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17
  • Tax100会员 28026
查看: 107|回复: 0

文献梳理:2022年《财政科学》财税论文回顾(上)!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3-6-12 13: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文献梳理:2022年《财政科学》财税论文回顾(上)!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6-11 06:01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5994&idx=1&sn=db95649c640f2e8acb75f3946752aff9&chksm=c09b2764f7ecae72d7c8f077b46a423ba5ff77d6c6417f1749ac52589905265a1ccb1043fc80#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2年《财政科学》财税论文回顾(上)
(第1675期)
《财政科学》创刊于2016年,是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财经类学术月刊。该刊立足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建设“一流智库”的目标,以“贴近现实、贴近地方、贴近决策”为导向,重点突出政策理论、政策评估和政策模拟的研究,注重前瞻性、政策性、时效性、地方性和易读性。该刊关注内容广泛,包括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实践案例、基层经验、政策焦点、财经热点以及针对中国国内外经济领域的重要现象或事件所进行的深入分析与跟踪研究等,对财政相关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推进作用。
ISSN:2096-1391
CN:10-1368/F
复合影响因子:1.236
综合影响因子:0.586
2022年《财政科学》共出版文献1768篇、总下载次数667016次、总被引次数7840次,该年财税领域刊发文章主要涉及财政体制及政策、财政收支、税收体制及细分税种等方面。本期介绍财政理论与财政可持续、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政策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4个专题的文章,共33篇。具体如下:

一、财政理论与财政可持续专题
财政政治学的渊源、基础与理论体系构想
刘守刚
摘要:在中国,发展财政政治学已有较好的学术传统,这种传统不仅包括1918年前后以熊彼特为首的德语作者创造的财政社会学传统,也包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系列以财政社会学或财政政治学为名的研究探索,另外还有中国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渊源。在发展财政政治学的过程中,熊彼特等人创造的“税收国家”理论以及由此出发形成的“财政社会契约命题”是财政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目前财政史学界对“财政国家”的研究,是“税收国家”理论在历史领域中运用的重要例证。基于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理论,本文初步构想了一个财政政治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税收国家;财政国家

百年大党人民财政观的形成与现代意蕴
傅志华 李成威
摘要:紧紧抓住财政权力,高度重视财政制度建设,科学解决财政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不相同,针对具体的发展环境和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财政方针和政策,为经济发展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学史明理,回顾历史可以更清楚认识当下的时代特征,站在国际视角上可以更清楚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从财政角度看党的历史,以及从百年大党历程观察财政,是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更好地发挥现代财政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财政观;现代财政


再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
齐守印
摘要: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研讨逐步深化,已经取得许多成果,但目前总体上都处于直接基础这一层面。实际上,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系,其首层为研究阐述的基本立场、世界观、方法论,次之为处于一级学科层面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再次才是属于二级学科层面的直接基础理论。这三个层面的基础理论都存在分析选择问题,正确的选择思路在于,根据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内在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伪存真、弃粗取精,区分主次、兼容并包。
关键词: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


叶振鹏先生与财政史研究
赵云旗 申学锋 史卫
摘要:叶振鹏先生作为财政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财政史专家。在财政史研究中,叶振鹏先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十分重视运用现代财政学的理论来分析,强调财政史研究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复原历史面貌,而是探索财政历史发展的规律,为现实服务,为财政改革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叶振鹏先生对财政史的研究方法、路径和模式作出了重大开拓和创新。叶振鹏先生还参与创建和发展了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为推动财政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叶振鹏先生在财政史研究上的优良学风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宽厚谦和,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关键词:叶振鹏;财政史研究;财政史专委会

关于空间财政的几点理论思考
刘尚希
摘要:随着我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空间属性进一步凸显,迫切需要引入空间思维和空间视角。本文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体制、政策,从空间财政的定义,空间财政与空间效率、空间公平,空间财政与风险分布的非均质性,辖区风险外溢与辖区财政责任纵向次序这四个角度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空间财政;效率与公平;财政风险


区域合作治理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赵斌
摘要: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是深化区域合作、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具有国内外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我国区域重大战略中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凝聚了各级政府纵向介入与横向协调,政府与社会、市场主体协同,以及整体推进与示范先行互促之间的合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也在合作基础和组织制度保障、城市主体地位体现、激励和约束机制、多元治理格局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并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完善和合作深化而不断演变,尤其是顺应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演变,以更好解决和突破当前机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瓶颈。
关键词: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多元主体;激励约束机制;治理组织


