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458
  • Tax100会员 28054
查看: 698|回复: 0

山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3-8-1 1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山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7-31 06:01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7388&idx=1&sn=d6c38e8fabb26d2b3ac5cbf7a37d7fe6&chksm=c09b1cf2f7ec95e498ca6cd5ffed11ef802a608b6f0dc78475a1a425c7d71cadeb9b07bec004#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山西2022: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1771期)
山西省,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陕西省相望,南与河南省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见图1)。截至2022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481.35万人。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西地处秦晋文化区,历史代表文化为“三晋文化”。

图1:山西省行政区划
2022年,山西省全省经济持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642.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0.40亿元,增长5.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0.85亿元,增长6.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461.34亿元,增长2.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675元。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96.4亿元,增长28.7%。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2377.3亿元,增长35.3%。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3762.8亿元,增长18.8%。接下来将具体分析山西省2022年经济运行与财政收支情况。
一、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情况
(一)各地市GDP规模及增速
从GDP规模来看,各地市间存在较大差距,太原市GDP规模最高,阳泉市最低。山西省11个地市GDP规模可分为三个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是太原市,GDP规模突破5000亿元,为5571.2亿元,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位于第二梯队的是长治市、吕梁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和晋中市,GDP规模均在2000—3000亿元,规模分别为2804.8亿元、2418.9亿元、2305.4亿元、2301.1亿元、2227.9亿元和2112.3亿元;GDP规模位于第三梯队的是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和阳泉市,均在1000—2000亿元之间,分别为1842.5亿元、1536.2亿元、1500.6亿元和1012.9亿元(见图2)。GDP规模最高的太原市是阳泉市的5.5倍。


图2: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GDP规模及增速
从GDP增速来看,各地市GDP均为正增长,晋城市增速最高,朔州市增速最低,有5个地区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增速居于第一、二位的分别是晋城市和长治市,均突破7%,分别为7.3%和7.2%,其余各市增速均低于6%;运城市、临汾市和晋中市的GDP增速排在第三、四、五位,在5%—6%之间,分别为5.6%、5.2%和5.2%;全省仅上述5个地区的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4.5%)。另外,吕梁市、忻州市、大同市、阳泉市和太原市的GDP增速均在3%—4%之间,分别为3.9%、3.8%、3.5%、3.5%和3.3%;GDP增速最低的是朔州市,增速为1.0%(见图2),与增速最高的晋城市相差6.3个百分点。
(二)各地市GDP占比
从各市GDP占全省的比重来看,太原市占比最高,阳泉市最低。具体来看,太原市的GDP占比突破20%,达到21.7%,占比远远高于其他地区。GDP占比排在第二位的是长治市,占比突破10%,为10.9%。其余各市GDP占比均不足10%,其中,吕梁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晋中市、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GDP占比均在5%—10%之间,分别为9.4%、9.0%、9.0%、8.7%、8.2%、7.2%、6.0%和5.9%;阳泉市的GDP占比最低,仅占全省GDP的4.0%(见图3)。

  图3: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GDP占比
(三)各地市产业结构
从山西省各市产业结构来看,全省11个地市有三个呈现“三、二、一”格局,有8个市呈现“二、三、一”格局。第一产业占比最高的两位是运城市和忻州市,占比分别为15.3%和8.2%,占比最低的两位是阳泉市和太原市,占比分别为1.6%和0.9%。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三位是吕梁市、晋城市和长治市,第二产业占比均超过60%,分别为69.6%、66.0%和65.8%,第二产业占比最低的两位是太原市和运城市,占比分别为44.2%和42.1%。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的两位是太原市和大同市,占比为54.9%和49.3%,占比最低的是晋城市和吕梁市,占比分别为30.6%和25.9%。在11个地市中,仅太原市、大同市和运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其余8个地市产业结构均呈现为“二、三、一”格局(见图4)。

  图4: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
二、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财政收入情况
(一)各地市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从山西省各地市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地市存在较大差距,太原市最高,阳泉市最低太原市以437.5亿元的财政收入稳居省内第一位,也是全省唯一突破400亿元的地区;吕梁市和长治市的财政收入也均在300亿元之上,居第一、二位,分别为342.2亿元和310.5亿元;财政收入在200—300亿元之间的是晋城市和临汾市,财政收入分别为283.0亿元和200.6亿元;晋中市(187.1亿元)、大同市(186.7亿元)、朔州市(158.2亿元)、忻州市(151.3亿元)和运城市(113.3亿元)的财政收入规模均在100—200亿元之间;财政收入最低的是阳泉市,仅82.0亿元(见图5)。太原市的财政收入是阳泉市的5.3倍。

