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037
Tax100会员
32493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精选公众号
›
“虚假交易、自保自融、三套行为....”供应链金融防雷指 ...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3号|河北省退役军人保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564
|
回复:
0
[启金智库]
“虚假交易、自保自融、三套行为....”供应链金融防雷指南!
[复制链接]
启金智库
启金智库
当前离线
积分
3493
7006
主题
7006
帖子
3493
积分
版主
积分
3493
发消息
2023-2-23 0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启金智库
标题:
“虚假交易、自保自融、三套行为....”供应链金融防雷指南!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2-22 11:24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4NTM1NQ==&mid=2247574044&idx=6&sn=8269b52ec40be3b9308807b98aeb2ee4&chksm=ea9dc6f8ddea4feef2e0bbae528596a63e948f40f4651b5c6e77ef57f81adc5b5da840523a9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
点击领取【资料汇编|城投公司融资模式/运营管理相关文件汇总】
供应链金融风险事件频发,给行业造成巨大震荡。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逻辑困境和信息困境,导致金融风险潜滋暗长,同时由于各类参与主体主观性的责任缺失,供应链金融风险防不胜防。
01 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场景化的融资模式,其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供应链金融诈骗案层出不穷,造假行为之恶劣,造假手段之低劣,对专业无所敬畏,对规则无所遵从,可谓刷新了行业“三观”。
总的来说,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质押、贸易合同签订、担保、交易等环节,最典型的是“虚假交易”“重复或虚假仓单”或“一女多嫁”“自保自融”以及“三套行为”等。
(1)“虚假交易”是指双方或多方签订虚假贸易合同,构造虚假贸易背景骗取金融机构资金,这类诈骗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屡见不鲜。例如,2018年恒韵医药通过伪造印章虚构医院应收账款交易事件;2019年诺亚财富“踩雷”34亿元资管产品事件;2020年永炜控股虚假贸易事件,等等。
(2)“重复或虚假仓单”指的是借款人与仓储机构合谋就同一批货物开立虚假仓单或重复开立,用以向多家商业银行融资。例如,2013年震惊全国的“上海钢贸案”和2014年的“青岛港骗贷案”,等等。
(3)“一女多嫁”指的是用以融资的质权或货权被拿来向多家商业银行重复融资,如应收账款的重复质押。“自保自融”主要表现为关联交易,即借款人、担保人、交易对手等最终为同一控制主体。例如,2019年湘潭电机交易对方纸浆诈骗事件。
(4)“三套行为”指的是利用大量授信或虚构交易流水从商业银行获取资金后充当“二银行”角色进行套利,资金被挪用,多流向“钱生钱”的金融传销领域。如,2018年金银岛以供应链金融之虚行个人信用贷之实事件;或融取资金后进行套汇;或利用货票之间的不一致赚取相应的税收利益,等等。
回顾各类供应链金融风险事件可以发现,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并非单一出现,有时候这些风险在同一供应链金融融资活动中集中爆发,风险类型交叉糅合,风险事件一环套着一环,典型的如“广东纸浆案”“青岛港骗贷案”“贵州杭乾通信骗贷案”等。复合风险事件中,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虚假合同、合谋骗贷等行为,造假行为环环相扣,造假材料真伪难辨,造假成本极其低廉,让人防不胜防。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成为致力于在此领域有所布局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2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两大困境
(一)供应链金融运行的逻辑困境
供应链金融是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较一般传统的银行信贷增添了场景属性,使得各个主体之间能够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因此更有助于把控风险。即,商业银行能够在特定的交易背景下对融资主体进行综合评估,明确知道“钱去了哪里”和“钱用来干什么”,既符合监管政策导向,助力化解中小微融资困境,也符合银行自身预期收益需求。
理论上,供应链金融得以真正发挥效应是建立在该运行机制有效增进了商业银行对参与主体的了解程度基础之上,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潜在收益损失能够以链上各主体利益捆绑的形式进行消解和分摊,虽然未能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矛盾,但却能实现风险的转化和处置。
然而实践中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和融资主体三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以维持三者之间和谐良好的竞合关系。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困境,从供应链金融主导者的角度展开来说,具体表现在:
(1)核心企业主导模式下,核心企业往往对商业银行严苛的要求不予配合,例如不愿意确权,或确权法律效力存在瑕疵等。而且,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会产生依赖性垄断,推动风险的发生,导致中小企业融资中屡屡出现欺诈和套取现金等不良行为。这类案件可谓屡见不鲜,核心企业合谋造假更令商业银行防不胜防,风险控制难度显著加大。
