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167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大陆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沿海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
截至2020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下辖14个设区市,共计111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41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61个县。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2156.69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9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0%,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11位,不及湖南(3.80%)、云南(4.00%)、贵州(4.50%)周边省份。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表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行政区划数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西全年财政收入3027.89亿元,比上年增长8.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0.12亿元,增长4.80%,其中税收收入1191.09亿元,增长7.0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10.20亿元,比上年下降6.00%,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4551.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30%。全区14个地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规模为97.67亿元,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玉林市超过该平均值。南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为372.2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收入总量占全省的20.68%,是排名第二柳州市(173.12亿元)的2.15倍,较强的财政实力彰显了南宁市在全省经济发展带头作用。桂林市和玉林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超过了100亿元,分别为115.60亿元、101.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50-100亿元的地市有7个,分别是百色市(94.50亿元)、北海市(79.40亿元)、梧州市(76.00亿元)、贵港市(75.30亿元)、钦州市(65.00亿元)、防城港市(53.70亿元)和河池市(50.80亿元),有3个地市收入规模不足50亿元,即贺州市、来宾市和崇左市,分别为40.90亿元、39.40亿元和33.80亿元(见图2)。
图2 2020年广西14个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单位:亿元)
202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级行政区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三的是青秀区、西乡塘区和右江区,分别为36.13亿元、28.48亿元和25.35亿元。其中,青秀区和西乡塘区为南宁市辖区,右江区为百色市辖区。收入排名前十的县区中有4个为南宁市辖区,百色市和玉林市各2个、桂林市和柳州市各1个。排在后三位的城市凤山县、灌阳县和雁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40亿元、1.40亿元和0.47亿元,其中凤山县为河池市下辖县,灌阳县和雁山区为桂林市下辖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值为7.26亿元,72个县区市未达到该平均值,39个县区市超过该平均值。总体来看,广西全区各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但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图3 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市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单位:亿元)
接下来将具体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下辖的县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的地方收入情况。
1.南宁市。南宁市,简称“邕”,别称“绿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现辖7个区、5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青秀区(36.13亿元)收入规模最高,位居全省第一,西乡塘区(28.48亿元)和江南区(23.25亿元)位居市内第二、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超过20亿元。排在最后六位的分别是宾阳县(9.82亿元)、横县(9.49亿元)、邕宁区(5.04亿元)、上林县(2.98亿元)、隆安县(2.96亿元)和马山县(2.01亿元),这六个区县收入规模均不足10亿元,其中,排在最后三位的上林县、隆安县和马山县不足5亿元。整体来看,全市仅有5个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3.71亿元)(见图4)。
图4 南宁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柳州市。柳州市,别名“龙城、壶城、奇石城”,素有“桂中商埠”之称,现辖5个区、5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鱼峰区(17.82亿元)和柳江区(14.65亿元)居于市内第一、二位,两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10亿元,其余各区县均在10亿元以下;排在最后两位的分别是三江县(4.84亿元)、融安县(4.33亿元),两县均未达到5亿元。整体来看,全市仅有鱼峰区、柳江区和城中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8.62亿元),其余7个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见图5)。
图5 柳州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3.桂林市。桂林市,简称“桂”,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现辖6个区、10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临桂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可以形容为一枝独秀,远高于市内其他各个区县市,达到20.59亿元;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别是七星区(8.49亿元)、灵川县(7.43亿元)、荔浦县(5.03亿元)和兴安县(4.86亿元);排在最后一位的是雁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仅为0.47亿元,不足1亿元;其中,最高的临桂区是最低的雁山区的43.81倍。整体来看,全市仅有排在前五位的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59亿元),其余各区县市的收入规模均在市平均水平之下(见图6)。
图6 桂林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4.玉林市。玉林市,别称“郁林”,享有“岭南都会”、“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美誉,现辖2个区、4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大。玉州区位居市内第一,收入规模达到22.60亿元,北流市(19.20亿元)次之;排在第三位的是博白县(10.84亿元);排在最后四位的分别是容县(9.86亿元)、陆川县(9.79亿元)、兴业县(6.75亿元)和福绵区(3.06亿元),这四个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未达到10亿元,其中,排在最后一位的福绵区不足5亿元。整体来看,全市仅玉州区和北流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上(见图7)。
图7 玉林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5.百色市。百色市,别称“鹅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现辖2个区、8个县和2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大。右江区(25.35亿元)、平果市(18.33亿元)和靖西市(17.05亿元)居于全市前三甲,规模均超过15亿元,其余各区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未超过10亿元;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凌云县和西林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74亿元和1.53亿元,未超过2亿元。整体来看,全市只有右江区、平果市、靖西市和田东县4个区县市的收入规模在全市平均水平(7.87亿元)之上,其余区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及全市平均水平(见图8)。
