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7月甘肃省及各市州经济运行情况
(第1190期)
2022年1—7月甘肃省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3日
2022年7月,受疫情冲击、企业停产检修等影响,全省经济运行短期出现波动,工业、消费有所下降,投资、外贸保持较快增长,随着疫情防控取得实质性成效,全省经济有望回稳向好。
一、工业生产同比下降,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7月份,主要受重点企业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3.5%,制造业下降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4%。从行业大类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51.1%、37.0%、14.8%、14.1%、13.6%、10.5%和10.1%。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39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保持增长,19个行业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4.9亿元,同比增长28.0%;营业收入利润率7.3%,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1—7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5.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9.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2%。
1—7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3.8%,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承压明显,进出口总值保持较快增速
7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0亿元,同比下降8.3%。基本生活消费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9%和6.6%。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9.0亿元,同比下降1.9%。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33.6%。
7月份,全省进出口总值47.1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出口总值增长126.3%,进口总值下降4.5%。1—7月,全省进出口总值374.5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总值增长60.1%,进口总值增长17.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77.4亿元,增长23.8%。
四、财政支出较快增长,金融存贷平稳运行
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1.2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3.2%,自然口径下降6.2%。其中,税收收入335.7亿元,同口径增长13.1%,自然口径下降14.4%;非税收入185.5亿元,增长1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12.7亿元,同比增长9.2%。
7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024.7亿元,同比增长8.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913.8亿元,增长5.7%。
五、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7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8%,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1.4%,鲜菜价格上涨18.2%,鲜果价格上涨14.8%,鸡蛋价格上涨10.0%,粮食价格上涨5.8%。1—7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
7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比6月份回落6.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4.9%,涨幅回落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1—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7.1%,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0.8%。
六、铁路货运持续增长,交通客运继续下降
1—7月,全省铁路货运量4704.5万吨,同比增长26.2%;公路货运量38479.1万吨,下降0.3%。
1—7月,全省铁路客运量1771.0万人次,同比下降42.2%;公路客运量4094.6万人次,下降42.9%。
下一步,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稳定经济上持续加力、精准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1-7月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7日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7月份,受新一轮疫情影响,全市投资、外贸保持正增长,工业、消费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工业生产略有下降,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集体企业下降0.6%,股份制企业下降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3.0%,私营企业下降1.3%。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29.9%、17.9%。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0%。
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2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5%,较上半年加快1.13个百分点;7月当月用电量1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较6月加快6.5个百分点。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37.1亿元,同比增长16.2%。利润总额87.2亿元,下降3%。税金总额158.8亿元,增长3.7%。
二、项目投资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分领域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2.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2.4%,制造业投资增长58.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8.3%,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1%,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8.0%。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7%。
三、消费市场遭受冲击,进出口总值持续增长
1-7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0.75亿元,同比下降15.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地区消费品零售额272.71亿元,下降14.8%;乡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8.04亿元,下降26.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下降14.8%;餐饮收入下降22.9%。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械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5%、15.9%、18.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3.6%。全市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9.39亿元,同比增长138.8%。
1-7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出口39.7亿元,同比增长150.4%;进口63.5亿元,同比下降2.2%。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存贷平稳运行
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47亿元,同口径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90.18亿元,同口径增长4.6%;非税收入44.29亿元,同口径增长1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73亿元,增长16.2%。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774.29亿元,同比增长2.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699.36亿元,同比增长4.7%。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734.11亿元,增长2.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573.22亿元,增长5.2%。
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价格保持平稳
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1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57人,累计劳务输转25.23万人,创劳务收入47.09亿元。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5%,衣着上涨0.3%,居住上涨3.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上涨5.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6%,医疗保健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4%。
2022年1-7月嘉峪关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7日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经济运行调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以赴稳市场、稳增长、稳预期,全市经济整体延续上半年回升向好态势。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地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99.8%,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
九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五升四降”。其中,铝材产量63.8万吨,同比增长3.1%;钢材产量390.1万吨,同比增长2.9%;电解铝产量96.6万吨,同比增长0.1%;发电量12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葡萄酒产量356.1千升,同比下降16.4%;水泥产量122.5万吨,同比下降16.4%;铁合金产量17.5万吨,同比下降8.3%。
