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经济学动态》财税论文回顾
(第1519期)
《经济学动态》创刊于1960年,是由中国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该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经济学动态》自创刊以来,即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中国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
ISSN:1002-8390
CN:11-1057/F
(2022)复合影响因子:4.86
(2022)综合影响因子:3.448
经整理,2022年《经济学动态》共刊发财税类文章7篇,主要涉及税收减免及激励、税收征管、地方政府债务、财政压力等方面,本公众号主要刊发其摘要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经济学动态》杂志。
税收减免提高企业创新活力了吗?——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检验
韩宝山 李夏
摘要:在当前财政收支压力较大情况下,国家坚持“放水养鱼”的税收减免政策,其意在于通过对实体经济的让利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本文运用2007—2020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证实了税收减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效应。本文还以2014年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弱化减税活企促创新的潜在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减免缓解了成长期企业、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金融发展水平低以及政府干预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增进了这些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研究结论表明,在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境况下,坚持税收减免政策中长期化以及进一步提高税收减免政策精准性,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税收减免;融资约束;企业创新;双重差分;
减税激励与小微企业发展——基于所得税减半征收的证据
赵颖
摘要: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减税激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规模以上企业,对小微企业减税激励影响的关注较少,而中国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激励在最近十年间频出,对减税政策评估的缺失不可避免带来政策实施的风险。本文使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2008—2015年面板数据,以始于2010年的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为切入点,分析减税激励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1)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显著降低了限额以下小微企业实际所得税负,促进了企业发展;(2)由于所得税占全部税费比重有限,该政策不足以对企业存活和进入产生显著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社会就业数量;(3)小微企业在长期存在更小、更少和向低技术行业更集中的特点,减税激励不足以在长期促进小微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需重视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特点,促进小微企业成长为更大的企业,从而解决“消失的中等企业”现象。
关键词:所得税;减半征收;现金流;就业规模;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社保基金征缴收入
李连友 黄保聪 席鹏辉
摘要: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所得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断点回归模型实证评估了税收征管对社保基金收入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改革对社保基金收入产生了显著和稳健的挤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改革通过“税费替代效应”和“缴费基数效应”降低企业的税收规避和社保缴费基数,从而挤出社保缴费。在社保部门征收和税务部门非全责征收地区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高的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这种挤出效应更明显。本文发现对于理解税收征管改革的外溢效应以及优化税费征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保由税务部门全责征收,及时关注改革进程中企业现金流和融资约束的变化及影响,为政策落地和提质增效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税收征管;社保基金收入;社保缴费;税费替代;断点回归;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表现形式、规模测度及风险评估
沈坤荣 施宇
摘要: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类梳理了融资平台这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表现形式,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使用最高值和最低值两种估算方法,对2009—2020年的全口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规模测度和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总量上看,隐性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张,增长率明显放缓;(2)从结构上看,地方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3)隐性债务的区域分化特征明显;(4)市县级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相对较高;(5)隐性债务的财政金融风险交织。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需要控制增量风险、化解存量风险,构建差异化、分层次的地方政府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财政金融风险的联合管理。
关键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测度;风险评估;
财政压力如何影响民生支出
马海涛 秦士坤
摘要: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水平及其后续影响值得关注,然而现有文献缺乏理论探讨,对财政压力的测度方式也有待改进。基于理论梳理,本文收集了2014—2019年我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综合债务与PPP的财政支出责任测度了财政压力,并利用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时期的官员特征构建了财政压力的工具变量,以检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面临财政压力时,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并非紧缩策略,而是通过平衡策略保障民生支出,这一结论与部分前期文献不同,却与务实市政主义理论的预测相一致,其内在机制是源于财政压力下中央政府影响力的增强;第二,地方政府在分配支出资源时存在“类啄序”,即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其次是运转支出,而经济支出最容易被削减。在民生支出中,社保、教育领域被优先支持。以上研究为探索紧缩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财政压力;民生支出;地方政府债务;支出削减;
财政压力、企业税费负担与全要素生产率
余靖雯 郭凯明 麦东仁
摘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本文借助农村税费改革度量财政压力的变化,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伴随减税降费而形成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压力的增加不利于企业TFP的上升。企业税费负担上升及其造成的融资约束加剧是财政压力降低企业TFP的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TFP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非产能过剩企业以及跨地区流动性更低的企业中。此外,在高农业产值地区和低财政自给率地区,企业所受影响会更大。而提高市场化水平、政府治理水平和法治化水平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本文政策含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短期内中央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从而实质性降低企业成本。
关键词:减税降费;降成本;财政压力;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闫坤 黄潇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与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式分权呈现的“财权上移、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下移”的整体特征引致了明显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文将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引致的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该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及时期分化方面存在异质性。此外,财政纵向失衡还会通过改变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好及供给效率加剧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负向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应从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央地财权及财力划分格局、健全转移支付体系等途径矫正财政纵向失衡问题,增强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与激励作用。
关键词: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1]韩宝山,李夏.税收减免提高企业创新活力了吗?——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检验[J].经济学动态,2022,No.733(03):88-107.
[2]赵颖.减税激励与小微企业发展——基于所得税减半征收的证据[J].经济学动态,2022,No.735(05):110-126.
[3]李连友,黄保聪,席鹏辉.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社保基金征缴收入[J].经济学动态,2022,No.736(06):80-96.
[4]沈坤荣,施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表现形式、规模测度及风险评估[J].经济学动态,2022,No.737(07):16-30.
[5]马海涛,秦士坤.财政压力如何影响民生支出[J].经济学动态,2022,No.740(10):42-60.
[6]余靖雯,郭凯明,麦东仁.财政压力、企业税费负担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动态,2022,No.741(11):75-89.
[7]闫坤,黄潇.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J].经济学动态,2022,No.742(12):37-50.
作者:陶婷
指导老师:李永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