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03
  • Tax100会员 27958
查看: 82|回复: 0

[启金智库]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年监管政策全梳理

7006

主题

7006

帖子

349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93
2022-12-7 0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启金智库
标题: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年监管政策全梳理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06 15:57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4NTM1NQ==&mid=2247571616&idx=6&sn=3f78015a6b1a92c803d742e6418cd3cd&chksm=ea9dbc44ddea35528a1476cfcae728a8d0b2753e5a3e1c3f2646084c404a1a1c67f51556a495#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领取【破产重组法律法规汇编】
要 点

● AMC探索发展阶段(2013年及之前):承担化解金融风险、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职责的四大AMC设立,初始具备较强的政策性,之后逐步向商业化转型;地方AMC的合法地位得到确立,但其业务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 AMC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8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走高且区域非金不良资产规模上升,银监会鼓励各省增设地方AMC且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更加多样化,政策的规范和支持使得地方AMC发展进入高峰。

● AMC严监管时代(2019年至今):AMC进入严监管时代,监管机构明确提出AMC要专注本地金融不良主业,严控经营风险和融资杠杆,不良资产行业迎来严监管、规范发展时代。

● AMC从探索到高速发展,其监管政策也从推动发展向监管趋严演变。第一阶段探索时期,AMC的成立在处置商业银行不良和防范金融风险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一阶段的政策也是围绕推动AMC的组建和发展而制定,并从设立门槛、业务范围、工作程序以及资产处置方式等多方面予以规范,为AMC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总体监管政策较为宽松,四大AMC在此阶段规模和杠杆迅速增长,成为全国性的资产管理公司。第二阶段高速发展时期,政策呈现出规范和支持双重特征,规范体现在银监会明确资管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同时禁止协助银行虚假出表不良资产以及为非金融企业变相提供融资,这些措施有助于AMC规范运营,防止其脱离本源。支持体现在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增设地方AMC,并且在债务重组之外允许以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对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降低了批量转让的门槛。由于政策的逐步规范及相对宽松,地方AMC在此阶段发展迅速。第三阶段严监管时期,由于经济下行,叠加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冠疫情影响,新时期不良资产呈现出涉及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处置难度大、运作周期长等新特征,AMC公司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不良资产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处置难度加大,各地方监管局为规范AMC的经营,对于其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主业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以监管政策约束其投资行为及脱离主业的经营行为,监管制度的完善促进AMC更为合规地发展,有助于发挥其防范化解风险的作用。

AMC即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批量收购、管理及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承担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职能的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金融AMC”或“全国性AMC”)诞生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资产管理行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拥有金融牌照的全国性AMC是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主力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银行业机构全部批量转出不良资产规模的80%以上;而主要定位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服务区域经济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地方AMC”)亦对国内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形成有益补充,地方AMC无金融牌照,根据是否获批参与省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又可以分为持牌AMC及非持牌AMC。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风险上扬,规范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区域及全国经济金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本报告从监管政策视角,回顾了包括全国AMC及地方AMC在内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史,并对未来AMC行业的政策趋势进行了简单展望。

AMC探索发展阶段(2013年及之前)

承担化解金融风险、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职责的四大AMC设立,初始具备较强的政策性,之后逐步向商业化转型;地方AMC的合法地位得到确立,但其业务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由于上世纪80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刚刚诞生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并导致金融乱象及无序放贷频现,同时,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变得愈发突出,当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199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化解国内金融风险作为战略任务。在此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初始主要从事政策性不良资产剥离业务逐渐商业化转型。

具体而言:
组建阶段:199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理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1999年4月,承接建设银行3,000多亿元不良贷款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资产”)在北京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AMC。199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推进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紧接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资产”)、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资产”)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也相继成立,并分别承接工行、农行和中行的不良贷款,加上之前信达资产接收建行的不良贷款,四家AMC合计接收了1.5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这一阶段全国性AMC适应历史周期和行业浪潮,应运而生,主要是负责接收和处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收购对象较为明确且单一,收购方式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这期间,四家金融AMC仅负责剥离四大行的不良资产且按照1:1的对价比例收购(即政策性剥离),不良资产处置的现金回收率较低,总体效率不高。

