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62
  • Tax100会员 28005
查看: 482|回复: 0

国家税务总局 粤地税函〔2009〕242号 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390
2020-6-18 10: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guangdong.chinatax.gov.cn/gdsw/ssfggds/2009-03/25/content_b714db3054814daf85cbb8cb00d07524.shtml
发文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
文件编号: 粤地税函〔2009〕242号
文件名: 国家税务总局 粤地税函〔2009〕242号 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
发文日期: 2009-03-25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国家税务总局
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
粤地税函〔2009〕242号

各市地方税务局(不发深圳),省局直属税务分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省局补充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按照《通知》第五点的要求,省局重新制定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十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及填报说明(见附件),从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开始使用。
二、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第三项第(二)点第5小点修改为:5.24行“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等于附表十三第1行;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等于附表十三第9行加第12行,或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附表十三第13行正数,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2列减去第1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等于附表十三第13行负数的绝对值。
附件:
1. 附表十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跨年度纳税调整表》

  
填报时间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行次[font=]

[font=]

[font=]

1[font=]

本年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font=]

[font=]

2[font=]

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font=]

[font=]

3[font=]

本年计算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的工资薪金总额[font=]

[font=]

4[font=]

税前扣除比例[font=]

[font=]

5[font=]

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限额([font=]3×[font=]4[font=]

[font=]

6[font=]

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额([font=]2[font=]5,本行=[font=]5行;[font=]2[font=]5,本行=[font=]2行)[font=]

[font=]

7[font=]

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纳税调整额(本行=[font=]1[font=]6[font=]

[font=]

8[font=]

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font=]2[font=]6,本行=[font=]2[font=]6[font=]2[font=]6,本行=[font=]0[font=]

[font=]

9[font=]

加: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font=]

[font=]

10[font=]

减: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font=]5[font=]6[font=]9,本行=[font=]9行;[font=]5[font=]6[font=]9,本行=[font=]5[font=]6行)[font=]

[font=]

11[font=]

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font=]8[font=]9[font=]10[font=]

[font=]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2.附表十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填报。本表填报纳税人本纳税年度年发生的全部职工教育经费的有关情况、按税收规定可扣除额、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及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等。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 1行“本年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
2. 2行“2007年及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填报2007年及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
3. 3行“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填报企业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4 4行“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额冲减2007年及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国税函[2009]98号文第四点第二款规定:对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本行根据本表第2行与第3行关系填报。当第2行≥第3行,第4行=第3行;当第2行<第3行,第4行=第2行。
5 5行“本年可计算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额”。根据本表计算结果填报。第5行=第3行-第4
6. 6行“本年计算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的工资薪金总额”:填报附表三第22行第2列数额。
7. 7行“税前扣除比例”:填入2.5%,或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税前扣除比例。
8. 8行“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限额”:根据本表计算结果填报。
8行=第6×7行。
9. 9行“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额”:根据本表第5行和第8行的关系结果填报,当第5行≥第8行,第9行=第8行,当第5行<第8行,第9行=第5行。
10. 10行“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当本年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额大于本年扣除限额时,直接将差额填入本行;当本年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额小于或等于本年扣除限额时,本行填0
11. 11行“加: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以前年度发生的但未在当年税前扣除而需要结转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
12. 12行“减: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根据本表计算结果填报,当本年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大于本年扣除限额时,其差额如果小于第 11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直接将差额填入本行;其差额如果大于或者等于第11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本行=第11行。
13. 13行“本年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纳税调整额”:根据本表计算结果填报。第13行=第1912行,当计算结果为正数时,填入附表三第24行第3列,当 计算结果为负数时,其绝对值填入附表三第24行第4列。
14. 14行“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根据本表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101112行。第14行填入次年本表第11行。
15. 15行“结转以后年度处理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根据本表计算结果填报,第15行=第24行。第15行填入次年本表第2行。
四、表间关系
1、附表三第24行第1列=本表第1  
2、附表三第24行第2列=本表第912
3、附表三第24行第1列≥第24行第2列,附表三第24行第3列=附表三24行第1列-第2列=附表十三第13行;
附表三第24行第1列<第24行第2列附表三第24行第4列=附表三第2列-第1列=附表十三第13行绝对值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二OO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9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自    2008 1 1 正式实施,按照新税法第六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原税法)同时废止。为便于各地汇算清缴工作的开展,现就新税法实施前企业发生的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已购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处理问题
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新税法实施后,对此类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二、关于递延所得的处理
企业按原税法规定已作递延所得确认的项目,其余额可在原规定的递延期间的剩余期间内继续均匀计入各纳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关于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
新税法实施前已按其他方式计入当期收入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新税法实施后,凡与按合同约定支付时间确认的收入额发生变化的,应将该收入额减去以前年度已按照其它方式确认的收入额后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收入。
四、关于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的规定,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企业2008年以前节余的职工福利费,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五、关于以前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
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
六、关于工效挂钩企业工资储备基金的处理
原执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在  2008 1 1 以前已按规定提取,但因未实际发放而未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储备基金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可在实际发放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七、关于以前年度未扣除的广告费的处理
企业在2008年以前按照原政策规定已发生但尚未扣除的广告费,2008年实行新税法后,其尚未扣除的余额,加上当年度新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后,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比例计算扣除。
八、关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形成的亏损的处理
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