)
万秀区,长洲区,龙坪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岑溪市
北海市(3区1县)
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
防城港市(2区1县1)
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
钦州市(2区2县)
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
贵港市(3区1县1市)
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桂平市
玉林市(2区4县1市)
福绵区,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北流市,玉州区
百色市(2区8县2市)
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靖西市,平果市
贺州市(2区3县)
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河池市(2区9县)
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来宾市(1区4县1市)
兴宾区,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
崇左市(1区5县1市)
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凭祥市
在全区14个地市财政自给率排名中,南宁市以33.88%的财政自给率稳居第一,柳州市、北海市紧随其后,其财政自给率分别为32.73%、32.24%,以上三个地市的财政自给率均超过了30%;排名4—10位的地市分别为防城港市(28.73%)、贵港市(27.79%)、梧州市(25.49%)、百色市(23.92%)、玉林市(20.62%)、桂林市(20.42%)、贺州市(20.16%),财政自给率均在20%-30%之间;排在后四位的地市分别为钦州市(19.64%)、来宾市(16.18%)、崇左市(14.30%)和河池市(13.92%),均不足20%。广西各地市财政自给率总体水平较低,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3.57%,有7个地市超过平均值,7个地市不及平均水平。此外,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南宁市是排名末位河池市的2.43倍,各地市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见图2)。

图2: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财政自给率
202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级行政区中,财政自给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是桂林市七星区(74.68%)、柳州市城中区(73.80%)、南宁市青秀区(73.48%)。此外,防城港市港口区(67.27%)、南宁市良庆区(63.24%)、贵港市港北区(60.46%)的财政自给率也达到了60%;排名7-11位的区县财政自给率均在50%-60%之间,其他区县的财政自给率均不足50%。排名后三位的区县分别是桂林市资源县(7.00%)、河池市东兰县(6.04%)、南宁市马山县(5.43 %),均不足10%。广西2021年各区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4.69%,有73个区县不及平均水平,区县财政自给率整体水平不高(见图3)。

图3:2021年广西111个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接下来将具体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下辖各区县市的财政自给率,通过对111个区县市的财政自给率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的地方财政自给率情况。
1.南宁市
南宁,简称“邕”,别称“绿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现辖7个区、4个县、1个市,各区县间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财政自给率排名前三位的区县分别是青秀区(73.48%)、良庆区(63.24%)和江南区(51.55%);财政自给率排名后三位的区县分别是隆安县(10.21%)、上林县(10.05%)、和马山县(5.43%),均不足15%。全市区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为33.03%,有5个区县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平均值,其余7个区县不及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青秀区是排名末位马山县的13.53倍,各区县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另外,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仅有青秀区(73.48%)、良庆区(63.24%)、江南区(51.55%)的财政自给率进入全区前十,分别排名第三位、第五位、第十位(见图4)。

图4:2021年南宁市各区县财政自给率
2.北海市
北海市,别名“珠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海市现辖3个区、1个县,各区县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海城区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规模整体较低,但是财政自给率却是最高,为47.69%,居全市第一位;银海区的财政自给率居第二位,为45.44%,与排名第一的海城区差距为2.25个百分点;排在最后两位的分别是铁山港区和合浦县,财政自给率均低于30%,分别为28.83%和25.30%(见图5)。

图5:2021年北海市各区县财政自给率
3.柳州市
柳州市,别名“龙城、壶城、奇石城”,素有“桂中商埠”之称。2021年,柳州市下辖5个区、5个县,财政自给率排名前三的区县分别为城中区(73.80%)、鱼峰区(54.81%)、柳北区(51.78%),均在50%以上。财政自给率排名靠后的三个区县分别是融水苗族自治县(18.37%)、融安县(14.36%)和三江侗族自治县(8.00%),均不足20%。柳州市各区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为36.71%,有5个区县达到平均值,其余区县均未达到平均水平。在柳州市各区县财政自给率排名中,位于第一的城中区是排名末位三江侗族自治县的9.22倍,各区县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见图6)。

图6:2021年柳州市各区县财政自给率
4.防城港市
防城港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侨乡之一。防城港市现辖2个区、1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港口区财政自给率为全市最高,达到67.27%,居于全省111个县区市第四、全市第一的领先地位;其余三个县区市的财政自给率则相对较低,均未突破30%,分别为防城区(23.68%)、上思县(23.41%)、东兴市(20.30%)。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港口区与防城区差距达到46.97个百分点,足以说明各县区间差距之大(见图7)。

图7:2021年防城港市各县区市财政自给率
5.钦州市
钦州市,古称“安州”,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钦州市现辖2个区、2个县,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整体较低,差距较小。钦南区财政自给率排全市第一位,为24.56%;钦北区、浦北县和灵山县紧随其后,分别为20.77%、19.11%和17.24%;全市2个区、2个县的财政自给率均不足30%(见图8),反映出钦州市的财政自给状况不容乐观。

图8:2021年钦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6.梧州市
梧州市,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是粤语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美称。梧州市现辖3个区、3个县和1个市,整体来看,各县区市财政自给率相对较低,差距较小。长洲区财政自给率为48.41%,稳居全市第一,是钦州市财政自给率唯一超过45%的县区;万秀区和龙圩区的财政自给率排全市第二、三位,分别为40.43%和29.89%;其余4个区县市财政自给率均不足25%,分别为藤县(23.31%)、岑溪市(20.73%)、蒙山县(20.70%)和苍梧县(20.25%)(见图9),这些县区市的财政自给率需进一步提高,来缩小各县区间的发展差距。

