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41
  • Tax100会员 33571
查看: 437|回复: 0

[51社保网] “我阳了”全网刷屏:防疫三年,我们失败了吗?

3400

主题

3415

帖子

904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4
2022-12-19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51社保网
标题: “我阳了”全网刷屏:防疫三年,我们失败了吗?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17 09: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I2MTY2MA==&mid=2652003322&idx=1&sn=000adceb5b4cedb9c3974a443282f463&chksm=bda173098ad6fa1f0ccd543e2773ed485a998217111ae6d4627802dda713decde490c780b51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 作者:脆皮先生




放开后的第一波冲击,来得比我们想象得更猛。

最近所有社交平台,几乎都被“我阳了”这个话题刷屏了。


不管是明星博主,还是普通素人。到处都在分享着自己感染的经历,有6个月大的孩子不幸感染的。


有一针疫苗没打,结果全家中招的。


也有发烧到40多度,还在艰难熬着的。

甚至有人还编出了段子,说即便都是阳,也分广州版和北京版。广州版的阳,是默不作声的阳,默默感染,默默自愈。

而北京版的阳,第一件事是连忙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阳了。

随着放开,大家对阳这件事的耻感也逐渐消退。

有网友笑称,“阳过”现在都快变成一种流量密码了。

阳,都成了部分商家投放广告的硬性要求。

以前,测评博主测评都是美食美妆。现在,测评的都是抗原自测和抗阳的小妙招。


以前,大家讨论的都是怎么才能不阳。现在,讨论的却是谁比谁先阳。

玩笑归玩笑,但这种情况背后透露出来的讯息,值得我们思考。

大部分感染者,都经过了高烧、浑身疼痛和咽痛难以发声的过程。

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病情比一开始预想的更加难受。并不是普通的感冒而已,还是要做好防护,足够重视。

而这,也引发网上的另一些声音。

有人觉得,防疫三年,最后还是这么大面积的感染。

那这三年来的防控还有什么意义,不是早放早好吗?

有人看了最近各大医院发热门诊爆满的情况,颇有不满。

一口断定最害怕的医疗挤兑还是发生了,国家前几年就是白费功夫。

一时间,大家争论的重点。从之前的要不要放开,变成了痛斥放开太晚。

但我认为,只看现状讨论过去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人不能用成年后的眼光,去审判孩童时期的自己。

这三年的防疫,所有人的坚持与牺牲。真的溃败了吗?我不这么认为。



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三年封控?

其实我觉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在经济受影响最小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首先说降低重症和死亡率这件事。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那些认为放开太晚的,无非就是觉得反正都要感染。

可不是所有感染,都会死的。

欧美国家,基本都是在德尔塔流行的时候选择了放开。就以英国为例,去年年初,他们宣布逐步放开的时候,疫苗接种率只有27%。

当时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自新冠以来的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是欧洲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按照人口比来算,当时的中国是肯定无法承受放开带来的代价的。

而英国也不是一口吃了个胖子,他们宣布完全与新冠共存,也是今年2月份的事情。当时,全英的疫苗接种率超过70%。

所以你看,这些躺平的国家也不是傻子。

初步放开后吃了亏,他们何尝不是立马大力普及疫苗,再进一步放开呢?


而中国,只是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地做出选择而已。

我们通过三年,熬过了德尔塔,等到了病毒力更低的奥密克戎。

通过三年将疫苗接种率提高到了90%以上。

这些不是国家凭空决定的,而是我们亲眼看到了国际上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敢也不可能以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去冒险。

所以,这三年,我们扛下了各地无数次的疫情爆发,避免了上百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些说早点放开的,何尝想过,如果这几百万中有一个是你的亲人呢?

而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放开。

因为中国现在仍有2800万老人没有接种疫苗,我们必须要考虑到。


也有人喜欢拿现在医疗资源紧张来说事。

我们不妨看看奥密克戎流行后,红星新闻对美国的一篇报道:1月,美国的单日新增病例飙升至134万例,七天平均日增住院人数达到13.5万人。

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近四分之一的医院遭受人员短缺的困扰,卫生系统面临极大的挑战。


可以说,医疗资源短缺是所有国家都会在放开后面临的问题。怎么到我们自己这,就成大溃败了呢?

我从不觉得三年防控是一场溃败。

因为在我眼中,溃败的最大标准,是无数无辜者为此丧命。

且永不知丧钟何时,又为谁而鸣。



再说经济因素。

为什么别的国家都急着放开的时候,我们仍坚持防控?

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我们的经济实力在撑着。

2020年,新冠第一年,全球几个最大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的经济实现了正增长。


2021年,中国也以8.1%的经济增长鹤立鸡群。

有些人总爱唱衰我们的经济,而事实证明其他国家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就说英国,为什么即便死了那么多人还是要急着放开,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出口国,如果防疫过严,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任何唯心主义的臆断,在唯物主义的数据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应该庆幸,国家有实力统筹防疫与经济,让我们不必做这种两难的选择。

而我们之所以将逐步放开提上日程,也是从3月份的上海疫情开始的。

当我们发现病毒的威胁逐渐变小,封控的代价逐渐变大,经济的发展才成为了我们讨论的重点。

国家,也顺应民意,逐步放开,让我们尽快回归疫情前的生活。

谁都想在不感染的情况下放开,但所有国家,都是考量各方形势后的被迫选择。

世间安得双全法,我们不能既要还要。



其实,看这三年防疫,就像人吃饼。

你不能说吃到第7个饼饱了,就说前6个白吃了。

关于防控,我们一直有自己的节奏。顺应各个时期的变化,争取稳步求进。

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开,而不是年后,我也认为是有计划的而不是冒进的决定。

试想一下,要是在年后放开,前两波疫情至少持续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对于即将面临升学的孩子们来说。

到时如果仍只能在家上网课,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年前,又正好是冬天的流感季。

我们的医药资源和人手,相对来说都更加丰富,更容易应对疫情的冲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但我相信国家一定比我们想得更深更完善。

总而言之,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现在也是求仁得仁,我们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是恐惧,就对这三年来的努力和成果集体失忆。

我们历经三年,以极低病死率走出疫情,回归正常生活。

这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胜利。

就像张文宏说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疫情的最后一程。


怀疑、讽刺,甚至抹黑都毫无意义。

这条长长的隧道,走了三年,终于见到出口了。空气、阳光、自由自在的旅行,都在等待着我们。

不要回头看。

你只需做好自己,然后静待花开。

作者简介: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关于51社保
众合云科旗下51社保是技术驱动的专业雇主服务商,以101HR科技平台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国 130+ 城市的全直营客户支持网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101HR是新一代企业薪酬福利SaaS平台,包含五险一金标准化、薪酬标准化、外包与派遣、商保与福利等管理模块,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稳定的人力资源服务。

好看的人都在看
746_167141944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