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967
  • Tax100会员 33489
查看: 241|回复: 0

[启金智库] 下半年两类特殊地方债或发行

7006

主题

7006

帖子

349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93
2023-7-16 0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启金智库
标题: 下半年两类特殊地方债或发行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7-15 19:03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4NTM1NQ==&mid=2247581106&idx=4&sn=a52762b6707ec8f239925c7ea0ea9de8&chksm=ea9dd956ddea504077343afbabbd09964abea1c1a80bc598c1e0bcb60a382ec38464620e7af9#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8月4-6日广州 | 国企做地、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公募REITs、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融实务和案例解析专题

三季度地方债再迎发行高峰,下半年两类特殊地方债或发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达到4.5万亿,其中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发行规模约2.2万亿,完成全年额度的57%。
时值年中,市场高度关注下半年财政政策的发力情况,地方债的发行节奏也备受关注。记者根据地方政府披露的发行计划统计显示,截至7月12日,22个地方三季度计划发行地方债1.85万亿。考虑到包括广东、河南等14个地方尚未公布发行计划,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将远超1.85万亿,迎来发行高峰。
另据记者了解,近期地方正在上报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方案,其核心措施是允许地方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置换隐性债务。此外,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也尚未完成发行,下半年两类债券或将继续发行。考虑到这两类债券的发行后,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或达8万亿,创出历史新高。
三季度迎来发行高峰
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12日,共有22个地方披露了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计划发行18447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再融资专项债、再融资一般债分别拟发行8897亿、1436亿、4792亿、3323亿。
中国地方债的发行主体包括了31个省份及5个计划单列市,因此当前还有14个地方未披露发行计划,尤其是广东、河南等地方债额度较高的地区。考虑这一因素后,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将远高于1.85万亿,甚至将超过二季度的2.33万亿,形成年内发行高峰。
其中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备受关注。近年来新增专项债额度在3.7万亿左右、规模较高,是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其发行节奏和经济形势高度相关。一般而言,当稳增长压力加大时,专项债发行进度就会加快;而当稳增长压力不大时,发行就会放缓。
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处了解到,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对专项债的发行使用时限提出要求。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今年完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压力不大;二是当前专项债余额越来越大,项目收益与融资不平衡的问题引起关注,放宽时限要求可避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加强对项目审核把关。
“我们要求专项债要优先支持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必须已取得立项批复、年内具备开工条件且能够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拉动有效投资。”中部省份某地市财政系统人士称,“原本我们要求在6月下旬就上报新一批专项债项目评审材料,但为了提高项目质量,7月中旬前完成上报就可以。”
近期诸多省份披露的预算调整报告也没有提出时限要求,只是笼统表示要“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比如北京市预算调整报告表示,要加快债券发行使用。第一时间向各区下达新增债务额度,采取分批精准发行方式,合理安排发行计划,节约资金成本。定期通报各区支出进度,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再如江西省预算调整报告表示,要严格在财政部批准的债务限额内,及时组织债券发行,认真落实“通报预警、督导约谈、惩戒约束”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推动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没有具体时限要求,但地方总体倾向于“早发行、早使用”。在当前披露的将近9000亿的发行计划中,7-9月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3778亿、3280亿、1838亿,呈现前置的特点。“进入四季度后,冬天来临北方一些地方天寒地冻,不利于项目开工。在三季度早点发完有利于专项债资金投到项目上,形成实务工作量。”前述中部省份地市财政系统人士称。
如前述9000亿专项债按计划完成发行,截至9月底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超过3万亿,完成全年额度的八成。考虑到其他未披露发行计划的省份大概率也将在三季度发行新增专项债,那么9月末今年专项债将基本发完。
新增地方债是社融口径下政府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三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不到3500亿,而今年三季度发行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远高于去年同期,一定程度上会对社融增速形成提振。

