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24
  • Tax100会员 33496
查看: 108|回复: 0

[小颖言税] 加计抵减申报及账务处理案例详解

3186

主题

3186

帖子

3191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91
2023-9-15 16: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小颖言税
标题: ?加计抵减申报及账务处理案例详解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9-12 06:41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kyMTU2MA==&mid=2247534352&idx=1&sn=f77d0467097c19fa5adbde65ad26c35e&chksm=9ba878a7acdff1b1b7cd13eb4b2d4235c29ac8146a292eb679e753af6f0a792c3540f18ac687#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
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因此,纳税人应设置相应科目,体现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同时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的填报情况及余额保持一致。
本文中的账务处理方式,借鉴于兰州财经大学苏强教授,本人亦认为此种账务处理方式符合39号公告的要求,且符合会计核算规则,特予以引用,对苏强教授表示感谢。
首先对加计抵减的账务处理做下说明:
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一种是简单处理:只在抵减税额的环节进行账务处理,而其他的环节用台账(或者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作为台账)进行记录管理;
一种是全环节账务处理:在加计抵减税额的计提、调减、结余等环节均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的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的期末余额一致。
如果企业加计抵减情况比较简单,金额较小,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简化账务处理工作;
如果企业加计抵减情况较为复杂,采用第二种方式可能更恰当。
根据笔者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账表一致更能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即使有计算的误差,也能及时发现更正。
案例1:
当期没有实现税额不抵减,留待以后抵减
甲企业2019年8月符合加计抵减条件,当月实现销项税额8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80-100=-2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10-0=10万元。
申报表填报: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说明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10万元,主表11栏-18栏=0,因此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0

账务处理:
计提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10(100*10%)
贷:递延收益10(100*10%)
“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借方余额10万元,表明已计提尚未抵减的税额。
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案例2:
当期抵减不完的留待以后抵减
甲企业2019年9月实现销项税额135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期初留抵税额20万元。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135-100-20=15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10+100*10%-0=20万元。
申报表填报: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20万元,主表11栏-18栏=15万元,因此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15

抵减后应纳税额=135-100-20-15=0万元
账务处理:
计提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10(100*10%)
贷:递延收益10(100*10%)

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5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15
借:递延收益15
贷:其他收益15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5万元(10+10-15),表明已计提尚未抵减的税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案例3:
已经抵减过的进项税转出,调减当期抵减税额
甲企业2019年10月份销项税额15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进项税转出6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前期已经加计抵减)。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150-(100-60)=11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5+10-6=9万元
申报表填报: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9万元,主表11栏-18栏=110万元,因此第5列=第4列=9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150-(100-60)-9=101万元
账务处理:
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10(100*10%)
贷:递延收益10(100*10%)

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6(-60*10%)
贷:递延收益-6(-60*10%)
注:此时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借方余额9万元(5+10-6)

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9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9

借:递延收益9
贷:其他收益9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0,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案例4:
抵减税额期末负数不需增加当期税额
甲企业2019年11月实现销项税额50万元,进项税额3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进项税转出7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前期已经加计抵减)。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50-(30-70)=9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3-7=-4万元
申报表填报: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附表四第4列-4万元,主表11栏-18栏=90万元,因此第5列=0

账务处理:
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3(30*10%)
贷:递延收益3(30*10%)

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7(-70*10%)
贷:递延收益-7(-70*10%)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4万元,表明以后期间可以冲减抵减税额的金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案例5:
抵减税额期初负数减少当期抵减税额
甲企业2019年12月实现销项税额13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
当月抵减前应纳税额=130-100=3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4+10-0=6万元
申报表填报: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6万元,主表11栏-18栏=30万元,因此第5列=第4列=6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130-100-6=24万元
账务处理:
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10(100*10%)
贷:递延收益10(100*10%)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期初借方余额-4万元,本期计提10万元,此时其余额为借方6万元。

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6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6

借:递延收益6
贷:其他收益6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0,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要点总结:

要点1:也可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设置明细科目或者辅助核算,核算计提,抵减,转出等;
要点2:申报时,附表四和主表要眉来眼去,先计算出附表四的可抵减额,如大于0,再计算主表的11-18栏结果,按照孰小值填报附表四的实际抵减额,最后才能得出主表的应纳税额;
要点3:当月如果没计提抵减,以后可以计提,但是只能抵减以后实现的税额。
要点4: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应将尚未抵减的余额转销。
转自:垲语税丰,推荐:增值税加计抵减思维导图(20230907更新)
174_16947663145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