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817
Tax100会员
33661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内蒙古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华衣冠何以成为文明的力量 ...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黑神话:悟空》何以“出道”即“神话”:税惠政策助大圣们取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367
|
回复:
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华衣冠何以成为文明的力量?
[复制链接]
内蒙古政策君
内蒙古政策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8489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税界元老, 积分 18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399 积分
税界元老, 积分 18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399 积分
积分
18489
发消息
2023-3-17 1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乌海税务
标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华衣冠何以成为文明的力量?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Y0NTA0OA==&mid=2650143641&idx=8&sn=b70a4f1eb7105c7ae16907dd8b08feda&chksm=8329924eb45e1b58e0e6f46b59adcf004dcb3b95834ffbd8a9217e518c79232dab0da9bc0371#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3-14 16:01
二维码: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左传》
中华民族的服饰不仅具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的实用功能,还具有遮羞耻、增美饰、辨族群的社会功能,体现出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的教化功能,诠释着释乾坤、彰华夏、定天下的中华文明。
衣冠文明是如何实现内修容德、外服天下的呢?梳理以礼治国的历史脉络我们看到,服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等核心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孔子及儒家构建了“服、容、辞、德”的思想逻辑,更总结出“衣裳之治”的历史经验。从某种角度说,“衣冠”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名词。
▲第八届江西艺术节·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南昌滕王阁举办。(中新社 刘力鑫 摄)
夏后寻根
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新石器时代,地方文明开始在中原、齐鲁、长江中游、江浙、燕辽和甘青等地区萌生。经过交流、分合、进退、更新、替代、融合,各地区文明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巨大重瓣花朵”;时代的磨合,各地文明进一步交融发展,形成了大一统的趋势。大约在4000多年前,夏建立起超越地方的秩序,助推了这个生机勃勃、规模巨大的文明共同体的发展。
何谓文明?文明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
文者,纹也,就是纹镂、纹饰、章纹、图案,后来引申为卦爻、文字、文章、思想、精神等。
人只有穿上丝麻,并绣、画上纹样,才真正地与动物区别开来,踏入文明社会。衣以成人,服饰乃自然之精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
黄帝时期发明了服饰材料和技术、初创了服饰制度,至今流传着“嫘祖始蚕”“胡曹作衣”等经典故事。考古发现印证了文献的记载,在良渚时期的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绢片、丝带和麻布片、细麻绳等丝麻制品,技术和工艺均达到较高水平;在龙山时期的陶寺遗址中,厚殓的衣着华贵而丰富,已反映出阶级的分化。
相传至夏禹时代,中国已形成“十二章”等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
再经商周两代发展,尤其经周代的丰富和完善,服饰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遮体避寒之物,更是中华文明的囊括归藏之衣。至此,中华民族集体进入“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的发展阶段。
在夏代,作为穿戴之物的服装,已成为治国之器。《尚书·禹贡》提到夏禹将天下划定为“中邦”和“五服”,要求各地要服从中央统治,按照规定履行各类义务,诸侯也要穿着不同的衣服以区分地位。通过一系列改革,夏代中央与地方的名分、地位从属关系更加明确,中央王朝的权力大大增加,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也进一步增强,一统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山东出土东汉画像石拓片大禹像。(左为原图,右为复原图)
商甲探源
中国汉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且延续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文字。商代和西周甲骨文已发展为较成熟的象形文字系统。甲骨文成为“当时的一种俗体”,也成为记载服饰的重要载体。
甲骨文中出现不少服饰物质生产资料的文字:蚕、桑、茧、苴、羊、毛、缫、帛等;也有指代服饰的文字:衣、裳、冠、冕、裘等;还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依、初、裖、襄、装、衰、裔等。这些文字数量较多,形成了以“衣”“丝”“履”“帛”等为部首的服饰类文字体系,彰显了服饰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甲骨文中的“衣”及其相关字。