(2)商业银行主导模式下,则容易出现商业银行过多侵蚀核心企业利益的情况,核心企业可能沦为“陪跑”角色,自身得不到实际利益,因此其配合意愿大打折扣。而且,银行习惯性先入为主,对一些“芝麻”“绿豆”类的业务“横挑鼻子竖挑眼”,爱搭不理的行业态度也给众多企业留下了负面印象,再加之一些制度、流程上的低效率和价格上的过度“宰杀”,想要核心企业深度配合确实存在困难。
综上所述,无论是核心企业主导还是商业银行主导,真正需要被“输血”的中小微企业却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么是被核心企业“刮一层皮”,要么是被商业银行狠狠地“割一刀”。因此可以想见,调和三者之间的利益可谓困难重重,使得一个原本能够在逻辑上实现三方合作共赢的理想融资模式沦为商业银行和核心企业两方博弈的较量场,供应链金融的普惠属性荡然无存。
(二)供应链金融运行的信息困境
综合国内供应链金融实践的基本现状发现,供应链金融难以全面深化开展的症结多集中于商业银行一端,对供应链金融实践失败的主体归因也大多集中在商业银行一端。但问题在于,商业银行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是无奈之举。银行既是出资方,同时也是风险承受方,严控风险、拔高要求,这是商业银行的本能反应;既要承担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盈亏自负。
在这种双重需求下,在没有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对于不确定性因素过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自然而然会选择保守策略。具体来说,由于存在着三对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矛盾而使得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困难重重:
一是商业银行与融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商业银行无法全面获悉融资企业的信用信息,供应链金融所服务的主体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信息资源匮乏问题十分普遍。中小企业本身信息要素少,信息价值低,难以采用既有的信用风险分析模型进行评估,基于过往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或许更为可行,但实际效果却不佳。
二是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尽管核心企业规模大、实力强,但其承担的风险有限,因此向商业银行提供的有效信息有限,过度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同样也存在风险,主体责任落空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不乏一些核心企业参与联合造假,更是直接加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审核的难度。
三是商业银行同业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有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也仅限于央行的征信管理系统、网络公开信息及部分人际关系信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信息多数情况下仅存于有限的信息圈层内,无法向外围传递,由此造成了商业银行在应对供应链金融中一些应收账款质押或存货质押类的融资业务时,容易陷入各自为政的境地,信息壁垒无法及时破除。
正是基于这三类信息不对称矛盾,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本能需求使得融资要求过度拔高,造成了典型的融资难问题;为覆盖潜在的融资风险,则以提高资金价格为手段,造成了融资贵的问题。
因而整体上,供应链金融越来越走向了传统贸易融资的领域,尽管在链上,但本质上各主体依旧是割裂的,供应链金融有名无实。
03 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主体剖析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普惠金融模式,可谓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福音,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供应链金融发展雷声大、雨点小,各大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纷纷发力供应链金融但折戟甚多。究其原因,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定位及责任缺失是一个重要层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融资申请人道德风险问题。融资申请人道德风险问题随处可见,“一个萝卜章+两个临时工+一间临时办公室”就能完成造假全部手续,造假成本之低、造假手续之简单,实属业界不宣之秘。例如,2014年的青岛德正系公司供应链金融诈骗事件中,相关公司通过采取伪造货权凭、重复质押等方式,骗取多家银行信用证、承兑汇票,将青岛17家银行裹挟其中,诈骗金额高达148亿,成为震惊全国的融资骗局。再比如,耸人听闻的诺亚财富34亿元供应链金融诈骗案。
第二,核心企业不配合或合谋问题。供应链金融业务得以开展的关键环节在核心企业,特别是在上游采购环节,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核心企业的确权至关重要。然而,确权不配合或存在瑕疵,甚至是合谋造假,使得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件频发。例如,2020年永炜控股旗下子公司的“萝卜章”事件,作为核心企业角色的杭乾通信通过伪造合同、虚构与关联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为质押,并以关联担保的形式骗取多家银行贷款。