发展阶段:为配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业改制上市,四大AMC再一次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大规模剥离,与第一轮剥离不同,本轮不良资产收购价格由四大AMC与商业银行协商决定,政策性属性降低。2004年3月后,四家金融AMC开始尝试向商业性市场化收购转型,并逐步面向四大行之外的金融机构收购不良资产。2006年3月,《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AMC要向综合性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转型,具体可拓展到风险投资及担保、金融租赁、风险管理咨询、投资咨询、信用评级、征信服务、财务顾问、信托业务、汽车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从而确定AMC向现代金融服务企业转型的方向,开启AMC商业化转型发展道路。借助于金融危机、基建大潮及监管大放开,四大AMC大量收购不良资产,规模与杠杆均得以迅速提升,已经和商业银行拥有相近的资产负债率。其中,截至2013年末华融资产和信达资产两家的总资产均已超过3,800亿元,华融资产、长城资产、东方资产三家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80%,信达资产的资产负债率也高达78%。

地方AMC方面,1999年第一家地方AMC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创立,定位为投融资平台、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平台、资金资产管理平台和盘活国有资产的通道,开始承担区域内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但此后地方AMC发展缓慢,2008年以前,我国仅在上海、广东等 5个省市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地方AMC,地方AMC处于探索发展阶段。2012年1月,财政部和银监会《对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文,对地方性AMC作了限制性规定,每个省的AMC只能在本区域内批量受让(十户以上),处置方式只能是债务重组,不能转让。财金[2012]6号文的出台宣布地方AMC的设立不仅需要省级政府授权,还需要银保监会备案批准。从监管机构来看,地方AMC属于非金融机构,隶属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管辖,同时明确 AMC盘活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关键作用。此后,江苏、广西、浙江三省陆续成立地方AMC,这一阶段成立的8家地方AMC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于设立时间较早,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均超过600亿元,规模较大的地方AMC对于当地的不良资产处置与盘活及金融稳定等贡献较大;同时由于成立时间早,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较为丰富,整体抗风险能力也较强。



小结:AMC的成立在处置商业银行不良和防范金融风险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一阶段的政策也是围绕推动AMC的组建和发展而制定,并从设立门槛、业务范围、工作程序以及资产处置方式等多方面予以规范,为AMC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总体监管政策较为宽松,四大金融AMC在此阶段规模和杠杆迅速增长,成为全国性的资产管理公司;部分较早设立的地方AMC亦获得一定发展。

AMC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8年)

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走高且区域非金不良资产上升,银监会鼓励各省增设地方AMC且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更加多样化,政策的规范和支持使得地方AMC发展进入高峰,与此同时AMC也出现了脱离不良处置主业的趋势,潜在风险上升。

这一阶段四大AMC凭借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和不断增长的资产规模,逐步进入稳健发展阶段,由于资金较为充裕且牌照逐步健全,业务板块也日趋丰富,扩展至消费金融、金融租赁、证券投资等。另一方面,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中小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迅速增加,非金不良也逐步增加,不良资产整体呈现零散化、碎片化;此外,非金企业的不良资产也有所显现,仅依靠四大AMC处置不良,效率较低且处置成本较高,同时不能及时有效消化不良资产,且由于四大AMC业务板块较多且逐步转型,相较而言,可以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小额且分散的区域不良资产上的地方AMC就十分必要。

2014年至2018年,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支持地方AMC发展,随着行业监管规则的完善,各个地方也陆续发布了当地版本的地方AMC监管条例2016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银监办便函[2016]1196号)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债务重组等相关工作。2016年10月发布《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银监办便函[2016]1738号),允许各省可以增设一家地方AMC,并且在债务重组之外允许以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受让主体可不受地域限制。

由于政策的逐步规范且AMC业务逐步市场化,加之此阶段,各省允许增设地方AMC机构且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同时转让处置方式更加多元化,地方AMC进入发展的高峰。此期间设立的AMC合计为51家,仅2017年就有16家持牌AMC设立。地方AMC的高速发展也带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行业高速发展和AMC大幅增加,AMC之间竞争加剧,不良资产经营盈利空间收窄,同时由于不良资产处置周期较长,导致AMC杠杆率偏高,部分AMC通过增加通道和类信贷业务等资金密集型业务提高收益,受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影响,此类业务风险增加;同时,部分地方性AMC帮助金融机构掩盖不良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AMC业务发展方向逐步脱离不良资产处置本源。




