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3681
  • Tax100会员 28054
查看: 91|回复: 0

更新发布: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3-8-14 10: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更新发布: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8-12 06:02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7777&idx=1&sn=269b37c01197689a2c329477eaa620f3&chksm=c09b1e6ff7ec97794c253d477a340f5b98b331f885826fb9427382bf2322f52b57b36448a597#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1794期)
2023年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53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7.0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957.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204.9亿元,增长7.0%。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税收收入368.1亿元,增长34.0%,非税收入168.1亿元,下降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58.4亿元,同比增长3.2%。11类民生支出1911.0亿元,增长5.2%。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0元,同比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0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0元,增长8.1%。接下来我们将简要分析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情况。
一、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经济发展
从GDP规模来看,甘肃省各市州间差距较大,兰州最高,甘南最低。兰州以1768.10亿元的GDP规模稳居省内第一位,远远高于其他市州,是省内GDP规模唯一突破1000亿元的地区。GDP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庆阳,GDP规模突破400亿元,为476.10亿元。GDP规模在300—400亿元之间的是酒泉、天水、白银和武威,分别为395.80亿元、381.16亿元、316.02亿元和302.45亿元。平凉、陇南、金昌、张掖、定西和临夏的GDP规模则在200—300亿元之间,分别为286.91亿元、283.60亿元、283.09亿元、272.86亿元、252.60亿元和200.00亿元。GDP规模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嘉峪关和甘南,GDP规模均不足200亿元,分别为195.50亿元和124.84亿元(见图1)。兰州的GDP规模是甘南的14.16倍。

图1: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各市州GDP规模及增速
从各市州GDP增速来看,金昌最高,兰州最低,全省14个市州有10个地区的GDP增速超过全省GDP的增速(6.8%)。具体来看,金昌和嘉峪关的GDP增速均为10.9%,也仅有这两个地区的GDP增速突破10%。庆阳、酒泉和定西的GDP增速相对较高,超过了全省平均增速水平,分别为9.5%、8.8%和8.1%。白银、武威、陇南、甘南和张掖的GDP增速均在7%—8%之间,其中,白银、武威和陇南的增速均为7.4%,甘南和张掖分别为7.2%和7.1%。GDP增速排在最后四位的分别是临夏、天水、平凉和兰州,分别为6.6%、6.3%、5.2%和5.0%(见图1),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在GDP规模上具有很强的典范作用,但就GDP增速相较于其他市州来说,有些差强人意。此外,全省仅临夏、天水、平凉和兰州的GDP增速不及全省GDP增速6.8%。
从各市州GDP占比来看,兰州最高,甘南最低。兰州占全省GDP的31.9%,接近1/3,与去年同期(32.8%)相比,兰州市占比降低0.9个百分点。占比排在第二至四位的分别是庆阳、酒泉和天水,占比均在6%—9%之间,分别为8.6%、7.1%和6.9%。排在前四位的地区GDP占比之和已超过全省GDP的1/2,占全省GDP的54.5%。白银、武威、平凉、陇南和金昌的GDP占比均在5%—6%之间,分别为5.7%、5.5%、5.2%、5.1%和5.1%。GDP占比排在最后5位的是张掖、定西、临夏、嘉峪关和甘南,占比分别为4.9%、4.6%、3.6%、3.5%和2.3%(见图2)。


图2: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各市州GDP占比
从各市州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有10个地区呈“三、二、一”结构,有3个地区呈“二、三、一”结构,有1个地区呈“三、一、二”结构。具体来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占比最高的是武威,占比达到20.2%,最低的是嘉峪关,第一产业占比仅为0.7%;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是嘉峪关市,占比高达74.7%,最低的则是甘南,第二产业占比为13.0%;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的是甘南,占比高达75.4%,最低的是金昌,占比为23.0%。从结构来看,甘南、定西、临夏、兰州、天水、陇南、张掖、平凉、白银和酒泉这10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这与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相同;庆阳、嘉峪关和金昌的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武威的产业结构呈“三、一、二”格局(见图3)。

图3: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各市州三次产业占比
从各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甘南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嘉峪关最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甘南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为4.66,但相较去年同期差距减小0.02;庆阳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排在第二位,为3.38,也高于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3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的还有定西,为3.03倍,但不及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陇南、酒泉、兰州、临夏、天水、白银、武威和张掖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在2—3倍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的是金昌和嘉峪关,差距不到2倍(见图4)。

图4: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各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收入
从上半年甘肃省各市州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地区间差距较大,兰州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甘南最低。具体来看,兰州市以141.00亿元的财政收入规模稳居省内第一,远超其他市州,与排在第二位的庆阳差距达到99.89亿元。除兰州外,仅有庆阳财政收入超过40亿元,规模为41.11亿元。同时,天水、酒泉、张掖和定西的财政收入也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7.53亿元、26.60亿元、21.18亿元和20.13亿元。其余8个地区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较小,其中,平凉、金昌、陇南、武威、白银、临夏和嘉峪关的财政收入规模在10—20亿元之间,分别为18.10亿元、15.95亿元、15.90亿元、15.85亿元、15.66亿元、13.20亿元和11.49亿元;财政收入排在最后的是甘南,财政收入均不足10亿元,仅有9.05亿元(见图5)。另外,兰州市的财政收入规模是甘南的15.58倍。