企业效益下滑。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7.6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利润总额44.1亿元,同比下降28.3%;亏损企业20户,与上年同期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1.6亿元,同比增长2.2倍。资产负债率55.9%,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7.6%,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8.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8.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4.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8.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6%, 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8%。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1-7月,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同比下降88.5%。全市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7.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2%。
三、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1-7月,全市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3.5%;商品零售13.5亿元,同比增长22.2%。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3亿元,同比增长25.9%;汽车类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0.9%;医药类零售额0.5亿元,同比增长10.1%;烟酒类零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17.9%。
四、财政支出降幅收窄
1-7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27.3%。其中,税收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40.4%;非税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6.7%。
1-7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亿元,同比下降1.2%;政府性基金支出3.5亿元,同比增长64.9%。其中,教育支出3.8亿元,同比增长27.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亿元,同比增长18.6%;卫生健康支出2亿元,同比增长6.9%;城乡社区支出2.8亿元,同比下降63.6%。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健运行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02.3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住户存款310.5亿元,同比增长16.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87.3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住户贷款74.5亿元,同比增长0.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12.8亿元,同比增长10.2%。
六、旅游收入、人数降幅扩大
1-7月,全市完成全社会旅游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26.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0个百分点;旅游人数215.8万人次,同比下降19.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2.3个百分点。游客平均停留天数1.57天,同比延长0.12天;星级宾馆客房出租率30%,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七、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形势良好
1-7月,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6697.7万元,同比增长17.3%;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411.2万元,同比增长25.2%。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310.7万件,同比下降7%;快递业务118.6万件,同比增长30.8%,业务收入3515.3万元,同比增长46.6%。全市电信业务总量2.8亿元,同比增长22.8%。
八、航空运输降幅收窄,公路货运量小幅提升
1-7月,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2054万人次,同比下降9.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2.6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0.5%,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货运量4065万吨,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31.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1-7月,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23.7万人次,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6个百分点;货邮吞吐量416.3吨,同比下降19.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7.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随着稳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整体延续上半年回升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受阶段性疫情反弹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科学谋划重点任务、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推动全市经济稳步发展。
2022年1-7月金昌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三新一高”要求,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总体向好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增速比6月末回落0.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全市23个工业行业中有10个行业同比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6%。
高技术行业保持较快增长。1-7月,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6.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1%。
从区域看:1-7月,永昌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金川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9%,其中:经开区增长18.4%。
从产量看:1-7月,全市32种工业产品中有20种产品产量呈现正增长,其中:镍产量同比增长2.78%;精炼铜产量增长14.21%;烧碱产量增长13.01%;硫酸产量增长19.84%。
从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看:7月份,镍平均出厂价格16.07万元/吨,环比下降15.52%,同比上涨31.76%;铜平均出厂价格5.23万元/吨,环比下降16.86%,同比下降14.04%。
从先行指标看: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4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9%。铁路货运量470.8万吨,增长9.1%。
从质量效益看: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61亿元,增长92.8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0.8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4.2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53.4%,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总体平稳,民间投资贡献突出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8%,增幅比6月末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7.8%;房地产投资下降69%。
从区域看:1-7月,永昌县投资增长17.3%;金川区投资增长10.8%,其中:开发区投资增长62.6%。
从产业看:1-7月,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8.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9%。
从项目数量看:1-7月,全市在库统计项目347个,同比增加14个;新增统计入库项目92个,同比增加23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34个;500-5000万元项目58个。
民间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1-7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3.6%,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1.3%,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为77.9%。
三、消费贸易稳中有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
1-7月,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46亿元,同比增长3.8%,增幅比6月末回落0.5个百分点。
从四大行业看:1-7月,批发业销售额下降33.6%;零售额业销售额增长17.8%;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3%;餐饮业营业额下降7.3%。
从区域看:1-7月,永昌县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5亿元,增长11.9%;金川区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增长1.9%。
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用品消费有升有降。1-7月,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0.2%,饮料类下降16%,烟酒类增长1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9.4%;消费升级类商品稳中有升。1-7月,书报杂志类增长2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中西药品类增长16.7%;大宗商品消费增势较快。1-7月,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2%。
