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050
Tax100会员
32578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内蒙古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 ...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3号|河北省退役军人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474
|
回复:
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度”
[复制链接]
内蒙古政策君
内蒙古政策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8489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税界元老, 积分 18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399 积分
税界元老, 积分 18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399 积分
积分
18489
发消息
2023-2-10 07: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乌海税务
标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度”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Y0NTA0OA==&mid=2650143203&idx=8&sn=a679ab4221c6745a2e387414d64699da&chksm=83299034b45e19225d57cadf32fcdde739ba2d81bacd89986ba325604f7ca76d6f1e80ba9040#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2-08 15:30
二维码:
-
在中国人心目中,“唐诗”这一名词标志着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56000多首读不够、引用不完的唐诗,魅力到底在哪里?具体来说,唐诗为什么能在如此长久的岁月中一直得到人们的推崇?为何唐诗中的名篇名句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唐诗繁荣——中国古代社会和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经过长期的发展阶段,在题材走向、格律形式、艺术手段、风格倾向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强盛繁荣的唐代的到来,中国诗歌也进入了巅峰时期,继而产生了古代文学中最为辉煌的唐诗。
文学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唐诗也是如此。公元618年,自汉末以来长达400年的混乱局面告终,中华大地上迎来了繁盛、统一的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这是唐诗繁荣的肥沃土壤,也是唐诗超越前代诗歌的有利条件。
You must have an HTML5 capable browser.
6▲短视频: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宣传片。视频来源:央视网
比如山水诗早在六朝就已相当繁盛,但是谢灵运等山水诗人吟咏的只是江南一带的明山秀水,他们不能亲历黄河、泰山等雄壮的山川,笔下的山水诗也就无法达到雄伟豪壮的境界。唐代诗人就不同了,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李白可以咏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将进酒》)的奇观,杜甫可以面对泰山而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壮语。更不用说岑参亲至西域,目睹雪山、热海等独特风光了。所以唐代的山水诗,无论是境界之阔大,还是风格之奇伟,都远远超越了前代诗人的同类作品。
由于实现了大一统,唐代的诗人自然源出多个地域、多个民族,如李白、白居易之先世皆出于西域,元结、元稹、独孤及等出于鲜卑,刘禹锡先世出于匈奴,皆为显例。以汉字书写的诗歌是唐代不同族群、不同阶级身份的人们共同的表达工具,也是达到民族认同的文化利器。可以说,这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是唐诗在整体上超越前代的重要原因。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李白》剧照。 资料图片
唐朝的社会背景对唐诗繁荣的促进作用一目了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唐诗在艺术上臻于极盛的历史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义的“诗”包括四言诗、楚辞体以及词和散曲,我们现在所说的是狭义的“诗”,就是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也包括一些杂言诗在内的诗歌。唐诗为何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要的句式?这正是中国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中国的诗歌以汉字为书写形式,汉字是一种表意的音节文字,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诗经》中绝大部分诗句是
四言句
,由于古代诗歌一般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所以四言句基本上由两个节拍构成,最常见的节奏结构是“二二”。久而久之,这种句式难免显得单调,到了汉代,
五言诗
终于应运而生。五言诗虽然每句诗只增加了一个字,却让诗句划分为三个节拍,常见的节奏结构是“二二一”或“二一二”。显然,与四言句相比,五言句不但多出一个节拍,而且既有双音节的节拍,也有单音节的节拍,且单音节的节拍在句中的位置还可以变化,这就使句式比四言句灵活多了。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又发展出
七言诗
,它的节拍数增加到四个,不但让句式更加灵活多变,而且较大地增加了诗句意义的容量。
从汉魏到南北朝,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四言诗则逐渐衰微。到了唐代,虽然偶尔有人写作四言诗,但五言和七言已经成为诗歌的主要句式,这种情况历宋、元、明、清诸代而无改变,直到现代,人们写作古体诗歌时仍然如此。
唐诗正好处于五言诗、七言诗在形式上趋于成熟的历史阶段,所谓独得先机。唐诗在形式上更大的历史机遇体现于诗歌的平仄格律上。中国诗歌的格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草创到成熟的漫长历史时期,唐代适逢格律定型的关键时期。古代汉语有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中国人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继而探索如何让不同声调的汉字在诗句中有规律地交互出现,最大程度地实现诗歌音调的铿锵之美。从汉魏到南朝,无数诗人孜孜摸索,终于在声调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唐代诗人在前代诗人几百年辛勤探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了平仄格律,而平仄格律正是五言诗、七言诗格律中最重要的内容,形成之后历宋、元、明、清,持续到如今。可见,唐诗在艺术形式上作出的贡献、在艺术水准上达到的高度,均可说是适逢其时。
唐诗经典——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巅峰
唐诗篇什繁复,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56000多首,家弦户诵的名篇也数以千计,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全唐诗》,900卷,清代曹寅、彭定求等编纂。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盛唐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在此期间全面繁荣。彼时,由于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生追求。有些诗人以侠少的身份出现,成为热情的进取者,希望通过从军立功等方式施展抱负;另有一些诗人则以隐士的身份出现,成为恬静的退守者,希望幽居山林以获得生活与心境的宁静。当然,也有一些诗人身兼上述两种身份,因时变化。人生态度是盛唐诗题材取向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
的作品大多以清新秀丽的语言,描绘幽美的山水景色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人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之中,滤去了现实生活中的名利杂念,从而达到静穆空灵的境界。王维诗中的辋川田园,孟浩然诗中的襄阳山水,都已升华为一种审美意境,是中华民族热爱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艺术积淀。
边塞诗派
的主要作品以唐朝的边境战争为表现对象。诗人们描绘了塞外大漠的奇异风光,塑造了边关将士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人生理想。盛唐边塞诗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内蕴都比较复杂,既展示了英雄气概,又有儿女心肠,交织着激昂慷慨的豪气与缠绵婉转的柔情。诗作鲜明地体现了盛唐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这种富有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的精神面貌,在诗歌中的体现就是“盛唐气象”。
You must have an HTML5 capable browser.
