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63
  • Tax100会员 28052
查看: 150|回复: 0

文献整理:2022年《税收经济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下篇)!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3-6-2 17: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文献整理:2022年《税收经济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下篇)!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5-30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5502&idx=1&sn=c1024050995a58c3d905b8f94bc866bc&chksm=c09b2550f7ecac467512c17e165438846e30641944b4d6bcbe1a60677fae96ea17c2b427e248#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2年《税收经济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第1651期)
《税收经济研究》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主办的“财政”类中文核心期刊,以繁荣税收经济科学、为国家税收经济部门和决策机构服务为宗旨,秉承“以特色求知名,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刊理念,突出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刊发财政学科、特别是税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供探索交流的学术平台,并致力于成为中国税收改革和发展进程的重要理论阵地。
ISSN:2095-1280
CN:32-1824/F
(2022版)复合影响因子:2.621
(2022版)综合影响因子:0.671
经整理,2022年《税收经济研究》共刊发财税类文章64篇,包括税制改革、国际税收、税收法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税收征管、财经纵论、税收经济分析和税史新探8个栏目,由于相关文章数量较多,选择按照栏目分为上下两期来进行整理。本期主要介绍:税收征管、财经纵论、税收经济分析和税史新探这4个栏目,共32篇文章。本公众号主要刊发其摘要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税收经济研究》杂志。
一、税收征管
平台经济与税收政策互动机理及其因应对策研究
黄树民姚轩鸽程步虹
摘要:平台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最大优势在于可组织化、高效率创获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私人物品的丰裕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平台经济也因为凭借现代高新技术平台创获财富,必然带来“技术异化”“劳动异化”与国家税款流失等问题,加剧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聚集系统性的社会风险,最终背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终极目的。而且,中国平台经济发展既面临一般性税收政策需求的压力与挑战,期待一般性、基础性优质税收政策的供给,同时也面临发展过程中特殊性、特定税收政策需求的压力与挑战,亟待针对性、目的性较强之优质税收政策的供给。基于此认识,文章在对“平台经济”与“税收政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采信和辨析后,集中探讨平台经济与税收政策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理,并提出中国平台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税收政策需求与特点和相应的税收政策因应思路与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对平台经济的导引、规范与矫正功能,促使平台经济向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平台经济;税收政策;机理;对策;
数字经济的特征与税收应对
史育红谭伟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推动了传统经济的现代化升级,也给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带来了挑战。我国是数字经济发展大国,但对数字经济影响下的税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税制改革空间较大。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制度带来的冲击及机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部分国家针对数字经济的税收政策经验,以为我国数字经济下税收改革提供参考,最后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出完善数字经济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等相关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税收政策;税收管理;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刘同洲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基于实体经济和属地管理的传统税收征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加速推进征管体制改革,以数字化战略为导向积极布局,在数字化理念推广和融合、数据权属的法律制定、政府组织机构变革、数字科技应用等领域成绩斐然。文章选取英、美、俄三国,通过梳理其征管数字化实践历程,发掘其改革经验,并提出促进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税收征管;数字化;数字政府;整体政府;
海南自贸港参股免税与受控外国企业管理的制度协同
宋兴义
摘要: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现代产业,我国对符合条件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境外所得实施参股免税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所得税制度中引入属地税制。但是该制度与现行受控外国企业管理制度缺少衔接规定,制度的协同作用受到限制。为减少可能利用参股免税进行避税的行为,我国应规定按照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调整的境外股息所得,不得适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属地税制。这样,参股免税和受控外国企业管理无缝衔接,构筑起完善的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国际税收规则体系。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港;属地税制;受控外国企业;参股免税;
党组织嵌入与现代私营企业税收治理
汤学良汤越王媛媛
摘要:党组织嵌入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能否提升私营企业的税收治理效能?理论分析指出,党组织嵌入能够促进私营企业依法经营,约束其税收激进行为。基于我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文章构造计量分析模型,在充分控制企业相关特征和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论稳健地支持党组织嵌入影响私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治理效能。研究结论拓展了对非公组织中党组织嵌入的应用范畴,并为完善现代私营企业税收治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行为约束;税收治理;
