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90
  • Tax100会员 33574
查看: 418|回复: 0

县域财政2020:四川省183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2-9-19 17: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0:四川省183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19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5537&idx=1&sn=49aa1389ae89ef85c879a77862c18c03&chksm=c09b4ebff7ecc7a9c3f73527cd6ab43c73d9fecc646f40783f64636bec028bd6d2435d4ab83d#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四川省183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165期)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接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拥有众多长寿之乡,如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区、长宁县等90岁以上人口均超过千人。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5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105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区划。街道459个、镇2016个、乡626个,合计3101个乡级区划(如图1、表1)。

图1四川省行政区划图
表1四川省下辖行政区划数

  一、2020年四川省各区县GDP规模
2020年,四川省GDP为48598.80亿元,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6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56.60亿元,增长5.20%;第二产业增加值17571.10亿元,增长3.80%;第三产业增加值25471.10亿元,增长3.40%。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00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其中税收收入2967.70亿元,增长2.70%。
2020年四川省各区县的GDP规模差距较大。其中,龙泉驿区的GDP规模一枝独秀,高达2964.78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超过2000亿元的地区;排名2-9位的分别是双流区(1533.16亿元)、龙泉驿区(1355.19亿元)、金牛区(1329.94亿元)、青羊区(1304.84亿元)、郫都区(1233.62亿元)、锦江区(1145.90亿元)、成华区(1103.29亿元)、涪城区(1065.91亿元)、翠屏区(1017.37亿元),以上九个地区的GDP规模皆超过了1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十的地区有八个都属于成都市,可见成都市和其他地区的GDP规模差距甚大;排名最后六位的分别是道孚县(13.78亿元)、新龙县(13.28亿元)、稻城县(13.27亿元)、壤塘县(13.21亿元)、炉霍县(12.85亿元)、得荣县(11.07亿元)。排名第一的龙泉驿区是城口县GDP规模的得荣县267.82倍,差距甚大(如图2)。

图2 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县GDP规模
、2020年四川省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
分下辖各市情况来看,四川省各地级市的收入规模差异较大。成都市以1520.38亿元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位居第二的是宜宾市为200.03亿元,位居第三的是泸州市为170.07亿元,第四名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为160.31亿元,三者均超过160亿元。位列最后三名的是巴中市(48.40亿元)、甘孜藏族自治州(40.11亿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8.73亿元),后三名财政收入规模均不超过50亿元。其中成都市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52.92倍(如图3)。

图3 2020年四川省21个市财政收入规模
(一)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省省会、特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成都市下设的20个县级市(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武侯区(302.57 亿元)、双流区(159.42 亿元)、青羊区(86.69 亿元)、金牛区(84.68 亿元)、锦江区(82.73 亿元),五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均超过了80亿元;排名最后四位的分别是崇州县(28.26 亿元)、邛崃市(27.65 亿元)、浦江县(15.69 亿元)、新津县(10.94 亿元),四个县的财政收入均未超过30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武侯区和最低的新津县之间相差291.63亿元,双流区的财政收入是新津县财政收入的27.66倍。成都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一,高达1520.38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武侯区(204.19%)排名第一,大邑县(156.34%)排名第二,以上两个地区是唯二超过100%的地区;还有七个地区的增长率为负,分别是金牛区(-3.44%)、成华区(-3.64%)、郫都区(-5.73%)、锦江区(-6.17%)、青羊区(-6.67%)、金堂县(-14.55%)、新津县(-60.37%)(如图4所示)。

图4 2020年成都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二)宜宾市
宜宾市,四川省辖地级市,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幅员面积13283平方千米,辖3区、7县。宜宾市下设的10个县级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翠平区(29.41 亿元)、叙州区(15.72 亿元)、南溪区(11.54 亿元)、江安县(11.53 亿元)、珙县(10.84 亿元)、兴文县(10.23 亿元)、屏山县(8.54 亿元)、长宁县(8.01 亿元)、筠连县(7.97 亿元)、高县(7.51 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翠平区和最低的高县之间相差21.9亿元,翠平区的财政收入是高县财政收入的3.92倍。宜宾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二,高达200.03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翠屏区(17.07%)排名第一,兴文县(13.50%)排名第二,屏山县(10.95%)排名第三,珙县(10.18%)排名第四;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长宁县(3.13%)、筠连县(1.27%)、叙州区(-8.82%)。其中,只有叙州区一个地区的增长率为负(如图5所示)。

