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税务报》2023年2月7日B1版
编者按:自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惩处违法违规骗税行为的部署要求,采取“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工作策略和合成作战等机制,严查狠打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政策落稳、落快、落准、落好,为优化经济税收秩序提供有力支撑。有关打骗战法正被积极运用到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中。本版刊发有关一体化打击骗税的探索。
高价茶枕牵出骗取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案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靖安县税务局 熊宁生
2022年9月,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一家生产茶叶香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引起税务机关的警惕。多个迹象显示,这家企业涉嫌骗取留抵退税。
交叉检查筛出一家茶叶枕生产企业
为提升检查质效,宜春市税务局2022年9月抽调各基层局业务骨干开展交叉检查。在税收大数据分析过程中,税务人员发现,首次申报增值税留抵退税的A公司存在诸多疑点:企业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废弃的干茶叶,产品单件成本只有30元,卖出价却高达320元,且产量销量都很大。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耗能、员工人数却有限,与其产销两旺的数据相比,严重不匹配。
税务机关立即组织税务人员到A公司生产场地核查。进入企业生产车间,呈现在税务人员眼前的是一幅破败景象:没有一个工人,没有一台生产设备在运转,多数生产设备甚至未接通电源,且锈迹斑斑,有的上面已结蛛网。
“你们的产品为什么卖价这么高?既然产销两旺,为什么没有开工生产?”“你们产销两旺的数据是不是真实的?”面对税务人员的一连串提问,A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有些慌张,但很快镇定下来,并给出了解释。
刘某说,用废弃的干茶叶生产香枕,要经过挑选、粉碎、烘干、包装茶叶以及定制布料,缝制不同花色、品种和型号枕套等多道工序,人工成本较高,加上带有天然茶香的枕头有助于睡眠,深受消费者喜爱,所以香枕能以比较高的价格卖出。
至于企业的产能为什么与销量不符,刘某解释道,为减少市场波动导致的损失,企业通常是按客户订单批量生产香枕,订单产品一做完就给工人放假。目前企业正处于订单完工期。由于企业生产场地处于偏僻山区,空气潮湿,设备容易生锈、漏电。为防止设备漏电引发火灾,就让员工在停工期拆除了设备电源。
数据关联分析揪出一个骗税团伙
刘某的解释看似合理,但税务人员并未信以为真,而是登录金税三期系统,有针对性地调取与A公司相关联的所有数据,展开深入分析。
在原材料购进方面,A公司的收购发票信息显示,每个月A公司从附近某村茶农朱某那里收购大量废弃的干茶叶;其他干茶叶来自位于宜春市宜丰县的B公司,交易量非常大。
为核实相关交易的真实性,税务人员到某村找茶农朱某调查核实情况,但经查发现该村并无此人,该村也不是茶叶主产区。
在进一步调查中,让税务人员吃惊的是,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竟然是A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的妻子,且B公司只为A公司供货。
税务人员在另外两方面的调查也有了新的发现:一是,出于方便清洗考虑,A公司在每件香枕上都缝制了一条拉链,可是该公司购进拉链的数量远远少于其所产香枕的数量。二是,近期A公司销售给本市靖安县C外贸公司的香枕数量突然大幅增加,而C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竟然是A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的表弟。
税务人员由此判断:A公司有可能以收购茶农朱某和B公司的废弃干茶叶为幌子,自行开具虚假农产品收购发票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产生留抵税额用于骗取退税。同时,虚增销售额高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C外贸公司,用于骗取出口退税。
一个虚开发票骗取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的跨区域团伙作案链条渐渐浮出水面。
税务人员将通过分析调查取得的一个个证据摆在刘某面前,并细致讲解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和不如实交代作案事实的后果,刘某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交代了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的事实。
这是一起蓄谋已久、分工明确的跨区域团伙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与出口退税的“双骗”案件。该团伙中,B公司负责收购农产品粗茶叶,简单加工成干茶叶后交给A公司,同时为A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将按规定不能作为留抵退税的农产品收购发票进项税额,转化为可以办理留抵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A公司负责生产茶叶香枕,通过收购假茶农的废弃干茶叶自开虚假农产品收购发票,以及接受B公司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假抵扣进项税额,共计258万元,申报留抵退税。同时,A公司为C外贸公司虚开平均单价高达320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由C外贸公司采用平进平出或略提价格的手段报关出口,骗取出口退税。
鉴于案情重大,根据有关规定,主管税务机关果断阻断了A公司的留抵退税业务,并将调查发现信息移交给上级税务机关稽查部门。
收到有关线索后,宜春市税务稽查部门立即对A公司立案检查。经查证实,A公司接受上游B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留抵退税,同时对下游C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目前,稽查部门已将该案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交司法机关,交叉检查团队已将该虚开骗税团伙中另两家企业的涉税违法线索移交所属征管和稽查部门。