平台企业零工经济的税收治理
孙正霍富迎岳文浩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平台企业零工经济作为新型用工模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前平台企业零工经济在税收治理方面存在纳税主体认定困难、所得性质认定模糊、征纳信息不对称等诸多挑战。基于问题及国外经验,文章在税制建设、征管流程、协同治税、信用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治理措施,以提升平台企业零工经济税收治理生态。
关键词:税收治理;零工经济;平台企业;以数治税;
税收视角下网络货运平台发展研究
高金平宋星仪
摘要: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物流”的深度融合,网络货运平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税务合规性是网络货运平台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文章从网络货运平台运营模式和网络货运平台税务管理难点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包容审慎支持网络货运平台合规健康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网络货运;税务管理;创新发展;平台经济;
互联网大数据治税增进了税负公平吗——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孙鲲鹏马一文尚颖宁华
摘要:近年来多地税务部门运用互联网第三方大数据优化税收征管,这深刻改变了当前的税收征管模式,对企业税负公平问题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大数据治税系统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企业间税负扭曲问题,提升企业间税负公平。这一效果在城市规模大、政策宣传力度大的地区更为凸显。研究表明,将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于税收征管实践,不仅能够提升总体税收征管水平、抑制企业逃避税行为,而且有助于从结构上推进税收公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治税;第三方信息;税负公平;
税收征管数字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金税三期”试点的证据
杨兰品张永叶胡凯
摘要: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劳动收入份额状况及其变化会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基于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金税三期”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的方法探究税收征管数字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试点通过发挥税收征管治理效应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税收征管数字治理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产生治理效果,一是增强了政府税收治理能力,致使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和要素投入结构发生改变,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二是增强了企业自身治理能力,从而提高劳动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探究发现,地区财政压力与法治环境对上述影响发挥调节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发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微观解释,也为我国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和促进共同富裕配套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税收征管;劳动收入份额;共同富裕;金税工程三期;
区块链赋能数字税治理:难题化解与制度创新
徐晨欣张力
摘要:国外探索数字税实践成效显著,但仍面临着征收缺乏共识、税源难监管、双重征税、逃税避税和涉税信息保护等难题,我国数字税治理中也存在类似难题。区块链作为新兴数字技术组合,凭借其去中心化、可追溯性、自动高效、安全透明等优势,可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数字税治理难题,但因技术与法律融合,还存在共识、存储、执行与安全等伦理风险。鉴于此,我国在利用区块链治理数字经济税收时,不仅应注重防范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上述难题与风险,更需积极参与并主导国际数字税规则制定,推进数字治税、智慧治税技术创新,包括达成最低限度征税共识、追踪境外税源、构建奖惩激励措施、完善涉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数字税;区块链;治理风险;制度创新;
我国税额确认权的制度架构与优化方向
王佳龙陈晏漆亮亮
摘要:文章所指的“税额确认权”包括现行税务机关拥有的纳税评估、核定征收以及反避税等主动履行职权、防范税收流失的职能。税额确认权对维护税收秩序、筹集税收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税制下的“税额确认权”在法律架构和实际执行层面尚存在部分缺陷。文章拟从“税额确认权”的制度结构与征管现状出发,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将有关税额确认权的法规体系进行梳理整合,找出“税额确认权”在税法规制和税收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在维护税收公平与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之间如何寻求最优解,为后续税额确认权的制度优化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税额确认权;税收征管;执法风险;税收公平;
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的法理基础及其本土化建构
孙伯龙
摘要:税收事先裁定是指特定纳税人对商业交易活动中的税务风险难以确定时,请求税务机关为申请人提供权威性的税法指引。税收事先裁定在性质上被认为是“行政契约”或“行政解释”,但从法律渊源和制度本旨来看,税收事先裁定应当属于为特定纳税人提供税法解释服务的“行政指导”。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追求个性化服务、公平与效率、纳税遵从度等目标,还需要同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相协调。因此,要在借鉴域外税收事先裁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税法体系及税收征管改革目标,建立一套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制度,方能真正提升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助力推进税收治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税收事先裁定;税收征管法;行政指导;税法遵从;
“5C+5R”税收征管评价体系的应用实践及思考
刘峰张科达张福伟吴勇
摘要: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化,当前基于税务人单视角的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应新的征管环境,亟须构建更为全面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从纳税人和税务人双视角出发,以大征管、大数据为立足点,构建的“5C+5R”税收征管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在税收征管质量评价方面进行的重要探索。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对该体系的落实情况、实际效果和存在不足进行了研究,并就完善这一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税收征管;营商环境;5C+5R;BEE;