1-6月,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36.6亿元,增长27.2%,增幅比5月末提高8.2个百分点,占全省贸易比重的41.9%,其中:出口额4亿元,增长103%;进口额132.6亿元,增长25.8%。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存贷总体稳定
1-7月,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65.12亿元,增长45.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3亿元,增长13.65%,同口径增长3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19亿元,增长29.3%。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9.11亿元,增长17.14%;各项贷款余额447.61亿元,增长29.44%,其中:短期贷款152.26亿元,增长4.6%;中长期贷款196.48亿元,增长25.08%;票据融资98.87亿元,增长129.08%。
五、民生保障持续有力,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截止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55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5.59%。1-7月,财政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民生类支出同比分别增长6.6%、22.38%、11.93%和91.42%。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低于控制目标(3%以内)0.7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2%,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2%,交通和通信上涨6.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4.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2.3%;衣着类价格同比持平;医疗保健类价格同比下降0.1%。
总的来看,1-7月全市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承压恢复、逆势而进,特别是重点产业稳定支撑,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经济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进一步巩固。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2022年1-7月白银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6日
1-7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四强”战略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机遇谋突破、凝心聚力促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一、规上工业平稳增长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比上半年回落1.7个百分点。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属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9%;省属企业增长11.4%;县区属企业增长17.2%。从主导行业看:煤炭、化工、有色、电力四大主导行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3.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2.03%。其中:煤炭、有色、电力、化工行业分别增长35.1%、32.2%、10.6%、1.4%。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9%,比上半年回升0.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下降8.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40.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8.2%。从项目情况看,全市在库项目440个,同比减少29个,完成投资增长9.3%。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3.1%;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下降10.8%。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95%。从实物量看,全市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1.0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2%。
1-7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5%。
三、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小幅回落
1-7月,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04亿元,同比增长3.6%,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44.82亿元,下降3.3%;乡村实现零售额7.22亿元,增长86.7%。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实现0.76亿元,下降28.6%;商品零售实现51.28亿元,增长4.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76亿元,增长2.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0.5亿元,增长3.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78亿元,下降29.4%。
四、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1.6%。在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4%,居住类上涨3.2%,衣着类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跌0.1%,食品烟酒类下跌0.1%。
五、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93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下降6.22%,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93个百分点。其中:市级收入同口径下降13.05%,县区收入同口径下降2.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3.96亿元,增长17.1%,比上半年回落0.45个百分点。
六、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82.44亿元,同比增长14.38%,比6月末回升0.0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53.8亿元,增长15.0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90.51亿元,增长7.0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5.22亿元,增长5.03%,比6月末回落0.3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10.71亿元,下降0.2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504.51亿元,增长8.57%。
2022年1-7月天水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1日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7月,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下降,全市经济运行承压恢复。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较上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从企业性质看,轻工业生产好于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8%,重工业增长3.9%。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增速较高,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4.6%的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4.1%。从生产情况看,全市188户工业企业中,产值同比增长的有102户,全市规上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的产值处于正增长,其中增速在10%以上的有10个。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6%。从新动能新经济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4.2%和4.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80%以上的五大行业生产均呈增长态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8.9%、建材行业增长6.5%、烟草制品业增长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7%。
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较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4.7%,第二产业下降14.18%,第三产业增长18.82%。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34:11.82:86.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产投资占比降低0.97个百分点,二产占比降低3.67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4.64个百分点。在S25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庄浪至天水段工程、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二期)、天水市乡村振兴南北两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天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等项目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3%。
三、市场销售持续下降。1-7月,全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1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较上半年扩大2.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6亿元,同比下降9.3%;乡村实现0.5亿元,下降36.7%。按消费类型分,限上商品零售61.9亿元,下降9.3%;餐饮收入3.2亿元,下降16.1%。从商品零售类值看,限额以上22类商品零售类值中,有8类增长,14类下降。粮油食品类下降12.9%,服装鞋帽类下降10.2%、化妆品类增长19%、金银珠宝类增长16.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汽车类下降18.6%。