筑牢退税“堤坝” 斩断骗税“黑手”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靖安县税务局副局长 叶小丰
为确保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落准落稳,作为处在税收征管一线的基层税务机关,要严查狠打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将防范、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一体化,筑牢退税“堤坝”,斩断骗税“黑手”。
国家税务总局靖安县税务局分析骗取留抵退税和骗取出口退税典型案例,总结案件反映的管理薄弱环节,不断建立健全退税制度规则和岗责体系,并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风险指标模型,构建一套防范虚开骗税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常态化打击骗取退税的工作机制。
打造攻坚团队,形成打防战法
打造评估“尖刀班”攻坚团队。按照“专业高效、分工协作、灵活机动”的原则,从货劳、风控、征管、税源等部门抽调8名业务骨干,组建打击防范骗取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的风险防控团队,一手抓快速退税,一手抓风险防范,由该团队担负退税重大风险应对和“疑难杂症”处理工作。该团队成立后,通过多维度数据筛查,划分企业涉税风险等级,及时发现风险点,统筹风险任务推送。该团队分级应对涉税风险,对低风险纳税人进行提醒辅导,对中风险纳税人开展约谈评估,对涉嫌偷骗税和虚开发票的高风险纳税人则按规定及时移交稽查处理,确保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可控,将加快退税进度与严防退税风险统筹推进,努力实现疑点发现快、风险防得住、管理跟得上。
形成防范打击骗取退税战法。聚焦留抵退税工作,建立一套防范打击骗税行为的工作制度和方法。一是把留抵退税工作机制推广到出口退税工作中,同步扎牢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两个“篱笆”。该合成作战机制在打击跨区域虚开骗税团伙方面取得成效。二是提升判定涉税风险的精准度。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前预判骗取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的风险点,如虚增进项税额、隐匿营业收入、虚假申报等,及时前移防线;通过风险企业发票电子底账清册查询,迅速锁定有关企业的发票取得和开具信息,精准筛出关联交易和骗税疑点线索,实现对有关上游虚开企业和下游受票企业全链条打击。2022年,靖安县税务局借助这套工作战法,将8户涉嫌骗税企业移送稽查立案,挽回税款损失2000多万元。
完善机制保障,抓实举措推进
完善机制强保障。一是完善工作推动机制。成立以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留抵退税落实工作小组,统筹推进退税政策落实。二是完善宣传服务机制。综合运用云直播、微课堂、短视频等方式,通过“两微一端”等高效便捷的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退税政策,同时对偷税骗税等行为坚决打击,并及时曝光骗取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三是完善政策辅导机制。通过“赣税行”掌上服务平台、电话、上门辅导等方式,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精准辅导,确保法定代表人知政策、财务人员懂政策、办税人员会操作。四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把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检查、巡查督查的范围,确保退税工作规范开展。
抓实举措稳推进。拉出单子,即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制定时间表、任务图,将各项工作细分到岗、落实到人。摸清底子,即开展企业摸底调查,全面整理划型标识,掌握留抵存量和增量税额,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及时发现风险。铺好路子,即做好金税三期征管系统升级维护工作,优化退税流程,精准高效退税。
健全联动机制,扎紧风险关口
健全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外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税务、公安、检察等六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组会议,研究防范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税务稽查部门的分析软件、公安经侦部门的查询平台、人民银行的资金查控平台,共同分析查找涉案企业的违法犯罪轨迹,提升案件查处的速度和准度。二是加强内部联动机制。深化稽查部门与货劳、风控、征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由稽查部门将已确认虚开、偷税企业的分析数据传递给货劳、风控部门,协助构建留抵退税风险企业模型,实现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的事前防控及退税企业资料审核的分级管理。在不改变相关人员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优势,实现问题快速响应、资源有效整合、风险及时阻断。2022年4月以来,靖安县税务局通过有关联动机制,高效完成辖区企业的发票取得和开具信息,查找出关联交易和骗税疑点线索,及时阻断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500余万元。
紧扎事前、事中、事后的退税风险口。一是退前筛得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前研判退税规模、行业类别、退税户数等,确保精准退税。通过此举,靖安县税务局及时防止5户商贸企业违规退税。二是退中核得准。建强“团队化”审核队伍,抓实“一体式”审核流程,建立“集中办”审核模式,提升审核质量。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精准筛选疑点线索,重拳打击团伙式虚开骗取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对采取虚增进项、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退税违法行为“露头就打”。三是退后查得严。采取“自查+检查”“线上+线下”“政策辅导+风险提醒”等方式,开展退后核查;通过开展留抵退税“回头看”,加强事后抽检,常态化开展风险分析,精准识别不合规退税企业。