小结:这一阶段政策呈现出规范和支持双重特征,规范体现在银监会明确资管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同时禁止协助银行虚假出表不良资产以及为非金融企业变相提供融资,这些措施有助于AMC规范运营,防止其脱离本源。支持体现在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增设地方AMC,并且在债务重组之外允许以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对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降低了批量转让的门槛。由于政策的逐步规范及相对宽松,地方AMC在此阶段发展迅速,部分AMC亦出现了发展通道及类信贷等偏离主业的发展趋势,对防范化解风险的职能有所损害。

AMC进入严监管时代(2019年至今)

监管机构明确提出AMC要专注本地金融不良主业,严控经营风险和融资杠杆,不良资产行业迎来严监管、规范发展时代,因而AMC也逐步调整结构,向不良资产主业回归。

2019年,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53号文),标志着地方AMC迎来“严监管”;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地方AMC明确提出要专注本地金融不良主业,严控经营风险和融资杠杆;此外,中央审计署各地办事处派出审计组进驻20多家地方AMC,首次开启针对地方AMC业务合规、主业经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审计工作。不良资产行业迎来统一监管、规范发展时代。其中非金不良业务风险大,业务多,因此非金不良成为监管层紧盯的业务类型。2020年银保监对AMC开出的最大一个罚单中,就包含违规办理保理业务变相收购非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的AMC;2022年5月,部分AMC因非金不良资产收购业务收购资产的风险未真实从出让方转移而被银监局处罚。此阶段的政策均以限制性要求为主,比如提出地方AMC的“七个不得”,明确地方AMC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不能出省,外地分支机构不能从事主业;每年新增的不良资产规模应占新增投资额的50%,且新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投资额不小于新增投资额的25%等。在展业区域受到限制后,地方AMC的区域属性将得到增强,未来地方AMC的区域差异化态势也将更为明显。当然,此阶段也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做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合力拓展与企业结构调整相关的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融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投行业务,这些政策均有利于化解金融不良风险和助力AMC回归主业。

2019年以来,各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地方AMC风险管理。2019年,福建省《关于建立健全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信息报送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管,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主要为信息种类和内容、信息报送口径、信息报送管理和监督等。2020年,北京市《北京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指引(试行)》,对地方AMC经营规则(设立变更)、风险控制、监督管理等做出规定,并要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应当于每年年末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2021年,河南省《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豫金监[2022]98号),指出“不得以任何形式帮助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不得以收购不良资产名义为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不得收购无实际对应资产和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债权资产;不得向股东或关系人输送非法利益”。各地区的监管政策出台顺应了银保监会的严监管趋势,地方AMC设立变更、经营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同时要求AMC回归不良资产处置主业,规范其经营行为,更好的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和发挥纾困职能。

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及产业结构调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化解风险任务艰巨。这一阶段仅辽宁、吉林、湖南、北京和海南成立了持牌AMC,新设立的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望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均无不良资产收购牌照,随着各省AMC的逐步饱和,加上监管趋严,AMC的设立速度放缓且规模较小,非持牌AMC只能通过二级市场接收持牌AMC的不良资产包业务发展。但是由于前期众多的AMC公司经验不断累积,总体发展风格更为稳健,涉及的面更为广泛,不良处置方式呈现多元化和成熟化。

小结:严监管是这一时期的政策特点,由于经济下行,叠加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冠疫情影响,新时期不良资产呈现出涉及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处置难度大、运作周期长等新特征,AMC公司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整,一方面不良资产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处置难度加大,各地监管局为规范AMC的经营,对于其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主业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以监管政策约束其投资行为及脱离主业的经营行为。

结 论

AMC从探索到高速发展,其监管政策也从推动发展向严监管演变。

第一阶段探索时期,AMC的成立在处置商业银行不良和防范金融风险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一阶段的政策也是围绕推动AMC的组建和发展而制定,并从设立门槛、业务范围、工作程序以及资产处置方式等多方面予以规范,为AMC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总体监管政策较为宽松,四大AMC在此阶段规模和杠杆迅速增长,成为全国性的资产管理公司。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时期,政策呈现出规范和支持双重特征,规范体现在银监会明确资管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同时禁止协助银行虚假出表不良资产以及为非金融企业变相提供融资,这些措施有助于AMC规范运营,防止其脱离本源。支持体现在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增设地方AMC,并且在债务重组之外允许以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对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降低了批量转让的门槛。由于政策的逐步规范及相对宽松,地方AMC在此阶段发展迅速,但是AMC发展通道和类信贷业务等资金密集型业务提高收益,受政策和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影响,此类业务风险增加;同时,部分地方性AMC帮助金融机构掩盖不良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AMC业务发展方向逐步脱离不良资产处置本源。