图8 百色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6.北海市。北海市,别名“珠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辖3个区、1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小,整体规模也较小。合浦县位居第一位,规模为11.97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超过10亿元的区县;海城区排在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为9.43亿元;这两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在全市平均水平(7.32亿元)之上。最后两位分别是银海区(5.08亿元)、铁山港区(2.80亿元),规模均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下(见图9)。
图9 北海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7.梧州市。梧州市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是粤语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美称,现辖3个区、3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别是藤县(10.33亿元)和岑溪市(8.64亿元),两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在全市平均水平(5.36亿元)之上;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龙圩区(3.33亿元)、万秀区(3.28亿元)和蒙山县(2.91亿元),这三个区县的规模均不足4亿元,都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见图10)。
图10 梧州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8.贵港市。别称“荷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辖3个区、1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港北区(14.76亿元)位居第一,平南县(13.09亿元)和桂平市(12.80亿元)紧随其后;排在最后的是覃塘区和港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别是8.97亿元和7.17亿元。整体来看,港北区、平南县和桂平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市平均水平(11.25亿元)之上,覃塘区和港南区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见图11)。
图11 贵港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9.钦州市。钦州市,古称“安州”,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现辖2个区、2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整体来看,全市各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不足10亿元,其中,仅有一个区县的收入规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6.98亿元)。灵山县居于第一位,规模为9.01亿元,浦北县(6.60亿元)次之,钦南区(6.26亿元)和钦北区(6.05亿元)排在最后(见图12)。
图12 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0.防城港市。防城港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侨乡之一,现辖2个区、1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整体规模也较低。港口区居于第一位,规模达到8.93亿元,上思县居第二位,规模为6.30亿元,东兴市和防城区排在最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别为5.90亿元和5.06亿元。整体来看,全市各区县市里仅有港口区的收入规模在全市平均水平(6,55亿元)之上,上思县、东兴市和防城区均不及全市平均水平(见图13)。
图13 防城港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河池市。河池市,简称“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下辖2个区、9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小,整体规模较低。整体来看,全市11个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不足10亿元,其中,有5个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市平均水平(4.16亿元)之上,分别为宜州区(9.40亿元)、南丹县(6.25亿元)、环江县(4.84亿元)、大化县(4.49亿元)和巴马县(4.41亿元),其余各区县均不及全市平均水平;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东兰县和凤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别为1.82亿元和1.40亿元(见图14)。
图14 河池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2.贺州市。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是“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下辖2个区、3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整体规模较低。排在第一位的是八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为10.75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规模突破10亿元的区县;排在第二位的是平桂区,规模为5.31亿元;钟山县、富川县和昭平县的收入规模均不足5亿元,分别为4.19亿元、3.38亿元和3.21亿元。整体来看,全市仅有八步区的收入规模在全市平均水平(5.37亿元)之上,其余各区县均不及全市平均水平(见图15)。
图15 贺州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3.来宾市。来宾市,是“世界瑶都”,有“中国观赏石之城”、“广西煤都”等美称,下辖1个区、4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整体规模较低。整体来看,全市各区县收入规模均不足7亿元,并且只有武宣县、兴宾区和象州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03亿元)。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武宣县(6.92亿元)、兴宾区(6.64亿元)和象州县(4.85亿元);排在后三位的是忻城县、金秀县和合山市,规模分别为2.43亿元、1.92亿元和1.41亿元(见图16)。
图16 来宾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4.崇左市。崇左市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糖都”和“锰都”,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下辖1个区、5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小,整体规模较低。扶绥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居于市内第一位,为8.35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江州区,规模为4.89亿元;其余各区县市的收入规模均不足4亿元,其中,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大新县,规模为1.68亿元。整体来看,全市仅有扶绥县和江州区的收入规模在全市平均水平(3.74亿元)之上,其余5个县市均不及全市平均水平(见图17)。
图17 崇左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总的来看,2020年广西111个区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低,111个区县市间的规模差距较小。其中,仅有1个区县市的收入规模在30亿元以上,5个区县市的规模在20—30亿元之间,15个区县市的规模在10—20亿元之间,其余各区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不足10亿元;最低的雁山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仅有0.47亿元。
因此,进入新发展阶段,广西全区应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让财税政策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自治区应促进各项税收优惠措施及时落地生效,增强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努力培育地区税源,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其次,应借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税收征管,聚焦开源节流,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努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再次,要着重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盘活存量资金,将有限的财政收入发挥最大价值,切实提高资金效益。最后,积极争取中央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自贸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为壮美广西而团结奋斗!
数据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统计局网站.
作者:杨北斗、庞琼海
指导老师:李永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