第三,商业银行管理失职问题。融资申请人虚构贸易合同,签署虚假的交易合同形成应收账款并进行质押,而商业银行对其未加核实也实属业界传奇,可谓匪夷所思。
例如,2018年工行十堰分行供应链金融骗贷事件,融资者长时间伪造与大型企业贸易合作关系,银行方面未作核实直接采信。市级分支行未能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省级分行层面也不加审核、审查,或审查不严,管理制度沦为虚设,导致这一集中造假行为长期大量存在。
04 供应链金融风险综合性管理思考
(一)场景化思维
金融机构游离在产业之外是典型的资金空转行为,脱离产业发展空谈供应链金融就仅仅是一种纯粹的金融活动,与企业融资无关。
供应链金融落地难,困扰了业内人士,尽管各类观点认同了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但信息不对称在所有的贸易合作关系中都存在,实际上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供应链金融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
供应链金融之难,其根本就在于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供应链金融框架模式视为产品本身,脱离场景而强行推广,空谈业务模式而无落地基础。换言之,场景不同则供应链金融具体运行模式不同,尽管业务本质一样,但俗话说“不是一个世界不要硬闯”,即场景A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注定不能在场景B中应用。
实践中会发现,各类生搬硬套、强行嫁接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比比皆是,到了具体获客、审批、放款及贷后环节会出现各种细节性问题,经常因一个细节问题导致整个业务停滞,最终导致一款融资产品沦为纸面文件,难以产生规模收益。
(二)系统性思维
供应链金融产品移植需有一个可拼接、模块化的操作系统以提供支撑。现阶段,市场中还未形成供应链金融底层标准化的操作系统,不同企业所开发的业务运营系统或运行逻辑无法对外移植,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桥梁并未彻底打通,导致模块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无法进行嫁接。
实践过程中,为特定场景设计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在该行业陷入下行周期时,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那么,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就得寻找新的场景,意味着以往的产品开发步骤需要重新来过,这就造成成本的重复支出。如果存在底层支撑系统,只需根据具体场景嫁接产品,便可不断迭代和创新,一次性成本付出可不断植入多种场景,创造更多利润。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供应链金融得以全面开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实现供应链金融操作系统的搭建,为不同产业链场景下的个性化融资产品提供生长的系统环境。
(三)产业链思维
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另一个重要思维是对产业链思维的培养,即从产业链全局出发以理清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所在,实现从信用孤立到信用穿透的嬗变。产业链思维要求深入产业链条,梳理清楚上中下游的贸易背景关系,从产业发展规律出发,摸清楚各供应环节的风险点,进而有针对性设计产品和管控风险。
如果割裂链条贸易关系,供应链金融就回归到传统流贷,有的甚至异化成了抵质押担保贷款,与此同时相应的风险管理思维也会回归到传统贸易型融资范畴内。以传统信贷模式审查供应链金融类业务,不仅没有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由于增加了过多审核流程而降低了效率,并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负担。
因此,注重供应链金融的产业链思维培养,深入产业发展之中,促进商业银行角色转换,才能有效推动供应链金融实现规模化、效率化落地。
来源:网络综合
www.qijin-finance.com
启金智库
联合
章法网
将于
2023年2月24日-25日(周五/六)
在
济南市
举办《
城投平台/金控/央国企开展保理、供应链金融及其资产证券化最新实务、融资性贸易风险识别防范等案例专题培训
》,预计30+城投、金控、央国企、银行、律所的各领域从业高管亲临现场,分享专业、畅谈未来,诚邀您的加入!
【课程提纲】
第一讲、
城投平台/金控/央国企当前业务融资模式转型及开展应收应付账款融资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实务要点
(时间:2月24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A老师,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某股份制银行和某城商行对公团队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1、城投平台业务定位、经营现状和转型必要性
2、城投平台的融资行为如何判断是否涉及隐形债务?城投平台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业务背景逻辑是什么?
3、城投平台融资现状及业务转型的典型案例
4、央国企、城投平台和资本成立SPV项目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各方诉求和落地成功因素有哪些?典型模式案例
5、金控平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主体的业务现状、转型思路、发展方向和经典案例解析
6、城投平台和央国企在基建、能源、医药等几大领域的典型融资模式案例
7、地产业务融资途径还有哪些,地产公司和城投公司的合作方式及案例
8、央国企对内外担保规定要点解析
9、压降两金的方式有哪些?应收账款出表N种案例解析
10、有效盘活固定资产的政策背景下,看城投、央国企和资本各路诸侯如何行动?
