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编辑︱劳动法库小编
实务资讯,供朋友圈分享,投稿邮箱:szlaw@qq.com
小编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亡。该条款自出台后就争议不断,甚至有人认为会引发伦理道德风险。
对48小时之限是延长好还是干脆取消48小时的限制好?人社部就此进行了答复,供参考:
一、对取消48小时之限的答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647号建议的答复
人社建字〔2019〕2号
您提出的关于取消《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48小时之限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及时为工伤职工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用人单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工伤保险制度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确有一些政策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保障主体是“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与工作的相关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亡”的规定,考虑了此类情况导致的死亡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一定意义上是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范围扩大到了“因病”范围,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职能范围。因此,在对此类情形工伤认定的把握上,既要考虑工伤保险的制度属性和我国现阶段国情特点,还应兼顾与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的利益平衡,不能无限度扩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日本等少数国家将“过劳死”纳入了工伤保险保障范围,而且日本的“过劳死”认定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调查程序。鉴于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了“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亡”的规定。对于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不能认定为工伤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其他社会保障渠道给予保障。
确如您建议中指出,工伤认定48小时之限存在矛盾和不足,实践中引发了一些分歧和问题。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的建议,我们将认真加以研究,并提请全国人大法工委、司法部等立法机关,在完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过程中予以参考。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9年6月27日
二、对延长48小时之限的答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421号建议的答复
人社建字〔2017〕133号
您提出的关于延长视同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建议收悉,经商人大法工委,现答复如下:
工伤保险是为保障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保障主体是“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与工作的相关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这一规定,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扩大到了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形,考虑了此类突发疾病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这部分人员的权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这样规定,基本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在保障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职工权益的同时,可以避免将各类突发疾病无限制地纳入到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内,从而影响工伤保险基本保障作用的发挥。
对于不符合工伤保险保障条件的职工,我国已建立了覆盖各类人群的、城乡统筹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渠道给予保障。
您建议中反映的视同工伤48小时时限规定具体执行中的一些问题的确一定程度地存在,您提出的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牵头,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有相关资质的医疗鉴定机构、工伤认定机构以及必要的法律专家进行专门的调研,将视同工伤死亡认定时间延长至3-5天或更长的期限的建议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并配合立法部门在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时予以考虑。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7年7月28日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资支付环节和违纪处理环节很容易发生劳动争议,劳动法库推出全干货实操课程:工资支付与违纪处理实操技巧(2022),详解风险控制要点和实操方法!纯干货!点击蓝色字体可查阅全部内容!
▼点击下方卡片 一键关注劳动法库
▼往期精彩内容
收藏!最高院公报19个工伤案例裁判规则(截至2022第11期)| 劳动法库
2022-12-24
阳了能上班吗?居家隔离怎么发工资?官方最新回应来了!(12.21)| 劳动法库
2022-12-22
精辟!追缴社保受2年时效限制?高院这次把道理说清楚了!| 劳动法库
2022-12-21
上班途中猝死,离单位还有几百米,算工伤吗?| 劳动法库
2022-12-20
入职就怀孕,老要请病假,公司不予录用获高院支持!| 劳动法库
2022-12-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