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封北麟
摘要:本文在系统梳理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相关的国际国内研究基础上,从我国财政政策实践与金融稳定发展的经验事实出发定性分析了我国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之间的经济动态关系,并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了我国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复杂互动关系。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金融发展,但也积累了包括无序发展的影子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风险。金融扩张刺激了以债务为基础的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激增提供了宽松的金融环境;同时,金融扩张也诱发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的产生,增加实体经济运行风险,影响财政可持续。第二,短期内,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存在一定替代效应,信贷扩张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相互挤出,有利于维持金融稳定和财政可持续;但是,长期内,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反馈效应,信贷扩张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相互放大,存在同时诱发财政与金融双重危机的可能。第三,我国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性,而货币政策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逆周期特性。
关键词:财政可持续;金融稳定;系统风险

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与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
刘新波 谢晓攀 刘轶芳
摘要: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公布财政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有利于财政信息的透明化。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与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本文首先构建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水平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18年的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测算。进而,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工具变量法,针对财政可持续性发展与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水平与财政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双向促进作用,即较高的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会提高政府对财政可持续信息的自主披露性,而政府对于财政可持续信息的披露又会反过来促进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财政可持续性发展;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指数;固定效应模型


二、财政体制专题
财政体制与区际利益补偿:联结、影响与协调
滕文标
摘要:区际利益补偿,是近年来中央积极推进的治理机制,其建立在区域外部性理论基础之上。通过考察外部性的治理方式可知,“庇古税”模式和“科斯模型”均具有理论可行性。而选择何种模型,往往与一国之财政体制密切相关。我国基于现行财政体制所选择的“纵向转移支付”,是一种不完整的“庇古税”模式。这一现实决定了目前所试点的区际利益补偿,只是对既有责任逻辑的另一种加持,导致区际利益补偿存在着补偿动力不足、补偿标准低下、补偿范围狭小等问题,应当回归到权利思维逻辑中。而要构建权利逻辑下的区际利益补偿,需要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包括事权的细化以明确补偿范围;财权(力)的差异化配置以增强补偿能力;转移支付制度的多维度完善以规范补偿体系,最终构建起“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三角财政关系。在这一基础之上,区际利益补偿才能调整适应理论界所设计的权利化补偿机制。
关键词:财政体制;区际利益补偿;区域外部性;责任逻辑;权利思维


加快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余丽生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浙江省长兴县财政锐意改革、积极创新,保持了财政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了财政职能的实现,构建了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长兴财政的实践为现代财政制度构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大政府财力的统筹,增强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债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以构建安全、健康、平稳的现代财政制度,确保财政职能的实现。
关键词: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财政职能;地方财政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正当时
郑涌
摘要:省以下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延伸和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逐步理顺,但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路径。考虑到此次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所涉财政资源规模更大,情况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作者建议在改革过程中,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遵循“先评估、后改革”的原则,规划好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对地方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考核,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完成。
关键词:财政体制;资源统筹;政府间财政关系

近十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政策亮点
马海涛 彭章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改革内容可以总结为:通过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确财政收入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了我国财政体制;通过强化预算收入、支出、编制、执行、绩效、信息公开的管理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改善了政府预算管理;通过推动税收立法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健全了我国税收制度。总体来说,近十年的改革加强了财税法制化建设、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推行了大规模减税降费,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以下财政体制历史演进、约束条件与配套深化
王振宇 路遥
摘要:省以下财政体制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延伸,构成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有序推进,呈现出“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新意等特征,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较好实现了“剩余”财政资源在地方各级政府间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协调、改善民生,初步形成了中国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2022年4月19日中央深改组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指导意见》,7月5日财政部进行了动员部署,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步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财政体制,不仅只是狭义的财政范畴,更是涉及政府层级、条块结合、财税联动、技术支撑等更为广义的相关关系协同。本文基于省以下财政体制历史演进的简要梳理,归纳了其一般特征,分析了相关约束条件,研究提出配套改革推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历史演进;现况描述;约束条件;配套改革
  
三、财政政策专题
三次分配、财政政策工具与共同富裕
庞凤喜 郑铿城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财政政策工具可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全流程,并在改善初次分配、调节再分配和促进第三次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但实际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要切实发挥税收、社会保险、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在构建橄榄型社会、促进共同富裕中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重点应围绕如何降低财政政策工具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力度、提升其再分配中应发挥的分配职能,并适当加强其第三次分配的引导作用展开深入研究。当前尤其应该关注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优化税制结构,提升自然人直接税占比,增强税收调控收入差距的力度;全面修订《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保制度顶层设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阻断脱贫人口返贫威胁;完善税收制度,全方位营造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环境,提升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
关键词:共同富裕;三次分配;财政政策工具;收入差距