图5 2020年宜宾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三)泸州市
泸州市,是四川省地级市,全国区域中心城市,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泸州市下设的7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江阳区(26.30 亿元)、龙马潭区(17.39 亿元)、古蔺县(16.90 亿元)、泸县(16.59亿元)、纳溪区(11.54 亿元)、合江县(9.73 亿元)、叙永县(8.68 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江阳区和最低的叙永县之间相差17.62亿元,江阳区的财政收入是叙永县财政收入的3.03倍。泸州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三,高达170.07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叙永县(6.71%),合江县(5.15%)排名第二,泸县(4.47%)排名第三,江阳区(4.23%)排名第四,龙马潭区(3.51%)排名第五,纳溪区(3.44%)排名第六,古蔺县(2.43%)排名第七。泸州市七个地区的增长率皆为正(如图6所示)。

图6 2020年泸州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四)凉山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驻西昌市,是四川省的21个地级行政区之一。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甘孜州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东临云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西连甘孜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高,南部低;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市6.04万平方公里,下辖2个县级市,14个县,1个自治县。凉山州下设的17个县(市)中,其中财政收入排名第一的是西昌市(55.04 亿元),与其他地区有着断崖式的差距;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会东县(10.06亿元)、会理县(9.39 亿元);排名后四位的分别是普格县(1.41亿元)、布拖县(1.40 亿元)、美姑县(1.18 亿元)、喜德县(1.16 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西昌市和最低的喜德县之间相差53.88亿元,西昌市的财政收入是美姑县财政收入的47.45倍。凉山州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四,达160.31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美姑县(27.51%),越西县(19.25%)排名第二,昭觉县(14.34%)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地区分别是冕宁县(1.96%)、甘洛县(0.28%)、会东县(-1.83%)。凉山州所有地区中仅有会东县的增长率为负(如图7所示)。

图7 2020年凉山州各市、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五)绵阳市
绵阳市,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市;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绵阳市下辖3区、1县级市、5县,代管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城办事处。绵阳市下设的9个县级市(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江油市涪城区(44.35 亿元)、(23.00 亿元)、三台县(11.68 亿元)、游仙区(10.75 亿元)、安州区(8.27 亿元)、北川县(4.16 亿元)、盐亭县(4.02 亿元)、梓潼县(3.30亿元)、平武县(2.96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涪城区和最低的平武县之间相差41.39亿元,涪城区的财政收入是平武县财政收入的14.98倍。绵阳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五,达140.96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涪城区(106.46%),北川县(11.80%)排名第二,安州区(9.99%)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盐亭县(3.08%)、游仙区(2.45%)、江油市(1.21%)。涪城区是绵阳市唯一一个增长率超过100%的地区(如图8所示)。

图8 2020年绵阳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六)南充市
南充市,四川省地级市。成渝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川东北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南遂广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管辖3个区、5个县,1个县级市。南充市下设的9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顺庆区(20.15 亿元)、阆中市(14.06 亿元)、南部县(11.81 亿元)、嘉陵区(10.33 亿元)、高坪区(9.68 亿元)、营山县(9.53 亿元)、仪陇县(9.36 亿元)、西充县(8.28 亿元)、蓬安县(7.44 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顺庆区和最低的蓬安县之间相差12.71亿元,顺庆区的财政收入是蓬安县财政收入的2.71倍。南充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六,高达133.93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蓬安县(13.03%),高坪区(11.67%)排名第二,营山县(11.54%)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阆中市(8.07%)、嘉陵区(8.03%)、顺庆区(8.02%)。南充市所有地区的增长率都为正(如图9所示)。

图9 2020年南充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七)德阳市
德阳市,四川省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西北部为山地垂直气候,东南部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5911平方千米,下辖2区、1县,代管3县级市。德阳市下设的6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广汉市(22.93 亿元)、绵竹市(22.13 亿元)、什邡市(21.92 亿元)、旌阳区(14.83 亿元)、中江县(8.45亿元)、罗江区(4.87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广汉市和最低的罗江区之间相差18.06亿元广汉市的财政收入是中江县财政收入的4.71倍。德阳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七,高达132.07亿元(如图9所示)。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罗江区(15.09%),什邡市(12.88%)排名第二,广汉市(7.07%)排名第三,旌阳区(5.37%)排名第四,绵竹市(5.24%)排名第五,中江县(-21.14%)排名第六。中江县是德阳市唯一一个增长率为负的地区(如图10所示)。

