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57
  • Tax100会员 32622
查看: 404|回复: 0

“造血”“输血”双策并举 税收助力产业脱贫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855
2020-6-17 1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吴忠税务
标题: “造血”“输血”双策并举 税收助力产业脱贫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yMjE1Nw==&mid=2650223588&idx=4&sn=5c107b0fa88cb69173cac13142b879ef&chksm=be876c4689f0e55065e7382f769b59fdabd6b9594aa108008fb2b3664aa9d1cd6d0f0b2d767e#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6-17
二维码: -
本帖最后由 奈奈 于 2020-7-23 09:15 编辑

为助力脱贫攻坚,税务部门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产业脱贫方案。一方面积极协调,让脱贫产业“从无到有”落地生根,实现“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运用银税互动、税收大数据为脱贫产业解决资金、销路问题,通过“输血”让产业发展壮大。

小瓜蒌为脱贫注入“源动力”
走进桐上村坝区,一片春耕生产忙的景象映入眼帘,瓜蒌幼苗长势喜人,20多名工人正在田间地头梳藤、牵线、上架,忙而不乱,动作娴熟。瓜蒌是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果皮、果实、果仁、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具有“和解少阳,化湿解毒”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2019年10月,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与桐上村结对帮扶的国家税务总局安顺市税务局积极协调,引进贵州优作惠农科技有限公司,与村合作社共同发展瓜蒌产业项目。该项目预计种植面积2560亩,总投资3740万元。目前,种植面积达到560亩,每亩幼苗210株,共计11.7万余株。

   

  产业的落地,让桐上村村民致富信心更足了。
  
  “公司聘用我为管理员,现在每个月工资4000元,一年收入48000元,以前种地,一年收入最多只有15000元,收入增长了2倍多,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桐上村村民、优作惠农公司管理员韦辉喜笑颜开。
  
  韦辉介绍,瓜蒌项目的启动,务工人数最多的时候每天可以达到80人,一个月下来,工作时间最长的工人可以达到20天,不仅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村民家庭生活水平。


   
  “传统的蔬菜受市场影响很大,通过考察,瓜蒌既可食用又可以药用,比传统蔬菜使用价值更大、经济效益更高。” 安顺市税务局法制科科长、桐上村第一书记王文才算了一笔经济账,“种植传统蔬菜,每亩产值大概在8000元左右,现在种植瓜蒌每亩产值大概在13600元左右,产值增加了5000多元。”
  
  把种出来的产品卖出去,产业帮扶才能最终取得成效。“种植传统的蔬菜,一年种一年收,种植瓜蒌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年种、收五年(即种一次、收五次)。” 发展瓜蒌产业,王文才信心满满,“在引进瓜蒌项目前,我们对土壤、气候、市场等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建立了十分健全的产销机制,瓜蒌种出来,不愁卖不出去,村民当年就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村路、通组路、老百姓庭院都硬化了,老百姓危房解决了,饮水安全了,教育、医疗保障得到了实现,老百姓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看到桐上村方方面面的变化,王文才喜笑颜开。
  
  自帮扶桐上村以来,为最大限度方便村民生活生产,安顺市税务局通过“自投+协调”各类资金450万元,投入到桐上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帮助村民做好事、做实事,让桐上村朝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不断靠近。

小荔枝“轻装上阵”销路广

  “荔枝不仅是高州的特产,也是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能帮助到家乡的乡亲们,我感到很高兴。”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温锦玲专门走进“中国荔枝之乡”茂名高州根子镇,直播带货卖荔枝,直播间里好不热闹。


   
  温锦玲介绍,由于荔枝季节性强,常温储存较难,为了突破荔枝“自身缺陷”,延长保鲜期,扩大销售渠道,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国家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荔枝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等生产链条不断完善。“受疫情影响,荔枝加工企业、电商企业等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很担心会因此影响荔枝销路和售价,造成果农的损失。”温锦玲坦述她内心的担忧。


   
  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主管税务部门传来了好消息:为助力脱贫攻坚,国家税务总局高州市税务局精准对焦,畅通果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为荔枝销售打通销路。同时,根据企业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卡,税收优惠政策一目了然,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轻装上阵”迎战“荔枝季”。
  
  “税务部门的‘暖心’行动,让我们对实现脱贫充满信心。税收优惠政策变成了真金白银的‘红包’落进百姓口袋,为全市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培育了优质经济税源。”温锦玲高兴地说。
  
  据悉,高州市税务局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减税降费超1亿元,为涉农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累计超1000万元,有效盘活企业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支持脱贫攻坚的税收优惠政策辅导,确保优惠政策落细落实,为脱贫攻坚贡献‘税务力量’。”该局主要负责人朱艳伦说道。

小柳条“编出”幸福生活
  “小柳编,不起眼,投入少,无污染,伸手就能把钱赚”“来料加工不垫钱,坐在家中把活干,种地做饭两不误,每天能挣百十元……”初夏时节,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万花乡的张坪村木器制品工艺厂内,正编织柳条篱笆的村民王敏霞一边编织,一边哼唱着自编的陕北民谣。在这个工艺厂,各种各样的柳编制品琳琅满目,一派忙碌。王敏霞说,她是一名扶贫搬迁户,由于搬迁远离了土地,现在一有时间就来这里打工,每天按件数计算工资,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张坪村地处延安市宝塔区万花乡山腹地,柳藤蔓丰富。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发现了罗金亮的藤编工艺品,并向市里做了推荐。几年前,在外打工的罗金亮回家过年时,看到爷爷留下来的烟斗上有一个藤编装饰物,于是开始钻研藤编技艺。几经尝试,他终于创新推出了工艺品——桌面花篼,并申请了专利。后来,罗金亮还开了个小厂。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罗金亮在宝塔区万花乡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木器制品工艺厂。2019年5月,罗金亮借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东风”,专注工艺研发,在万花乡安置小区又增设了加工工坊,并在当年获得减免各项税费10万余元。通过政府组织电商平台展销和税务部门的政策扶持,罗金亮的木器制品工艺厂产销两旺,产品还卖到了日本和韩国,年总产值达到200多万元,带动了近百名贫困村民实现了就业脱贫。
  
  然而,春节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罗金亮的木器制品工艺厂带来了严峻挑战。正当罗金亮一筹莫展的时候,适逢国家税务总局延安市宝塔区税务局开展“千企帮扶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复销”活动。活动期间,税务部门按照“一企一案一清单”通过数据分析、电话微信沟通联系与实地调研走访的方式,了解企业困难,制定帮扶计划。
  
  “宝塔区南市税务分局得知我们目前存在资金链紧张、库存积压的困难,及时提供了‘点对点’‘一对一’政策宣传辅导、线上答疑,不仅为我们及时送上了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还通过视频连线宣传‘税信贷’‘诚信纳税贷’等银税互动产品,帮助我们解决了100万元的流动资金,为企业注入了‘资金活水’。”罗金亮说。
  
  “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现在已基本恢复了正常,近期生产的藤笪、花篼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准备装修厂房,扩大生产规模。扩建后的厂房将达到2500平方米,厂房全部装修完成后,预计至少可以提供300个就业岗位,帮助贫困百姓更好脱贫。”罗金亮说。

来源:天眼新闻、南方+、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奇宇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