全年发行规模或超8万亿
今年下半年还需关注两类特殊地方债的发行,即特殊再融资债券及中小银行专项债。
再融资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券的一种类型,早前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与以往用于偿还债券本金并标注偿还哪一只地方政府债券不同,2020年12月以来,部分再融资债券用途只是模糊表述为“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这类再融资债券也被市场称为特殊再融资债券,实际用途一般用于偿还隐性债务。
特殊再融资债券用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主要奖励债务管控好的地区。2021年-2022年,北京、上海、广东三省份发行了5042亿该类债券,助力隐性债务清零。
另一类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主要帮助高风险地区化解债务风险。2021年9月,贵州省33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完毕后,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完毕,规模合计6128亿。
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处了解到,近期地方正在上报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方案。后续在监管部门批复方案及额度后,特殊再融资债券或在下半年重启发行,这将有助于缓释地方债风险。
“该举措债务化解成效明显,能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但该举措会推升法定债务的风险水平,相应要试点地方减少项目上马、压降支出用于偿债等。”西部省份某区县财政人员表示。
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的过程中,隐性债务余额减少,政府债务余额增加,减少的规模和增加的规模相等。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低于限额,相应才有置换的空间。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7.6万亿元,同期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5万亿元,二者存在2.6万亿的空间。但该空间只会使用一部分,要为未来防风险、稳增长留有余地。
此外,中小银行专项债大概率仍将继续发行。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2020-2022 年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截至2022年末,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规模为2730亿,仅仅完成一半。

6月前后地方披露的预算调整报告显示,今年初财政部通过《关于下达天津等12个省份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的通知》【财预(2023)4 号】、《关于下达内蒙古等6省份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的通知》【财预〔2023〕5号】两份文件向18个地方下达了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
值得注意的,这些额度并非来自于今年的专项债额度,而是来自于往年结转额度。随着新一批额度下达地方,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提速,截至7月12日,今年发行规模为1342亿,但额度尚未发完。
考虑到这两类特殊地方债的发行后,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或达8万亿(今年4.52万亿的新增地方债额度+3万亿左右的普通再融资债券额度+往年结转的2770亿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待定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等),创出历史新高,而此前的高点为2021年的7.5万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作者:杨志锦
产融公会 & 启金智库 将于 2023年8月4-6 广州 举办 城镇化投融资高级研修班(第十九期)国企做地、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公募REITs、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融实务和案例解析专题,特邀5位有丰富经验的实战型专家主讲实操经验与案例。本次研修班适合进行土地整理、片区开发、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EOD/TOD/IOD项目的各类单位和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政府机构、城投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园区平台、建设施工企业、规划设计公司、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保理等金融类机构、公募基金REITs管理人等参加。诚邀贵单位派员莅临!
【课程提纲】
第一讲、新形势下“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下的城市综合开发(含城市更新)要点与案例
(时间:8月4日上午09:00-12:00)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现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城镇化投融资的理念与逻辑
二、综合性片区开发的案例剖析
三、利用XOD模式提升片区开发价值
四、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第二讲、城镇化领域核心资产培育、盘活存量资产与公募REITs
(时间:8月4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现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培育核心资产
二、盘活存量资产
三、公募REITs
参会人士破冰 互动交流研讨
(时间:8月4日下午17:00-18:00 )
从现场参会的不同地方政府、城投国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产业方等不同主体出发,破冰加强彼此认知,现场互动交流研讨。