四、财政收入下降,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5亿元,同口径下降15.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08亿元,同比增长3.29%。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95.12亿元,增长9.95%;本外币贷款余额1427.8亿元,增长3.8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92.53亿元,增长9.91%;人民币贷款余额1427.64亿元,增长3.84 %。
五、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1%,同比增长0.1%。
总体看,全市受疫情影响经济恢复存在一定压力,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下一步,要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省、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帮扶政策,聚焦重点工作积极作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1-7月武威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8日
1-7月,武威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稳中趋缓,财政、金融运行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
一、规上工业稳定增长
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
超七成行业保持增长。规上工业27个行业中,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0.4%、比1—6月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34.3%、100.8%、9.6%、21.1%。
亿元企业持续发力。截止7月末,规上工业累计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3户、比6月末增加6户,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个百分点。
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全市7个工业园区现有规上企业151户,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91.3%。
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90.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2%、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比1—6月提高0.9个百分点。
项目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在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5%,其中,在建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59项,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3%;500—5000万元项目309项,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2.6%。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本年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达42个。其中,历史文化街区、兰张三四线、亿恒50万千瓦立体光伏治沙等21个项目本年投资超亿元,完成投资占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完成量的57.2%,支撑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在建工业项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9.5%、比1—6月提高45.1个百分点。其中,在建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87倍、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7%、比1—6月提高17.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三、市场销售稳中趋缓
1—7月,全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71亿元,同比增长12.4%,比1—6月回落4.3个百分点。7月当月限上社零同比下降11.9%,环比下降22.4%。
批零住餐行业增速趋缓。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54.18亿元,增长6.4%、比1—6月回落1.9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6.45亿元,下降8.2%、降幅比1—6月扩大1.8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营业额0.48亿元,下降29.1%、降幅比1—6月扩大6.3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营业额0.58亿元,增长7.6%、比1—6月回落7.2个百分点。
石油及制品类支撑作用突出。在油价上涨和促消费政策的双重带动下,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1%的石油类零售额增长75.6%、拉动限上社零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29%。
线上销售快速增长。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0.16亿元,同比增长34.6%、比1—6月提高15.9个百分点。
四、财政金融稳定运行
1-7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8亿元、同口径增长14.51%、比1—6月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79亿元、同口径增长9.29%,非税收入7.28亿元、同口径增长23.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99亿元、同比增长21.54%、比1—6月提高3.25个百分点。
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20.99亿元、增长13.89%,其中住户存款949.03亿元、增长13.69%;贷款余额975.92亿元、增长4.83%。
五、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101.1%。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五升三降”态势,食品烟酒类、衣着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上涨1.2%、0.7%、2.2%、4.3%、1%,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下降0.2%、0.1%、0.3%。
2022年1-7月张掖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5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1-7月,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工业生产平稳运行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3.5%)和全省(5.6%)分别高7.1和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3.8%,重工业增长6.7%。
制造业贡献突出。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69.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个百分点。
行业增长面扩大。26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0.8%,较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支撑有力。产值超过2亿元的13户重点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9.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个百分点。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43种工业产品中,有28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为65.1%。其中铁矿石成品矿、饲料添加剂、饮料酒、锰矿石成品矿、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40倍、14.5倍、2.8倍、53.5%、36.6%和30.6%。
入库企业拉动明显。34户新入库企业(2021年入库企业29户,5月份入库企业5户)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
先行指标增势良好。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8%,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7月当月用电量增长14.6%,比6月份提高18.3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5.7%)和全省(10.2%)分别高7.4和2.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3%。
设备购置投资高位增长。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疫情物资和设备采购及病区改造等医疗项目带动下,设备购置投资增长318.2%,较上年同期提高343.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8%,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8%(在各类新能源项目的强力带动下,工业投资增长161.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4%。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6.8:16.3:66.9调整为14.7:37.7:47.6,第二产业投资占比同比提高21.4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全市民间投资增长34.7%,同比提高33.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7.3%,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支撑有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3%,同比提高32.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5%,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稳步发展
1-7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5%,餐饮收入同比下降6.2%。
城镇消费市场增长较快。从消费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6%。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5个百分点,拉动增长12个百分点。
重点消费品支撑有力。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高位运行,油品销售增长明显。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2.2%,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31.6%,拉动增长6.4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类消费平稳增长。限额以上企业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合计零售额同比增长4.3%,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个百分点。
