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71
  • Tax100会员 33495
查看: 128|回复: 0

[51社保网] 再次明确!最高法:在职员工主张加班费是否有时效限制?

3400

主题

3415

帖子

904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4
2023-9-5 0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51社保网
标题: 再次明确!最高法:在职员工主张加班费是否有时效限制?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9-04 07:28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I2MTY2MA==&mid=2652023025&idx=4&sn=fe21f8ea147be7be59535e4f47a1f089&chksm=bda180028ad60914c90accb74c2b80e0b0ac9801f877cfa1478724793219e0e395d72b37b2b4#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作为HR,你应该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其中加班加点工资经常出现在劳动争议中,比如下班后何时开始算加班时间、加班工资有没有写在劳动合同中、加班工资延期支付等。
下面就要分享一个关于加班工资时效性的案例,帮助HR们警惕此类法律风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在职员工加班费能以时效为由不支持吗?
答:不可以。
这个本来不应有争议,也不应成为最高院的典型案例,但确实有些案件以时效为由驳回劳动者加班工资诉求,或以超过一年、两年或三年为由,而不管劳动者有没有离职。其实都是错的,加班工资也是劳动报酬,应严格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只要不离职,时效就不能起算,更别说超过时效。

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联合发布第二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的通知 (人社部函〔2021〕90号)案例10
加班费的仲裁时效应当如何认定?
基本案情
张某于2016年7月入职某建筑公司从事施工管理工作,2019年2月离职。工作期间,张某存在加班情形,但某建筑公司未支付其加班费。2019年12月,张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建筑公司依法支付其加班费,某建筑公司以张某的请求超过仲裁时效为由抗辩。张某不服仲裁裁决,诉至人民法院。

原告诉讼请求
请求判决某建筑公司支付加班费46293元。
裁判结果
一审法院判决:某建筑公司支付张某加班费18120元。张某与某建筑公司均未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生效。

案例分析
本案争议焦点是张某关于加班费的请求是否超过仲裁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五)加班加点工资”。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别仲裁时效,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适用特别仲裁时效,即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拖欠劳动报酬仲裁时效不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相关争议处理中应当适用特别仲裁时效。

本案中,某建筑公司主张张某加班费的请求已经超过了一年的仲裁时效,不应予以支持。人民法院认为,张某与某建筑公司的劳动合同于2019年2月解除,其支付加班费的请求应自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张某于2019年12月提出仲裁申请,其请求并未超过仲裁时效。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执法中调取的工资表上的考勤记录,人民法院认定张某存在加班的事实,判决某建筑公司支付张某加班费。

典型意义
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其权利即发生效力减损的制度。作为权利行使尤其是救济权行使期间的一种,时效既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密切相关,又与当事人通过相应的程序救济其权益密不可分。获取劳动报酬权是劳动权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益,考虑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弱势地位,法律对于拖欠劳动报酬争议设置了特别仲裁时效,对于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离不开企业的合规操作以及HR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有六大模块和三支柱,涉及员工权益的地方很多,在很多细节上稍不注意就容易留下法律风险。同时在面对员工提起仲裁的时候,又苦于没有专业知识,难以较好处理这类纠纷,可见企业不仅只顾自己的生产经营,还要补齐自己在法律法规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处理类似的劳动风险危机。

作为HR,你有听过专业雇主服务吗?"专业雇主服务"是指:以雇员为中心,以雇主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服务化"为基本形态,提供从入职、在职到离职的覆盖雇佣关系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创造专业价值,推动人才发展,提升雇主品牌,实现雇佣关系利益相关方共赢。
51社保也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雇主服务。针对企业经营过程和员工管理中容易出现的法律风险,51社保拥有劳动/五险一金/个税三法融合专家团队,多维度用工风险把控和丰富处理经验,帮助企业合法合规应对面临的风险,少走弯路降低损失。
更多雇主服务方案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如果您的企业还未接触PEO服务或者您还想了解更多PEO服务内容,您可以前往51社保网官网PEO专区或点击阅读原文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取更多PEO服务资讯。
PEO服务专区:
https://www.51shebao.com/service/xinshuibao
内容来源:法务之家



883_16938453145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