经济稳定恢复,政策发力促供需再平衡——2021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22年展望
中国财科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 刘尚希 石英华 王志刚 王宏利 武靖州 苏京春 李承怡 刘帅 刘天琦 张帅
摘要:报告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稳定恢复,但持续修复动能不足,2022年中国经济“前低后高”,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美国经济政策对全球具有深远影响,欧洲经济复苏偏缓,新兴市场经济体被动加息,金融脆弱性凸显。主要的政策建议包括:共同富裕下加强分配改革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积极财政政策稳定持续发力,精准、蓄势助力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将稳中有松,总量和结构性工具并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提升政策整体效能;继续实施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以稳物价为经济稳定相关政策留下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财政政策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王立勇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今后中国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任务,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也是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体系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工具体系更加健全,宏观调控理论不断创新,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体系和调控模式。然而,目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存在“调控失衡”现象,政策目标失衡,目标体系不健全、目标间关联机制不清,协调度不高;沟通协调机制不畅;目标与政策、政策之间的协调度较低,仍存在政策步调不一致和政策合成谬误,对政策效应叠加或抵消认识不足,导致政策“超调”和效果弱化。针对此问题,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目标协调、沟通和协调机制、总量协调、结构协调、工具协调、目标与政策协调、不同期限协调、国际政策协调等方面全方位提出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和框架、改善政策协调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地方政府财源建设相关政策:现状、比较及思考
胥玲
摘要: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政府高度重视财源建设,以解决民生支出及调控资金需求。本文搜集并整理了九大典型城市的财源建设相关政策,并对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提炼政策体系共性,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此外,基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地方政府建设政策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源建设;政策体系


以“财政杠杆”激发实体经济发展——以临沂市为例
史沛勇
摘要: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迫切需要不断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资本、资源“脱虚向实”,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为此,临沂财政积极探索,担当作为,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关键词:财政资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疫情冲击下消费券政策效果评估与特征研究
孙克竞 汤廷玥
摘要: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发行消费券成为地方政府提振消费、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选择。本文依据2020年2月至12月全国9个省份共56个城市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三重差分模型及合成控制法分析消费券的总体政策效果与定向发行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券政策对提振零售消费起到显著的正向推动效果;消费券政策作用具有滞后性,该现象与各城市数字化政务建设的水平和群众消费偏好有关;在连续多期发行的情况下,定向发行消费券相对于非定向发行的拉动作用更大,影响效果更理想,而非定向发行的城市在后期的消费增长速度较前者同期更快,增长趋势更强劲。同时,通过核验2021年消费券政策刺激效应的结果表明,在疫情持续冲击且政府长期多次发行的情况下,消费券仍能有效刺激消费。为此,建议在各地的消费券政策设计中,应该进一步提升对低收入群体的精准定向投放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化政务建设,提高群众对惠民政策信息的获取速度和广度。
关键词:消费券;刺激政策;数字化政府
  
生育补贴政策体系探析:政策变迁、国际经验与完善建议
杨晓雯
摘要:全面三孩时代的来临迫切需要配套措施的跟进。生育补贴被发达国家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由宽松到收紧再到逐步放松的过程,在此期间生育补贴的对象由多胎到一孩再到多孩,体现了党和政府随着社会发展的具体形态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当前我国的生育补贴政策相对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生育激励的作用机制还有待完善。建议构建系统的生育补贴制度,提高生育补贴的法律位阶;构建多元生育补贴融资机制,强化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以期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提高个人生育意愿,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关键词:生育补贴;全面三孩;生育观;生育意愿
  
中央财政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观点与建议
陈少强
摘要:超低能耗建筑较现行节能标准可降低建筑能耗30%以上。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对我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扩内需稳增长、促进产业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合理分担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力度不强以及相关技术和产业仍存短板等问题。为促进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加快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研究综合性政策措施;在地方试点基础上,中央财政支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政策试点,探索建立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机制;标准同步跟进,建立中国特色标准体系;加快技术研发,提高相关产业支撑能力;通过政府采购和绩效管理强化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和治理能力。
关键词:公共财政;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发展


