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902
Tax100会员
32509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专题文章
›
财税大数据
›
江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3号|河北省退役军人保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272
|
回复:
0
江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复制链接]
李威03
李威03
当前离线
积分
36336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积分
36336
发消息
2023-8-28 17: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江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8-27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8062&idx=1&sn=d81fe39d433218ea4f4d0f2d8c21551f&chksm=c09b1f50f7ec9646593e1826b03fd81ab9f883f99e63726798e3057c11672041d307604ede0a#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江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1823期)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母亲河为赣江而得简称,省会为南昌市。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挨湖南省,北毗长江共接湖北省、安徽省。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江西省辖11个地级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合计100个县级区划(见图1)。2022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万人。
图1:江西省行政区划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散发多发、历史极值干旱等超预期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市场活力更大激发,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迈出坚实步伐。
据核算,2022年,江西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1.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359.6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263.7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为7.6∶44.8∶47.6,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49.9%和4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923元,增长4.6%。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48.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1788.9亿元,下降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8.3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9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97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增长6.7%。接下来,我们将简要分析2022年江西省11个地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情况。
一、
江西省各地市2022年经济发展
(一)
各地市GDP规模及增速
从GDP规模来看,各地市间存在较大差距,南昌市GDP规模最高,萍乡市最低。
南昌市的GDP规模高达7203.5亿元,远高于其他地区,稳居省内第一位。赣州市和九江市的GDP规模均在4000亿元之上,居于第二、三位,GDP规模分别为4523.6亿元和4026.6亿元。宜春市和上饶市的GDP规模在3000—4000亿元之间,分别为3473.1亿元和3309.7亿元。吉安市的GDP规模居于省内第六位,为2750.3亿元。抚州市、新余市、鹰潭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的GDP规模均在1000—2000亿元之间,其中,抚州市的GDP规模为1945.6亿元,新余市、鹰潭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的GDP规模差距相对较小,GDP规模分别为1252.2亿元、1237.6亿元、1192.2亿元和1160.3亿元(见图2)。南昌市的GDP规模是萍乡市的6.2倍。
图2:2022年江西省11个地市GDP规模及增速
从江西省各地市GDP占比来看,南昌市GDP占比最高,萍乡市最低。
具体来看南昌市以22.5%的占比稳居全省第一位,远高于其他地市,是GDP占比唯一超过20%的地市;赣州市、九江市、宜春市和上饶市的GDP占比均在10%—15%之间,居于第二、三、四、五位,GDP占比分别为14.1%、12.6%、10.8%和10.3%;吉安市和抚州市紧随其后,GDP占比分别为8.6%和6.1%;GDP占比排在最后四位的是新余市、鹰潭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GDP占比均不足4%,分别为3.9%、3.9%、3.7%和3.6%(见图3)。南昌市的GDP占比是萍乡市的6.3倍。
图3:2022年江西省11个地市GDP占比
(二)
各地市产业结构
从江西省各地市产业结构来看,全省11个地市有7个地市三次产业呈现“三、二、一”结构,有4个地市呈现“二、三、一”结构。
第一产业占比最高的两位是抚州市和宜春市,占比分别为12.4%和10.1%,最低的两位是新余市和南昌市,分别为5.9%和3.4%。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是鹰潭市和南昌市,占比分别为52.5%和48.4%,占比最低的是上饶市和抚州市,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为39.8%和39.4%。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的两位是上饶市和新余市,占比均超过50%,分别为50.2%和50.0%;占比最低的是吉安市和鹰潭市,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44.0%和41.2%(见图4)。
图4:2022年江西省11个地市三次产业占比
二、
江西省各地市2022年财政收入
(一)
各地市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来看,各地市间差距较大,南昌市最高,新余市最低。
南昌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为457.7亿元,稳居于省内第一位,是全省唯一突破400亿元的地市。赣州市的财政收入规模为306.1亿元,居第二位,但与第一位的南昌市差距达到151.6亿元,足以显示地市间的发展差距之大。财政收入规模超过300亿元的还有九江市,为303.4亿元。宜春市和上饶市的财政收入规模在250亿元—300亿元之间,分别为277.5亿元和250.9亿元。吉安市、抚州市、萍乡市和鹰潭市的财政收入规模在100亿元—200亿元之间。财政收入规模排在最后的两位景德镇市和新余市,财政收入规模分别为94.0亿元和88.9亿元,均不足100亿元(见图5)。南昌市的财政收入规模是新余市的5.2倍。
图5:2022年江西省各地市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从各地市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宜春市最高,景德镇市最低,有3个地市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
宜春市和新余市的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9%,分别达到9.1%和9.0%,居第一、二位。鹰潭市和上饶市紧随其后,财政收入增速为8.3%和6.3%。吉安市、赣州市、九江市和抚州市的财政收入增速在4%—5%之间,分别为4.9%、4.1%、3.8%和3.5%。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的是萍乡市、南昌市和景德镇市,增速分别为-1.4%、-5.6%和-7.4%。宜春市的财政收入增速与景德镇市的财政收入增速相差16.5个百分点。另外,财政收入呈现正增长的8个地市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速(3.1%)(见图5)。
(二)
各地市财政负担率
从各地市财政自给率来看,萍乡市最高,南昌市最低,有6个地市的财政负担率超过平均财政负担率水平(7.5%)。
萍乡市财政负担率居省内第一位,为9.2%。鹰潭市和宜春市财政负担率水平也均超过8%,分别为8.1%和8.0%,景德镇市、上饶市、九江市、新余市和抚州市的财政负担率均在7%—8%之间,分别为7.9%、7.6%、7.5%、7.1%和7.0%。财政负担率排在最后三位的是吉安市、赣州市和南昌市,分别为6.9%、6.8%和6.4%。萍乡市、鹰潭市、宜春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和九江市的财政负担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水平(见图6)。
