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413
  • Tax100会员 28064
查看: 560|回复: 0

县域财政2020:安徽省10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2-12-22 1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0:安徽省10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20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0260&idx=1&sn=4857fe778127b47bf9be887c929e17e7&chksm=c09b30caf7ecb9dc2ebaf10c3f492e44e3f8f22eed1548786e0b7f6b378747b8e0aa7987f2a4#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安徽省10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338期)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它位于中国中东部,是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根据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61027171人。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见表1、图1)。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区位优越,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
表1 安徽省行政区划表


图1:安徽省行政区划图
县域是我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发展高质量的县域经济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从而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从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来看,阜阳的财政收支差额(471.7亿元)高达全省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合肥(401.9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地级市为马鞍山(95.29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阜阳和最低的马鞍山两者相差了3.95倍。从2020年各市的财政自给率来说,有8个地级市的财政自给率超过了安徽全省的财政自给率(43.05%),分别是芜湖(68.27%)、合肥(65.50%)、马鞍山(64.01%)、宣城(51.85%)、滁州(48.83%)、蚌埠(48.63%)、铜陵(44.82%)和淮北(43.58%)。财政自给率全省最低的是六安(26.31%),财政自给率最高的芜湖和最低的六安相差了41.96个百分点(见图2)。

图2:2020年安徽省各市财政自给
分下辖各县区情况来看,2020年安徽省104个县区中财政盈余的县区有2个,分别为博望区和弋江区,其余各县区的财政支出均大于收入,存在差额。潜山市、阜南县、望江县、宿松县、岳西县、石台县和太湖县等7县的财政自给率不足20%,其中潜山市、望江县、宿松县和太湖县属于安庆市,太湖县的财政自给率在10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排名中最为靠后。财政自给率超过90%的县区有博望区、弋江区、镜湖区、蚌山区、雨山区和花山区等6县区,其中博望区、雨山区和花山区均属于马鞍山市(见图3)。财政自给率在20%-30%范围的有霍邱县等23个县区,在30%-40%范围的有埇桥区等22个县区,在40%-50%范围的有无为市等14个县区,在50%-60%范围的有长丰县等17个县区,在60%-70%范围的有瑶海区等9个县区,在70%-80%的县区有鸠江区等6个县区,在80%-90%范围的有花山区等4个县区。

图3:安徽省10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
下面我们将从县域的财政收支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更为细致的了解安徽省财政自给率情况。
一、合肥市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合肥发展迅速。合肥现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个县,1个县级巢湖市,以及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均小于财政支出,存在收支差额。超过60亿元的县区有1个,超过40亿元的县区有4个,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是庐阳区,为4.22亿元。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包河区,为85.9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庐江县,为25.08%,低于包河区的60.82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低于40%的县区有2个,处于50%-60%的县区有3个,处于60%-80%的县区有2个,高于80%的县区有2个。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庐江县是庐阳区的14.59倍,其财政自给率低于庐阳区的63.02个百分点(见图4)。

图4:2020年合肥市各区财政自给率
二、芜湖市
芜湖市现辖无为市,南陵县,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湾沚区和繁昌区。市域面积6009.02平方公里。201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范围包括安徽省全域,其中芜湖等市被列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芜湖市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2020年芜湖市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的县区是无为市,为39.71亿元,财政自给率最低,为40.03%。弋江区的财政自给率大于100%,说明财政盈余。镜湖区财政自给率紧随弋江区,为98.95%,财政收支差额为0.36亿元。2020年芜湖市各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分为三个层次,无为市、南陵县和湾沚区的财政自给率处于40%-70%,繁昌区、鸠江区和镜湖区的财政自给率处于70%-100%,弋江区财政自给率超过了100%(见图5)。

