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41
  • Tax100会员 33482
查看: 303|回复: 0

[51社保网] 员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做哪些事?

3400

主题

3415

帖子

904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4
2023-6-21 0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51社保网
标题: 员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做哪些事?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6-20 07:28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I2MTY2MA==&mid=2652017296&idx=2&sn=649147d64cb705a86f23b70ed31a3f10&chksm=bda1ba638ad6337559d07252ae6f0aef976cc4aa6ef9bbf6ea6cd2a08338f50cc3969e7c7983#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

用人单位作为工伤的“第一责任人”,职工发生工伤后,应该做好哪些管理与服务工作呢?

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



工伤职工的救治和护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的规定: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救治是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

工伤发生的事故现场大多在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要承担及时救治的责任,对受伤较轻的可以先进行简单处理;但对受伤较重的,应当将伤者尽快送到有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和治疗,确保受伤职工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及时做好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规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在工伤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诊后,受伤职工可能正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行动不便难以亲自去办理申请手续。此时作为工伤保险“第一责任人”的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工伤职工及时办理一系列的工伤手续。不主动申请、延误申请、不按规定要求办理等“失责”行为,都会给用人单位和职工权利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相关手续,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也可以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同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还享有工伤康复和辅助器具配置的相关待遇。工伤职工本人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提出申请或往返办理相关手续的,用人单位要做好相关服务,并提供有效照顾。



停工留薪期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岗位安排及经济补偿
1、岗位安排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2、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按规定参保的,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用人单位应当参保而未参保的,则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

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期间多次发生工伤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第三十七条规定领取相关待遇时,按照其在同一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最高伤残级别,计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来源:人社部官方微信




756_16872789120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