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7-29 11:27 编辑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吹响“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号角。《北海日报》推出专栏,对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今年工作重点逐一进行解读,以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敬请垂注!
本期关注—— 深海养殖
“我市正全力推进北海银滩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已下达资金2500万元。目前,正加快推进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近日,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要以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坚持“生态、高效、品牌”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导向,科学使用海域,大力发展深海养殖业,扩大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规模,加快建立现代海水养殖示范区,推动传统近海养殖向现代深海养殖转型升级。
铁山港深水抗风浪养殖示范区。陆威 摄
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9818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4464公顷,淡水养殖5354公顷。1月至5月水产品总量38.67万吨、比增5.59%,其中:海洋捕捞16.29万吨,海洋养殖21.34万吨,淡水捕捞0.016万吨,淡水养殖3.19万吨。我市水产养殖中,海水养殖在整个水产养殖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海洋捕捞在整个水产品总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这些数字正说明,我市海洋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海水“文章”越做越大,向海洋要效益成为我市向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拓展养殖空间 向深海要产量产值
精工南珠工厂化珍珠吊养养殖池。韩丹 摄
养殖产业占我市渔业生产比重接近七成,海洋养殖是我市推动渔业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拉动渔业产业增长的“火车头”。我市大力拓展养殖空间,向深海要产量产值,新增海域养殖对我市第一季度海洋养殖形成较大拉动和支撑作用。2019年我市增加养殖海域60宗共32520亩,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2808公顷,比增15.77%。在新增海洋养殖中,深海网箱养殖31宗共20800亩,珍珠养殖26宗9400亩,以人工鱼礁及底播养殖为主的海洋牧场2宗共1800亩,贝类底播养殖1宗520亩。新增的这批海洋养殖,逐渐对渔业生产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形成了我市1月至5月渔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强力支撑。
发展深海网箱养殖 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大获丰收。
许振国 摄
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养殖是我市渔业生产的一大亮点。我市切实把深海网箱养殖作为渔业生产发展的突破点、发力点,引进有实力企业开发适合北部湾海域的深水网箱养殖设施,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探索经济价值更高、适宜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新品种。我市今年新增深海养殖网箱223口,共有442口,养殖水体达93.2万立方米,累计投放鱼苗5800万尾。我市与台湾渔业协会合作建设桂台渔业合作双创园,对1000多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引进台湾先进养殖技术养殖石斑鱼、七星鲈鱼、蓝子鱼、黄花鱼、午仔鱼等名优品种,带动全市水产养殖向产业化、精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调整优化养殖品种 发展名贵品种养殖
活蹦乱跳的金鲳鱼。许振国 摄
养殖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是推动我市第一季度渔业增产的一大支撑。我市在巩固提升对虾、文蛤、大蚝等传统优势品种养殖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养殖品种,大力发展珍珠、龟鳖、金鲳鱼、象鼻螺、沙虫、青蟹、螺旋藻等名贵品种养殖。北海沙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从浙江和香港分别引进广西北海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喜记蟹将军(中国)公司等两家企业生产软壳蟹,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方式,同时从新加波引进北海维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青蟹苗,切实解决我市青蟹养殖苗种的短板。从福建引进技术开展澳洲龙虾工厂化孵化,同步开展苗种咸化试验和海水试养,逐步改变我市虾类养殖品种单一的问题。扩大浅海开放式底播养殖象鼻螺面积22600亩,扩大发展方格星虫(沙虫)增殖面积达45000亩。南珠产业加速振兴,扩大南珠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广深水吊养育珠,提高成活率,扩大南珠养殖面积,增加南珠插核数量,做到有产有质,今年南珠养殖面积已达1.4万亩,春季插核1403.159万贝。
规范养殖海域使用权出让
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据市海洋局介绍,下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现代渔业产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水产总量达117万吨以上,同比增长2.8%以上。渔业一、二、三产总产值316亿元以上。
铁山港深水抗风浪养殖示范区。陆威 摄
引导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争取今年新增抗风浪网箱增加300个。同时争取农业保险覆盖到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项目。继续推动南珠产业振兴。继续创建6个以上南珠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力争年度产珠达1000公斤以上。进一步规范养殖海域使用权出让。2020年,全市计划出让海域使用权的海域面积为9.95万亩,为我市向海经济发展提供用海保障,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执行总编 |周承雪
审核 | 李维维
网络编辑 | 李潇榕
校对 | 许苏文
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