图5:2020年芜湖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三、滁州市
2020年滁州市大力支持发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滁州市下辖的8个县区中,定远县财政收支差额最高,为44.38亿元,财政自给率为32.45%。琅琊区财政收支差额最低,是定远县的5.94倍,财政自给率高于定远县35.58个百分点。天长市财政收支差额在滁州市各县区排名第三,财政自给率为58.97%,排名第一,比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二的南谯区高0.19个百分点。凤阳县的财政收支差额为31.29亿元,在滁州市8个县区中排名第二,财政自给率为43.59%,排名第三。明光市财政收支差额排名第四,财政自给率为40.29%,仅高于定远县7.84个百分点。全椒县财政收支差额低于明光市4.95亿元,其财政自给率高于明光市7.99个百分点。来安县、南谯区和琅琊区三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均低于20亿元,财政自给率均高于50%(见图6)。

图6:2020年滁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四、阜阳市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西与河南省新蔡县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相接。总体来看2020年阜阳市下辖的8个县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在安徽省各县区来看是相对较高的,因此财政收支差额较大。2020年临泉县财政收支差额最高,为73.25亿元,阜南县紧随其后,为67.00亿元,处于财政收支差额第一梯队;颍上县和太和县财政收支差额在55亿元左右,处于第二梯队;界首市、颍泉区、颍州区和颍东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在30亿元上下浮动,处于第三梯度。从阜阳市各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来看,颍州区财政自给率高,为50.08%,是阜阳市唯一一个财政自给率超过50%的县区,比财政自给率最低的阜南县高32.84个百分点。颍东区、颍上县和界首市三县区财政自给率较为靠近,在30%左右浮动,颍泉区、临泉县和太和县财政自给率在20%-30%范围内(见图7)。

图7:2020年阜阳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五、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下辖三区三县。三区是花山区、博望区和雨山区。三县指的是当涂县、和县和含山县。2020年马鞍山市所辖县区除博望区财政盈余之外,其余县区的财政收入均小于财政支出,财政有所差额。和阜阳市各县区相比,马鞍山市所辖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规模较小。和县、当涂县和含山县财政收支差额在20亿元左右波动,花山区和雨山区的财政收支差额不足2亿元。从马鞍山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来看,博望区财政自给率为106.13%,雨山区和花山区的财政自给率均高于90%,雨山区财政自给率比花山区高6.73个百分点。当涂县、和县和含山县财政自给率在30%-60%范围内,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含山县,为38.63%,当涂县财政自给率高含山县19.42个百分点(见图8)。

图8:2020年马鞍山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六、宣城市
宣城为中国历史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江南鱼米之乡。宣城市下辖四县两市一区,分别为郎溪县、旌德县、绩溪县、泾县四县,宁国市和广德市两市,宣州区。2020年宣城市7县区的平均财政收支差额为17.34亿元,财政收支差额超过这一平均水平的县区有宣州区、泾县和广德市,这三地的财政收支差额较为集中,均在20亿元左右波动。宁国市和郎溪县财政收支差额在14-16亿元范围内,绩溪县和旌德县财政收支差额集中于10亿元,两地之间的差距较小,为0.75亿元。从宣城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来看,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宁国市,为66.57%,宣州区、广德市和郎溪县三地的财政自给率较为靠近,分别为53.29%、56.22%和59.04%。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旌德县,为38.96%,低于宁国市27.61个百分点。宁国市财政自给率超过了60%,处于第一层次;宣州区、广德市和郎溪县财政自给率处于第二层次;泾县、绩溪县和旌德县财政支出规模处于第三层次(见图9)。

图9:2020年宣城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七、蚌埠市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蚌埠市下辖怀远县、固镇县和五河县等三个县、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等四个区。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怀远县,为52.32亿元,最低的是蚌山区,两地相差52.32亿元。怀远县财政收支差额高于50亿元,处于第一梯队;固镇县和五河县财政收支差额相近,处于第二梯队;禹会区、淮上区、蚌山区和龙子湖区财政收支差额相对来说较低,处于第三层次。2020年蚌埠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63.37%,超过这一水平的县区有禹会区、淮上区、蚌山区和龙子湖区,其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蚌山区,为98.29%,高于淮上区20.17个百分点。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三地的财政自给率相近,在30%-40%范围内,其中固镇县财政自给率最低,为25.04%(见图10)。

