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77
  • Tax100会员 33584
查看: 197|回复: 0

[启金智库] 供应链金融十大风险及七大防范措施

7006

主题

7006

帖子

349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93
2022-10-28 0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启金智库
标题: 供应链金融十大风险及七大防范措施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27 19:5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M4NTM1NQ==&mid=2247569806&idx=1&sn=235f76e491f6c5a97a93e5d967bb8928&chksm=ea9db56addea3c7c3070e9b74304531ed3bfaa502ce2c8d7fce3edaa8fb99af91bf987e36074#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领取【资料汇编|城投公司融资模式/运营管理相关文件汇总】
谈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就不得不谈供应链,这个显而易见,供应链是随着全球化分工而产生的,当一个企业的产供销能力需要分散到一个链条来承接后,就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及沟通成本的增加两个显象。
之前的生产是纵向一体化,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典型的例子是福特造汽车,从最上游的铁矿石开采到最终端的汽车销售全由自己搞定,而现在的供应链是将这个流程切分成N个环节,由各个环节完成自己的部分,而其中一家企业由于掌握了品牌及核心技术,就成为了这个链条上的核心企业。
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的本质是“链”,要把链条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也就是所谓的基本面。“现在的竞争已不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链条与链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一个产品的产供销已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成的,而是整个链条协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尽管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描述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精彩,最终的本质还是落在了提高核心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以提高单位产品利润率的这样小学生都能明白的简单数学题上。
啰里啰唆说了一堆,核心意思就是大家要把供应链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而这个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就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个,也是大家最想借用它信用的那个。
而什么决定了核心企业的话语权呢?体现为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你的产品受欢迎程度及单位产品利润率。如果你的产品(长期)既供不应求,又利润超高,你的链条就能碾压其他链条,实现长久的成功。
(一)最根本的风控手段是对链条基本面的判断
所以,供应链金融最根本的风险控制手段就是对链条基本面的判断,或者说对产品竞争力的判断。没有终端产品的持续盈利能力,整个链条就会失去造血功能。
而金融与产业是零和游戏,如果整个链条创造的利润不足以支撑利息,最终就是一个崩盘的结局。做出(根本的风控手段是对基本面的判断)这个结论的隐含前提是我们站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轴上来看。当然,在崩盘之前是会有阶段性机会的,只是对你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我所提倡的。
(二)最重要的风控手段是找到真正的核心企业
重点说一下核心企业,我认为一个链条上真正具有核心企业身份的企业不会多,如果你的产品在销售端没有一定的竞争力,说自己是核心企业有点勉为其难。
很多人将核心企业的概念和规模企业的概念混淆了,认为规模大就是核心,我并不这样认为。前面说过了,只有在链条上掌握品牌及核心技术才具备当核心企业的资格,而掌握品牌及核心技术的直接体现就是产品竞争力,规模大并不是考核维度之一。而如果只是因为国内大部分产品处于买方市场,而使规模企业在采购时体现出的强势地位就认为他是核心企业,会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境。只有你找到真正的核心企业,发现它的需求,服务好它,才有将它的信用转移到链条其他环节的底气。
(三)最终的风控手段都落在操作环节
在判断链条基本面不出问题的大前提下,才会有后续的具体风控手段,即如何防控链条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及操作风险等。谈到链条各个环节,我觉得供应链金融就是围绕着从交易到结算的各个环节,通过盘活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上的沉淀信用来进行融资的一个活动,所以掌握这三个关键词:交易、结算、融资,便掌握了供应链金融的精髓,任何供应链金融活动都是这三个关键词之间排列组合的结果。
而既然是盘活沉淀信用,无非是几种方式:1)转移核心企业的信用;2)借用货物的信用;3)通过高频交易数据创设信用,而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涉及大量的法律安排及人工操作,尤其是保理业务,典型的以大量操作来实现信用从核心企业向上下游的转移,从而建立防火墙。虽然现在的互联网提高了操作效率,但并不能保证操作质量。模式设定后,正确的做一次很容易,千遍万遍不走样才是见功力的地方,而细节中藏着魔鬼,也是我们最容易掉以轻心的。
(四)最容易被忽视的风控手段是要抑制住企业的融资冲动
正常经营中的企业,死于产品失败的少,死于冲动融资而导致的现金流断裂的多。抑制住企业的融资冲动,就控制住了一半风险。尤其是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盘子小,形成的资金池就小,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闪转腾挪的余地不大,特别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的情况。
当企业在行业周期好的时候,错误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抑制不住自己的融资冲动而盲目扩大生产或进行其他投资,更容易让自己走入绝境。供应链金融建立在企业的真实交易基础上,实行资金闭环,能够控制企业挪用资金的冲动,也一定程度能让其更加专心于主业,练好内功。
供应链金融是个宏大命题,我上面说的几点也只是浅尝辄止的聊一聊面上的东西。当然理论是一方面,实践又是另一方面,世上既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一招吃遍天下的实践经验,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我们要做的就是敢于否定自己,永远保持学习心态,深度思考,刻意练习,或可在诡谲变幻的未来博得一丝先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供应链金融的各项风险以及控制手段。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环节
供应链金融在较完善的供应链网络中可通过紧密的合作关系解决各环节资金问题,较大的缩短现金流量周期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但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增加供应链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对其经营产生一定的风险因素。
我们从两方面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阐述:
一方面,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类服务时(如保理、贷款等),将面临不同的外生风险性,或对经营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业务嵌入至企业经营业务(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以及预付款项融资模式)中或导致经营及财务状况存在一定的内生风险。
