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12
  • Tax100会员 32511
查看: 606|回复: 0

[转让定价] 【中英文对照】回顾“摇摇欲坠”的双支柱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36

2020税务高考

2022-8-10 1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来源:TAXNOTES
日期:2022年8月8日
作者:MINDY HERZFELD
翻译:思迈特财税国际税收服务团队
内容速览
对旨在应对数字化经济税收问题的OECD双支柱项目进行事后分析可能还为时过早,但鉴于该项目是有生命力支持的,可能是时候考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前,没有理由等待双支柱正式宣布“熄火”。研究项目失败的原因,寻找仍然可以开发的路径,并考虑需要避免哪些项目现在才都可以完成。
首先,值得就国际税收改革的未来制定一个富有成效的对话大纲。
01
未来改革的模板:越大并不意味越好
不要过度
OECD因其雄心勃勃的议程,即从根本上改写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税收纲领而受到了许多媒体和政治的关注,但它应该牢记Icarus。一个更有成效的方法可能是先“咬”较小的项目,而不是试图一次性改造世界。
过度包容就是不包容
只有140名成员听起来比“富裕国家俱乐部”(这就是OECD以前的名字)要好得多,并且可以在全球舞台上摆姿势。但越来越清楚的是,试图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却并没有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被包容了。相反,不信任的种子已经在缺乏能力和资源的国家中播下,这些国家没有能力和资源与更大的参与者平起平坐。从
自下而上
OECD双支柱是大胆而雄心勃勃的想法,本应推广到所有参与国。新的工作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一定充分考虑各国现实和优先事项的差异。国际组织可以先承担较小的项目,让更多的技术项目合并成21世纪的跨境税收新模式。
协调vs.竞争
OECD最近的大部分工作都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税收竞争是不好的,因为它会导致“逐底竞争”。但竞争可以在不需要完全协调的情况下得到控制,而这是大多数其他经济监管的方式。未来的项目可能会承认一些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可取的,而不是力求各国之间的统一。
闪光点:DSTs
美国参与OECD的双支柱项目的表面原因是为了阻止数字服务税的扩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DST视为可能的贸易违规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们通常非法针对美国公司。OECD的项目本应能阻止可能导致的贸易战,一些国家同意在OECD领导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后为DST提供抵免,其他国家则搁置DST计划,而美国则避免采取贸易制裁作为回应。
但即使双支柱取得进展,越来越清楚的是,即使由包容性框架的所有成员实施,该项目也不会导致DST的“倒退”。从欧盟委员会宣布正在考虑征收数字税(它说这与DST不同)到肯尼亚等国表示不管OECD项目的结果如何,它们都将继续实施DST,这些税收将继续存在的迹象无处不在。
换句话说,DSTs不会消失,希望它们消失也不会消失。
与其投入大量资源来制定旨在消除DST的复杂且有缺陷的提案,不如接受这些税收将继续存在并继续发展可能更为现实。这可以让国际税收界开始设计一个最佳的DST,即使承认这类税收的总体效率低下。(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企业所得税的效率相对较低,但他们承认大多数国家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实施这些税)
接受DSTs的现实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它可能涉及与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合作、设计和实施尽可能有效和可征管的税收,从而对当地经济造成的伤害最小。非洲税务管理论坛(ATAF)提出了一种起草DST立法的方法,其他人可以在该设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例如,参见世界经济论坛白皮书“贸易和税收中的数字服务”(2021年10月),其中讨论了“改进DST的设计和实施”)。
2021年版联合国协定范本第12B条规定对数字服务的对外支付征收预提所得税。该条款与双边协定相关,而且如果一个国家想征收这些税款也不会取代最初需要出台的国内立法。它通过一个由来自25个国家的非官方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成员的多数票很快通过。可以进一步考虑在双边协定中适用和执行DST的优点,同时完善第12B条及其注释。
......
温馨提示: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之“双支柱资讯圈”(年费300元),下载该NEWS中英文对照完整版!
END
688_16601041065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