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42
  • Tax100会员 33310
查看: 334|回复: 0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中国能建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与实践

1388

主题

1388

帖子

1400

积分

特级税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00
2023-5-16 15: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标题: 中国能建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与实践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5-15 13:53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5MjU5Mw==&mid=2656169393&idx=1&sn=07a3943c423db284f076bec8c856926c&chksm=bd458e8f8a32079975084923e826a1323b44a9b30432f42ac469bad9f33a9279313236b5b44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作者: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顾问集团党委副书记 李萍莉

2018年国资委提出“要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从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当前,国企改革正处在三年行动收官和新一轮改革启动的衔接过渡阶段,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既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驱动因素,也是国企中长期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2011年由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所属辅业单位重组而成,业务范围涵盖全电力、全城市、全交通、全水、全生态环保、全数字“六全”领域的12大业务体系,是一家为全球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特大型集团公司。
作为国家战略的践行者,中国能建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影响,提出“行业领先、世界一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目标,确立“1466”总体战略和“1234567”总体方针,立足国家战略的践行者、能源革命的先行者、高质量发展的笃行者、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全力打造一流的能源一体化方案解决商、一流的工程总承包商、一流的基础设施投资商、一流的生态环节综合治理商、一流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以及一流的建材、工业产品和装备提供商的“四者六商”定位,提出“未来在国际”“发展离不开国际”“一流的能建必有一流的国际”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顺应时代特点、紧跟国家需求、结合企业实际的适应性组织和世界一流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
国资委于2020年提出“两利三率”的考评体系,2021年发展为“两利四率”,2022年末进一步优化为“一利五率”,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继续保留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各项指标相互衔接、有效融通、既强调经营效益的合理增长,也强调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最终引导企业实现更高的合作水平、更高的收入收益、更高的供给质量和更高的发展韧性,从对外投资与投资企业的角度来看,以上4项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内涵如下。
一、更高的合作水平
一是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在全球分工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坚持“以我为主”的巩固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建强创新链。二是多元合作模式,由以往单一板块的合作转为全链条的合作,由单一层次的合作转为全方位的合作,包含高端规划、高端咨询、联合投资、共同研发等方面。三是优化合作机制,秉持“对方有需求、我方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的理念,将中资企业在技术、装备、建造等方面的优势与全球各国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与各利益相关方构建发展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推动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二、更高的收入收益
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系,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应用场景等方面,打造具有全球领先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二是推动企业业务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和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聚焦资本运营、技术专利、规划咨询等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环节,推动企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企业转型。三是提高管理国际化水平,推动资本、产品、服务、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加快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投入更高效益。
三、更高的供给质量
一是持续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稳固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等领域的优势地位,积极推动能源+交通、能源+建筑、能源+环保等多板块融合发展,打造多板块联动的一体化发展能力,在全球重点区域和国别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融合项目。二是形成强大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整合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服务、制造、建材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三是建立全球化的资源配置网络,通过全球化网络、集约化配置、标准化执行、信息化助力,全面提升资源配置全球化能力,提升供给质量。
四、更高的发展韧性
一是关注发展可持续性,推动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接,在满足国际标准体系中有关社会责任、劳动安全、ESG标准和碳排放等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硬联通”向“软联通”,由“软联通”向“心联通”的转变。二是要有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和强大的风险防控能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要点开展国际经营,具备一流的风险识别、研判、处置能力。三是具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影响力,锤炼体系与重点、厚度与易感、国际与本土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发展系统,构建公关策略、媒介策略、活动策略相统一的“大品牌”运维系统,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的包容性与持续性。
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能建实践
中国能建将持续深化改革作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动力源泉,将坚持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将加快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前提,围绕以上3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一、持续深化改革
中国能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关键一招”,推动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布局结构再造重塑。
一是坚持战略引领,牢固树立新理念先行、新思想引领、新战略制胜的理念,做好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二是深化总部适应性组织建设,打造“六型”总部,开展总部全员竞聘,人员盘活率达74%、更替率达28%,有效激发干部人才队伍潜力。