四、重点服务业逐步回暖
1-6月,全市5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4.0%,比1-5月提高5.7个百分点。从行业门类看,十大门类“六升四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4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31.3%、13.8%、12.8%和12.4%。
五、金融存贷稳健运行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01.29亿元,同比增长11.7%,比6月末(11.9%)回落0.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 752.05亿元,增长6.3%,比6月末(5.0%)加快1.3个百分点。
六、“四上”企业稳步增加
止7月底,全市“四上”企业共978户,其中本年入库企业66户,7月份新增7户。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5户,新入库12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37户,新入库29户;资质内房地产开发企业149户,新入库5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91户,新入库18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45户,新入库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1户,新入库1户。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但受国内疫情散点多发和外部环境影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向好基础尚不稳固。下一步,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聚焦重点要素优化供给,促进消费恢复增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表格数据来自张掖市财政局。
2022年1-7月平凉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6日
1—7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提升
7月当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8%。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7.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8%。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68.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分企业隶属类型看,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1.2%,地方企业增加值增长69.1%。
从重点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8.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82.7%,医药制造业增长1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7.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9%。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市原煤产量1389.4万吨,增长9.6%;甲醇产量31.6万吨,增长5.0%;纸制品产量11.8万吨,增长4.8%;棉纱产量7802.1吨,增长4.4%;白酒217.9千升,增长37.7%。
从企业经济效益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8.45亿元,增长28.3%;实现利润总额24.24亿元,增长78.2%。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13.47%,比上年同期提高2.94个百分点。
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1.2亿千瓦时,增长7.99%。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工业投资增势较好
7月当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6%,比1—6月增速(11.8%)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投资增长622.0%,二产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105.2%,三产投资下降4.6%。
1—7月,除房地产项目外,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1.4%。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增长10.6%,亿元以下投资项目增长57.8%。
1—7月,全市房地产项目投资下降3.8%。商品房销售面积97.8万平方米,增长0.3%。
1—7月,全市民间投资(含房地产项目)增长13.7%。
三、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7月当月,全市限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4亿元,增长8.3%。1—7月,全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58亿元,增长8.3%。
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4.44亿元,下降7.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1.83亿元,增长10.9%;限上住宿业营业额0.42亿元,下降15.3%;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34亿元,增长10.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16亿元,增长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42亿元,增长82.4%。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22亿元,增长1.3%;商品零售27.35亿元,增长8.6%。
从重点商品零售来看,限上单位20类商品零售中有15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成为拉动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主力。其中,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12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5.0%,烟酒类增长65.4%,金银珠宝类增长45.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2.8%,化妆品类增长55.7%。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4%、1.2%、1.4%、5.5%、0.3%、0.2%和2.0%,居住价格下降1.7%。
四、财政收支保持增长,金融存贷款稳健运行
1—7月,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28亿元,同口径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11.73亿元,同口径增长0.2%;非税收入9.55亿元,增长42.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8.55亿元,增长15.1%。财政八项支出110.49亿元,增长5.1%。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27.02亿元,增长12.6%。单位存款230.35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57.90亿元,增长12.4%。各项贷款余额821.39亿元,增长11.8%。短期贷款185.46亿元,增长18.5%;中长期贷款632.62亿元,同比增长9.7%。
总的来看,7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向好。但也要看到,省内及周边城市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发展的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剧,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市场主体支持力度,加大九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切实增强经济的活力和韧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2年1-7月酒泉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
1-7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工业生产承压趋缓,企业效益持续向好
1-7月,受玉门油田检修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同比增长8.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0.7%,重工业增长8.2%。从主要行业看,九大行业“六增三降”,全市规上煤炭、装备、食品、建材、医药、石化行业分别同比增长86.3%、32.9%、18.5%、10.7%、2.4%和1.2%,电力、冶金、有色行业分别下降3.4%、9.7%和13.3%。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6.1亿元,同比增长42.8%;利润总额26.1亿元,增长69.9%;营业收入利润率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工业投资增势强劲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4%。分产业看,三次产业“一增两降”,第一产业投资增下降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4%。分领域看,能源投资增长29.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8%,民间投资增长15.6%。
三、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大宗商品保持两位数增长
1-7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9亿元,同比增长17.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4亿元,增长1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亿元,增长91%。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类值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9.6%,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9.5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4.8%,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4.2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支同步增长,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7.3%。其中,税收收入9.7亿元,增长16.3%;非税收入10.4亿元,增长1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6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别增长30.2%、28%、15.8%和18.8%。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98.2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住户存款867亿元,增长13.1%。全市各项贷款余额930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644.9亿元,增长20.5%。