▲短视频:《李白行吟》 视频来源:央视网
展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首推李白的诗作。李白以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取向和惊人的艺术造诣,成为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他热情地讴歌现实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对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渴望自由、追求解放,虽然受到现实限制却一心要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中华民族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典型。所以,以浪漫想象为主要特征的李白诗歌,事实上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想落天外的精神漫游仍以对人世的热爱为归宿。笑傲王侯、桀骜不驯的“诗仙”李白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原因就在于此。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海报。
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杜甫,在青年时代也受到盛唐诗坛浪漫氛围的影响,但他很快就从浪漫主义诗人群体中游离出来。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诗作生动描摹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因而杜甫的诗被后人誉为“诗史”。杜诗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它还记录了动荡时代的急风骤雨在诗人心中激起的思绪和情感波澜。杜诗中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在艺术风格上,李白的诗飘逸奔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两者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后代诗歌的审美趣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个以白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为羽翼,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强化了诗歌讽谏美刺的功能,在艺术上则以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为特征。另一个流派以韩愈为首,孟郊、贾岛、卢仝、李贺等人为羽翼,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勇于创造的精神,善于刻画平凡、琐屑甚至苦涩的生活,展示雄奇险怪乃至幽僻的景象,艺术特征是语言戛戛独造,风格或雄奇,或幽艳,或怪诞。就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诗人艺术个性的独特性而言,中唐诗坛百花齐放,比盛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诗精神——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生动体现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鼎盛的标志,最典型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首先,中华文明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是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创造力量的民族。众所周知,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先民却认为火是自己当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典型地反映出中华文化与古代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天上的神灵,中华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信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唐诗不像古希腊诗歌那样将颂扬神灵当作最重要的主题。从江南春雨到塞北秋风,唐代诗人描写的风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间山水,而不是虚构的天堂乐土;从民间疾苦到文士不遇,唐代诗人描写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幻想的神话故事。王维、孟浩然等人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中潇洒徜徉,高适、岑参等人在风沙弥漫的塞外大漠中驰骋豪纵,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低吟“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他们的诗作都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都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淋漓抒发。
其次,中华先民以独特的方式来感受人生、领悟人生真谛。且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席不暇暖,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升华进入诗的境界。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殊途同归。儒、道两家相反相成,他们对人生的诗意把握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特的诗歌纲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在唐代诗人的眼中,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任何情感,都是洋溢着诗意的真实存在。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中国人在需要抒发情感的任何场景中,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唐诗名篇来吟诵。当你因时光流逝而心生惆怅、烦恼时,可读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当你发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想要及时游赏时,可读韩愈的《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当你偶然来到山清水秀之地游览休憩时,可读王维的《青溪》与韩愈的《山石》;当你移居择得佳邻,满心欣喜时,可读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当你在异乡适逢佳节而格外思念远方的亲友时,可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你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时,可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你思念远方的友人时,可读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与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当你人在旅途自感孤寂时,可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与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当你在暮色渐浓的黄昏心有所感时,可读韩愈的《秋怀诗》;当你少小离家,父母亲对你谆谆嘱咐时,可读孟郊的《游子吟》与韦应物的《送杨氏女》;当你与家人分居两地,却已多时没有问候他们时,可读张籍的《秋思》与岑参的《逢入京使》;当你重逢多年未见的亲友,把盏话旧时,可读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如此生动地反映人们内心喜怒哀乐的长篇短什,如此深切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一代诗歌,称唐诗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亦宜乎!
可以说,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而世界上其他民族通过阅读唐诗来理解中华民族,也可获得格外真切鲜明的印象,且可领会其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她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明眸皓齿及翠羽明珰,还有眉尖颦笑及心底波澜。所以,在唐诗萌发之时,东亚邻国的人士就开始认真阅读唐诗,并学习写唐诗。日本的遣唐使晁衡,与李白、王维皆结下深厚的友谊,新罗来唐留学的崔致远,在唐时所写诗歌甚至被后人编进《全唐诗》。此外,白居易对日本古典诗歌、杜甫对朝鲜半岛古典诗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即使是遥远的西方,人们一旦窥见唐诗的绝代风姿,也都为之倾倒。李白的《长干行》经美国诗人庞德译成英文后,成为英语世界中家喻户晓的诗歌名篇。2020年,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轰动一时。所以,如果要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诗绝对是一张最合适、最精美的文化名片。
▲1月7日,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艺术家在“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上表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新华社记者 李睿摄
(作者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上海
浙江
山东
辽宁
河北
吉林
热点答疑
人社政策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