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33
  • Tax100会员 33454
查看: 242|回复: 0

[税智俱乐部] 税务局长变身西装暴徒

279

主题

277

帖子

373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373
2023-9-20 00: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税智观察
标题: 税务局长变身西装暴徒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9-19 06:02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1OTcyMw==&mid=2651013441&idx=1&sn=ff6e1890c4ea064d22b198018201310e&chksm=bd3a9c258a4d1533e81e03c558aaf4810a47641257c40209cc7d934e4bc7020e6681b8181655#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有人说金融创新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规避监管,二是规避税收。也有人觉得这句话不全对,因为低估了金融创新在税务方面的功效。在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汉诺?博格(Hanno Berger),此人之前是税务局长,现在是德国法兰克福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一、华丽转身


法兰克福是德国重镇,也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之一。博格早年在法兰克福税务局任职。提起法兰克福税务局,业界知道那是个精英团队。博格负责金融机构的税务管理与稽查,那是精英中的精英。博格工作能力出众,后来升任局长,成为法兰克福所在的黑森州税务局的稽查一把手。博格让金融机构很头疼。但是金融机构很有钱啊,斗不过就买过来,于是就向博格抛出了橄榄枝。对于这种诱惑,博格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对方开出了七位数(欧元)的年薪,博格就放弃抵抗了,于1996年跳槽加入了一家律所。

不是说金融机构来诱惑吗?怎么加入律所了?在法兰克福这种金融中心,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这类专业机构都是金融机构的延伸。凡是重大的交易,金融机构都会向这类专业机构去寻求税务、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因此在律所工作就等于是在金融机构工作。另外,在律所这类专业机构任职还有个好处就是客户广泛。这类机构的业务模式是,从A客户学习经验用到B客户,学习过程中可以赚钱,应用过程中更要赚钱。
此后博格又经历过一系列跳槽,总体上说,是律所起来越小,职位越来越高,2004年成为管理合伙人。

二、空卖传奇
江湖传闻,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无意中发现了税法有一个漏洞。事情是这样的:这家投资银行买入了一大笔某德国公司的股份,与卖方约定好四天后交割。买入时这家标的公司已经宣布分红,除息日正好在这四天期间。这家投资银行本来以为交易已经了结,没想到一日忽然收到了一张5,000万美元的完税证明,表明承办此交易的托管银行(custodian bank)在支付分红款时扣缴过所得税,这家投资银行可以凭完税证明申请退回已经扣缴的这笔税款。
完税凭证如何入账呢?这家投资银行开始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交割日在除息日之后,公司分红时只能按照除息日之前的股东名册,分红到卖方名下。但是由于交易合同上约定交易价格为含股息的价格,也就是说这笔分红款该归买方,因此合同约定公司分红时,卖方名下的分红款直接付给托管银行,由托管银行转给买方即该投资银行。德国税法规定,支付股息时要扣缴25%左右的企业所得税,于是托管银行扣缴了税款,将税后金额付给了这家投资银行,并附上一纸完税证明,告诉这家投资银行可以凭完税证明申请抵免或者退税,以避免收到股息后在未来形成重复纳税。
这家投资和卖方谈判时没有预料到这笔退税,现在有些意外,于是和卖方确认到底谁应当去申请退税,卖方答复说由于股东名册上显示当时我是股东,我已经申请退税并且已经拿到退税了,至于你们那边怎么处理与我无关。这家投资银行就懵圈了,怎么一笔扣税产生了两笔退税?5,000万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于是就问内部律师的意见,内部律师就去问外部律所,外部律所答复是:法无禁止则可行,你可以去申请退税。

