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991
  • Tax100会员 32493
查看: 179|回复: 0

[税来税往] 私户发工资,是否属于偷税?私户进账会被税局监控?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34

2020税务高考

2023-8-14 13: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税来税往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方法 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税来税往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每日免费直播课?
点击下方 预约  按钮
可在直播时收到温馨提醒啦??


私户发工资存在很大的税务风险,是不是一定属于“偷税”呢?个人进账5万以上会被税局监控吗?
01
私户发工资,是否属于“偷税”?

私户发工资是不是“偷税”,并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说企业通过私户发工资,但是按照税法规定积极纳税,并未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即没有不缴或少缴税款 ,自然不属于“偷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私户发工资”只是一种手段,而是不是“偷税”看的是最终的结果。
目前很多公布的因私户发工资被处罚的案例,无一例外不是因为“没有按规定如实在账上记载、代扣代缴个税”。

综上来看,私户发工资并不意味着“偷税”,但是,用私户发工资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而且一旦涉嫌“偷税”,那就可能面临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黑名单”、联合惩戒(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公告税收违法行为)等,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了。
除此之外,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法官邢蓓华提醒: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若公司通过个人账户给员工发放工资,诉讼过程中,公司否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称只是股东或资金往来关系,在没有其他证据情况下,劳动者就很难证明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因此,纳税人一定要依法、据实进行申报纳税,不应有“偷税”的违法行为。
02
补发的工资如何处理?

公司欠员工工资,补发工资时应该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呢?

答复内容:

尊敬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费人)您好!您提交的网上留言咨询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补发工资是指扣缴单位因劳动争议等特殊原因,经政府有关部门调解、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而补发的工资。若是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而补发的工资,需更正之前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若不属于,则按正常月薪申报个人所得税,税款所属期填写发放工资的当月,在发放的次月申报期内申报。
因此,只有是由于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而补发的工资,可以更正之前的个税申报表,其他情形,一律计入当月工资。
03
个人账户进账5万以上
会被税务机关重点监控吗?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分成以下3个部分来给大家解答:
一、5万元的标准是怎么来的?有政策依据吗?
关于5万元的标准,全部出自于央行的相关政策,而并非税务局。

1、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年第3号)第五条中规定的 金融机构应当报告的大额交易事项,其中一种就是:
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2、2018年6月份,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银发〔2018〕163号)。根据该通知要求,2019年1月1日起,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在内的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下交易情况必须上报:其中包括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现金收支。
3、2021年1月末,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个人到银行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需要核实身份,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
但是很快央行对该政策说是由于技术原因,决定暂缓施行。

通过上述官方文件来看,只能说是对于5万以上交易会被金融机构监控,而未提及到税务局。因此,对于个人账户进账5万元以上的会被税务局重点监控的说法,是没有政策依据的!
二、税务局可以直接监控个人账户的银行流水数据吗?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四条 税务机关有权进行下列税务检查:
……
(六)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因此,税局想要查个人的银行信息,目前来说,必须要经过税务局局长的签字批准,所以,只要《税收征管法》不变,对于普通人的银行账户等信息,也不是想查就能查的。
三、哪些公转私的情形是合法的?
小编在此给大家列举了8中公转私的合法情形,这8种情形下,放心大胆的转!

04
警惕! 工资不能这样发
税务部门重点监控!

1、单位员工的工资长期为0元、1元、5000元,以及5000以下的其他数值的。
如果员工薪酬长期为0元或1元,会被怀疑存在皮包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规避个税的行为。
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如发票开具等方面数据,会被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列入日常监控对象。

深圳某公司有6人工资按5000元申报,存在风险疑点,被税局邀请上门领取数据进行核实,并写书面反馈报告。
2、部分规模较大或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长期申报税额为0元。
税务机关会依靠金税四期系统中的同行业信息和征管数据来分析企业可能出现的税收方面的问题。
无中生有、虚造员工、虚增工资、阴阳工资一旦被查到,将面临追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数额巨大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存在自然人股东借款长期不还未代扣个税。
自然人股东借款超过1年以上未归还的,应当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未及时代扣代缴的,很有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
4、公司年终存在向自然人股东分红未代扣个税现象。
比如说,企业对股东甲分红100万元,未代缴个人所得税,甲直接取得100万元红利,甲表示很高兴。
不过,如果哪天被查到了,税款还得由甲来交,需要吐出20万元来缴税(20%个税);企业应代扣代缴而未扣税款,要被处以未扣税款50%以上至3倍的罚款,即罚款10万元至60万元。
其实对企业来说,分红100万元,是否代缴税款,总的支出都是100万元。投机取巧,最终还得至少多掏10万元,那就不好了。
5、存在向员工发放福利、补贴、津贴等但是未并入工资薪金申报个税情况。
对于发给个人的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均应缴纳个税。
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原则上不征收个税
但单位发放的取暖费、防暑降温费补贴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取得2倍或3倍的等加班工资应征收个税。
6、存在聘用退休人员、临时人员上班但是未申报个税,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虽已代扣个税,但是没有申报个税现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7、随意变更税目,错误适用税目
个别公司存在人为随意变更个税申报的税目如将“工资薪金所得”变更为“股息、红利所得”或“经营所得”,以及将“股息、红利所得”变更为“工资薪金所得”等现象达到少缴个人所得税现象。

8、年终一次性奖金只能按规定享受一次,有部分单位存在一直已发放,从来未申报的现象。
按照最新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但不能不申报个人所得税。
9、扣缴义务人在填报申报表时随意添加免税项目。
目前条件下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免税项目的,免税项目要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的才可以填报。

10、党费、年金等费用填入其它项目。
党费不是扣除项目;年金是有专门的填报栏目。
11、对申报收入数据随意加工,填报数据不实,
申报收入要求如实,有单位对政策理解错误,在申报收入时填入已扣除三险一金和基本扣除数字,造成扣除项目重复计算,导致少缴税款。
12、多发工资不交社保,违法!
在求职过程中,有一些人发现缴纳社保后,每月到手的钱会少。有的用人单位会以此为由,说服劳动者不缴社保、多发工资,而有的劳动者也愿意到手的钱多一些。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或不按规定缴纳社保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单位不给交社保,员工有权要求补缴,也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一定的经济赔偿

?【每日直播分享】
【如何从财务报表看透企业涉税风险】

内容大纲:
?一、资产项目/负债项目的涉税风险分析
?二、所有者权益/损益项目的涉税风险分析
?三、企业涉税风险防范,内部合规管理

?点击下方二维码预约免费直播课?


来源:本文由税来税往整理发布,素材来源:财务第一教室、税务大讲堂、财务经理人、税务经理人。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01
个人账户大额资金往来,出事了!2023年公转私,这样转!

02
火车票报销凭证,变了!即日起,财务审核报销时注意了!

03
数电票,出现开票预警了!
743_16919919433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