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54
  • Tax100会员 33289
查看: 3615|回复: 5

[涉税交流] 今天“七一”,让我们一起寻根红色税收基因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寻根红色税收基因

714

主题

1447

帖子

18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19
2020-4-29 0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七一”,让我们一起寻根红色税收基因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寻根红色税收基因

前  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的时期,各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新中国的税制建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税务工作者艰苦奋斗、刚毅无畏的探索实践,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重温那段伟大的革命实践,追忆那段激情的峥嵘岁月,感受早期税务工作者的革命精神和为民情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传承红色税务文化精髓,充分展现“新税务 新担当 新形象”,为实现税收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1.jpg


  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不忘为民初心——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税收发展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先后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全民抗战、解放战争4个发展阶段,从1921年党的创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28年艰苦进程里,我党始终坚持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治税思想、税收制度和税务实践不断与时俱进、发展成熟。

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到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建立
  从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最早的税收主张,到井冈山时期的初试,再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确定推行,税收作为中国革命财政重要保证的地位被确立。正是因为有了中央苏区的税收工作,党和红军才有了相对稳定的财力保证,能够在炮火中继续前行。

2.jpg

3.jpg
  1922年7月16日,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一处民居内召开。会议通过:“废除丁漕重税,废除厘金及一切额外税则。规定限制田租率的法律,规定累进率所得税。”这些内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税收主张。

4.jpg

  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在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实施经济税收政策的探索。

5.jpg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提出取消一切政府军阀地方的捐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其中,土地税的税率,依照情形分为15%、10%、5%三等,以15%为主体,遇特别情形,经高一级苏维埃政府批准,可以分别适用10%、5%两档税率。

6.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大会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中央苏区设有军事、财政、土地、司法等9个部,财政是当时苏维埃最大的一个部,负责组织和领导根据地的财政税收。

7.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颁布暂行税则的决议》,废除国民党军阀的一切田赋丁粮、苛捐杂税,明确农业税、商业税、工业税三大征收税种,在中国税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8.jpg

从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到抗战爆发之前
  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的税制和征管逐步走向法治、规范和统一,各地税务机构探索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在艰苦环境下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被誉为共和国税收的“预演”。

9.jpg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明确提出尽可能降低租税条件,欢迎民族资本家来根据地投资,这份决议为陕甘宁根据地征税做好了准备。

10.jpg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酌量增加税收的训令

  1937年,陕甘宁边区制定盐税条例。此条例是陕甘宁边区税收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征税依据。

11.jpg

  盐税,被称为“中央第一财政”,是陕甘宁边区经济命脉。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1936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了第一个税务机构——定边税务局,紧接着盐池县税务局也宣告成立,正式开征盐税。

12.jpg
陕甘宁边区税票

13.jpg
陕甘宁边区商户营业税纳税证

  1937年1月,边区政府决定开征皮毛税,一个月后开征特税,即调节边产或过境土特产税。同年10月,开征烟酒税和牲畜税,边区税收火种逐渐发展壮大。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税收
  从1937年开始,中国革命出现了重大转折——从土地革命进入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经济、建立税制、保障供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源源不断提供物质基础。

14.jpg

15.jpg
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给税务部门的题词

16.jpg
陕甘宁边区棉纱税票

  1939年2月,党中央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同年3月,边区财政厅颁发税收条例,将征收范围扩大到了食盐、皮毛、烟酒、牲畜、干草、特产、斗佣等七个方面。

17.jpg
陕甘宁边区时期税务局旧址

  1940年年初,陕甘宁边区税务局在延安成立,并于同年4月迁到土窑中,按照毛泽东“先予后取”的征税原则,开始独立行使税收职权。

18.jpg
陕甘宁边区税务干部合影

  从1941年开始,陕甘宁边区的税务分局和县局发展到34个,税务所102个,税务人员也增加到400余人,边区的税务队伍快速壮大发展。

19.jpg
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旧址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在涉县索堡镇成立;1948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和晋察冀边区联合成立华北税务总局;1949年11月以华北税务总局为基础,成立财政部税务总局。

20.jpg
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干部工作场景

  晋冀鲁豫边区建立的农业税制和贸易保护税制,对以后的税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机构和税制,是新中国税收的重要前延,是新民主主义税收的雏形,是新中国治税思想的重要渊源。