在甲骨文中,“衣”有多种写法,反映当时人们的着装形象。如图中的???。“?衣”既是衣字,又是衣部首,是独体象物字,象上衣形,有领、两袖和襟,可能代表的是身着交领右衽上衣之人。“?衣”似表示为两重衣或多重衣,可能代表的是玄端等服装的形象。“?衣”似表示为衣服上的纹样,可能代表当时或绣或画有十二章纹的冕服形象。另外,“?裘”由“?衣”发展而来,表示衣服上有许多翻毛,可能代表当时的毳冕。可见,
“衣”是一种重要意符,是服装类文字的母体。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衣”字:“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衣”和“依”是可以互训的同一个字。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中有关于藏胞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对胞衣重视的原因:“胞衣与妇婴曾为一体、胞衣是胎儿生命之源,是以二者间保留着某种神秘的互感观念。”
表达了人类诞生、遮羞保暖和家族繁衍三层含义。
自甲骨文重见天日120余年来,考证了甲骨文“衣”的形象及其引申义,“衣”就是紧紧地包裹并守卫着“殷”的那块土地,如同初生婴儿的胎衣一样。从殷衣王畿到藩服方国逐层管理,既有“服”那般“同心圆”似的层层包裹,又有“衣”这样领、袖、衽、衿、缘、带等功能划分。商代是中央王朝领导下的“方国联盟”,各个方国要服从于商王朝。精妙的是,二者的结构竟然如此相同,犹如衣服和人一样,衣服的核心是人,国家的核心是中央。
周礼钩沉
以周公姬旦为代表的周王朝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夏商两代成功治国的理念,对周王朝的治理作出划时代的设计,开辟了影响深远的以礼治国的道路。
周礼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礼治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服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独特而重大的。
《论语·八佾》中记载,颜渊曾问孔子治理之道,孔子的答案是:“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则选择《韶》和《舞》,远离郑国的乐曲,远离谄媚,巧言令色的人。”这是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崇拜向往,以及对周代“衣冠文明”的赞许。
由此可见,服饰对周代国家治理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家国同构、天人合一、衣冠华夏。
“五服”,最初是一项国土管理的制度,后来逐渐延伸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着装制度中的“五服”,是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五类礼服;丧葬制度中的“五服”,是指以血缘关系远近而规定的五种孝服;而社会关系中的“五服”,是指血缘关系不出五代的同姓之人……可见,从国到家,从地理到血缘,已经被服饰“规范”得十分清楚,体现出清晰的“家国同构”。
服饰对天地乾坤的表达和解释,统一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色彩上,服饰也用“玄衣纁裳”来表示天地乾坤的关系。后来天地乾坤延展至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可以说,中国人最原始的、最基础的、最深邃的思想,便是“天人合一”。
春秋以降,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出出战争与和平的大剧。令人感叹的是,“服饰”亦在实现和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秋穀梁传》记载,中原华夏诸侯的和平会盟叫做“衣裳之会”,共举办过11次;而代表炫耀武力的“兵车之会”只举办过4次。孔子提出的“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强调的正是文明的力量。
▲河南安阳出土商代玉人。
▲三星堆出土商代晚期古蜀国鱼凫王青铜立像。
衣裳天下
二十四史中,“衣冠”一词出现600多次。
衣冠也延伸出一些其他意义。如文天祥诗曰:“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真阳。山川莫道非吾土,一见衣冠是故乡。”衣冠传达着故土怀念之情。
总之,
“衣冠”成为古代文人追求的高尚目标,归结起来三个字——“做君子”。
周代早期,古公亶父之子太伯和虞仲让位三弟姬历,南下太湖,使当地从断发文身进化为衣冠繁华,才有了后来强大的周王朝和富庶的吴国。
楚国地处偏远,筚路蓝缕,但他们积极学习、融入衣冠文明。战国文物,楚衣是最多最好的。孙机先生曾说:“曲裾深衣的楚士完全可以比肩于六国冠冕。”由此可见衣冠文明的重要性。
历史上,中原衣冠文明对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产生了重大影响。
《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三年,突厥启民可汗入朝觐见,要求改穿华夏服装,主动提出要解辫、束发。唐朝服饰的辉煌更是盛况空前,王维诗句“万国衣冠拜冕旒”成为盛世的写照。
所谓衣冠文明,特点有三:一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共存共生;二为家国同构,中国一人、天下一家;三为执两用中,惟德是辅、守正创新。孔子曾认为服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心,孟子也非常重视服饰的教化功能。中华文明的本质就是人之为人,使人的内心世界、行为表象与社会结构、天下格局都和谐一致地共存共生。
“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文明的春风化雨,让服饰不仅成为中国人的遮体避寒之物,还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囊括归藏之衣,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它带给人们的是美好、真诚与温暖,展现给世界的是和谐、平等与对话。
▲宋代《三礼图》中的冕服,展现了夏商周三代最重要的礼服。
作者简介:
张懿,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博士。发表《论中装的复兴》《新中装》等著作和文章。曾参与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研究与制作等工作。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2023年第1期)“史话共同体”专栏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江西
北京
法律法规
广东
内蒙古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