五、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八大类商品“七涨一降”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医疗保健类、食品烟酒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通信类分别上涨0.3%、0.9%、0.9%、1.4%、2.4%、2.4%和4.6%;居住类下降2.1%。
2022年1-7月庆阳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1日
1-7月,庆阳市上下全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扎实推进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除工业外其他主要指标态势良好,经济稳进提质基础进一步巩固。
一、骨干企业进度滞后,工业增速回落明显。受庆阳石化公司停产检修影响,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6%,比6月回落2.9个百分点。分属地看,中央企业增长0.3%,地方工业增长11.0%。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5%;石油加工业下降27.4%;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5.1%;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8.1%;医药制造业下降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9%。从产量看,原油产量598.68万吨,增长5.5%;煤炭产量290.95万吨,增长13倍;天然气产量2.99亿方,增长24.1%;原油加工量153.35万吨,下降23.6%。从关联指标看,全社会用电量34.03亿度,增长5.3%,其中工业用电量19.85亿度,增长2.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17.1%,其中石油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58.5%,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39.9%,煤炭开采和选洗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19.4%。从能耗看,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0.40万吨标煤,下降7.2%。从重点能耗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5.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8%。
二、投资总额增速良好,工业投资引领增长。至7月底,全市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86个,完成投资额增长13.8%,高于上年同期1.3个百分点。从构成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185个,完成投资额增长9.1%;5000万元以下项目437个,完成投资额增长45.1%;房地产开发项目64个,完成投资额增长2.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下降19.3%;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126.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9%;第三产业投资额下降9.0%,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22.4%。从到位资金看,国家预算资金增长3.9%;国内贷款增长42.0%;自筹资金增长1.9%;其它资金增长16.5%。
民间投资下降22.7%。商品房销售面积62.19万平方米,下降1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9.90万平方米,下降14.2%。
三、限上消费保持恢复态势,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活跃。1-7月,全市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06亿元,增长14.3%,比6月提高0.1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38.67亿元,增长14.0%;乡村7.39亿元,增长15.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04亿元,增长11.2%;商品零售45.03亿元,增长14.4%。从商品销售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25.2%,饮料类增长7.5%,烟酒类增长6.5%,中西药品类增长18.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2%。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1-7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5.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22亿元,增长38.8%;非税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2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2.13亿元,增长18.4%,高于上年同期19.6个百分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等涉及基本民生的支出分别增长18.8%、25.9%、1.2倍、26.2%。
五、资金供给有效保障,存贷增速同比提升。至7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02.08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上年同期4.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80.67亿元,增长13.0%;各项贷款余额861.6亿元,增长7.0%,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其中住户消费贷款200.35亿元,增长16.2%。
六、市场物价温和上涨,交通和通信类价格领涨。1-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七升一降”:交通和通信上涨6.0%,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3.0%,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1.5%,食品烟酒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0.2%,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2%。
2022年1-7月定西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稳增长“70条”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1-7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一、规上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6.9%、制造业增长1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6.4、1.3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13.4%、12.7%、9.4%、2.8%。规上工业涉及的21个大类行业中15个呈增长态势,增长面达71.4%。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项目类型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3%。从三大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8.3%,其中采矿业增长478%,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9%;民间投资增长19.6%。
三、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小幅回落
1-7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87亿元,同比增长16.0%,比上半年回落2.4个百分点。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零售额29.33亿元,同比增长16.3%;乡村零售额0.54亿元,增长1.6%。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2.52亿元,增长23.4%;商品零售27.35亿元,增长15.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45亿元,增长2.2%;零售业零售额26.86亿元,增长11.4%;住宿业零售额0.6亿元,增长11.5%;餐饮业零售额1.96亿元,增长30.2%。从商品类值看,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较快。其中,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47.6%;饮料类增长40.1%;粮油食品类增长38.5%;烟酒类增长34.0%。
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9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5.49%。其中,税收收入9.5亿元,同口径增长11.23%;非税收入7.89亿元,增长2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94亿元,同比增长7.63%。其中,市本级支出实现23.93亿元,同比下降3.27%;县区支出164.01亿元,增长9.43%。
五、金融信贷稳健运行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1.32亿元,同比增长9.93%,比上月末回落0.6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6.64亿元,增长4.3%,比上月末回落0.82个百分点。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1-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7%,食品烟酒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0.7%,医疗保健类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2%。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7月,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7个,到位资金262.95亿元,同比增长76.04%。其中,省外项目151个,到位资金260.39亿元,增长82.4%,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面对日益凸显的经济下行压力,散点多发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稳增长工作有力有效,经济延续了上半年承压续稳的发展势头。下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锚定追赶发展目标不动摇,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追赶进位,确保实现全年“保四争三”目标。
2022年1-7月陇南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0日