税制改革中纳税人税收选择权的理论拓补与体系建构 —— 基于司法实践的考察与反思
邹新凯
摘要: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程中,纳税人越来越可以在申报纳税、享受优惠时选择适用各级税法规范。司法实践显示,允许纳税人作出选择的税收选择规范存在文本结构不明确、范围边界不清晰、保障规则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将纳税人税收选择规范内含的税收选择权在税收法律中正式确立、充分保障,如此方能有效指导税收选择规范的制定、执行与救济。纳税人税收选择权的法律确立与法治保障的理论基础是:税法基本原则孕育税收选择权产生、税制简化改革推动税收选择权发展、税收筹划权导引税收选择权升华,并具有强化税收治理的民主参与、修正国家治理的税权运行弊端两大实践价值。纳税人税收选择权的体系化建构,对外要恪守税法基本原则、对内要区分不同构成要件和征管程序的选择空间差异。在厘定行权边界后,纳税人税收选择权及其规范的法治化,还应从健全规范的制定、严格规范的执行、保障规范的救济等方面具体展开。
关键词:纳税人税收选择权;税法基本原则;税制简化改革;税收筹划权;
税收行政处罚中主观过错的地位及证明路径
龙秋羽
摘要:行政处罚法》修订前虽未对主观过错予以明文规定,但在具体条款中对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种类型进行了区分。《行政处罚法》修订后新增的第三十三条第2款实质将归责体系统一转变为过错责任原则。具体到税务行政领域,税务机关在贯彻过错归责原则的同时,须一并对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作相应调整。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则可从存在特定缘由和目的与已尽注意义务两方面证明自己并无主观过错。正值《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之际,实有必要调整相应规范,明确主观因素,使税务执法与过错责任更为契合,进而在约束税务机关处罚权的同时,保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主观过错;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注意义务;
二、财经纵论
税负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薛钢付梦媛
摘要: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协调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理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税制结构、调节税收负担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文章基于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税收负担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税制结构下各税种负担的实际效应,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产业集聚是税负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路径之一,并据此对实现城乡公平发展的税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公平;税负结构;产业集聚;城乡差距;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财税激励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郑岩杨栎天夏宁
摘要:目前全球普遍将大力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其中通过财税政策快速吸引国民参与第三支柱是国际通行做法。基于对美国、英国、德国等典型国家第三支柱相关财税政策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的分析,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文章针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财税激励政策的机制设计提出如下建议:灵活选择财税激励方式,实现对社会各个群体的全覆盖;整合二三支柱财税政策,允许三大支柱资金进行转移;适时调整财税激励力度,按步骤循序渐进推进政策实施;注重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综合运用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财税激励政策;
税收激励与人工智能产出
宋迪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文章借助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税收激励对于人工智能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激励有助于提高人工智能产品产出,并且这一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更为显著。通过机制检验发现,税收激励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水平、降低外部融资成本,促进了企业人工智能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基于公司特征的交互项分析发现,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优质的人力资本环境下以及在非国有企业中,税收激励强度与人工智能产品产出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税收优惠更能激发企业投资人工智能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税收激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税收政策研究
鞠铭王晓
摘要: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既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基于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的资源禀赋优势,文章认为助力长三角地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可从引导资本流入、激励研发投入、吸引人才集聚的角度发力,并通过对现行税收政策的具体分析,就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提出四点政策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投企业所得税抵扣政策、完善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研发费用税收抵免政策、健全人才激励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税收政策;
我国发票电子化的技术与制度并进治理研究
余丹李淼焱
摘要:借助大数据获取交易信息,并依托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易信息整合共享是发票电子化治理的核心,要求其治理手段、方式及其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信息化变革。“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的现代税收征管转型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发票信息化治理的关键,推进发票电子化技术变革必须通过发票电子化制度变革加以解决,即建立健全电子发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国内相关立法制度及时跟进,并保持同国际接轨。