图10 2020年德阳市各市、区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八)眉山市
眉山市,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是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美誉。面积7140平方公里,辖两区和四县。眉山市下设的6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仁寿县(36.92 亿元)、东坡区(24.17 亿元)、彭山区(16.69 亿元)、洪雅县(10.46 亿元)、青神县(5.66 亿元)、丹棱县(4.63 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仁寿县和最低的丹棱县之间相差32.29亿元,仁寿县的财政收入是丹棱县财政收入的7.97倍。眉山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八位,达121.62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仁寿县(18.52%),丹棱县(10.05%)排名第二,青神县(9.11%)排名第三,东坡区(8.67%)排名第四,洪雅县(7.53%)排名第五,彭山区(2.14%)排名第六。眉山市六个地区的增长率皆为正(如图11所示)。

图11 2020年眉山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九)乐山市
乐山市,四川省辖地级市,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气候带。乐山是四川省重要工业城市、成都经济区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重要枢纽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成昆铁路、成贵高铁贯穿全境。乐山市辖4区6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2720.03平方公里。乐山市下设的11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峨眉山市(20.38 亿元)、乐山市中区(13.02 亿元)、夹江县(7.67 亿元)、犍为县(7.64 亿元)、沙湾区(6.61 亿元)、五通桥区(4.30亿元)、峨边县(3.94亿元)、马边县(3.93亿元)、沐川县(3.20亿元)、井研县(2.54 亿元)、金口河区(2.47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峨眉山市和最低的金口河区之间相差17.91亿元,峨眉山市的财政收入是金口河区财政收入的8.25倍。乐山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九位,达120.62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峨边县(16.68%),犍为县(9.13%)排名第二,乐山市中区(8.36%)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地区的增长率都为负,分别是马边县(-13.25%)、五通桥区(-17.16%)、沙湾区(-19.89%)(如图12所示)。

图12 2020年乐山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达州市
达州市,四川省地级市,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交通枢纽、文化商贸中心和生态宜居区域中心城市。全市下辖2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达州市下设的7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宣汉县(20.53亿元)、大竹县(15.23亿元)、渠县(13.43亿元)、达川区(12.51亿元)、通川区(12.28亿元)、开江县(5.20亿元)、万源市(4.41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宣汉县和最低的万源市之间相差16.12亿元,宣汉县的财政收入是万源市财政收入的4.66倍。达州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位,达112.33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通川区(32.13%),渠县(7.02%)排名第二,万源市(6.56%)排名第三,大竹县(3.71%)排名第四,宣汉县(2.53%)排名第五,开江县(-11.92%)排名第六,达川区(-20.97%)排名垫底。达州市七个地区中有两个地区的增长率为负(如图13所示)。

图13 2020年达州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一)广安市
广安市,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境内嘉陵江、渠江曲折回环汇入长江,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平行分布于市境东部;幅员面积6339平方千米。下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广安市下设的6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岳池县(12.61亿元)、邻水县(12.25亿元)、华蓥市(8.52亿元)、广安区(7.63亿元)、武胜县(7.37亿元)、前锋区(5.68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岳池县和最低的前锋区之间相差6.93亿元,岳池县的财政收入是前锋区财政收入的2.22倍。广安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一位,达86.02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华蓥市(3.13%),前锋区(1.56%)排名第二,邻水县(0.50%)排名第三,广安区(-7.51%)排名第四,岳池县(-10.16%)排名第五,武胜县(-46.23%)排名第六。广安市六个地区中有三个地区的增长率为负(如图14所示)。

图14 2020年广安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二)遂宁市
遂宁市,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现代产业基地,以“养心”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西连成都,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遂宁总面积5322.18平方公里,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遂宁市下设的5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船山区(22.25亿元)、射洪市(15.09亿元)、安居区(9.56亿元)、大英县(8.20亿元)、蓬溪县(6.36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船山区和最低的蓬溪县之间相差15.89亿元,船山区的财政收入是蓬溪县财政收入的3.50倍。遂宁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二位,达79.92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安居区(21.00%),射洪市(20.46%)排名第二,船山区(19.39%)排名第三,大英县(16.01%)排名第四,富顺县(15.75%)排名第五。遂宁市五个地区的增长率皆为正且地区之间差距较小(如图15所示)。