  图5: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及增速
从各地市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吕梁市增速最高,太原市增速最低,有6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吕梁市、阳泉市和晋城市的增速均超过40%,稳居第一、二、三位,分别为47.6%、45.9%和40.6%。长治市和朔州市的财政收入增速均在30%—40%之间,分别为38.6%和36.1%。忻州市、临汾市和大同市的财政收入增速在10%—30%之间。财政收入增速最低的三位是晋中市、运城市和太原市,均未突破10%,分别为9.4%、7.7%和3.3%。吕梁市、阳泉市、晋城市、长治市、朔州市和忻州市的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6.8%(见图5)。吕梁市的增速是太原市的14.4倍。
(二)各地市财政负担率
从各地市财政负担率来看,吕梁市财政负担率最高,运城市最低,全省共有6个地市的财政负担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财政负担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吕梁市(14.1%)、晋城市(12.3%)和长治市(11.1%);财政负担率超过10%的还有朔州市、大同市和忻州市,分别为10.3%、10.1%和10.1%,上述6个地区的财政负担率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9.7%)。临汾市、晋中市、阳泉市、太原市和运城市的财政自给率均低于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分别为9.0%、8.9%、8.1%、7.9%和4.9%(见图6)。


图6: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财政负担率
三、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财政支出情况
(一)各地市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速
从山西省各地市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地区间差距较大,太原市财政支出规模最高,阳泉市支出规模最小。太原市以715.9亿元的财政支出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位,远远高出其他地区财政支出规模,也是全省唯一超过700亿元的地区。吕梁市和临汾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552.3亿元和501.5亿元,居第二、三位。长治市、运城市、忻州市、晋中市和大同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在400—500亿元之间,分别为487.8亿元、487.3亿元、433.6亿元、414.1亿元和401.2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排在最后三位的是晋城市、朔州市和阳泉市,规模均低于400亿元,分别为386.7亿元、248.3亿元和158.5亿元(见图7)。太原市的财政支出规模是阳泉市的4.5倍。

  图7: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及增速
从各地市财政支出增速来看,吕梁市增速最高,大同市增速最低,有6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吕梁市和晋城市的增速均超过30%,稳居第一、二位,分别为35.5%和32.4%。长治市、阳泉市、运城市和临汾市的财政支出增速均在20%—30%之间,分别为25.6%、23.9%、22.2%和21.8%。朔州市、太原市、晋中市和忻州市的财政支出增速在10%—20%之间。财政支出增速最低的是大同市,未突破10%,为7.5%。吕梁市、晋城市、长治市、阳泉市、运城市和临汾市的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0.5%(见图7)。吕梁市的增速是大同市的4.7倍。
四、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财政自给率
从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山西省11个地市财政收入均无法满足财政支出,运城市的财政收支差距最大,阳泉市财政收支差额最小。运城市和临汾市的财政收支差距均在300亿元之上,分别为374.0亿元和300.9亿元。忻州市、太原市、晋中市、大同市和吕梁市的财政收支差额均在200—300亿元之间,分别为282.3亿元、278.4亿元、227.0亿元、214.5亿元和210.1亿元。财政收支差距排在最后四位的是长治市、晋城市、朔州市和阳泉市,其中,朔州市和阳泉市的财政收支差距均低于100亿元,分别为90.1亿元和76.5亿元(见图8)。

  图8:2022年山西省各地市财政收支差额与财政自给率
从各地市财政自给率来看,晋城市最高,运城市最低,全省仅6个地市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晋城市以73.2%的财政自给率稳居省内第一位,是唯一突破70%的地区。排在第二至五位的朔州市、长治市、吕梁市和太原市,财政自给率均超过60%,分别为63.7%、63.7%、62.0%和61.1%。超过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51.4%)的地区还有阳泉市,财政自给率达到51.7%。大同市、晋中市和临汾市的财政自给率在40%—50%之间,分别为46.5%、45.5%和40.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两位是忻州市和运城市,分别为34.9%和23.3%,财政自给率水平相对较低(见图8)。
五、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山西省各地级市间,不论经济发展还是财政收支,都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优化城乡区域发展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促进要素和人口加快集聚,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促进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太原的省会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健全中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高效协同联动。着力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两大引擎。加强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圈与中部城市群的协同联动。推动晋北城镇圈主动融入京津冀,深化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支持大同申报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和源网荷储全国试点城市,支持朔州发展低碳硅芯产业。支持晋南城镇圈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合作。推动晋东南城镇圈与中原城市群合作发展,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拓展城镇圈影响力。第二,锻造转型综改示范区先行优势。加快推进“五大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打通太原主城区至潇河产业园区连接线,着力解决唐槐、科创城、保税区等园区交通瓶颈。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达效,积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有效集聚,运营好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全力培育半导体、信创、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精密电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第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落实城市更新九项任务,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加强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和住房品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城镇燃气设施改造,推进慢行街道建设和老旧街巷整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今年完成农村改厕33万户,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推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向户延伸。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抓好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延包等工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受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对先行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帮扶“三类县”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闯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数据资料来源:山西省统计局官方网站、山西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作者:杨北斗
指导老师:李永海
813_169088971828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