图10:2020年蚌埠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八、安庆市
安庆有中国“黄梅戏乡”“千古名城”之称。安庆市下辖2市3区5县。2020年安庆市财政收支差额超过40亿元的县区是宿松县和太湖县,分别为48.75亿元和45.81亿元。财政收支差额处于30-40亿元的县区有潜山市、望江县、岳西县和桐城市。大观区、迎江区和宜秀区三地的财政收支差额低于10亿元。2020年安庆市所辖县区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迎江区,为84.04%,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太湖县,为13.27%,低于迎江区70.77个百分点。宜秀区和迎江区的财政自给率高于79%,财政自给率处于第一梯度;桐城市、怀宁县和大观区财政自给率在30%-50%范围之内,财政自给率处于第二梯度;宿松县、太湖县、岳西县、望江县和潜山市财政自给率不足20%,处于第三梯度(见图11)。

图11:2020年安庆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九、宿州市
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也是“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宿州市下辖1区4县,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最多的是埇桥区,为69.74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是砀山县,为37.10亿元,埇桥县财政支出规模是砀山县的1.88倍。萧县和泗县两地的财政收支差额相近,灵璧县财政收支差额低于泗县4.43亿元。2020年宿州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5.34%,财政自给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县区有埇桥区(30.29%)、萧县(27.84%)和砀山县(26.28%)。泗县和灵璧县财政自给率虽低于2020年宿州市各县区平均水平,但这两县财政自给率间的差距较小,处于同一个层次中(见图12)。

图12:2020年宿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六安市
六安市下辖3区4县。2020年财政收支差距最高的霍邱县(74.33亿元)是财政支出规模最低的叶集区(18.11亿元)的4.10倍。2020年六安市所辖县区的平均财政收支差额为43.22亿元,有一半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超过了平均水平。分别为霍邱县、裕安区、金寨县和舒城县。2020年六安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集中在20%-40%范围内,其中霍山县财政自给率最高,为33.49%,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霍邱县,为20.52亿元,低于霍山县8.97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高于30%的有霍山县和舒城县,其财政自给率处于第一梯度;金寨县和金安区两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较为靠近,处于第二梯度;霍邱区、裕安区和叶集区的财政自给率在21%左右浮动,处于第三梯度(见图13)。

图13:2020年六安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一、亳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是安徽省域交汇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经济圈直接辐射区,享有“药都”的美誉。亳州市下辖谯城区、涡阳、蒙城和利辛县等3个县。2020年亳州市所辖的县区涡阳县、利辛县和谯城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均超过了50亿元,蒙城县低于50亿元,为47.10亿元。从亳州市所辖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来看,2020年谯城区财政自给率最高,为34.06%,仅高于蒙城县0.03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利辛县,为23.56%,低于谯城区10.49个百分点(见图14)。
图14:2020年亳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二、淮南市
淮南市被誉为“豆腐故里”,下辖2县5区。2020年淮南市7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最多的是寿县,为66.23亿元。凤台县和潘集区收支差额分别为25.69亿元、12.16亿元,除这三县区之外,谢家集区等四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均低于10亿元。2020年淮南市所辖县区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田家庵区,为73.06%。7县区中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二的是大通区,低于田家庵区7.75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寿县,低于田家庵区52.28个百分点。田家庵区和大通区财政自给率高于60%,处于第一梯度;凤台县和谢家集区财政自给率高于30%,处于第二梯度;潘家集区、八公山区和寿县财政自给率低于30%,处于第三梯度(见图15)。