关键词:发票电子化;数据共享;区块链技术;法律制度;治理;
构建财政资源统筹框架体系之探索——以河北省为例
朱云飞
摘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将传统的“资金资产”提升为系统的“财政资源”,并提出“强化统筹”这一新时代要求,对于增强财政调控能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北省财政资源统筹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当前财政资源统筹的相关进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更好发挥财政治理作用,有必要强化财政资源统筹问题、构建统筹财政资源系统性框架,包括涵盖流量形式的财政资金统筹、存量形式的国有资产统筹、空间视角的财政政策统筹、时间视角的跨周期统筹等四个方面,同时做好技术和人员两大保障,以期实现“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政策一致、周期协调”的统筹目标。
关键词:财政资源;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财政政策;
减税何以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城乡消费差距视阈下的经验证据
汤旖璆
摘要:文章从城乡消费差距视角,重新认识和厘清由流转税和所得税减税所释放出的农村消费潜力的异质性积极效能与关键作用节点,对于应对内外部复杂环境、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村消费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发现:减税能够有效促进城乡消费差距收敛,且增值税减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效果更为突出;减税对城乡消费差距收敛的正向激励效应存在前定必要条件,即只有当城乡消费差距位于合理区域或城乡收入分配结构较为均衡时,减税方能显著促进城乡消费差距弥合;基于适中的宏观税率所实施的减税政策积极效应最为突出,证实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轻税”的客观诉求;减税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渠道,释放城乡消费协同发展的政策效能;在劳动力要素省际间自由流动视阈下,个人所得税减税和增值税减税更多地优化劳动力要素流出省份的城乡消费结构,而“一揽子式”整体降低宏观税率,则能够有效确保本辖区城乡消费差距的收敛。
关键词:减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城乡消费差距;
企业逃税与风险承担
鲁建坤吴成陆雪琴
摘要:企业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需要企业进行积极的风险承担活动,但企业可能会耽于短期利益而顾此失彼。文章用2009—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逃税行为会损害其风险承担能力,不仅加剧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会提高内部委托代理成本,降低外部融资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效应随公司治理水平而异。从企业角度看,谋求短期利益的逃税行为会损害企业长期利益,可以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增强管理层薪酬激励来缓解;从政府角度看,建立规则明晰、公平高效的税收征管制度,可以促使企业专注生产经营而非取巧牟利,有助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企业逃税;委托代理关系;外部融资能力;风险承担;
税收激励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经验证据
于井远李林木范梦珂
摘要:基于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文章使用2010—2017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不仅具有降低企业税负的输血效应,还具有激励企业投资和研发创新投入的造血效应,从而有效提升了中小企业绩效;政策激励效应因企业税收遵从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较高的税收遵从度有助于强化政策的激励效应,而税收不遵从行为显著弱化了政策效果。该效应主要表现在现金流动能力强和金融市场信贷可及性较高地区的企业中,这意味着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有助于降低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提升税收激励效果。
关键词:税收激励;税收规避;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中小企业绩效;
双边税收协定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王凯岳中刚
摘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制度性开放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稳健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对外投资数据,对双边税收协定的促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首先,双边税收协定生效实施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在税收协定条款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时间标准的延长以及协定税率的降低对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其次,双边税收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改善了东道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通过异质性分析,从企业层面来看,双边税收协定对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从东道国层面来看,税收协定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收入以及高税负的东道国更为显著。
关键词:双边税收协定;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营商环境;
人口老龄化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冲击效应与传导机制
段慧芹赵为民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深,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带来的抑制效应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难题。文章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工资性个税、经营性个税以及财产性个税收入(个税三大分项收入)的冲击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个税收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对工资性个税和财产性个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经营性个税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以劳动力供给数量为中介变量,对工资性个税收入呈负向影响;以人们的消费意愿为中介变量,对财产性个税收入呈负向影响。鉴于此,我国在进一步深化个税改革的进程中,应高度关注不可逆的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税收侵蚀效应,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个人所得税;分项收入;传导机制;