当前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关键环节与执行策略
何代欣
摘要:作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部署,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直接面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致力于更大力度实现稳增长、保就业。理论上,组合式税费政策工具有能力利用“高低搭配”“轻重适度”“前后呼应”等方式,来解决复杂经济问题、完成多目标调控任务。同时,政策也受基础经济参数决定的税收弹性、税负归宿等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政策关键、优化执行策略,本文提出:一是要研究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一致性原则,充分认识政策内部一致性、外部一致性和时间一致性对政策起效的影响;二是要全面推动税费支持政策从数量扩张向精准有效转变,确保政策实施力度不减且具有持续性;三是要着手建立税费政策红利向市场主体传导的常态化机制,从政策部署的可行性和市场主体的可得性入手来优化设计;四是要营造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政策执行环境,将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作为连接各方工作、共同完成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目标的纽带。
关键词: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降费;积极财政政策;市场主体;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财政激励政策、人才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
张伟亮 宋丽颖
摘要:本文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政府部门,从微观视角研究财政激励政策对人才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1)对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减税和补贴可以促进从事研发的人才数量上升,起到引导人才进入研发领域的作用,激励新知识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但是,减税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而补贴则呈线性效应。(2)减税与补贴效应相等时,减税强度与补贴强度的倒数满足线性关系。(3)从社会效率来看,减税与补贴可以缓解无政府部门时均衡研发人才数量的无效率,提高经济福利水平,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此外,经济中存在一个家庭效用最大化时的研发人才数量,即研发人才数量黄金水平。本文研究为政府采用财政激励政策改善人才配置、激励创新活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财政激励政策;人才配置;经济增长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政策评价与思考
李婕 黄波涛
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如何进一步形成更大创新合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设立于2016年,是中央与地方协同创新的重要桥梁,在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从引导资金的政策沿革出发,基于对地方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科技体制以及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剖析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政策,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央地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引导资金;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


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的均衡路径依赖——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
陶东杰 李成 张青
摘要: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探讨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存在正向反馈效应,形成了均衡路径依赖,即财政体制重大变革所决定的地方财政能力水平一旦形成,会对营商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证实了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文章结论为从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财政能力;官员行为;营商环境;均衡路径依赖


新时期广东财政深化国际财经合作探索
广东省财政厅国际金融合作办公室课题组 余玩冰 陈培源
摘要:广东是较早开展国际财经合作交流的省份,在资金合作、知识合作以及国际发展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基于新时期广东国际合作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广东财政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导向,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为目标,坚持“扩大朋友圈、提升话语权,拓展合作领域、打造合作精品,探索合作机制、深化合作程度,推进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的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三个推动+三个探索+三个聚焦+三个加强”的系统性举措,推动广东国际财经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国际财经合作;国际金融组织;外贷资金


“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财政资金的整合思路及具体措施——以河北省为例
张硕
摘要:在“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之际,开展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财政资金整合工作,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财政资金高质量支出、高水平使用,全面推动本区域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突出地区,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财政资金的管理和运行情况兼具代表性和普遍性。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河北省相关领域财政资金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当前还存在资金总量有待增加、结构有待优化,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执行完整性不足、年度间均衡性不强,资金管理使用分散、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及财政部门调控手段有限等问题,提出提升整合决策层级、扩大资金整合空间、系统制定整合方案、筑牢常态整合基础、增强整合内生动力、激发积极性创造力六个方面的整合思路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财政资金整合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举措、问题及建议——以聊城市为例
魏绍雷 贾丹丹
摘要: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几年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拉动愈加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山东省聊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举措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出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财政资金;产业转型


我国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温来成 王若讷
摘要:本文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从探索中国特色的财政投融资集权与分权模式、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关系、概括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财政投融资与市场的边界、不断提高财政投融资绩效,以及控制债务风险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论述财政投融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本文对党的二十大后我国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回顾展望
  
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专题
财政分权的绿色发展效应:作用机制与空间溢出
康玺 张学升 申学锋
摘要:作为央地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财政分权会对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在构建绿色发展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NDDF)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对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特征。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与绿色发展呈显著正向关系;其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激发区域创新实现。空间模型显示财政分权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了邻近地区的绿色发展。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除单纯的资金支持外,恰当的央地财政关系制度安排也能对区域绿色发展效能提升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改进相关财政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财政分权;技术创新;绿色发展
  