第三阶段严监管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叠加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冠疫情影响,新时期不良资产呈现出涉及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处置难度大、运作周期长等新特征,AMC公司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整,一方面不良资产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处置难度加大,各地监管局为规范AMC的经营,对于其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主业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以监管政策约束其投资行为及脱离主业的经营行为。

预计未来AMC行业监管政策将趋严,AMC也将更为规范运营,同时在不良主业经营方面,监管会给予AMC处置不良资产主业方面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不断发挥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

来源:中诚信国际评级



www.qijin-finance.com

产融公会&启金智库 将于2022年12月10-11日(周六/日)在线直播 方式举办困境上市公司重组(资产收并购/资本运作/破产重整)与特殊机会投资实务专题培训。特邀5位行业实战一线资深人士主讲分享实操要点、宝贵经验和实战案例,诚邀您的出席!
【课程提纲】
第一讲、困境上市公司纾困、重组的业务的机会挑战与实务案例
时间:12月10日上午9:00-12:00
·主讲嘉宾:M老师,曾任职某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高管,不良资产行业资深专家。
一、上市公司纾困模式与获利模式
1、纾困上市公司标的选择标准
2、参与上市公司纾困的参与主体的诉求与投资模式
3、退出路径与风险控制
二、债转股业务开展的实践经验及风控要点
1、债转股业务开展的情况分析及难点、要点
2、债转股业务开展的行业、企业遴选标准,参与机构的经验及教训分享
3、债转股业务近期实务操作的新趋势、新模式、新特点(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落地项目案例分析)
三、重组类业务的案例分析及风控要点
近期救助、纾困项目的特点;不良资产参与机构、地方政府、困境企业如何形成合力推动重组进展等进行梳理和案例分析
1、上市公司债券违约后的一揽子重组解决方案
(1)违约债券的风险成因、化解策略、兑付安排
(2)违约债券救助的尽调基础、风控要点及盈利模式
(3)对于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安排、业务重构设计、资本运作路径分析
2、资产重组策略及实践操作
梳理债务企业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结合资本市场运作,采取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综合手段大幅提升回收率的模式及案例分析
(1)同业间、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间并购重组 强并弱、快并慢,挖掘问题上市公司资产价值及亮点,解决问题、痛点
(2)地产类业务的机会与资本市场运作
3、破产(重整)业务的分类模式,及应对策略与投资机会
(1)破产(重整)项目的风控要点、运作难点
(2)重整类业务的运作趋势,博弈与合作,如何实现多方利益实现。
(3)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基础及必要性
(4)案例精讲
四、互动答疑
第二讲、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及创新重组实务经验与案例
(时间:12月10日下午14:00-16:00 )
·主讲嘉宾:游念东,深圳达沃财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一、上市公司重整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发现
二、通过三大沟通“债务人、属地政府、当地法院”启动府院联动机制
三、上市公司重整的前置条件
四、上市公司与大股东重整的联动
五、上市公司“母子公司”重整
六、非上市公司重整与证券化的路径探讨
七、特别课题(保壳/税务/处理/时间把控/创新与合规)
八、答疑与交流
第三讲、资本市场综合运作下的困境上市公司重生之路
(时间:12月10日下午16:00-18:00 )
·主讲嘉宾:贾明锐,中瑞崟控股总裁。
一、困境上市公司现状概述
(一)困境上市公司市场现状
(二)困境上市公司主要表现及案例
(三)困境上市公司主要成因及对应解决方案
二、困境上市公司自救式及债权运作下的重生及案例分析
(一)明股实债的债权置换
(二)政府支持的产业基金/纾困基金
(三)上市公司的断尾保命:重大资产出售
(四)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重大资产重组
三、困境上市公司股权运作下的重生及案例分析
(一)国进民退的控制权转移
1、针对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操作
2、针对大股东的资金支持操作
3、针对大股东及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操作
(二)上市公司的白衣骑士:多方交易
(三)上市公司的欲火涅槃:破产重整
四、参与困境上市公司纾困重整的主要主体及参与路径
(一)固定收益模式下的资金参与方式
(二)产业资本参与下的股权重整模式
(三)控股资本参与下的公司易主模式
(四)子公司层面的互动重整
五、答疑与交流
第四讲、民营上市公司如何通过重整获得重生——全国首例创业板上市公司重整案例
时间:12月11日上午09:00-12:00