三是系统重构国际业务管控体系,构建“1+2+N+X”国际业务发展体系,发挥国际集团统领统筹职能、葛洲坝国际和中电工程国际专项职能、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的专业优势,共兴海外发展的合力;系统提出“走出去、走进入、融进去”的“三步走”战略,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做好相关资源的协调、保障和支撑,国际化战略稳步有序推进,2022年国际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最高值。
四是有序推动子企业改革,按照“集约化、区域化、专业化、差异化”进行重组,引导子企业优化区域和国别的布局,有效解决海外资源重复投入的问题,各子企业组织效能效显著提升。
二、坚持科技创新
中国能建强化创新驱动,全面融入“三大经济形态”,围绕“三大发展趋势”,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加快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一创三化”转型,大力推动“四大融合”,走出了一条“能源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是坚持把理念创新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要义,围绕“双碳”目标,确定“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两个基本点”,科学理性编制发布了践行“30·60”战略白皮书,系统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1253”原则,通过理念的创新引导实践的创新,绿色转型活力快速迸发。
二是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设立碳中和发展、智慧能源与数据、海洋能源工程、储能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5个研究院,发起成立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联盟、国际储能联盟、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供应链联盟“四大联盟”,整合资源在特高压输变电、风光新能源技术、氢制储运、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近2年研发费用年均增长23%,获得专利4000余项,有效缓解国外“卡脖子”问题。
三是坚持通过创新实现融合发展,将产业间、产业链内、要素间、区域间的“四大融合”;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的“七网融合”;产融、产技、产信的“三大融合”,全力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的三大变革,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三、加快文化建设
中国能建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涵养特色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升华企业文化的内涵,树正气、聚士气、走正道,推进文化与各项工作融合渗透深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打造“八力管理模型”,将战略的牵引力、体制的活力、机制的动力、创新的驱动力、文化的合力、资本的放大力、数字的加速力、领导的推动力作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路径,与铁一般的执行力共同构成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方法论。
二是推动形成争先文化、实干文化、创新文化、协同文化、合规文化“五大文化”为内核的卓越文化体系,将企业的愿景、核心价值观、文化理念进行升级升维,打造共筑梦想、共创价值、共享荣光、一起向前的文化共同体。
三是保持开放的胸怀,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吸纳国外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国际板块坚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投建营一体化跨国公司”愿景,坚持“担当、拼搏、包容、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和“专注专业、精细精益、至深至远”的经营理念,形成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际潮流、适应融合趋势、具有自身特色的包容性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能建文化谱系。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议
结合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与中国能建的实践经验,对下一步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有如下4点建议。
一、加快“融进去”的步伐
随着全球各国新冠疫情管控措施的调整,加强合作、共抗风险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加快“融进去”的步伐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前提。一是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决心,坚持战略引领,按照高目标导向谋划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要通过多双方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方式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建立全产业链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三是坚持属地化发展,通过大幅提升属地化和第三方管理人员的比例,推动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才能打造兼容并蓄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引领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
世界一流企业必有世界一流的国际,必须具有国际领先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因此国际化经营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一是大力推行“投建营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整体掌控能力,转变发展理念、发挥专业优势、控制实施风险、实现滚动发展。二是坚持产业与金融、产业与技术、产业与信息化的“三大融合”,推动多领域、多板块的跨界融合发展,实现1+1>2的叠加效应。三是采用“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构建工业园、大通道(走廊)、区域综合体建设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培育新发展动能。
三、形成包容开放的创新体系
构建包容开放的创新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一是要打造兼容并蓄的技术体系,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等手段,努力突破战略性、前瞻性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辅以配套政策,缩短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周期,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二是要加强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输出,一方面围绕公司主业和优势领域,提高技术成果向标准的转化输出效率;另一方面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通过推动标准的翻译、应用、互认和推广,提升其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影响力。
四、打造跨文化管理的软实力
培育跨文化管理的软实力,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一是要具有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从遵守法律法规到尊重文化风俗,从增进情感认同到惠及当地民生,需从履责、宣传、持续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系统考量,树立负责任海外公民的形象,切实形成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二是具有强大的宣传能力,通过与利益相关方公共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媒体沟通与运用,能够用贴近东道国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措辞习惯讲好“中国故事”,用更加人性、温暖和亲切的方式加强传播,为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凝聚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核,将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能够求最大人心、聚最大合力、画最大同心圆。
结语
回望方知行渐远,登高更觉天地阔。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担当,中国能建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坚持战略制胜、创新制胜、管理制胜、文化制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711_168422191138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