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11
  • Tax100会员 28062
查看: 1798|回复: 0

[官方公众号文章] 礼赞劳动者!他们坚守一线用汗水谱写赞歌

3305

主题

3305

帖子

3309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9
2023-5-4 1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全国总工会
标题: 礼赞劳动者!他们坚守一线用汗水谱写赞歌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5-02 13:3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zU3OTI5Mw==&mid=2247600160&idx=1&sn=d72c4cf7be9c8d97dbe77d6219dde186&chksm=e969e8d2de1e61c4d5f75104662a2de5b7994f939241e159647e854f089a14b6bb6fe3a86d6a#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五一”假期,大家玩得尽兴,玩得开心,玩出了新花样。每一份快乐,都要靠劳动创造。这个假期,有的劳动者坚守岗位,苦干实干,他们在工作中也收获着快乐。


扎根一线


神十五在轨满五个月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五一”假期,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依然坚守在岗位,维护设备运行,完成日常科研任务。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轨满五个月。根据计划,这几天他们主要会完成一些空间站环控生保维护工作,并继续保障目前正在开展的各项空间试验和实验。



  挺进地下一万米 亚洲最深井开钻施工

  在新疆,一群劳动者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挺进地下一万米”。1日上午,设计井深超亚洲纪录的“深地一号”跃进3-3井,在塔里木盆地正式开钻施工。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按照计划,170天后这口井会钻探到地下9472米的位置,这一深度将刷新亚洲最深井的纪录。



  “深地一号”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探明资源量达50多亿吨,已知超深油气资源量位居全国各大盆地之首。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西北项目管理部经理 徐明友:当井深9000米时,井底温度通常达到200摄氏度。地层压力150兆帕以上,在世界上衡量钻井难度的13项指标中,塔里木盆地有7项名列第一。

  铁路“蛙人”潜水查隐患 保障大桥安全

  “五一”假期,铁路出行人数再创新高,在大家安全出行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的默默坚守。陕西宝鸡峡的渭河大桥,平均五六分钟就有一趟列车从桥上通过,为了保障安全,中国铁路济南局铁道战备舟桥处的专业桥梁水下监测队,要深入水下对桥墩进行检查。



  潜水员入水进行检查,四个小时后,潜水员出水,监测队将把发现的安全隐患制作成报告,供相关单位对桥梁进行安全管理。



“五一”坚守岗位 牙林铁路上的工务人



  在大兴安岭北部的牙林铁路,最低气温仍在零下。白天冰雪融化流到涵洞中,夜晚结冰就会淤堵排水设施。这200多公里的线路上,分布了大小80多个涵洞,都得在春融期间打通。铁路工人要在孔径不足1.5米的涵洞中清冰疏通,作业时直不起腰,只能采用蹲、跪、趴等方式破冰作业。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的青年突击队

  这两天,由中企投资建设的“一带一路”项目重点工程——巴基斯坦苏吉吉纳里水电站项目首条竖井压力钢管顺利安装完成。“竖井开挖”是水电站项目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主要关键线路之一。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突击队副队长及技术员 隋学华:我在现场工作,马上再有几个月就要到10年的时间了,希望通过在基层的努力,对“一带一路”的发展,作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劳模精神


   四十年如一日 在沙漠筑起绿色屏障

  工作带来的快乐,更加深沉。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也为我们贡献着精神的营养。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71岁的全国劳模郭万刚,四十年扎根林场,日复一日治沙造林,他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劳模,他的精神,就是劳模精神。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最大的风沙口,曾是一个只有风沙、没有绿色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等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成了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当时有一句话就叫“八步沙不治,土门子不富”,他们有的辞去大队书记、生产队长的职务来治理沙漠,坚定地走上了这条治沙路。

  1983年,六老汉中年龄最大的郭朝明因身体原因病退,31岁的郭万刚辞去工作,代替父亲走进了八步沙。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沙,郭万刚曾经一度想要放弃,但1993年的一场沙尘暴,让他彻底转变了想法。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西部方向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当时给我的感觉,我们今天就回不去家了。六七个小时以后我们才走出了沙漠,到家后我看到我的妻子泪流满面地说:“我以为你回不来了。”听外面的人说,我们有几个娃娃被风沙埋掉了。