·主讲嘉宾:钟贵江,南京正善资本管理合伙人,从事股权投资、战略重整上市公司等方面的工作。
前言——为何跳槽去一家即将要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任职?
一、坚瑞沃能破产重整案例重整相关背景
1、上市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面临的困境
2、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情况---资产规模小、负债高
3、股本情况---股本大
4、清偿率相对低
5、战略投资人介绍
6、困境上市公司增加的原因分析
二、破产重整之如何引入战略投资人
1、重整价值判断
2、招募
3、遴选——找到目标的投资人,主动出击
· 产业投资人运作方案
(1)项目介绍
(2)产业链布局情况
(3)总体目标及步骤
(4)司法重整中重整资金的运作方式
(5)通过资产重组方式将新能源项目装入坚瑞沃能的运作方式
(6)投资受益分析
(7)总论
· 城投平台作为联合战略投资人的方案
4、谈判
5、投资人选定
6、重整计划执行与监督
三、破产重整之如何与债权人谈判
1、债权人谈判之一
(1)分析债权人构成
(2)找出重整方案里的亮点
2、债权人谈判之二
(1)金融机构债权人与供应商债权人在想什么?
(2)如何获得债权人对重整方案的支持
3、债权人谈判之三
(1)哪些好的做法可以提高债权人对重整方案的支持率
(2)谈判技巧分享
四、重整成功后的个人感悟
1、非常辛苦的一份工作,抗压能力要强
2、破产重整成功,对上市公司、原来的股东、债权人、政府、股民来说,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3、选择有经验的管理人很重要(方案的设计)
五、不良资产机构如何掘金
1、案例介绍
2、在参与破产重整项目投资时,怎么控制风险
六、重整后的复盘
复盘一:上市公司今如何?
复盘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业绩不达预期?
复盘三:谁获益最大?
七、互动答疑
第五讲、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实务经验与案例
(时间:12月11日下午14:00-17:00)
主讲嘉宾:向旭家,北京市安理(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一、当前困境上市公司的现状
(一)近几年市场数量和案例简要
(二)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新规解析
(三) *ST上市公司终止上市的新规解析
(四)上市公司 “摘星脱帽”保卫战的措施
(五)重组、清算、重整、预重整、和解关系图解
二、困境上市公司重组的实务分析
(二)庭外重组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三)为什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有点冷”?
(四)重大资产重组失败的原因的分析
(五)重组失败阶段的分布的分析
三、困境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现状及案例综合分析
(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历年案件数&相关数据
(二)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现状
(三)破产重整与预重整期间时长情况
(四)重整计划确定的大额普通债权清偿率与假设清算状态下清偿率对比
(五)担保债权留债年限安排情况
(六)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践中不断创新的“首例”分析
(七)破产重整成功率有多少?
(八)申请破产重整:三条红线
四、困境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方案制定实务
(一)制订重整方案: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二)重整方案核心内容有哪些?
(三)投资人如何选择?
(四)债权如何分类?
(五)债权分类与债权清偿方案如何制定?
(六)法定优先债权&劣后债权的差异和安排
(七)上市公司重整程序与重大资产重组如何衔接?
(八)重整计划草案的批准及案例分析
(九)重整计划变更及风险防范
(十)合并(协同)重整
(十一)预重整
(十二)重整信息披露如何做?
(十三)信托计划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创新运用
五、相关实践案例解析
(一)案例——飞马国际
(二)案例——海航集团
六、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法律法规清单( 2018年后)
七、答疑与交流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往期推荐
上市公司重整失败的主要情形

A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实践分析与思考

上市公司破产重组要退市吗?

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整改及处置

一周之内,12家上市公司高管,被证监会立案!

涉嫌操纵市场,上市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被立案!

上市公司股票处置参考价、处置方式的确定及具体实施方案

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下一步改革怎么走?证监会交易所这样说

困境上市公司盘活模式:破产重整减负+资产重组新生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862_16703430183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