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体系化建构的法治路径
翁武耀刘奇超
摘要: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落实党中央关于地方财政自主制度完善的要求,我国需要通过法治路径体系化建构地方财政自主权,以解决地方财政自主权规范碎片化、不足与过强并存的现实问题。体系化建构应当建立在地方财源非依赖性、自我确定以及开支用途和量化分配确定的基础之上。同时,应以本国统一大市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制度协调等为基本原则,构筑地方财政自主权实施的边界,进而实现对自主权的限制以形式性限制为主向实质性限制为主转变。基于此,体系化建构相关立法、修法的重点,在于通过未来的《财政法》规定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基本规则,并通过《立法法》《预算法》《环境保护税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具体化规范。
关键词:现代财政体制;地方财政自主;地方税;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供给何以精准:基于财政治理的视角
吴岩
摘要:为破解公共服务供需失衡难题,文章基于财政治理视角提出一个推动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的框架。即以“人民财政”精神为价值引领,通过多元主体的紧密互动形塑财政治理结构,以此嵌入式地影响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的行动过程。基于此框架,为了实现公共价值的创造与公共服务精准化,在公共服务需求识别、资金投放、方式设计以及过程管理的生命周期中,应通过财政收支政策、预算管理制度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提升财政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形塑共治共享的财政治理格局,以此来保障公共服务供需的精准适配。
关键词:公共服务精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治理;预算管理;
三、税收经济分析
纳税信誉与企业转型升级——基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唐世芳孙群力
摘要:良好的社会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重要无形资产。文章以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评定为A级纳税人所带来的社会信誉提升如何作用于企业的转型升级。研究发现,A级纳税人的良好信誉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交易费用降低、融资约束缓解、资源配置优化以及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是主要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这一积极影响在西部地区、所有制为民营、市场竞争充分以及第三产业的企业中更为突出。在全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文章的研究为加快企业融入全民信用体系、推动市场主体良性健康互动提供了政策参考,也为探索税收征纳共治、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社会信用;纳税信用评级;企业转型升级;税收治理;
资本价格扭曲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
李言周玉芳
摘要:随着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推进,分析资本价格扭曲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有助于从市场化改革角度寻找优化地方政府财税行为的路径。文章从资本规模与房价渠道切入,构建资本价格扭曲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机制。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资本价格扭曲,结合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资本价格扭曲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资本价格扭曲会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且在西部地区、税收努力较小、财政收支规模较小的情形下,资本价格扭曲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幅度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价格扭曲会通过抑制资本扩张和提高房价这两个渠道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
关键词:资本价格扭曲;税收努力;资本规模;房价;生产函数法;
税式支出、官员激励与制造业绿色转型
李小奕
摘要: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相对有限的财政资源来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考察税式支出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态激励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税式支出能显著激励制造业绿色转型。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税式支出激励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关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政绩的官员晋升激励考核模式是地方政府税式支出激励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一条有效路径,政府官员寻租激励是地方政府税式支出抑制制造业绿色转型一个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国西部地区、大型企业和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地区,税式支出激励作用尤为突出。
关键词:税式支出;制造业绿色转型;官员激励;激励效应;
四、税史新探
德意志官房学派的国家生产性思想传统探究
刘守刚朱许丽
摘要:活跃于17至18世纪尚未统一的德意志诸邦国的官房学派,为德意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理论指引、人才培养和实践操作的贡献。在官房学者看来,国家的角色是积极的,因而主张基于君主与臣民的利益一致前提,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用积极干预的手段来实现国家治理。这些官房学者致力于研究君主财产的经营与管理,想方设法管理经营王国的矿山、林地、工商企业,推动了诸邦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国家承担起明显的生产性角色。官房学派对国家生产性理论的论证,对后来历史学派国民经济学和社会政策学派指导德国国家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当下,我国主流财政理论受英语财政学传统影响,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其国家非生产性定位的观念,这与中国财政实践存在背离。批判地吸取官房学派有关国家生产性的思想传统,对我国财政学理论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官房学派;国家生产性;德语传统财政学;英语传统财政学;
参考文献:
[1]郑岩,杨栎天,夏宁.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财税激励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1):88-94.