打击防范骗取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基层税务机关处在管理一线,要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技能、深入开展“一案双查”、管查互动等措施,建立健全全链条打防虚开骗税体系,努力从源头筑牢退税“堤坝”,斩断骗税“黑手”。
以案为鉴,一体化打击双重骗税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税收征管教研部智慧税务教研室主任、教授 王文清
· 专家视点
增值税留抵退税与出口退税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现实中,一些不法分子却将其视为可以捞钱的“商机”,大肆以团伙作案方式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这个茶叶香枕骗税案即是典型一例。事实上,为了不让留抵退税政策“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自2022年4月1日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实施了一系列严查狠打骗税专项行动,对团伙式、跨区域和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行为产生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结合现实的复杂性,笔者认为,为精准护航国家税收安全,进一步遏制虚开骗税行为,税务机关需要不断总结打击虚开骗税经验,完善全链条打防体系,把防范打击“双骗”案件一体贯通,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展开行动。
跨区域团伙式骗取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是不法分子叠加利用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作案的新形式。从这个茶叶香枕双重骗税案件来看,3家涉案公司人员、业务均相互关联,但为逃避税务监管,运用“障眼法”分别在不同区域设立、经营,增加涉案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装扮得“严丝合缝”,形成复杂的骗税链条。税务机关借助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及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税务机关应把防范打击骗取留抵退税与出口退税一体贯通,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常态化、跨部门跨地区协同联动作战,搭建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动态精准监管机制和严密风险防控体系。
“多兵种”协同打。一是跨部门协作提高联合打击速度。进一步优化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常态化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搭建联合多部门的权责统一、相互配合的监管体系,并以地市为单位设立常设机构,形成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力量互动、执法互助的工作协作机制,齐抓共管。同时,持续及时曝光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强力震慑不法分子。二是跨区域协作提高数据共享速度。完善联合调查、异地协查团伙案上下游企业的办案机制,形成工作联动、风险联防、问题联治的局面,为固定证据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跨处室协作提高打击反应速度。从源头、敏感货物、核实产能等方面入手,强化税务稽查与货劳、风控、征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一体式”税收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打击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四是跨国界协作提高情报交换速度。不断拓展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范围,建立互通信息的数据交换平台,互通出口企业离岸公司、离岸账户的资金流信息,核查进出口货物价格的合理性与差异性,为提高打击骗税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合成式”纵横打。纵向“联动”,即以堵塞虚开发票的漏洞为纵轴,以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应用为突破口,加快替代各类发票的推广进度,在事前、事中、事后紧盯发票业务全流程,从发票开具源头开始,覆盖日常管理、风险应对、纳税评估、内控督审等环节,建立信息共享、闭环管理、无缝衔接的防控涉票风险机制,及时发现隐瞒收入、虚开发票及虚抵税款等涉税违法行为,增加不法分子造假的难度。横向“联动”,即以防范骗取留抵退税与出口退税一体贯通为横轴,把税收大数据分析显示的留抵退税与出口退税异常的关联企业作为重点,从产能与耗电量是否匹配,进销品名、规格、数量是否匹配,销售单价同比差额是否悬殊,资金往来是否有回流现象等各方面进行比对衔接,形成严密的退税风险防控网。同时,加强税务稽查实战培训,提升稽查人员稽查技能。
“立体化”智能打。其一,加强税务系统应用资源整合。将金税三期系统与增值税发票管理、电子底账、出口退税审核、金税协查、出口函调等系统数据纳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实现大数据税控管理无缝隙。同时,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自动预警监测模型,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其二,加强税收风险预警分析。通过宏观筛查,确定本地区面上的风险异动情况。通过微观分析,确定高风险企业点上的异常开票及出口信息。推进宏观筛查与微观分析点面结合,实现区域退税风险无死角监控。其三,加强“双骗”税案风险线索获取。关注纳税人涉税数据的合理性,不断丰富筛查数据途径,拓宽风险筛查思路,积极获取各类涉税风险线索,如走逃(失联)企业信息、所得税违规企业信息、开票地址相同等异常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稽查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