图15 2020年遂宁市各市、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三)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四川省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川滇结合部,位于四川最南端,北距成都614公里,南至昆明273公里,西连丽江、大理;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全市总面积7414平方千米,下辖3个区、2个县。攀枝花市下设的5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米易县(11.25亿元)、仁和区(10.49亿元)、盐边县(7.62亿元)、东区(7.30亿元)、西区(1.85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米易县和最低的西区之间相差9.4亿元,米易县的财政收入是西区财政收入的6.08倍。攀枝花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四位,达68.25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仁和区(10.20%),盐边县(8.85%)排名第二,米易县(6.13%)排名第三,东区(5.82%)排名第四,西区(5.22%)排名第五。攀枝花市五个地区的增长率皆为正(如图16所示)。

图16 2020年攀枝花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四)内江市
内江市,是孔子之师苌弘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内江属于四川省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连自贡、眉山,北毗资阳;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内江市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管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内江市下设的5个县(市、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威远县(10.45亿元)、资中县(9.30亿元)、隆昌市(9.25亿元)、东兴区(8.71亿元)、内江市中区(5.10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威远县和最低的内江市中区之间相差5.35亿元,威远县的财政收入是内江市中区财政收入的2.05倍。内江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四位,达66.34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威远县(4.01%),资中县(0.94%)排名第二,隆昌市(-2.00%)排名第三,内江市中区(-3.85%)排名第四,东兴区(-4.41%)排名第五。内江市五个地区中三个地区的增长率都为负(如图17所示)。

图17 2020年内江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五)自贡市
自贡市,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东邻隆昌市、泸县,南界泸州市、宜宾市,西与犍为县、井研县毗邻,北靠仁寿县、威远县、内江市;大地构造系杨子淮地四川台坳、川中台拱、自贡凹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幅员面积4381平方公里,管辖4个区、2个县。自贡市下设的6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富顺县(11.23亿元)、自流井区(6.96亿元)、荣县(6.57亿元)、大安区(4.50亿元)、沿滩区(4.25亿元)、贡井区(2.70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富顺县和最低的贡井区之间相差8.53亿元,富顺县的财政收入是贡井区财政收入的4.16倍。自贡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五位,达63.45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贡井区(9.99%),荣县(4.88%)排名第二,大安区(4.58%)排名第三,沿滩区(4.47%)排名第四,富顺县(3.59%)排名第五,自流井区(3.07%)排名第六。自贡市六个地区增长率皆为正(如图18所示)。

图18 2020年自贡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六)资阳市
资阳市,四川省地级市,古代资州下辖的资阳郡,古代文豪苌弘、 董钧 、王褒并称“资阳三贤”,乐至是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家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南与内江相邻,北与成都、德阳接壤,东与重庆、遂宁毗邻,西与眉山相连,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资阳市下设的3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雁江区(15.63亿元)、安岳县(11.02亿元)、乐至县(6.50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雁江区和最低的乐至县之间相差9.13亿元,雁江区的财政收入是乐至县财政收入的2.40倍。资阳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六位,达53.13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雁江区(2.82%),安岳县(1.76%)排名第二,乐至县(1.71%)排名第三。资阳市三个地区增长率皆为正(如图19所示)。

图19 2020年资阳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七)广元市
广元市,四川省辖地级市,北与甘肃省、陕西省交界;南与南充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相连;东与巴中市接壤;处于四川北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幅员面积16319平方公里,下辖3区、4县。广元市下设的7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利州区(7.36亿元)、苍溪县(6.43亿元)、旺苍县(4.39亿元)、剑阁县(3.72亿元)、朝天区(3.15亿元)、青川县(2.68亿元)、昭化区(2.52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利州区和最低的昭化区之间相差4.84亿元,利州区的财政收入是昭化区财政收入的2.92倍。广元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七位,达52.62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青川县(26.96%),昭化区(14.05%)排名第二,旺苍县(6.59%)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朝天区(5.71%)、苍溪县(5.45%)、利州区(5.19%)。青川县是绵阳市唯一一个增长率超过25%的地区(如图20所示)。

图20 2020年广元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八)雅安市
雅安市,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120公里;属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两大地形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市总面积15046平方千米,下辖2区、6县。雅安市下设的8个县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县(6.58亿元)、汉源县(6.49亿元)、雨城区(3.82亿元)、荥经县(3.56亿元)、宝兴县(2.82亿元)、天全县(2.252.51亿元)、名山区(2.45亿元)、芦山县(1.88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石棉县和最低的芦山县之间相差4.7亿元,石棉县的财政收入是芦山县财政收入的3.50倍。雅安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八位,达48.49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宝兴县(44.50%),雨城区(24.29%)排名第二,荥经县(16.69%)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名山区(10.61%)、石棉县(7.47%)、芦山县(4.47%)。雅安市所有地区的增长率皆为正(如图21所示)。