[2]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课题组,黄树民,姚轩鸽,程步虹. 平台经济与税收政策互动机理及其因应对策研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1):39-46.
[3]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课题组,史育红,谭伟. 数字经济的特征与税收应对[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1):47-52.
[4]薛钢,付梦媛. 税负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1):79-87.
[5]刘同洲.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2):36-40.
[6]宋兴义. 海南自贸港参股免税与受控外国企业管理的制度协同[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2):41-45.
[7]宋迪. 税收激励与人工智能产出[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2):62-73.
[8]鞠铭,王晓. 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税收政策研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2):74-79.
[9]余丹,李淼焱. 我国发票电子化的技术与制度并进治理研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2):80-85.
[10]朱云飞. 构建财政资源统筹框架体系之探索——以河北省为例[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2):86-95.
[11]李言,周玉芳. 资本价格扭曲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3):48-58.
[12]唐世芳,孙群力. 纳税信誉与企业转型升级——基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3):32-47.
[13]李小奕. 税式支出、官员激励与制造业绿色转型[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3):59-69.
[14]汤学良,汤越,王媛媛. 党组织嵌入与现代私营企业税收治理[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3):70-78+95.
[15]孙正,霍富迎,岳文浩. 平台企业零工经济的税收治理[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3):79-85.
[16]刘守刚,朱许丽. 德意志官房学派的国家生产性思想传统探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3):86-95.
[17]杨兰品,张永叶,胡凯. 税收征管数字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金税三期”试点的证据[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36-50.
[18]鲁建坤,吴成,陆雪琴. 企业逃税与风险承担[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67-75.
[19]王凯,岳中刚. 双边税收协定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86-95.
[20]高金平,宋星仪. 税收视角下网络货运平台发展研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20-25.
[21]孙鲲鹏,马一文,尚颖,宁华. 互联网大数据治税增进了税负公平吗——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26-35.
[22]汤旖璆. 减税何以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城乡消费差距视阈下的经验证据[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51-66.
[23]于井远,李林木,范梦珂. 税收激励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经验证据[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4):76-85.
[24]徐晨欣,张力. 区块链赋能数字税治理:难题化解与制度创新[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39-50.
[25]王佳龙,陈晏,漆亮亮. 我国税额确认权的制度架构与优化方向[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51-57.
[26]孙伯龙. 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的法理基础及其本土化建构[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58-67.
[27]段慧芹,赵为民. 人口老龄化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冲击效应与传导机制[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68-78.
[28]翁武耀,刘奇超. 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体系化建构的法治路径[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79-87.
[29]吴岩. 公共服务供给何以精准:基于财政治理的视角[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5):88-95.
[30]邹新凯. 税制改革中纳税人税收选择权的理论拓补与体系建构——基于司法实践的考察与反思[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6):78-88.
[31]龙秋羽. 税收行政处罚中主观过错的地位及证明路径[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6):89-95.
[32]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课题组,刘峰,张科达,张福伟,吴勇. “5C+5R”税收征管评价体系的应用实践及思考[J]. 税收经济研究,2022,27(06):70-77.
作者:李昊

指导老师:李永海
133_168569884940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