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29
  • Tax100会员 33715
查看: 280|回复: 0

【疫情防控】“先传播后出阳”是怎么回事?听听专家怎么说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489
2022-11-18 0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福州税务
标题: 【疫情防控】“先传播后出阳”是怎么回事?听听专家怎么说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E2MjgyOQ==&mid=2650446108&idx=5&sn=e291bc1d24317a9fc04ad30e7ef5a6a6&chksm=876b4b7eb01cc2684977bc514e4a1616e89b8698c14ee2e740617b8e036dce7c40f06c2e9cdc#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1-14 18:09
二维码: -

近期一些地区出现
“先传播后出阳”现象
为疫情早发现、早控制
增加了较大难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情况应如何应对?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谭晓东教授带来详解:

BA.5.2传播更隐匿
有可能在核酸检测中“逃脱”
11月2日,某市2名集中隔离管控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分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然而,此前2人连续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独有偶,某市3名外来人员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于10月5日解除隔离。然而仅仅2天后,3人在社会面筛查中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复核确诊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为什么会出现“前阴后阳”?谭晓东教授认为,这非常符合新冠病毒传播特征。他介绍,当前我国多地流行的毒株均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隐匿性强,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感染初期由于病毒载量较低,核酸检测一时检测不出来,但此时已经具有传染性。待病毒大量增殖和排毒,在检测中发现核酸阳性时,往往已造成周围人群感染。
与此同时,不同采样者手法有差异,单次采样有可能未采集到有效样本。由于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传播速度极快,潜伏期和代间距短,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平均仅为2天时间,最短仅需24小时左右,这就需要加快加密核酸检测频次,通过短时间多次采样来提高核酸检测精准度。

防疫人员应“以快制快”
市民群众应“以静制动”

针对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的传播特点,对防疫人员来说,“以快制快”才能跑赢病毒;对市民群众来说,则要“以静制动”才能提高防疫效率。
谭晓东教授介绍,当前疫情形势下,唯有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才能最大限度压缩病毒的传播空间。广大市民群众应支持配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持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跨县,实行从家庭到单位“两点一线”出行,尽量减少在公共空间的暴露时间,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切实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助力疫情群防群控。
谭晓东教授表示,市民群众应主动及时参与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或加强接种的人员,尤其是老年人群,应尽早到就近的接种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巩固免疫屏障。同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疑似症状,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排查和治疗。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请广大居民朋友继续做好个人日常防护
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
积极参与“无疫小区”创建
齐心协力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福州卫生健康)


传递税讯
分享干货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939_16687341627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