本公众号精华文章已经结集出版。识别上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
有人说博格就是上案例中外部律所出具意见的哪位,有人说不是(尾注一)。不管怎样,这家律所在博格加盟之后,如鱼得水,基于上述税法漏洞开发了一项新业务,学名股利套利交易(dividend arbitrage),俗名附息-除息(cum-ex)交易(以下音译为“空卖交易”)。其原理是这样的:
lA事先买入即将宣布分红的上市公司股份,收集筹码。
l在标的公司宣布分红之前,B与A达成协议(假定交易日期为T)购买以上股份,双方约定在分红之后的T+2日交割,买卖价格为不含股息价格(ex-dividend)。
l同时B与C达成协议,向C卖出以上股份,同样于T+2日交割,但是约定的买卖价格为含股息价格(cum-dividend)。
lT+1日标的公司分红,向银行支付股息,银行扣税后将税后股息付给C。
l到了T+2日,A向B交割股份,同时B向C交割股份。
可以看出,B与C签订买卖协议之时,B并未拥有标的股份,因此B这种行为是卖空(short sell)。在德国市场上,这种交易形式很常见,平淡无奇。但是交割时银行同时开出两份完税证明,一份给A,一份给C,而且这两份完税证明都合理合法,这就很神奇了。首先A与B之间的交易标的是不附股息的股份,也就是说A与B交易时股息应当归A,银行向A开具股息的完税证明合情合理,A收到完税证明用来抵税或者申请退税也合情合理。其次B与C之间的交易标的是附股息的股份,因此B与C交易时股息应当归C,银行向C开具股息的完税证明合情合理,C收到完税证明用来抵税或者申请退税也合情合理。
分开来看合情合理,但是合起来看就会发现问题:就是银行扣了一笔税却开了两笔完税证明,让A和C都能抵税或者申请退税,这就不合理了。C方从未纳过税却能退税,凭空赚了一笔,回头就这笔钱与A和B分账,三方皆大欢喜。
看得出来,做成这单生意首先需要ABC三家事先串通,再者需要银行配合开具完税证明,最后还需要大量资金。这三个条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都不是问题,而且有些金融机构不满足于用自有资金来做,干脆把这开发成产品,向投资者兜售。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不错的项目,主动买入股份,完成一个交易循环后卖出,年化回报率达到50%左右,还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是很多银行唯一盈利的产品,因为其利润来源就是德国的国库,只要政府不破产,收益就有保证。这项金融创新不仅能节省税收成本,还能额外创造利润,你说神奇不神奇?

三、空卖先生
不管博格是不是空卖交易的发明人,反正是空卖交易的代言人,因此“空卖先生”(Mr. Cum-Ex)的绰号实至名归。
税法上的这个漏洞起源于2007年的某些规定。这项法规出台前就有相关人士指出存在双重退税风险,但德国政府没有重视。后来发现有人利用这个漏洞,也迟没有采取反制措施,据说这是博格代表金融机构游说政府的结果。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税法的漏洞在于银行开具的完税证明与税款以及股息的现金流脱节,因此导致了重复开具完税证明。但是明明问题出在银行签发的完税证明环节,2011年德国修订相关税务法规时,却依然将原先由标的公司扣缴股息税款改为了由托管银行扣缴。有人说这是金融机构游说的结果。扣税以及签发完税证明,这都是银行的生意,金融机构怎么可能放手?另外,即便是让银行扣税以及开具完税证明,那至少要增加一道措施,防范重复开具完税证明,但是金融机构说做不到,于是法规就这么出台了。
有媒体爆料说这项游说还牵涉到了德国的现任总理朔尔茨。朔尔茨时任汉堡市长,当地有一家私人银行Warburg,其控制人家族向汉堡政府游说时,曾经找过朔尔茨,目的是将该项交易合法化,让政府放弃追缴多退的税款。朔尔茨对此做了个否认三连,并表态说“空卖交易是一项严重的丑闻”。
博格就是Warburg背后的主要咨询师以及游说师。当然了,博格服务的可不止这一家金融机构,加之在律所执业多年,博格积累了大量的人脉,于是博格一边向金融机构提供税法方面的咨询服务,还替金融机构向投资者推销项目,2010年已经当上管理合伙人的博格觉得原来那家律所束缚了自己手脚,干脆跳出来另起炉灶,又成立了一家律所。这下可以放开手脚了,公开就空卖业务做广告招揽生意。

四、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空卖交易的优点是可以大量复制,缺点也是可以大量复制。多家金融机构都来分享这场盛筵。这其中著名的有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美林(Merrill Lynch)、瑞银(UBS)、巴克莱(Barcleys)、JP摩根(JPMorgan)、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等,其骗税范围已经超出了德国,扩展到比利时、丹麦、瑞士以及荷兰。常言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狂欢之时就是终结之时。2011年有内部人士向德国政府举报这种交易,随即德国政府开始调查,各国新闻媒体也联合起来一起开展调查。有媒体估计,这种交易让德国损失税金超过百亿欧元,整个欧洲损失550亿欧元。后来德国政府就空卖交易提起多项指控,涉及100多个案件,上千名嫌疑人。法院多次判定这项投资违法,这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位于汉堡的私人银行Warburg,该银行的一名员工后来于2022年被判刑三年半。
2012年德国警方搜查了博格在法兰克福的办公室,博格当天逃到了瑞士,这一去就是十年,直到2021年7月被瑞士警方逮捕,并于 2022年2月引渡回德国。
2021年波恩地区法院开始审理此类案件。该案件的主要被告就是Warburg,该银行因2007至2013年期间投资于空卖交易非法获利受到指控。同时,博格因为向其兜售此类交易也受到的指控。指控书说,博格是该项交易的主要咨询师以及游说师。在这一过程中,博格向政府进行了不实陈述,以及向政府游说以放松相应的监管。算下来Warburg一共骗取了1.69亿至2.80亿美元的税款,博格及其合伙人赚取了1750万欧元的咨询费。
博格一直坚称自己的做法合法。法律有漏洞,你该去修改法规,钻法规的空子何错之有?检方的观点是,这种说法不成立。尽管这类交易每一步都看似合理,但是合起来看目的就是骗税。因为三方交易利润全部来源于退税,三方分成都是围绕退税进行的,这就证明了骗税的主观动机,这已经不是避税,而是犯罪。
波恩地区法院于2022年12月13日宣判,针对2007到2011年的交易,博格三项罪名成立,判处八年刑期,没收非法所得110万欧元。
同时,威斯巴登州法院(Wiesbaden State Court)法院也在审理博格参与的另外一系列空卖交易。该法院于2023年5月宣判,针对2006到2008年的交易,博格三项罪名成立,判处八年零三个月刑期。
针对两项判决,博格均向德国联邦法院提起了上诉。