图6:2022年江西省各地市财政负担率
三、
江西省各地市2022年财政支出
(一)
各地市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速
从江西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来看,地市间支出规模差距显著,赣州市支出规模最高,新余市最低。
具体来看,全省仅赣州市的财政支出规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27.7亿元。南昌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居第二位,为939.0亿元。上饶市财政支出规模为793.8亿元,居第三位。宜春市、九江市、吉安市和抚州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差距相对较小,分别为702.0亿元、691.6亿元、610.5亿元和534.8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排在最后四位的是萍乡市、景德镇市、鹰潭市和新余市,财政支出规模均不足350亿元,分别为306.8亿元、247.5亿元、208.4亿元和191.0亿元(见图7)。赣州市的财政支出规模是新余市的5.4倍。
图7:2022年江西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增速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来看,新余市最高,上饶市最低,全省仅有4个地市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9.3%)。
新余市的支出增速最高,达到21.8%,远高于其他地市,也是省内支出增速唯一突破20%的地市。九江市和鹰潭市的财政支出增速排在第二、三位,均突破10%,分别为10.7%和10.5%。其余各地市财政支出增速均在5%—10%之间,排在第四至七位的是景德镇市(9.8%)、吉安市(9.1%)、宜春市(8.2%)和南昌市(7.9%)。财政支出增速排在最后四位的是赣州市、抚州市、萍乡市和上饶市,其中,萍乡市和上饶市的支出增速分别为5.8%和5.4%(见图7)。新余市的财政支出增速是上饶市的4.0倍。
四、
江西省各地市2022年财政自给率
从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地市存在较大差距,赣州市财政收支差额最大,新余市最小。
具体来看,赣州市财政支出高出财政收入721.6亿元,收支差距最大。上饶市的财政收支差距排全省第二位,差距为542.9亿元。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抚州市和九江市的财政收支差距相对接近,分别为481.4亿元、424.5亿元、419.6亿元、398.3亿元和388.2亿元。财政收支差距最小的四位是萍乡市、景德镇市、鹰潭市和新余市,收支差距均小于200亿元,分别为199.7亿元、153.5亿元、108.1亿元和102.1亿元(见图8)。我们可以看出的是,11个地市财政收入均无法满足其财政支出。
图8:2022年江西省各地市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从各地市财政自给率来看,地市间差距相对较小,南昌市财政自给率最高,抚州市最低,仅有6个地市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水平。
南昌市和鹰潭市的财政自给率居第一、二位,财政自给率分别为48.7%和48.1%。财政自给率超过40%的还有新余市和九江市,分别为46.6%和43.9%。宜春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上饶市和吉安市的财政自给率均在30%—40%之间。排在最后两位的是赣州市和抚州市,财政自给率分别为29.8%和25.5%(见图8)。全省11个地市仅南昌市、鹰潭市、新余市、九江市、宜春市和景德镇市这6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水平(38.0%)。
五、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各地市间经济增速差距相对较小,但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在财政收入方面,不论是规模还是增速,均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地市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财政负担率均在6%—10%之间;在财政支出方面,各地市均呈现正增长趋势;在财政自给率方面,各地市财政收入均无法满足财政支出。
面临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促进经济循环畅通。
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交通物流枢纽建设行动,支持南昌、赣州、九江、鹰潭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完善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商品车运输,推广“一单制”服务。推进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和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深化“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确保县级有集配中心、乡镇有集配站点、村级集配网点覆盖率60%以上。推进传统物流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培育智慧供应链金融、保税加工、流通加工、即时配送等新业态。实施商贸流通主体培育工程,净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500家左右。
第二,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实施省级示范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街区创建工程,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步行街。深入实施“赣出精品”工程,办好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三百”文旅消费季、“赣品网上行”、中国米粉节、赣菜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打响赣菜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和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实现基本充电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建材推广、家装下乡等活动。支持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评选一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名村镇名景区,实施旅游景区业态提升计划、“引客入赣”计划,全面推行旅游购物诚信退赔,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区域发展格局。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南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规划建设未来科学城,加快提升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深化赣江新区运行机制改革,推动新区增动力、添活力。支持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抚州建设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协作区,促进大南昌都市圈从局部融合向全面融合迈进。推进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支持上饶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光伏新能源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景德镇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鹰潭打造全省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萍乡建设高质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赣湘边区域物流分拨集散中心、宜春争创国家级锂电新能源集群、新余打造京东合作区域中心和全国最大的百度数据标注基地、吉安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和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深化新宜吉转型合作示范区建设。
数据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官方网站、江西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作者:杨北斗
指导老师:李永海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河北
天津
2020税务高考
成功参与Tax100发起的2020税务高考活动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