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曾德伟 于 2020-4-30 10:08 编辑
央视聚焦2019经济半年报:减税降费成效渐显 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2019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上半程。这几天,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一些宏观数据陆续发布,央视《焦点访谈》等栏目关注2019中国经济半年报,专家分析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得力于政策持续发力,从税务等部门已统计的数据来看,减税降费政策获得感强,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下降。
船行大海,难免遇到各种风浪。如何抗风浪、迎挑战,检验着中国经济航船的质量和性能。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作出了做好“六稳”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稳就业”摆在了首位。各项稳就业、促就业政策纷纷出台,今年又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发力,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说:“从这个宏观统计的数据来看,我觉得整个上半年就业的形势还是比较平稳的,如果你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现在的结果,应该说好于我们的预期,从现在来看的话,我们今年完成就业的目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还应该是超额完成。” 事关百姓生活的就业稳住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势头不减。今年以来,“六稳”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投资和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消费依然强劲,升级趋势明显,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运行。 扎实推进口岸提效降费,针对特定企业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做好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外贸“组合拳”为进出口企业打开了新天地。 今年4月1日,深化增值税改革系列措施正式实行。根据税务总局数据,深化增值税改革首月即实现净减税1113亿元,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实现净减税476亿元,占总减税金额的比例超过四成,居所有行业首位。不仅仅是增值税改革,今年,我国实施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一系列减税措施的落地,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缴费比例、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政策……今年上半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于吸纳就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也来自动能加快转换释放的持久动力。据统计,1到4月,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43.9万件。前5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9%,其中,研发设计服务投资增长27.1%;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产业技术创新基础,加快推进新技术产业化,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6月6日,工信部向四家企业发放5G商用牌照。 随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将以其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在更多行业实现应用推广,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在5G这一新型基础设施之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汇聚,将孕育出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还源于更高水平的开放。 从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扩容自贸试验区到出台外商投资法,中国行动印证开放决心。 就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出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外商将进入更多领域投资;同时出台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和领域。对于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实行免征关税政策。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来讲,这个应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在上海的项目此时此刻正好进入设备制造、设备安装的历程当中,如果进口零部件变成一个鼓励类的项目的话,对于我们整个项目无论是进度还是成本,还是它的效率来讲,都非常有帮助。” 大道至简,读懂了中国创新、改革、开放的决心与行动,就找到了中国经济无惧风雨、稳健前行的密码。中国经济困难虽多,但希望更大;挑战虽多,但信心更足。 稳中有进,上半年的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结果,是一系列务实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的结果。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浪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的。面对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不动摇,才能扬帆破浪,御风前行。
主持人:减税降费这个政策是近些年来来我们实施的力度比较大的,在今年上半年发挥了怎样的效果,陈(昌盛)先生您的观察是怎么样? 陈昌盛:减税降费政策获得感强 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应该说减税政策现在是效果非常好。因为今年我们实现了一个大规模减税,这种规模在全球来说都是罕见的一个减税降费力度。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关心这个事儿,所以从政策实施后我们也密切关注。通过税务部门已经统计的(减税)情况来看,我们减税执行效果是很好的。
数据以外,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我自己就跑了100多个企业,另外我们联合蚂蚁金服做了两万多家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在全国做了5000家大中型企业的数据,得出了一些效果,小微企业普遍感到这一轮的减税效果获得感很强。有一个初步统计,就是有10%(企业)他们感觉他们税负降低了13.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而且从行业的这种分布来看,就是原来税收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布,占5%~10%这一档的明显提升,其他档就有明显的下降。还有不同行业、地区的都出现了减税效果的明显提高。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企业我们问他们减税降费后得到了这么多好处,他们准备干什么,我们做了一个跟踪。把这些企业问卷收回来,大概20%左右的企业认为要用来增加利润,有10%左右的企业用来扩大投资,有17%左右的企业用来扩大研发投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轮的减税降费政策非常好的、效果落实情况非常好,企业的获得感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要客观承认,还有一些施行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个别行业,比如说建筑行业,进项税和销项税两个的税率减的幅度不一样,等于销项税这端的减税幅度要比进项税大,所以相对来说,相对短期内的后端感受率低一点。但是总体上说,企业反应非常好,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一轮的减税降费大幅提振了企业信心。 主持人:那么,我们看到在国家统计局发布会上获得的这些数据也似乎能够验证这一点: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29910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是5.8%,那么其中值得我们特别观察的也是刚才提到的,就是我们对于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要怎么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是180289亿元,增长幅度5.7%,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史博:在研发、设计、服务方面的投资明显地提升,这个时候用减税降费的影响重要的正面的影响,同时增值税是在这个四月份开始调降的,所以说中国主要的影响可能在下半年体现,最重要的影响的是企业更多地愿意进行研发方面的投入。 减税降费的效果已经在投资、在企业的运营中间、在研发投入方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显现,这点非常重要。这些对我们真正地做到经济结构调整来说,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