从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到新中国成立
  1946年,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反对,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实施“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营”的财经工作方针,相继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财政动员和灵活多样的税收实践。

21.jpg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翻身农民喜得土地证书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2.jpg
董必武(第一排右三)与参加华北财经会议的部分代表合影

23.jpg
华北区各级税务机关组织规程草案

  1947年3月,华北财经会议召开,成立了华北财经办事处,董必武任办事处主任,负责统一华北各解放区财经政策,调剂各解放区财经关系。

24.jpg
东北解放区裁剪式产销税税票

25.jpg
胶东解放区盐税税票

  解放战争时期,税收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建立了货物产销税和工商所得税两大主要税制体系。

26.jpg

  为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村举行,党工作的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税收工作重心也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27.jpg

  1949年7月,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国民经济秩序,为最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财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8.jpg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税收政策的制定原则和方向,为构建新中国统一税制和税收政策指明了方向。

热血践行使命——追忆革命战争年代税务人奋斗史



  回望战火流金岁月,老一辈税务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奋力探索税收发展,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税务人为民、忠诚、干净、担当的伟大精神。

铁血税魂  忠诚于党和人民
  国家利益重于泰山,个人生命轻于鸿毛。税收战线上的革命先烈在残酷的斗争中,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用生命捍卫税收安全,用热血激励新时代税务人继续前行。

29.jpg
程怀天(1901—1927)
  程怀天,1926年参加农民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紫云区防务委员会经济股长。1927年12月,国民党第十二军一部窜犯到紫云区,他将税款和账册安全掩蔽藏好后立即转移,在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要他交出财务账目,被严词拒绝。在狱中,他慷慨写下就义诗:投身革命两春秋,遗憾壮志尚未酬。烈士骨头钢铁硬,志在救国救神州。砍头只当风吹帽,甘洒热血绘锦绣。

30.jpg
黎本清(1909—1931)
  黎本清,女,安徽省霍山县人。1931年河口海关分局成立,担任征收员。她工作认真,兢兢业业,不怕吃苦。河口地区处在红、白交界处,在一次收税途中,她不幸误入地方民团包围圈,突围时遭到敌人伏击英勇牺牲,时年22岁。

31.jpg
吴昌元(1910—1933)
  吴昌元,湖北省红安县高桥人,1930年任高桥区五乡苏维埃经济委员。1933年,在黄陵执行税收任务时不幸被敌人逮捕。面对严刑审讯,吴昌元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老子就是共产党,要杀就杀,别的主意莫打!”随即英勇就义,时年23岁。

32.jpg

  税务英雄们的鲜血洒在了征收税款的途中,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税务战士,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中舍身护税,无怨无悔。

干干净净  严守铁的纪律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统一后,红色苏维埃财政收入曾一度极为困难,根据地共产党人采取多种财政、税收措施予以改善,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节约有限资金保障前线供给,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道德风范。

33.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是苏区红军在反围剿过程中,临时向群众借粮时出具的凭证。粮食人民委员会将临时的借谷证发给部队,凭临时借谷证向百姓借粮,百姓拿着临时借谷证可以向苏维埃政府领回所借出的粮食。

34.jpg
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和湘南地区活动时,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时,毛泽东规定部队不拿老百姓一块红薯的纪律。随后又陆续颁布“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等多项纪律,对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5.jpg
革命战争年代税务干部办公用品和穿的草鞋

  左权县第六区公所向各村下发《召开财政研究累统税由》,通知各村财政委员到区公所开会,其中写道:“赶黑来,来时带累税暂行税则,食粮菜金六顿、行李碗筷。”开会要自带行李干粮,不占公家一分一毫。

36.jpg
高敬亭(1907—1939)

  高敬亭,河南省新县人。1931年任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亲自起草发布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布告》,号召群众“免除苛捐杂税,都是有吃有剩”“实行抗租抗税,发动秋收斗争”,是闻名于大别山的游击专家、税收专家。
  高敬亭生活非常简朴,与战士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化。1937年结婚时,只有同志们送的小孩戴的银项圈、一双银筷子和十块银元。他唯一的亲人老婶母一路乞讨找到他,住了几天就走了,走时,高敬亭拿不出任何东西给婶母。

勤勤恳恳  把税收责任扛在肩上
  革命年代的税务人,面对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和敌人的前追后堵,精业敬业、履职尽责、勇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辟了一片税收发展新天地。