图15:2020年淮南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三、黄山市
黄山是安徽省旅游的标志。下辖休宁县、祁门县、黟县、歙县等4个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区等3个县。黄山市各县区中,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最多的县是歙县,为27.15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低的是徽州区,为7.97亿元。休宁县(17.40亿元)和祁门县(15.14亿元)、黄山区(11.87亿元)和黟县(11.03亿元)财政收支差额相近。财政收支差额低于10亿元的屯溪区和徽州区,其财政自给率在黄山市所辖的7个县区中排名前两位,两地的财政收支差额相距0.34亿元,财政自给率相差3.02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黟县,为26.53%,低于屯溪区29.42个百分点。屯溪区和徽州区财政自给率处于第一层次;黄山区、休宁县和歙县三地的财政自给率在30%-50%范围内,处于第二层次;祁门县和黟县的财政自给率相近,均低于30%,处于第三层次(见图16)。

图16:2020年黄山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四、淮北市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接萧县,南临亳州,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河南商丘。南北长150千米,东西宽50千米,总面积2802平方千米,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辖3区1县。2020年濉溪县所辖县区中,财政收支差额最多的濉溪县,为46.59亿元,烈山区、杜集区和相山区财政收支差额非常靠近,分别为12.70亿元、11.73亿元和10.50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烈山区的财政自给率最高,为41.34%,杜集区和濉溪县的财政自给率在30%左右浮动,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烈山区,为22.04,低于相山区19.30个百分点(见图17)。

图17:2020年淮北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五、铜陵市
铜陵市,别名铜都。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2021年5月,在2021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铜陵获评为四线城市。铜陵下辖1县(枞阳县)3区(铜官区、义安区、郊区),2020年末常住人口131万人。铜陵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最多的县区为枞阳县(36.58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最低的县区为郊区(7.30亿元),枞阳县是郊区的5.01倍。2020年铜陵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县区是铜官区,为57.39%,郊区的财政自给率仅低于铜官区5.77个百分点,两地的财政自给率处于同一层次,均高于50%。义安区财政自给率为49.21%,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枞阳县,为21.73(见图18)。

图18:2020年铜陵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六、池州市
池州市是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池州市获评为五线城市。下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和石台县。其中贵池区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最多,为28.81亿元,青阳县的财政收支差额最少,两地的财政支出规模相差了16.51亿元,贵池区是青阳县的2.34倍。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青阳县,其2020年财政自给率最高,为44.32%,财政收支差额最多的贵池区,其财政自给率紧随其后,为42.62%,低于青阳县1.70个百分点。石台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规模虽较小,但其财政自给率仅有14.16%(见图19)。

图19:2020年池州市各县区财政支出规模
安徽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近几年发展比较迅猛。2020年安徽省104个县区的平均财政自给率为45.29%,财政自给率高于这一平均水平有黄山区等44个县区。2020年受制于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以及受疫情的影响,财政收支问题形势加剧,财政自给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县区有60个。2020年安徽省104个县区中财政盈余的县区有2个,其余各县区的财政支出均大于收入,存在差额。财政自给率在20%-30%范围的有霍邱县等23个县区,在30%-40%范围的有埇桥区等22个县区,在40%-50%范围的有无为市等14个县区,在50%-60%范围的有长丰县等17个县区,在60%-70%范围的有瑶海区等9个县区,在70%-80%的县区有鸠江区等6个县区,在80%-90%范围的有花山区等4个县区。总体来看,财政自给率偏低的县区较多。
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财政实力,提高各县区财政自给率,安徽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首先,应落实好现有减税降费让利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税源,扩大税基。为舒缓县域财政收支矛盾,减轻财政压力,安徽省首先应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科技产业优势,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其次,要促进省内协调发展,创建因地制宜、竞相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最后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抓发展保民生。财政支出要不断向发展和民生方面倾斜,同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为有效的配置财政资源,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再次,加强资金监管,关注资金流向和项目产出效益,推动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最后,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发挥财税金融合力,助力安徽省经济迈上新台阶。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省各地市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何嘉欣
指导老师:李永海
353_16717083169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