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86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103期)
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连宁夏、内蒙古,西北段与蒙古国接壤。截止2020年末,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86个县级区划。全省辖127个街道,892个镇,305各乡、32个民族乡,合计1356个乡级区划。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甘肃省常驻人口25019831人。
图1 甘肃省行政区划图
表1 甘肃省下辖行政区名单

在2020年甘肃省各地、县财政收入中,兰州市的城关区(373293万元)和七里河区(159502万元)分列第一、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武威市的凉州区(140030万元),排在第四、五位的是天水市的秦州区(110947万元)、兰州市的安宁区(104974万元)。排在最后五位的分别是酒泉市的阿克塞县(7934万元)、甘南州的迭部县(7257万元)、甘南州的临潭县(5610万元)、陇南市的两当县(4103万元)和甘南州的碌曲县(2900万元)。其中,财政收入最高的城关区和最低的碌曲县之间相差370092万元,城关区财政收入是碌曲县财政收入的116.62倍。
甘肃省86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如下图2所示。

图2 2020年甘肃省86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
通过对甘肃省86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甘肃省各市州县区的财政收入情况。其中兰州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一,其次是庆阳市和天水市;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临夏州、嘉峪关市以及甘南州(见图3)。

图3 2020年甘肃省各市州财政收入规模
一、兰州市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位于祖国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兰州市下设八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兰州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城关区财政收入(373293万元)最高,其次是七里河区(159502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永登县(46741万元)。城关区是永登县的7.99倍(见图4),与2019年相比,除红古区外其他县区财政收入均有所上升,且皋兰县超过红古区排在第六位。

图4 2020年兰州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二、庆阳市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庆阳市下设八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庆阳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其中西峰区财政收入(102064万元)最高,其次是环县(62996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正宁县(11328万元)。西峰区是正宁县的9.01倍(见图5),与2019年相比,仅有西峰区、环县、宁县、合水县四个县区实现了正增长。

图5 2020年庆阳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三、天水市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水市下设七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天水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三,其中秦州区财政收入(110947万元)最高,其次是麦积区(66767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张家川县(11542万元)。秦州区是张家川县的9.61倍(见图6),与2019年相比,七个县区均实现了正增长,且排位也保持不变。

图6 2020年天水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四、酒泉市
酒泉市古称肃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酒泉市下设七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酒泉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四,其中肃州区财政收入(90008万元)最高,其次是玉门市(42164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阿克塞县(7934万元)。肃州区是阿克塞县的11.34倍(见图7),与2019年相比,仅有肃州区和肃北县实现了正增长。

图7 2020年酒泉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五、白银市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白银市下设五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白银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五,其中白银区财政收入(87128万元)最高,其次是靖远县(44606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会宁县(32901万元)。白银区是会宁县的2.65倍(见图8),与2019年相比,白银市整体财政收入排名超过平凉市位居第五位,所有县区均实现正增长,且排名保持不变。

图8 2020年白银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六、平凉市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市下设七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平凉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六,其中崆峒区财政收入(81234万元)最高,其次是华亭市(56821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灵台县(11379万元)。崆峒区是灵台县的7.12倍(见图9),与2019年相比,平凉市整体财政收入排名下降一位,七个县区中仅有崆峒区和灵台县财政收入实现了正增长。

图9 2020年平凉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七、武威市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武威市下设四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武威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七,其中凉州区财政收入(140030万元)最高,其次是民勤县(39575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古浪县(21335万元)。凉州区是古浪县的6.56倍(见图10),与2019年相比,仅有天祝县财政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其他三个地区均实现正增长。

图10 2020年武威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八、张掖市
张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古称“甘州”。张掖市下设六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张掖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八,其中甘州区财政收入(86393万元)最高,其次是山丹县(32000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临泽县(18820万元)。甘州区是临泽县的4.59倍(见图11),与2019年相比,甘州区和临泽县财政收入有所下降,其他四县均保持正增长。

图11 2020年张掖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九、定西市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其历史悠久,环境秀丽。定西市下设七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定西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九,其中陇西县财政收入(52268万元)最高,其次是安定区(44069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渭源县(16193万元)。陇西县是渭源县的3.23倍(见图12),与2019年相比,所有县区均实现了正增长,且排名保持不变。

图12 2020年定西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十、陇南市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陇南市下设九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陇南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十,其中武都区财政收入(45624万元)最高,其次是成县(32878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两当县(4103万元)。武都区是两当县的11.12倍(见图13),与2019年相比,仅有文县、西和县和康县实现了正增长。

图13 2020年陇南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十一、金昌市
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金昌市下设一区一县,分别是金川区和永昌县。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金昌市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十一,其中金川区财政收入为39872万元,永昌县为27301万元(见图14),与2019年相比,金川区财政收入有所下降,永昌县有所上升。