  从此郭万刚下定决心要把家乡的沙治住。可治沙的经费从哪来,让所有人犯了难。郭万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林场附近,按照政策打一眼机井,开垦荒地,种些粮食和经济作物,贴补造林费用。然而打一眼机井要花将近30万块钱,这对几个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贷款有限额,贷不到,当时根据我们的实际生活情况,一户贷200块钱了不起了。再次动员我们大伙卖猪、卖羊、卖粮食,多么困难也要把井打成,井打成我们的发展就有了保障。



  然而,经费问题解决了,沙漠腹地每年100多天5级至10级以上的大风,又让郭万刚的造林之行变得十分困难。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我们在裸露的沙丘上栽树,栽上以后两场风沙就给它刮掉了。通过反复地实验,我们就总结出了一棵树一把草的方法,很奏效。



  在郭万刚的带领下,2003年,7.5万亩八步沙的治理任务终于完成,但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郭万刚又带着治沙团队,向腾格里沙漠深处进发。为了赶进度,他在沙地上挖个壕沟,用柴草搭了个地窝铺住,而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如果在这吃饭,就在这个小屋里。因为西北方向刮来的风烈得很,在外面坐着吃饭,一碗饭就是半碗沙。当时就是不论多苦多累,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从不情愿到不舍得,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鬓角染白的老人,郭万刚和他的治沙团队在八步沙植树1000多万株,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带。2020年郭万刚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我们坐在沙丘上,刮的是清风,我们现在看到这些树木也很欣慰。



  如今,71岁的郭万刚没有放下手中的铁锹,还把他的治沙事业传承给下一代治沙人。



  甘肃八步沙林场职工 第三代治沙人 郭玺:我们要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一代一代干下去,扎根在这里,把黄沙固住,把沙漠植绿。

一技之长


张文扬:与一根“针”的较劲

  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是大批劳动者工作的日常。在福建厦门,有一位和“针”较上劲的医生——张文扬。从事中医工作30多年,他在针灸方面练就了一手“无痛”的“飞针”技艺,他还将这种技艺沿着“一带一路”分享到了海外。


  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室内,张文扬正在用针灸,为患者治疗骨伤疾病。



  只见他拇指与食指稳稳地捏住金属针,轻轻一弹,针就刺进了患者的皮肤中,随后,他捏住金属针尾端,柔和地调整针刺的深度。

  记者:有感觉到痛吗?

  厦门市民 刘女士:没什么感觉。

  记者:都根本不知道自己扎了几针了?

  厦门市民 刘女士:根本不知道。



  张文扬说,他从小就对中医很感兴趣。1992年,从原福建中医学院骨针系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医医生。刚工作不久,他就发现,不少患者害怕针刺疗法带来的疼痛,因而产生了抵触心理。如何减轻患者的痛感?张文扬开始和“针”较上了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文扬:有没有得气,就是有没有针下沉紧,针刺的深度、刺激量是不是刚刚合适?比如说胸背这个地方,是特别要注意的。因为你扎浅了没效果,扎深了下面就是胸腔,容易出现这个气胸或者其他脏器的损害。



  为了把控这极其抽象却又至关重要的感觉,张文扬不断琢磨、练习针刺的手法。科室里护士用来盛放针管的泡沫板,几乎都成了他练习“飞针”针刺法的工具。



  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张文扬已经能够精准运用针灸疗法,服务更多患者。从2020年开始,张文扬还成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医学院的兼职教授,将他的“飞针”技艺,通过“一带一路”,分享给更多海外的中医爱好者。眼下,就有3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跟着张文扬学习针灸等中医知识。

  这3位留学生经过了前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去年11月来到厦门开始实习。今年9月毕业后,她们就能在马来西亚直接注册,正式行医。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生 陈诗琳:主要是学到了一些像是进针的手法 。中医它不是单纯只有医学,还有一些文化底蕴的东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文扬:除了我们对她们医学上的教育以外,还有一些医学人文的交流,传承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我们中华的文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校:王莹、张秋晨
编审:曹堯

???点击上方,即刻关注,查看更多
568_16831773331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