图21 2020年雅安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十九)巴中市
巴中市,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区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下辖2区、3县。巴中市下设的5个县(区)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平昌县(8.26亿元)、巴州区(7.90亿元)、南江县(7.86亿元)、恩阳区(7.01亿元)、通江县(4.64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平昌县和最低的通江县之间相差3.62亿元,平昌县的财政收入是通江县财政收入的1.78倍。巴中市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十九位,达48.40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恩阳区(7.37%),南江县(1.26%)排名第二,通江县(0.42%)排名第三,巴州区(0.13%)排名第四,平昌县(0.01%)排名第五。巴中市五个地区增长率皆为正(如图22所示)。

图22 2020年巴中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二十)甘孜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隶属于四川省,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总面积15.3万平方千米,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辖康定1个县级市、17个县,289个乡/镇(其中街道办2个、镇110个、乡177个),2181个行政村。甘孜州下设的18个县中,其中财政收入排名第一的是康定市(5.63亿元),排名2-4位的分别是雅江县(3.70亿元)、泸定县(2.87亿元)、白玉县(2.27亿元);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是得荣县(0.55亿元)、新龙县(0.48亿元)、炉霍县(0.45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康定市和最低的得荣县之间相差5.18亿元,康定市的财政收入是得荣县财政收入的1.46倍。甘孜州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第二十位,达12.51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雅江县(73.28%),丹巴县(58.75%)排名第二,泸定县(30.84%)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地区分新龙县(-8.53%)、九龙县(-9.48%)、炉霍县(-22.06%)。甘孜州所有地区中有五个地区的增长率为负(如图23所示)。

图23 2020年甘孜州各市、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二十一)阿坝州
阿坝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辖自治州,紧邻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地势高亢,境内垂直气候显著;辖1县级市、12县,总面积84242平方公里。阿坝州下设的13个县中,其中财政收入从大到小依次为汶川县(4.33亿元)、马尔康市(2.51亿元)、茂县(2.00亿元)、阿坝县(1.56亿元)、九寨沟县(1.54亿元)、理县(1.20亿元)、金川县(1.00亿元)、松潘县(0.92亿元)、松潘县(0.92亿元)、金川县(0.92亿元)、小金县(0.91亿元)、黑水县(0.86亿元)、若尔盖县(0.70亿元)、红原县(0.53亿元)、壤塘县(0.25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汶川县和最低的壤塘县之间相差4.08亿元,汶川县的财政收入是壤塘县财政收入的17.32倍。阿坝州的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各市末位,达28.73亿元。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阿坝县(224.37%),金川县(22.57%)排名第二,汶川县(15.17%)排名第三;排名最后三位的地区分别是若尔盖县(1.23%)、黑水县(-5.50%)、理县(-7.77%)。阿坝州所有地区中有两个地区的增长率为负(如图24所示)。

图24 2020年阿坝州各市、县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率
三、2020年四川省各区县财政负担率
2020年四川省各区县财政负担率也有所差距。雅江县的财政负担率(23.06%)排名第一,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超过20%的地区;排名2-6位的分别是雷波县(12.97%)、稻城县(12.20%)、木里县(11.77%)、白玉县(11.27%)、武侯区(10.21%),五地区的财政负担率皆超过了10%;排名最后九位的分别是井研县(1.96%)、沿滩区(1.94%)、自流井区(1.93%)、贡井区(1.89%)、内江市中区(1.88%)、壤塘县(1.87%)、五通桥区(1.83%)、雨城区(1.83%)、东区(1.64%),以上九个地区的财政负担率皆不足2%(如图25)。

图25 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县财政负担率
四、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省县区财政收入差距较大,主城区县区收入高,边远区县收入低,同时也反映出了四川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认为四川省各区县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赛道上把地区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
城市主城区:突出优化发展,坚持城市功能建设优先,侧重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转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形成市域经济重要支撑,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重点开发区县:突出转型发展,坚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侧重优势产业成群成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发挥特色产业创造财富的作用。农产品主产区县:突出特色发展,坚持农业发展优先,侧重农业空间规模质量和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因地制宜发展工业,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突出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侧重生态空间规模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在强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功能的同时,也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
作者:张旭
导师:李永海
563_16635783223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