1、供应链金融外生风险
一般指外部经济周期、金融环境及产生政策发生变化,对供应链金融造成影响,我们主要从宏观经济周期、政策监管环境以及市场金融环境三方面来分析。
(1)宏观经济周期
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运行,金融活动涉及不同产业、融资平台以及流动性服务商,相较于单环节运行的传统贸易业务,涉及范围较广,一旦经济状况出现波动,将导致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环节主体面临较大的风险,从而导致整体供应链资金风险加剧。
尤其在经济出现下行或衰退时,市场需求疲软,供应链中企业面临生存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等问题,最终造成金融活动丧失良好的信用担保。
(2)政策监管环境
传统金融活动主要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的迫切扩张,为满足市场业务发展需求,金融工具得到不断创新,同时在政策监管的允许下,非金融类企业在取得相应资质后可经营金融类业务,并收到相关法律及监管条例约束,例如供应链贸易企业可从事保理、贷款及融资租赁业务。
一旦政策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或对供应链贸易企业提供的金融业务的监管力度提高或约束范围扩大,将对供应链金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3)金融环境
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盈利来源于息差收入,当供应链企业获取的融资成本远小于其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时,供应链金融业务利润空间较大。一旦市场流动性偏紧,金融环境恶化导致资金成本上涨,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费用增加,尤其在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利润收缩,甚至造成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款项无法收回。
2、供应链金融内生风险
供应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结合具体业务模式,在采购、库存以及销售阶段提供不同的融资模式,将资金风险转移到自身,并获取毛利率高的资金收益,我们具体从经营以及财务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经营风险
①供应链关联度风险。
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整合度较高,资金流转在供应链业务中形成闭环,供应链企业可通过对各环节的跟踪管理来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同时要求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仓储及配送等各环节在涉及的贸易业务领域上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可对同一领域业务形成紧密、配合顺畅的合作关系,而一旦供应链企业关联度低,融资环节出现缺口造成风险不可控,或将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企业经营造成损失。
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偿债意愿以及偿债能力,良好的资信状况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中小企业通常资信状况相对于大型企业较差,加之我国征信体系尚不健全导致违约成本不高,易出现债务偿还延缓或回收困难,供应链金融风险加大。
③供应链贸易背景风险。
在虚假的供应链贸易融资背景中,通过提供虚假的业务单据和货物凭证来取得融资借款,而资金则被转移至其他投机或投资业务,导致供应链企业所提供的金融业务产生巨大资金损失。
④供应链管理及运营风险。
从供应链管理角度,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整合管理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供应链企业通过其专业的管理能力促使各环节主体的紧密配合以及协调统一,同时也对供应链企业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供应链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管理机制问题或将引起供应链风险失控,将对供应链经营造成一定冲击;从供应链上企业运营角度,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自身运营状况决定了供应链业务的正常运作,一旦某个企业经营恶化,造成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不连贯性,触发资金流的断裂,供应链金融业务链随之崩塌。
(2)财务风险
①资产流动性风险。
供应链企业通过赊销和垫付的模式为链条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导致企业出现较大规模的预付款项和应收账款,资金的提前支出与延迟回收降低企业资金效率并易造成企业阶段性的经营资金压力,当大规模的预付和应收类款项出现问题或将出现流动性问题时,不利于企业业务拓展。
②债务融资风险。
供应链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自身对外部资金需求较大,通过债务融资的滚动维持金融业务的发展。
具体过程中,企业依托自身良好的资信情况以及整体供应链为潜在的担保基础,向银行等机构获取借款,再通供应链贸易业务或金融业务将资金放贷至其他中小企业来获得资金套利.
因此,供应链企业债务负担较重,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杠杆水平持续增高,或对后续的再融资业务形成限制,高杠杆、重债务的经营模式将加剧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暴露。
③现金流风险。
大量的垫资和赊销业务导致企业资金出现较大幅度的流出,且回收期限延缓,不利于流动性的积累。经营性现金流对企业债务覆盖能力较差,企业经营及债务偿还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造成较大的筹资压力,一旦出现外部融资渠道受阻,供应链企业将面临资金断裂风险。
综上,供应链金融以资金运作为经营方式,通过套利获取收益,本身为一种投机行为,在经济市场及金融环境波动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性不强,其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控手法
1、创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也是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载体。
因为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具有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的风险特征,所以在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时,要创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独立出来,可以使风险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更有效率。不要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来约束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的发展,要引入新的企业背景与交易实质共同作为评判因素的风险管理系统。
2、审慎选择拟授信的供应链群
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以供应链群体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主线,优势行业与畅销产品是维护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前提,也是银行有效控制供应链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重要前提。
银行应事先选择允许开展供应链融资的行业和产品,将贷前的市场准入为控制供应链信用风险作为第一道防线。
3、建立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