1—7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克服疫情、汛情、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1-7月,全市经济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一、工业运行持续向好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同比增长32.3%;重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3%,同比增长8.1%。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7%,同比增长18.4%;采矿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6%,同比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同比下降8.3%。从行业大类看,以白酒、水泥、铁合金、有色金属、电力生产和供应为主的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7%,有效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增长,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拉动明显。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4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3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8.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9.6%。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12.31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利润总额23.45亿元,同比增长27.2%。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7.9%,占全市投资的76%;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9%,占全市投资的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80.2%,占全市投资的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47.1%,占全市投资的16%,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7.1%,增速比上半年的增长73.7%高73.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采矿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7%,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5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完成投资14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占全市投资的81%。
三、消费市场运行良好
1-7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24.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较上月增长0.8个百分点。从城乡市场看,城镇限上消费增长好于乡村,城镇增速高于乡村7.7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4亿元,同比增长22.8%;限额以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9亿元,同比增长15.1%。分行业看,全市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2亿元,同比增长35%;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4亿元,同比23.4%;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下降3%;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3亿元,同比下降8.7%。全市限额以上单位20类主要零售商品中有18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从生活类消费品看,日用品类增长2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0%,粮油食品类增长50.6%,饮料类增长32.9%,烟酒类增长75.5%。从升级类商品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5%,通讯器材类增长19.0%,化妆品类增长44.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3%。从其他商品来看,家具类增长16.5%,中西药类增长28.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3.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1%。
四、财政支出较快增长
1-7月份,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税收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增值税9.6亿元,同比增长9.1%;企业所得税7亿元,同比增长22.3%;消费税4.4亿元,同比增长6.3%。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6亿元,同比增长15.2%。
五、金融存贷稳健运行
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25.8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196.9亿元,同比增长24.6%;住户存款942.7亿元,同比增长15.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79.9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短期贷款153.3亿元,同比下降3.8%;中长期贷款626.5亿元,同比增长8%。
六、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分类别看,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衣着类、居住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食品烟酒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和医疗保健类分别上涨5.4%、1.8%、0.9%、0.8%、0.8%、0.4%、0.2%、0.1%。
2022年1-7月临夏州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9日
7月份,面对州内疫情多发、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州委州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州经济基本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一、规上工业增速放缓。1-7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23.0%,制造业同比增长2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5.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11.8%,重工业同比增长4.8%。分企业类型看,中央企业同比下降21.7%,省属企业同比增长0.3%,地方企业同比增长33.0%。
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7月份,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9%。分领域看,项目投资增长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7.2%。按项目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增长17.6%,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232.5%,其他费用增长101.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5.2%,占全部投资的62.0%。工业固投同比增长85.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6.2%。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73.3%。
三、商贸旅游业承压明显。1-7月份,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半年的15.4%下滑5.9个百分点。7月份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5亿元、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4亿元、增长21.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9亿元、增长0.7%;商品零售22.0亿元、增长10.3%。1-7月份,全州共接待游客690万人次、同比下降2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28.6%。其中,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3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
四、财政收支较快增长。1-7月份,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1亿元,同口径增长1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9亿元,同口径增长19.1%;非税收入完成4.1亿元,同比增长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6.7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各类民生支出完成158.2亿元,同比增长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
五、金融信贷运行平稳。7月底,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07.2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657.4亿元,同比增长8.9%;非金融企业存款107.2亿元,同比增长0.6%。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9.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住户贷款371.8亿元,同比增长3.2%;企事业单位贷款237.7亿元,同比增长7.0%。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7月份,全州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下跌0.3%,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跌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7%,医疗保健类上涨7.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6.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6%,鲜菜价格上涨4.9%,畜肉价格下跌14.5%,水产品价格下跌6.1%,蛋价格上涨8.9%,鲜果价格下跌2.4%。