第三讲、新形势下片区开发(含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
(时间:8月5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靳林明,竞天公诚律师事务合伙人。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立法专家组法律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法律专家、财政部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案例集审核专家、发改委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项目评审专家、并参与了发改委第一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的相关工作。
一、片区开发模式演变及政策发展趋势
(一)片区开发定义及概述
(二)2014年以前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及政策
(三)2014年-2019年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及政策
(四)2019年以后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及政策
(五)片区开发最新政策及发展趋势分析
二、城市更新下的片区开发模式
(一)城市更新概念及政策概述
(二)以城市更新开展片区开发的主要模式(交易结构、常见问题、案例)
1.国企做地模式
2.国企引入投资人合作模式
3.市场主体参与一级开发模式
4.市场主体参与一、二级联动模式
(三)城市城市更新下的片区开发模式思考与建议
三、目前其他常见的片区开发模式及主要问题(交易结构、常见问题、案例)
(一)现有其他常见模式
(二)现有常见模式的主要问题
1.授权+股权合作模式
2.EOD模式
3.招商引资模式
4.其他
(三)片区开发模式思考与建议
第四讲、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风险防范及案例
(时间:8月5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钟泉,中量工程咨询董事长,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资深会员、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工程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一、前期谋划阶段风险防范
(一)资金谋划风险
(二)可研风险
(三)全过程工程咨询
二、建设准备阶段风险防范
(一)招标风险
(二)勘察风险
(三)设计风险
(四)EPC项目风险
(五)超概防范与治理
(六)风险分担
三、建设实施阶段风险防范
(一)工程变更风险
(二)不合理赶工的风险
(三)施工方案变更的风险
(四)不可抗力
四、工程结算阶段风险防范
(一)工程结算风险
(二)工程纠纷处理
第五讲、新形势下土地开发(含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和合规创新实务及落地实操
(时间:8月6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金融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双库专家,中至远资本总裁。
一、土地储备与开发项目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
1、土地储备业务的流程及合规性要求
2、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方如何合规介入土储业务?
3、土地出让金如何合规用于片区开发项目,建设时序、土地供应及预算如何衔接?
4、土地储备项目政府采购工程和服务能否融资?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工程、委托代建如何做少量融资?
5、土地储备项目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联系与区别
6、什么是生地出让、毛地出让、熟地出让?
7、如何分析片区项目的可融资性?
8、哪些情况可以带方案出让土地、打通土地一二级开发?如何实现土地开发一二级收入联动
9、专项债解决土储资金的模式与要点
10、从便于融资的角度应该如何规划片区项目或相应的个子项目
11、如何进行片区项目资金平衡分析?
12、如何确定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
13、如何进行片区综合开发开展市场化融资?
14、如何规避“以国企购地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15、什么是产城融合用地?有哪些支持政策?
二、土地开发投融资模式解析及案例分享
1、土地出让金返还模式(合规要点)
2、委托代建+采购工程、采购服务模式
3、做地模式(广州做地十条的优劣势)
4、投资人+EPC模式
5、专项债模式
6、土地一二级开发分段+联合模式
7、股权(基金)合作+施工模式
8、二级赎买一级模式
9、反向委托(或反向购买)模式
10、包装借款模式
三、片区综合开发结构化合作模式案例分享
1、“政府授权+城市合伙人+EPC”模式
2、片区综合开发项目 “投资合作+EPC”模式
3、专项债+土地模式
4、专项债+市场化融资模式
5、认购基金+施工总承包模式
6、股权回购退出+EPC模式案例解析
7、平台摘地+融资合作建设运营模式案例解析
四、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联动自平衡模式
1、城市更新模式
2、TOD模式
3、EOD模式
4、IOD模式
5、矿山生态修复自平衡模式
6、砂石资源自平衡模式
7、“先招后拍”模式
8、什么是M0用地?什么是M9用地?有哪些支持政策?如何融资
第六讲、国企做地的实务操作与风险防范
(时间:8月6日下午13:30-16:30 )
·主讲嘉宾:龚军伟,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广东华宪润科律师事务所(律房律地团队)主任,曾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工作10年。
一、什么是做地?——广州的做地新规
(一)广州市两份做地文件对做地的定义
1.《广州市支持统筹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穗府办函〔2023〕12号
2.《广州市支持统筹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穗规划资源字〔2023〕5号
(二)广州做地的六个特点
(三)做地VS收储VS旧改的差异
(四)广州市土地储备的市、区分工与分成
二、为什么做地?———旧改的问题与不足
(一)旧改困境
(二)旧改困境的根源
(三)做地能解决什么?
三、如何做地?——国企“做地”的工作内容
(一)基本流程
(二)8大注意事项
四、国企“做地”的风险及防范
(一)十大风险
(二)国企筹资做地,是否会构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三)交储款如何计算及支付?
(四)如何征收?
(五)公开出让还是协议出让?
(六)增值税该如何缴纳?
(七)做地方案的内容
(八)其他问题
五、做地的杭州模式
(一)杭州做地起因
(二)做地管理体制
(三)做地主体职责
(四)做地征拆体制机制
(五)征拆补偿安置标准
(六)项目带动片区做地
六、广州地区国企“做地”案例分析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往期推荐
一文弄懂政府特许经营及项目操作流程

区县级城投公司提升融资能力的建议和途径

城投隐债的界定、风险传染与监管变迁

EOD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

国有地方平台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分析

片区综合开发的基础和治理架构

片区开发模式 EOD+ABO+TOT+F+EPC等

土地一二级开发最佳融资模式及途径

土地出让金返还的五种情形

片区开发项目可否直接授权国企平台公司来实施?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709_16894374180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