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242
  • Tax100会员 33508
查看: 284|回复: 0

[中国税务] 青年园地 | 有“资”有味 幸福加“焙”

2041

主题

2042

帖子

2048

积分

特级税友

Rank: 6Rank: 6

积分
2048
2023-10-20 2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中国税务杂志社
标题: 青年园地 | 有“资”有味 幸福加“焙”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10-20 07:4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MzOTMxMA==&mid=2650294041&idx=1&sn=e872105c45e81c2dddabf5c5dc5fc523&chksm=83bfb618b4c83f0e2fb8ae054e5dada150799e8009860ead34d346eb880b8e2bf594b29cff0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近年来,新中式糕点刮起一股“国潮”风,鲍师傅、詹记、泸溪河等连锁糕点品牌在各大城市走俏。鲜为人知的是,无论街边连锁店的新鲜蛋糕还是超市中售卖的包装面包都可能“made in 资溪”。
·
资溪——地处江西省东部、仅有13万人的“神秘”县城,却有近5万人散落在全国各地从事烘焙工作。这座不产小麦的南方县城如何打造出超级“面包王国”?小面包怎样撑起大产业?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国家税务总局资溪县税务局“小溪青年”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带着疑问开启了一段蹲点调研之旅。

市井小店“火力”满格
调研第一站,我们来到位于资溪县城建设中路9-3号的“爱心面包”店,这家经营了20多年的“老字号”,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税务青年前往“爱心面包”店调研。
走到建设中路,远远望去,等待购买小餐包的人已在店门口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的一款酥皮小面包,外层金黄酥脆、里层香甜松软,不仅是本地人喜爱的家乡味道,也是外地游客必吃的资溪特产。说起面包店的生意,小餐包的首创者邱森茂的脸上满是自豪:“夏天旅游旺季的时候,小餐包每天能卖两三万个,原来是我跟我老婆两个人干,现在生意这么好,儿子、儿媳也过来帮忙,一家人齐心协力把日子过红火!”

“您是怎么开始做面包的呢?”面对我们的提问,作为资溪第一代面包人的邱森茂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干这个就是因为家里穷,想多挣点钱。”20世纪80年代,邱森茂、张协旺、洪涛三人退伍回到家乡,利用在部队学过的面点技术,尝试制作中式糕点。赚到第一桶金的几人没有忘本,亲带亲、邻帮邻,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面包制作行业,逐渐形成了数量庞大的“面包军团”。

在资溪,像“爱心面包”一样的店铺有15家;在全国,从资溪县走出的面包店共有1.6万家。这些面包小店错落于城市街头巷尾,承载着家庭生计,点亮了万盏灯火。税费优惠在守护“人间烟火”中发挥着什么作用?通过比对减税降费红利账单,大家发现,小店基本能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同时月核定收入额3万元以下的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还无需附征个人所得税。假如一家面包小店月核定收入额3万元,则每月可享受税费优惠1065元。

·
税务干部易茗向大家介绍,针对作坊式的面包店因为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的情况,资溪县税务局联合农商行推出“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社保费缴纳信用和纳税信用都能转化成贷款信用,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23年9月,已协助纳税人办理了贷款金额1.65亿元。

面包界“顶流”出道
逛完市井小店,再探连锁大牌。“鲍师傅”——烘焙行业的“传奇王者”,现有全国直营门店152家,经典招牌产品肉松小贝一年卖出1亿个,排队抢购现象多次登上热搜。调研第二站,我们走进江西鲍才胜食品有限公司。

在“面包大佬”鲍才胜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花园式办公厂区,来到生产车间。过筛、和面、烘烤、冷却、包装,糕点制作全程由智能化生产线作业,产品专供网上销售。“我们原是做门店现烤的单一经营,随着网络直播购物的兴起,2022年4月开始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旗舰店。我们专门研发出适合保存的奶香提子酥、蛋黄酥、凤梨酥等,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手中的糕点品控到位、足够美味。”鲍才胜介绍道,公司2022年线上销售糕点金额为1220.93万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超30%。

当我们问起“已经走出去的‘鲍师傅’为什么又重回资溪”时,鲍才胜表示,除了心底的故乡情结,还为家乡越来越优质的营商环境所吸引。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公司享受税收优惠311万元,为生坯冷冻、风味保留等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资金支持。

2018年年初,资溪县政府启动建设面包产业城,依托“双返双创”活动,吸引一大批像鲍才胜一样的面包从业者返乡投资创业。为此,当地税务部门送出三种“添滋加味包”:一是新办企业“发酵”包。在筹建新厂过程中,“税青锋”助企服务团为新办企业提供“一站式”税务登记、发票申领等“套餐式”辅导,降低新办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税收优惠“增味”包。实施“政策找人”专项行动,全面梳理推送专属税惠清单,将留抵退税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确保税收优惠直达快享。三是纾困解忧“助烘”包。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补链助企”优势,与面包商会建立直联结对机制,为商会成员开展专场政策宣讲、提供涉税建议等,为纳税人解决原材料市场供应不足、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实际困难。


中国资溪面包产业城。

如今,在资溪面包产业城内,已建成面包食品企业及肉松厂、馅料厂等副产业链企业20余家,形成面包“大产业链”格局。

手艺人“大咖”从这里来
这么多技艺精湛的面包师都是从哪儿来的?调研第三站,我们来到全龙艺术蛋糕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全龙培训基地”)。

全龙培训基地由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赣鄱工匠”等荣誉的徐全龙于22年前创立,是江西省首家面包培训学校。这些年,徐全龙一直秉持“为面包之乡正名,更要为行业人着落一个娘家”的初心,为面包人奔走努力,目前已累计通过基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烘焙从业人员60000余名。


徐全龙(前排右二)在为烘焙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不仅如此,徐全龙还与税收有着不解之缘。2006年,他受邀到江西省税务部门分享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资溪面包产业发展的感受;2019年,他又受邀担任资溪县“税收宣传形象大使”,助力“政策入万家”。交流中,徐全龙多次感慨:“这么多年来,税务部门始终倾情相伴,一路绿灯,让我们这些手艺人前行畅通无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徐全龙所说的“绿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向创业者开绿灯,让手艺人成就“一业之兴”。资溪县税务局与退役军人事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春风信使”活动,宣传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重点群体创业扶持政策,近五年累计惠及面包创业者3120人。二是向培训机构开绿灯,让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目前资溪县18家面包培训学校及兼营培训业务的面包生产企业大都推出了困难学员培训费减免政策,这很大程度上源自税费优惠政策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全龙培训基地去年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六税两费”减征等税费优惠合计11.52万元,共减免6名困难学员的学费。

小小面包,滋养一群人,崛起一条链,兴起一座城。资溪县5万多面包人从“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小县城出发,勤勉奋斗、四处闯荡,面对餐饮需求迭代更新,资溪面包人没有停滞、等待、跟跑,而是主动进行前瞻性谋划、引领性创新,选择做“领跑者”,一次次把握消费新“食尚”、抢占烘焙新“赛道”。

穿越弥漫面包香味的县城,“小溪青年”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面包之乡”发展背后的税务密码,也从面包人的情怀中收获了满满的前行力量。
来源:《中国税务》2023年第10期(标题有改动)
原文作者:刘乐娟 郑瑞敏
排版设计:薛元元(实习)
审核:周优
763_169780474746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