五、西装暴徒黑中介
揭露这一丑闻过程中,媒体发挥了巨大的力量。早在2011年,吃瓜群众向德国媒体最先披露了这一丑闻,这才掀起了一波调查。后来德国财政部(BMF)开始出台相应法规来反制这种交易。其中2017年出台指南要求对类似交易中税务分析时要强化一般反避税规则的应用,也就是强调不能以税务为目的或者主要目的。
但是,交易并未绝迹。到了2017年,又有吃瓜群众向德国的媒体Panorama提供了高达18万页的文件,人称The CumEx-File,因信息量巨大,涉及多国,一家媒体处理不来,于是Panorama和另一家德国媒体CORRECTIV组织了多国的15名记者共同参与,分析文件,还采用钓鱼执法的方式,伪装成对该项目感兴趣的超级富豪,引诱项目背后的黑中介现身。媒体后来爆料说,圈内人士形容这种交易是“穿西装的黑帮犯罪”,参与者极度贪婪,没有一丝良心上的不安。
德国财政部又于2021年7月15日出台指南从经济所有权方面强化反制措施,要求相关交易只有在满足风险水平、持股足够时间,且不分享税务收益的前提下买方/空卖方才可以申请退税。同时,相关部门针对此前已经骗取的退税继续秋后算账。
(全文结束)
尾注一: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待考证。公认的看法是,这种交易起始于美国。由于美国税法中很快补上了漏洞,后来转移至德国和欧洲各国。


如果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以防失联。
需要咨询国际税务问题?请通过上图中方式与我们联系。
欢迎关注,转发!转发时请务必保留上图中的作者信息。
相关文章:
有一种资金出境叫做饮鸩止渴
英国还要亏欠世界多久?-税收正义网络致查理三世的公开信
空壳贸易公司要交香港税吗?-Newfair案例
查总统的税要认真
围观川普纳税申报表,欣赏土豪税务架构
前总统税案即将突破
网红总统的纳税申报表,丑媳妇怕见公婆
总统说,税局钱多人傻
总统避税,实名举报!(一)-节税须趁早
总统避税,实名举报!(二)-架起财富的管道
总统避税,实名举报!(三)-资金输送
总统避税,实名举报!(四)-把大象放进冰箱里
网红律师偷税案前传-川普笑到了最后
网红律师偷税案前传-敲诈耐克,说干就干
网红律师税偷案-开弓没有回头箭
全世界税务局,联合起来!(一)- 声气互通
全世界税务局,联合起来!(二)--美国税改釜底抽薪
全世界税务局,联合起来(三)- 终结者G20
全世界税务局,联合起来(四)- 跨国查账的正确姿势
DHL转让定价案例-并购中的商标权定价
BVI一夜回到解放前,英国掐住了谁的命门?
美国缉毒署钓鱼执法,BVI总理抓了现行
把公司卖到白菜价的BVI,现在玩不转了
避税港,英国范儿才正宗
有钱避税,没钱认命
当信托遇到美国税
完美伴侣有风险,海外信托须谨慎
土豪的烦恼-美国的联邦遗产税
放弃美国国籍?弃籍税了解一下
绿卡不等于税务居民,还要看外国税怎么报
放弃美国绿卡,弃籍税秋后算账
“肥吧”一抓就灵
首富打官司,要个说法
海外逃税第一案-“肥咖”大赦和不准投降
海外逃税第一案-富豪养鱼,“肥咖”收网
女首富避税,连孙悟空都惊动了
407_16951410089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