图14 2020年金昌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十二、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是中国量大回族自治州之一。临夏州下设八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临夏州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十二,其中临夏市财政收入(57978万元)最高,其次是永靖县(36826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和政县(9975万元)。临夏市是积石山县的5.81倍(见图15),与2019年相比,临夏州整体财政收入超过嘉峪关市排位上升一位,且所有县区财政收入均实现正增长。

图15 2020年临夏州各县区财政收入
十三、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嘉峪关市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市是中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2020年财政收入为181815万元,位居全省第十三位(见图16),与2019年相比排位下降一名。

图16 2020年嘉峪关市各县区财政收入
十四、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州下设八个县区,在2020年财政收入中,甘南州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十四,其中合作市财政收入(22091万元)最高,其次是玛曲县(11999万元);财政收入最少的是碌曲县(3201万元)。合作市是碌曲县的6.90倍(见图17),与2019年相比,合作市、玛曲县、夏河县、临潭县和碌曲县财政收入实现了正增长,其他县有所下降。

图17 2020年甘南州各县区财政收入
县域是强省富民之基,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富则百姓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2020年数据显示,甘肃省86个县区中,财政收入最高的城关区和最低的碌曲县之间相差370092万元,城关区财政收入是碌曲县财政收入的116.62倍,由此可见甘肃省县区之间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可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实体。加大规划政策引导,支持县市区集中资源、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主攻1-2个主导产业,对县域符合条件的“强工业”项目优先布局。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提高产品质量、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植优势、推动创新、挖掘潜力,工业主导型县域实现“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凸显主导产业 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坚持强县域首先强工业,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重点 培育见效快、典型示范作用强的带动性企业,加强与省内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链接,提高上下游合作对接专业化协作水平,引导和推动关联产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的工业产业集群的县域有:1.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城关区、安宁区、肃州区、甘州区、凉州区、麦积区、秦州区、崆峒区、平川区。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城关区、白银区、凉州区、安定区、肃州区、甘州区、榆中县、陇西县、渭源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民乐县、武都区、岷县、成县、徽县、岩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古浪县、西峰区、庆城县、合作市。3.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安宁区、红古区、西固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金川区、白银区、平川区、甘州区、靖远县、肃北县、 山丹县、临泽县、景泰县、天祝县、肃南县、陇西县、临洮县。4.化工及煤电产业集群。西固区、玉门市、西峰区、金塔县、瓜州县、高台县、白银区、金川区、永昌县、甘州区、民乐县、民勤县、华亭市、崆峒区、灵台县、崇信县、正宁县、宁县、环县、华池县、庆城县、肃北县。5.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皋兰县、榆中县、平川区、靖远县、景泰县、张家川县、古浪县、天祝县、临泽县、山丹县、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阿克塞县、敦煌市、临洮县、漳县、甘谷县。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县域有 1.光伏发电重点县域: (1)“光伏+治沙”重点县域: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金川区、山丹县、临泽县、高台县、金塔县、敦煌市、阿克塞县、环县。(2)“光伏+农牧业”重点县域:永登县、积石山县、康乐县、永靖县、东乡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秦州区、清水县、张家川县、通渭县、岩昌县、泾川县、环县、凉州区、甘州区、永昌县、宁县、合水县 。(3)“光伏+工矿废弃地、采煤沉陷区治理”重点县域:平川区、靖远 县、景泰县、永昌县、肃南县、古浪县、华亭市、崇信县。2.风电基地建设重点县域:玉门市、瓜州县、金塔县、金川区、永昌 县、甘州区、高台县、民勤县、凉州区、白银区、景泰县、平川区、通渭县、环县、华池县。3.“光热+风光电”一体化重点县域:敦煌市、玉门市、金塔县、阿克 塞县、瓜州县、肃北县、高台县、金川区、民勤县、古浪县。4.抽水蓄能重点县域:玉门市、甘州区、肃南县、永昌县、凉州区、平川区、麦积区、东乡县、康乐县、积石山县。
四是大力发展县域全域旅游。优化县域文旅产品结构, 提高供给能力,探索市域、县域旅游景区“一票通”,打造最美旅游目的地和户外体验大本营,促进产业融合,高品质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支持九色甘南、七彩丹霞、麦积山大景区、黄河百里风情线、长城文化、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以及马拉松、自行车环湖赛(甘肃段)等品牌做大做强,引领全省全域旅游发展。支持宕昌官鹅沟景区、铜奔马文化旅游区、冶力关旅游景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争创一批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非遗特色村镇等,提升文旅影响力,壮大文旅产业。
数据来源:2021《甘肃发展年鉴》
参考文献:《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作者:董鹏梅
指导老师:李永海
相关链接:甘肃财政:86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比较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