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10
  • Tax100会员 33461
查看: 178|回复: 0

【文化】浮桥上的厘金(三)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2-9-29 05: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扬州税务
标题: 【文化】浮桥上的厘金(三)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kxNjA2NA==&mid=2247507412&idx=3&sn=daf5083b2067926964b37e8380a8140f&chksm=ec1a0e5bdb6d874d9d5bd838d3945dfe3b12b1f38a47a33c9ff6dd59061f224562512950a9df#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28 09:15
二维码: -

太平军占领扬州城后,扬州府、江都县、甘泉县的衙门都转移到仙女庙,再加上运盐河北的江北大营驻军,这里成了“庙小菩萨大”的典型。厘局建立后,仙女庙甚至有了“一关”、“二寺”、“三庙”、“四宫”、“五渡”、“六街”、“七庵”、“八堂”、“九馆”、“十桥”之说,其中,“一关”即“扬关”,俗称“关房”。关房就在坝头口,有几段长杉木用铁链连接起来,用绞关控制,固定设在河道上,拦着宽阔的河面,叫作“挡子”。白天开挡,夜晚关挡。闭关时,船只无法通过,载货船只必须先到关房办理裁票或验票手续,凭税证方可开“挡子”放行。


江都县税务志(王峰供图)
钱江等人最初开征厘金时,小本经营都可以免征,抽厘的也只是过境米船,对商品流通影响不大,商人们都能遵照执行。他们将厘金制度推行到附近的大镇邵伯和宜陵,接着又推行到里下河各州县的米行。到后来,抽厘的行业渐渐增多,遍及百货,抽捐地区也渐渐扩展到扬州和通州(今南通)两府所属各地,并且增设局卡,开征活厘,所有商品的生产、过境和落地销售都得缴税。凡用舟船趸运的商品,过境时一律征收“厘捐”,只有肩挑担贩者可以免征。
扬州地区的厘金制度取得成功后,雷以諴上奏朝廷“用兵省份普行抽厘”。到了下半年,江南大营在镇江、丹阳等县相继设卡抽厘。十一月份,在江苏帮办军务的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胜保,奏请朝廷批准在全国各地推行。同治元年(1862年),除云南(同治十三年设)和黑龙江(光绪十一年设)外,厘金制度已经推行到全国各地。各地还巧立“厘捐”名目,如坐厘、货厘、落地税、产销税、山海捐、铁路货捐等,甚至肩挑担贩者概不能免,税率也不限于百分之一。到了光绪年间,多数省份的税率在5%以上。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为10%,作为富裕之地的江苏负担更重,一般货物所纳额均在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


清朝光绪年间税捐收执(王峰供图)
厘金制度建立后,朝廷的年收入达到一千万两白银,一举解决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饷银不足的问题,为清军与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对峙以及进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日后湘军打败太平军提供了经验。这一制度是在军事问题的压迫下产生的,所以征收的赋税也大多用于军事开支。同治十三年,厘金收入用作军费的部分为73.7%。到光绪元年,达到75.4%。
江都邵伯人董恂曾任同治和光绪两朝户部尚书,在光绪六年提出“筹饷十策”,包括垦荒、票本、厘金、关税、工程等,被光绪皇帝采纳。光绪十三年,全国厘金收入为一千六百多万两,宣统三年为四千三百多万两,占当年预算总收入的14%。到光绪末年,有十分之一的外债是通过厘金收入来支付的。由此可见,厘金制度为巩固晚清王朝的统治起到了极大作用。
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罗玉东在其学术巨著《中国厘金史》中指出,厘金制度虽病商害民,却蕴含着中国现代货物税、工商税、流转税的萌芽,它的推广和延续,不仅是清廷财政的需要,还有重农抑商传统经济思想的支撑,对于近代财政结构和税制的演变影响深远。(未完待续)
作者:曹利民,中国作协会员,曾挂职于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江都区税务局
来源:江都区局
编发:扬州市税务局税收宣传中心
162_16644021088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