图5: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总的来看,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现财政收入增速20.2%,相比一季度(9.4%)提升10.8个百分点。从上半年各市州财政收入增速来看,甘南最高,平凉最低,全省14个市州仅平凉的财政收入呈负增长;有10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全省财政收入增速(20.2%)。2023年上半年,甘南的财政收入增速居于省内第一位,增速达到124.2%,是省内唯一财政收入增速突破100%的地区,但相比于今年1—5月的财政收入增速(142.2%),降低了17个百分点。酒泉和武威的财政收入增速均在50%以上,分别为63.8%和60.9%,较1—5月增速均有降低,分别降低了8.5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张掖(49.8%)、白银(32.0%)、定西(25.8%)、天水(24.8%)、陇南(22.7%)、庆阳(22.5%)和兰州(21.8%)的财政收入增速在20%—50%之间。嘉峪关、临夏和金昌的财政收入增速相对较低,在10%—20%之间,分别为18.6%、11.4%和10.7%。财政收入增速最低的是平凉,也是唯一呈负增长的地区,增速为-3.5%。此外,甘南、酒泉、武威、张掖、白银、定西、天水、陇南、庆阳和兰州这10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全省财政收入增速20.2%(见图5)。
从各市州财政负担率来看,庆阳最高,白银最低,全省有7个地区的财政负担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庆阳、兰州和定西,财政负担率均在8%水平之上,分别为8.6%、8.0%和8.0%;张掖、甘南和天水的财政负担率在7%—8%之间,分别为7.8%、7.2%和7.2%;酒泉、临夏和平凉的财政负担率在6%—7%之间,分别为6.7%、6.6%和6.3%;嘉峪关、金昌、陇南、武威和白银的财政负担率均在5%—6%之间。全省仅庆阳、兰州、定西、张掖、甘南、天水和酒泉的财政负担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6.7%)(见图6)。

  图6: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负担率
三、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支出
从各市州财政支出规模来看,上半年,兰州市财政支出规模最高,嘉峪关市最低。财政支出规模可以分为四个梯队来分析:第一梯队的是财政支出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地区,仅有排在第一位的兰州市,财政支出规模达到247.50亿元。第二梯队的是财政支出规模在150—200亿元之间,分别是排在第二位的临夏、第三位的天水和第四至七位的定西、陇南、庆阳和平凉,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181.50亿元、178.21亿元、176.86亿元、174.40亿元、169.88亿元和150.78亿元。第三梯队的是财政支出规模在100—150亿元之间的地区,分别是武威(129.32亿元)、甘南(117.54亿元)、酒泉(117.20亿元)和白银(116.42亿元)。第三梯队的则是财政支出规模不足100亿元的地区,分别是张掖、金昌和嘉峪关,财政支出规模分别是97.38亿元、40.88亿元和19.26亿元(见图7)。兰州市的财政支出规模是嘉峪关市的12.85倍。

图7: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速
整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全省实现财政支出增速3.2%,相比一季度降低12.6个百分点。再从各市州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金昌最高,兰州最低,有8个地区财政支出增速超过全省财政支出增速,有2个地区财政支出呈现负增长。金昌市的财政支出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达到14.8%。陇南和酒泉的财政支出增速也超过10%,分别为12.0%和10.9%,居第二、三位。天水和武威的财政支出增速在5%—10%之间,分别为7.8%和5.7%。定西(4.8%)、平凉(4.5%)、庆阳(4.4%)、临夏(1.5%)、张掖(1.3%)、嘉峪关(0.5%)和甘南(0.4%)的财政支出增速在—5%之间。财政支出增速排在最后两位的是白银和兰州,分别为-1.8%和-8.1%,全省14个市州仅白银和兰州的财政支出呈现负增长(见图7)。金昌、陇南、酒泉、天水、武威、定西、平凉和庆阳这8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增速均超过全省财政支出增速水平3.2%。
四、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自给率
从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来看,上半年实现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22.4%,和一季度相比提升了0.9个百分点。再从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自给率来看,各市州间差距较大,嘉峪关市财政自给率最高,临夏最低,仅有5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水平。嘉峪关市以59.6%的财政自给率居于第一位;兰州市的财政自给率也超过了50%,为57.0%,居第二位;金昌上半年的财政自给率在30%—40%之间,为39.0%。庆阳、酒泉和张掖的财政自给率在20%—30%之间,分别为24.2%、22.7%和21.7%;其余各地区财政自给率均不足20%,其中,天水、白银、武威、平凉和定西的财政自给率相对较低,在10%—20%之间,陇南、甘南和临夏的财政自给率在—10%之间(见图8)。14个市州中仅嘉峪关市、兰州市、金昌市、庆阳市和酒泉市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水平(22.4%)。嘉峪关市的财政自给率是临夏州的8.2倍。

图8: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14个市州财政自给率
数据来源:各市州统计局官方网站
作者:李永海、杨北斗
相关链接:
1.甘肃2023:第一季度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数据发布:2023年1—4月甘肃省财政收支情况!
3.原创发布:2023年1—5月甘肃省各市州财政收支分析!
4.甘肃2022:上半年14个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5.原创首发:2023年上半年甘肃省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77_16919817219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