买方市场时代,产品的质量、更新换代速度、正负面信息的披露等,都直接影响着质押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因此,物流企业和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
一般来讲,选取销售趋势好、市场占有率高、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质押商品,并对其建立销售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的监控机制,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市场风险。
4、强化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因为贷后管理是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中重要的一步,所以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比传统业务要高,这就要求银行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贷后跟踪与对质押物的管理。
质押物管理环节多由物流公司或仓储公司负责,银行要加强与这些企业的联系,注意对其资格的审查,并且随时进行抽查。
具体地说,就是要督促物流企业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仓管信息化水平,并制订完善的办理质物人库、发货的风险控制方案,加强对质物的监管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杜绝因内部管理漏洞和不规范而产生的风险。
5、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
因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加之该业务开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可以遵循,也没有行业性指导文件可以依据。
因此,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各方主体应尽可能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将法律风险降低到最小。
由于动产的流动性强以及我国法律对抵质押担保生效条件的规定,银行在抵、质押物的物流跟踪、仓储监管、抵质押手续办理、价格监控乃至变现清偿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一矛盾曾一度限制了银行此类业务的开展。
因此,在尽量避免对“物”的流动性损害的前提下,对流动性的“物”实施有效监控,将是供应链金融服务设计的核心思想。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动产抵质押物监管及价值保全、资产变现、和货运代理等方面具备优势,在与了对贷款后的抵、质押物提供全面的监管服务外,还将为银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质押物的授信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包括对授信对象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抵质押物的价格走势分析,对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银行不良资产项下抵质押物的处置变现等。
这些专业化的服务有利于降低银行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防火墙,拓宽了银行的授信范围,也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
6、逐步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
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信用评级系统数据库中数据的逐步积累。当今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是数量化、模型化,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新的信贷业务,风险评估模型更是不可或缺,而构建完善模型的基础就是具有代表性数据的收集。 所以银行要注意投入物力人力开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模型,使此业务今后的风险管理成本减少、更有效率。
7、组建专业的供应链融资操作队伍
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需要掌握传统融资的方法与技巧,更需要具备创新型融资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深层次的从业经验。从事供应链融资,需要对产品特性的深入了解,也需要有卓越的风险分析能力与交易控管能力,以使银行能够掌控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
来源:交易银行研究
2022年11月4日-5日(周五/六) 济南 举办《城投平台/金控/央国企开展保理、供应链金融及其资产证券化、融资性贸易风险识别防范的最新实务和案例专题培训》,诚邀您的加入!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城投平台/金控/央国企当前业务融资模式转型及开展应收应付账款融资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实务要点
(时间:11月4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张爱和,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某股份制银行和某城商行对公团队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1、城投平台业务定位、经营现状和转型必要性
2、城投平台的融资行为如何判断是否涉及隐形债务?城投平台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业务背景逻辑是什么?
3、城投平台融资现状及业务转型的典型案例
4、央国企、城投平台和资本成立SPV项目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各方诉求和落地成功因素有哪些?典型模式案例
5、金控平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主体的业务现状、转型思路、发展方向和经典案例解析
6、城投平台和央国企在基建、能源、医药等几大领域的典型融资模式案例
7、地产业务融资途径还有哪些,地产公司和城投公司的合作方式及案例
8、央国企对内外担保规定要点解析
9、压降两金的方式有哪些?应收账款出表N种案例解析
10、有效盘活固定资产的政策背景下,看城投、央国企和资本各路诸侯如何行动?
第二部分、城投平台/金控/央国企设立保理、供应链管理、贸易公司的动机、实践现状及创新业务成败案例解析
(时间:11月4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张爱和,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某股份制银行和某城商行对公团队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1、城投平台和央国企布局供应链金融现状
2、体系内业务和体系外业务如何抉择?保理公司的定位究竟是为了盈利还是服务产业链?
3、体系内保理公司为什么存在业务瓶颈?体系外业务的方向在哪?某央企保理公司市场化业务成功案例
4、城投平台开展供应链贸易的动机是什么?操作模式有哪些?实践成败案例剖析
5、城投平台和外部产业机构混改成立供应链公司开展产业金融的典型案例
6、混改的保理或供应链公司授信过程,如何解决不同股东担保问题?
7、某些央企保理公司为什么不用传统保理债权ABS而是采用代理ABS的财务视角解析
8、某些城投平台和央国企旗下保理公司倾向开展通道类业务有哪些?
9、城投平台和央国企旗下保理公司之间的再保理业务产业类型和动机是什么?典型案例分析
10、以江浙地区某些机构开展大宗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案例看如何真正转型产业金融
第三部分、城投和央国企供应链ABS/ABN实践案例详解
(时间:11月5日上午9:00-12:00 )
· 主讲嘉宾:赵晟阳,中原银行总行和郑州银行总行投资银行特约顾问。
原某国有股份制大行银行省分行公司部总经理,原顺丰控股金融BG华中区域负责人,现任头部保理公司业务总经理。实操资产证券化规模突破1000亿,储架规模突破4000亿。服务城投、建工、煤炭、地产、钢铁等多个热点行业。实际操作案例如下(部分):苏宁置业供应链ABS,碧桂园地产供应链ABN,佳源供应链ABS,雅居乐供应链ABN,中铁十局供应链ABS,中铁建设应收账款ABS,徐工矿机供应链ABS,泰达股份供应链ABS,国内首单票据类N+N供应链ABS等。