图9:2021年梧州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7.贵港市
贵港市。别称“荷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贵港市现辖3个区、1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整体规模较低,差距较小。财政自给率排在全市前三位的分别是港北区(60.46%)、覃塘区(40.22%)和港南区(27.59%),港北区是全市财政自给率唯一突破60%的县区;桂平市的财政自给率均在20%以下,为17.29%,财政自给率相对较低(见图10)。全市平均财政自给率水平为33.54%,仅港北区和覃塘区的财政自给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图10:2021年贵港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8.玉林市
玉林市,别称“郁林”,享有“岭南都会”、“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美誉。玉林下辖2个区、4个县和1个市,在各区县财政自给率排名中,玉州区以46.22%的财政自给率稳居第一,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超过40%的区县,其余六个区县财政自给率均不足30%。财政自给率排名靠后的三个区县分别是兴业县(15.07%)、陆川县(13.91%)、博白县(11.09%)。玉林市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1.60%,有两个区县财政自给率超过平均值,5个区县不及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玉州区是排名末位博白县的4.17倍(见图11)。

图11:2021年玉林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9.桂林市
桂林市,简称“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全国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桂林市下辖6个区、10个县和1个市,财政自给率排名前三的区县分别是七星区(74.68%)、叠彩区(47.76%)和临桂区(38.48%),均在30%以上。财政自给率排名靠后的区县分别是雁山区(9.39 %)、灌阳县(7.07%)和资源县(7.00%),均在10%以下。桂林市各区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2.74%,5个区县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平均值,12个区县的财政自给率不及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七星区是排名末位资源县的10.67倍,各区县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见图12)。

图12:2021年桂林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10.百色市
百色市,别称“鹅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百色下辖2个区、8个县和2个市,财政自给率排名前三的区县分别是平果市(53.88%)、右江区(33.68%)和田东县(28.65%)。此外,靖西市和德宝县的财政自给率也超过了20%。财政自给率排名靠后的三个区县分别是那坡县(9.47%)、凌云县(8.66%)和隆林各族自治县(8.63%),均不足10%。2021年,百色市各区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0.55%,有5个区县超过平均值,7个区县不及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平果市是排名末位隆林各族自治县的6.24倍。各区县之间的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见图13)。

图13:2021年百色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11.来宾市
来宾市,是“世界瑶都”,有“中国观赏石之城”、“广西煤都”等美称。来宾市现辖1个区、4个县、1个市,各县区市财政自给率整体较低。全市6个区县市财政自给率仅武宣县和象州县突破20%,其余4个县区市的财政自给率均不足20%;兴宾区、合山市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财政自给率均在10%—20%之间,分别为17.04%、14.58%和12.19%;排在最后1位的分别是忻城县,财政自给率不足10%,为8.70%(见图14);全市财政自给率平均水平为15.79%,武宣县、象州县和兴宾区的财政自给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图14:2021年来宾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12.贺州市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是“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贺州市现辖2个区、3个县,各区县财政自给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首先是八步区,财政自给率是全市唯一突破30%的县区,为34.08%,其余各县区均不足30%;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财政自给率处在10%—30%之间;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不足15%,仅为11.05%(见图15)。全市平均财政自给率水平为19.33%,仅八步区和平桂区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图15:2021年贺州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13.崇左市
崇左市,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糖都”和“锰都”,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崇左市现辖1个区、5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水平整体较低。排在全市第一、二位的是扶绥县和江州区,财政自给率高于20%;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的财政自给率在10%—20%之间,分别为18.14%、10.57%和10.36%;财政自给率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天等县和宁明县,均不足10%,分别为7.96%、7.79%(见图16)。全市财政自给率平均水平为14.37%,扶绥县、江州区和凭祥市均超过此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扶绥县是最低的宁明县的3.07倍。

图16:2021年崇左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14.河池市
河池市,简称“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河池市现辖2个区、9个县,财政自给率排名前三的区县分别为南丹县(31.20%)、巴马瑶族自治县(20.99%)和金城江区(20.69%),均在20%以上。财政自给率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都安瑶族自治区(8.32%)、凤山县(7.81%)和东兰县(6.04%),此外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财政自给率也不足10%。河池市各区县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4.93%,5个区县达到平均值,6个区县未达到平均水平,各区县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小,排名第一的南丹县是排名末位东兰县的5.17倍(见图17)。

图17:2021年河池市各区县市财政自给率
整体来看,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区县市之间财政自给率相差较大。有6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高于60%;有5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在50%—60%之间;有9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在40%—50%之间;有8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在30%—40%之间;有30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在20%—30%之间;其余52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均不足20%。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县区财政自给率处在较低水平,与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县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基于前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区市财政自给率的分析,可以发现广西各县区市经济发展有不均衡性,只有少数县区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大多数县区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在未来,广西应适当提高土地税税率,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的处罚,促进土地高效利用,进一步增加地方税收收入;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扶持力度。同时,通过税制调整、财政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在广西投资兴业,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广西地区的特点,建议加大对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文化、旅游产业贡献率,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实力;通过适当调整和挤压传统产业等方式,引导企业向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对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扶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管理,优化预算编制和使用方式,确保预算资金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完善保障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数据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统计局官方网站。
作者:杨帆
指导教师:李永海
759_170203801149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