下一步,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按照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稳定经济上持续加力、精准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1-7月甘南州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4日
1—7月份,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全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规模以上工业降幅收窄
1—7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受黄金产量增长和降雨量增加、发电量逐渐恢复的拉动,增加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呈“6增4降”。12种行业中除畜产品行业季节性停产及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停暖外,其余行业呈“6增4降”。其中,天然气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1.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石膏、水泥制品业增长46.0%,回落5.1个百分点;机制服装制造业增长4.4%,回落15.6个百分点;乳制品增长9.1%,回落5.4个百分点;肥料制造业增长12.7%,提高2.3个百分点;黄金行业增长11.7%,提高14.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速提高4.7个百分点;电力生产行业下降16.5%,降幅收窄5.4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增速4个百分点;水泥制造业受价格指数高位运行的影响,产量同比增长3.7%,增加值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1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电力供应业受价格指数高位运行的影响,增加值下降2.7%,下拉规上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金属结构制造业由于甘肃宸瑞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订单未生产的影响下降82.8%,但由于总量小,对规上工业的增长影响甚微。
分县市看,呈“4增4降”态势。合作市在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辰州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产量分别增长21.9%和15.3%的拉动下,1—7月份增加值增长18.5%;碌曲县在甘南州广汇天燃气生产增长的拉动下,增加值增长3.4%;夏河县在夏河县达哇央宗有机肥料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雪顿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产量增长的拉动下增加值增长2.1%;临潭县在甘南海羚安全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及临潭县弘正有机肥料增长的拉动下,增加值增长2.0%;其余县增加值下降,卓尼、舟曲和迭部县由于受洮河及白龙江流域来水量减少的原因,增加值分别下降26.4%、10.8%和3.2%;玛曲县由于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歇业、停产,增加值下降82.9%。
主要产品产量中,黄金和水泥产量增加,发电量和乳制品下降。1—7月份,黄金产量2220千克,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水泥产量51.08万吨,增长3.7%,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发电量18.58亿千瓦时,下降16.8%,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乳制品产量6501吨,下降6.9%,降幅扩大5.7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
1—7月份,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3.9%,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下降11.3%。
从投资结构看,1—7月份,全州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3%,增速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4.6%。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齐发力,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6.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1%。全州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重为1.9︰10.1︰88.0。
新开工项目增加,施工项目个数减少,1—7月份,全州施工项目429个,同比下降0.9%。其中:新开工项目142个,同比增加47个,增长49.5%。
分县市看,1—7月份,玛曲、碌曲、卓尼、临潭、合作和迭部六县市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1.4%、35.6%、23.5%、21.8、20.2%和16.9%,舟曲县增速低,同比增长1.3%,夏河县投资下降,同比下降35.9%。
三、消费市场逐渐回暖
全州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44户,其中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及大个体10户(1户停业),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34户(4户停业),目前正常经营的在库企业为39户。1—7月份,全州限额以上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6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半年回升9.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7.83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0.33亿元,同比下降45.5%,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1—7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3.68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完成营业额0.72亿元,同比下降38.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5.6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中石油及制品销售增势良好。石油及其制品类完成零售额7.33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石油及其制品类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达9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 %左右,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率为61.4%,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1个百分点。若剔除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额,受疫情影响,限上其他批零住餐企业完成零售额0.83亿元,同比下降22.4%。
从商品类别看,1—7月份,十大类商品中,服装鞋帽、粮油、石油、日用品和文化用品5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9倍、40.3%、9.3%、5.8%和1.6%;其它5大类商品下降,其中:烟酒饮料类下降12.5%、化妆品类下降19.3%、金银珠宝类下降42.9%、家用电器类下降44.8%、通讯器材类下降48.9%。
1—7月份,全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30万元,同比下降35.6%。
分县市看,1—7月份,玛曲县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7亿元,同比增长28.4%;迭部县完成0.95亿元,增长25.4%;卓尼县完成0.8亿元,增长24%;临潭县完成1.09亿元,增长22.2%;夏河县完成1.29亿元,增长7.0%;合作市完成1.76亿元,增长2.1%;碌曲县受石油及制品零售下降的影响,完成零售额0.73亿元,下降14%;舟曲县由于龙舟大酒店和宏生源大酒店今年将其餐饮部分剥离,导致零售额下降,完成零售额0.85亿元,下降26.8%。
四、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7月份,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1—7月份累计上涨1.5%,涨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七涨一降”。7月份,交通和通信类同比上涨5.6%、医疗保健类上涨5.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7%、衣着类上涨0.7%,食品烟酒类下降1.2%。
在食品烟酒类中,蛋类同比上涨10.6%、鲜菜类上涨6.0%、鲜果类上涨4.3%、水产品类下降1.7%、粮食类下降3.1%、畜肉类下降14.3%。
五、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增长
1—7月份,全州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上半年扩大4.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4.2%,同口径增长6.3%,同口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55亿元,减收0.19亿元,下降6.8%;非税收入2.12亿元,减收0.03亿元,下降1.2%。
分县市看,临潭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58亿元,增长90.7%;碌曲县完成0.20亿元,增长66.9%;玛曲县完成0.06亿元,增长29.7%;合作市完成1.61亿元,增长26.6%;迭部县完成0.28亿元,增长1.7%;舟曲县完成0.58亿元,下降13.7%;夏河县完成0.25亿元,下降22.6%;卓尼县完成0.35亿元,下降26%。
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0.17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其他支出增长3.14倍、城乡社区支出增长79.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55.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44.1%、教育支出增长2.1%,金融、节能环保和科学技术支出分别下降3.7%、22.1%和46.6%。
分县市看,合作市完成支出11.62亿元,增长59.1%;玛曲县完成11.20亿元,增长36.5%;迭部县完成12.13亿元,增长32%;卓尼县完成16.40亿元,增长30%;舟曲县完成19.74亿元,增长27%;碌曲县完成10.16亿元,增长25.2%;临潭县完成16.94亿元,增长24.3%;夏河县完成12.50亿元,增长6.1%。
六、金融业存款增加,贷款下降
7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7.4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232.13亿元,增长12.1%;非金融企业存款46亿元,下降32.9%;机关团体存款146.82亿元,增长71.1%;财政性存款22.47亿元,增长14%。
各项贷款余额259.43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121.03亿元,下降6.5%;(企)事业单位贷款138.39亿元,下降1.4%。
注:甘肃省及各市州数据来自甘肃省统计局官方网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