第二讲、城投平台/金控/央国企设立保理、供应链、贸易公司的动机、实践现状及创新业务成败案例解析
(时间:2月24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A老师,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某股份制银行和某城商行对公团队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1、城投平台、金控和央国企布局供应链金融现状
2、体系内业务和体系外业务如何抉择?保理公司的定位究竟是为了盈利还是服务产业链?
3、体系内保理公司为什么存在业务瓶颈?体系外业务的方向在哪?某央企保理公司市场化业务成功案例
4、城投平台开展供应链贸易的动机是什么?操作模式有哪些?实践成败案例剖析
5、城投平台和外部产业机构混改成立供应链公司开展产业金融的典型案例
6、混改的保理或供应链公司授信过程,如何解决不同股东担保问题?
7、某些央企保理公司为什么不用传统保理债权ABS而是采用代理ABS的财务视角解析
8、某些城投平台和央国企旗下保理公司倾向开展通道类业务有哪些?
9、城投平台和央国企旗下保理公司之间的再保理业务产业类型和动机是什么?典型案例分析
10、以江浙地区某些机构开展大宗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案例看如何真正转型产业金融
第三讲、融资性贸易的风险识别、诉讼案例解析及有效防范
(时间:2月25日上午9:00-10:30 )
· 主讲嘉宾:B老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与证券部主办律师、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律师团队华北负责人,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1、什么是融资性贸易?融资性贸易、 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概念典型要素对比分析
2、融资性贸易七大交易模式及典型特征;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如何判断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如何避免虚假仓单、重复质押的问题?
3、融资性贸易所涉资金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等多维度风险分析 :
4、融资性贸易合同4个纵向历史演变过程;
5、银行、保理公司等保理商参与到融资性贸易中的风险分析:融资性贸易中法律关系的认定;融资性贸易中,保理商的善意判断;保理商参与应收账款债权人虚构应收账款如何定性;
6、司法实践1:保理人+融资性贸易or循环贸易案例 :上海金融法院(2021)沪74民终887号
7、司法实践2:保理人的“明知“:排除“应当知道而不知道”
8、融资性贸易的风险案例实证研究及裁判建议:
案例1:长三角地区集中爆发的钢贸危机:“中铁物流事件” ;
案例2:青岛港德正系诈骗事件;
案例3:上海电气应收账款逾期事件;
案例4:上实发展应收账款逾期事件;
案例5:佛山中金圣源铝锭事件现货仓单暴雷事件;
案例6:秦皇岛港铜精矿失踪事件
第四讲、城投、金控和央国企供应链ABS/ABN实践案例详解
(时间:2月25日上午10:30-12:00 )
· 主讲嘉宾:C老师,中原银行总行和郑州银行总行投资银行特约顾问。
1、当下城投、央国企融资结构环境分析及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的诉求下ABS井喷发展的逻辑分析
2、如何正确理解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融资担保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关于央企开展ABS业务增信问题的回复
3、关注城投、央国企ABS违约案例、反向探析资产证券化业务关注要点
4、城投融资结构新的转型方向:非标转标案例解析、福建省首单-单SPV-CMBS案例解析、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政策逐步完善、市场不断扩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5、城投和央国企供应链ABS业务落地实操:某城投安置房信托受益权ABS、保障房ABS、租赁住房ABS、购房尾款ABS、供水收费收益权ABS、供应链ABS、某央企代理ABS、出表ABS等实际案例
6、趋严监管背景下、上交所、深交所及交易商协会、基协对ABS的资产发行及挂牌指导意见分析
7、城投、金控和央国企供应链业务未来发展方向研判
闭门业务对接交流会
(时间:2月25日下午13:30-16:30 )
预计30+城投、金控、央国企、银行、保理公司、律所的各领域从业高管亲临现场,抛实务问题,现实痛点,解疑点难点,三位特邀讲师主持。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往期推荐
供应链金融十大风险及七大防范措施
信托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思考
融资性贸易=供应链金融?
应收账款管理三个核心要素
商业保理业务风险点梳理
供应链金融的“前世今生”:创新、风控、商业模式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分析与实务操作
国资委对央企供应链融资担保的新解释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这几大问题你必须知道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现有的模式有几种?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