37.jpg
沈泽民(19021933)

  沈泽民,浙江桐乡人。文学家茅盾的胞弟。1932年1月任鄂豫皖省委书记。他在皖西草拟了税务局组织大纲、商业累进税及商务工作草案,为商业累进税制的推行和税务局组织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积劳成疾病逝,时年31岁。

38.jpg
郑位三(1902—1975)

  郑位三,湖北红安县人。1929冬,鄂豫边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设立鄂豫边工农革命委员会税务局,郑位三兼任税务局局长。
  郑位三在工作中,随身必带三样物品,自称三“宝”:米袋、瓷缸和手枪。困倦时,用瓷缸当枕头;饥饿时,用瓷缸熬米粥和野菜充饥;手枪从不离身,随时保护税款安全。因革命战争年代生活十分艰苦,面容苍老,30多岁就像个老头,苏区上下都称呼他“位老”。

39.jpg
冀南区税务局局长高捷成

  高捷成,福建省龙溪海澄县人,新中国晋冀鲁豫边区金融事业的奠基人,1938年任冀南税务总局局长,抗战初期根据地牺牲的级别最高的税务干部。
  1943年5月,日寇疯狂“扫荡”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高捷成率银行干部奔走于边沿区,部署维护货币的斗争任务。5月14日在河北内邱县白鹿角村与敌人遭遇,高捷成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让随行人员带重要文件先行撤退,自己组织力量进行掩护。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随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40.jpg
共和国税务人:赵昭

41.jpg
赵昭同志手稿

  赵昭,河南省清丰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起先后任吉林省吉北专区税务分局副局长、吉林省税务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吉林省税务局副局长,沈阳市税务局局长,辽宁省财政厅厅长。1980年任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总局第一位女领导,1985年离休。
  这篇手稿题目为“艰苦奋斗,完成税收任务,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共28页,记述了1946-1948年期间东北地区税收工作情况,是重要的税收史料,手稿标题揭示了在革命战争年代财税工作的根本目的。

扎根群众  依靠群众力量

42.jpg
苏维埃政府的税收主张得到广大穷苦人民的拥护

  红军在根据地早期的三大任务:“一是打仗消灭敌人,二是打土豪筹款子,三是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从三大任务可以看出,根据地财政负担主要放在剥削阶级身上,废除苛捐杂税又分到土地的根据地人民获得了休养生息。

43.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旗帜、政府旧址和宣传标语

  1934年,持续的洪涝和旱灾导致全国一半以上的地区农田收成无望,饥民多达5700万,饿殍遍野、生灵涂炭。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却另有一番景象,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百姓的脸上。

44.jpg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群众自愿向红军队伍捐谷捐物

45.jpg
农民牵着自家小毛驴把粮食送到红军作战前线

  红军反“围剿”时期,采取了财粮动员的应急措施,苏区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拥护,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支援红军作战和苏区经济建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

46.jpg
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

  “来一个大动员,我们几万人来一个决心,自己弄饭吃,自己搞衣服穿。”在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军队不与民争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挖窑洞,解决住房。

47.jpg
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开展疯狂的扫荡

  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太行山地区旱灾肆虐,日军连续5次对根据地进行 “扫荡”,根据地条件极端困难。晋冀鲁豫边区人民依然每年缴纳公粮3.5-4.5亿斤,1941年-1945年上半年太行区总计征收税款1.3亿元(冀钞)。

  刘伯承元帅曾经感慨,“如果没有太行山老百姓吃糠咽菜,我们八路军只好去吃石头。”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体税务干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打赢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等一场场大仗硬仗,努力为国家强盛贡献税收力量。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从严管党治党,把税务系统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上下同欲、克难奋进,用税务人百分百的努力,换取广大纳税人和缴费人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完成好税费收入任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税收现代化……

      特别鸣谢:国家税务总局北京、江西、陕西、河北、甘肃等省市税务局提供的珍贵图片、文字资料



点评

战争年代税收英雄  发表于 2021-9-14 11:41
林伯渠 税收合理  发表于 2021-6-18 14:36
黎本清  发表于 2021-5-11 15:23
寻根红色税收基因  发表于 2021-3-2 14:05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plS_BLRh0V94vvDnTCtA  发表于 2020-4-29 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