1、当下城投、央国企融资结构环境分析及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的诉求下ABS井喷发展的逻辑分析
2、如何正确理解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融资担保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关于央企开展ABS业务增信问题的回复
3、关注城投、央国企ABS违约案例、反向探析资产证券化业务关注要点
4、城投融资结构新的转型方向:非标转标案例解析、福建省首单-单SPV-CMBS案例解析、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政策逐步完善、市场不断扩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5、城投和央国企供应链ABS业务落地实操:某城投安置房信托受益权ABS、保障房ABS、租赁住房ABS、购房尾款ABS、供水收费收益权ABS、供应链ABS、某央企代理ABS、出表ABS等实际案例
6、趋严监管背景下、上交所、深交所及交易商协会、基协对ABS的资产发行及挂牌指导意见分析
7、城投供应链业务未来发展方向研判
第四部分、融资性贸易的风险识别、诉讼案例解析及有效防范
(时间:11月5日下午14:00-17:00 )
· 主讲嘉宾:刘冬梅,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与证券部主办律师、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律师团队华北负责人,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1、什么是融资性贸易?融资性贸易、 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概念典型要素对比分析
2、融资性贸易七大交易模式及典型特征;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如何判断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如何避免虚假仓单、重复质押的问题?
3、融资性贸易所涉资金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等多维度风险分析 :
4、融资性贸易合同4个纵向历史演变过程;
5、银行、保理公司等保理商参与到融资性贸易中的风险分析:融资性贸易中法律关系的认定;融资性贸易中,保理商的善意判断;保理商参与应收账款债权人虚构应收账款如何定性;
6、司法实践1:保理人+融资性贸易or循环贸易案例 :上海金融法院(2021)沪74民终887号
7、司法实践2:保理人的“明知“:排除“应当知道而不知道”
8、融资性贸易的风险案例实证研究及裁判建议:
案例1:长三角地区集中爆发的钢贸危机:“中铁物流事件” ;
案例2:青岛港德正系诈骗事件;
案例3:上海电气应收账款逾期事件 ;
案例4:上实发展应收账款逾期事件;
案例5:佛山中金圣源铝锭事件现货仓单暴雷事件;
案例6:秦皇岛港铜精矿失踪事件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往期推荐
55家央企保理公司全揭秘!

供应链金融风控,38个问题全解析!

大型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真相!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分析与实务操作

97家央企和他们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生态三大层面解读!

应收账款融资工具都有哪些?

保理业务中的“合格应收帐款”法律问题解读!

保理业务的类型与应收账款出表的关系全解析!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687_16668870445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