公路水路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分析研究
葛灵志 翁燕珍 刘斌 蒋桂芹 姚春宇
摘要:科学合理的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公路水路领域财政事权划分现状,针对中央和地方发布的改革方案,深入剖析了公路水路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改革推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路水路;财政事权;支出责任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历程、成效与经验
李森 王雨晴 王翰林
摘要: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经过谋划布局、全面展开、深化完善三个阶段有序推进,依据改革时间表,完成了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取得了明显改革成效,为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政府间财政关系;事权与支出责任;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财政能力与环境污染治理: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周尚思
摘要:财政能力是衡量政府获取财政收入并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支持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长期以来主要划分为地方财政事权,然而,有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未得到充分论述。本文聚焦省以下财政体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分析层面,基于2003-2019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财政支出分权、财政自给度以及财政支出结构三项指标综合考量地方财政能力水平对于城市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的提高以及支出结构中教育与科技类支出占比的提升总体上均能显著降低城市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而财政自给度的结果却不显著,且对不同污染物之间的效果不同。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财政能力整体上对于非资源型城市以及非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城市的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以及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应适度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的自主安排能力,加强地方财政科教类投入,发挥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作用,并且根据不同污染物的属性类别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生态环境条件的差异,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地方财政能力;财政支出分权;财政自给度;财政支出结构;环境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刘守刚.财政政治学的渊源、基础与理论体系构想[J].财政科学,2022,(04):5-18.
[2]傅志华,李成威.百年大党人民财政观的形成与现代意蕴[J].财政科学,2022,(05):5-14.
[3]齐守印.再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J].财政科学,2022,(09):52-56.
[4]赵云旗,申学锋,史卫.叶振鹏先生与财政史研究[J].财政科学,2022,(09):151-160.
[5]刘尚希.关于空间财政的几点理论思考[J].财政科学,2022,(12):5-9.
[6]赵斌.区域合作治理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析[J].财政科学,2022,(08):30-42.
[7]封北麟.财政可持续与金融稳定——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财政科学,2022,(02):33-51.
[8]刘新波,谢晓攀,刘轶芳.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与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J].财政科学,2022,(11):87-103.
[9]滕文标.财政体制与区际利益补偿:联结、影响与协调[J].财政科学,2022,(01):57-67.
[10]余丽生.加快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J].财政科学,2022,(12):123-131.
[11]郑涌.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正当时[J].财政科学,2022,(07):11-16+89.
[12]马海涛,彭章.近十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政策亮点[J].财政科学,2022,(09):5-13+31.
[13]王振宇,路遥.省以下财政体制历史演进、约束条件与配套深化[J].财政科学,2022,(09):32-41.
[14]庞凤喜,郑铿城.三次分配、财政政策工具与共同富裕[J].财政科学,2022,(07):17-27.
[15]中国财科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刘尚希,石英华,王志刚,王宏利,武靖州,苏京春,李承怡,刘帅,刘天琦,张帅.经济稳定恢复,政策发力促供需再平衡——2021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22年展望[J].财政科学,2022,(01):68-82.
[16]王立勇.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财政科学,2022,(11):42-51.
[17]胥玲.地方政府财源建设相关政策:现状、比较及思考[J].财政科学,2022,(12):132-140.
[18]史沛勇.以“财政杠杆”激发实体经济发展——以临沂市为例[J].财政科学,2022,(12):149-155.
[19]孙克竞,汤廷玥.疫情冲击下消费券政策效果评估与特征研究[J].财政科学,2022,(07):28-41.
[20]杨晓雯.生育补贴政策体系探析:政策变迁、国际经验与完善建议[J].财政科学,2022,(07):42-51.
[21]陈少强.中央财政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观点与建议[J].财政科学,2022,(08):16-21.
[22]何代欣.当前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关键环节与执行策略[J].财政科学,2022,(05):89-97.
[23]张伟亮,宋丽颖.财政激励政策、人才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J].财政科学,2022,(05):79-88+145.
[24]李婕,黄波涛.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政策评价与思考[J].财政科学,2022,(02):116-123.
[25]陶东杰,李成,张青.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的均衡路径依赖——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J].财政科学,2022,(04):43-57.
[26]广东省财政厅国际金融合作办公室课题组,余玩冰,陈培源.新时期广东财政深化国际财经合作探索[J].财政科学,2022,(07):148-155.
[27]张硕.“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财政资金的整合思路及具体措施——以河北省为例[J].财政科学,2022,(06):117-126.
[28]魏绍雷,贾丹丹.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举措、问题及建议——以聊城市为例[J].财政科学,2022,(07):156-160.
[29]温来成,王若讷.我国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财政科学,2022,(10):46-55.
[30]康玺,张学升,申学锋.财政分权的绿色发展效应:作用机制与空间溢出[J].财政科学,2022,(06):97-107.
[31]葛灵志,翁燕珍,刘斌,蒋桂芹,姚春宇.公路水路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分析研究[J].财政科学,2022,(05):58-64.
[32]李森,王雨晴,王翰林.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历程、成效与经验[J].财政科学,2022,(10):33-45.
[33]周尚思.地方财政能力与环境污染治理: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J].财政科学,2022,(10):82-97.
相关链接:文献梳理:2021《财政科学》财税论文回顾(上)!
作者:庞琼海、杨北斗、贾致博
指导老师:李永海
381_16865490232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