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403
  • Tax100会员 28056
查看: 712|回复: 1

黑龙江2021:市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2-8-5 21: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黑龙江2021:市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8-05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3502&idx=1&sn=90b179989fac4cfd2d5d143477477ebe&chksm=c09b56b0f7ecdfa64e813835e0ffba26f96dfa15af6b60b9153db86520c201657cad34886744#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黑龙江2021:
市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1076期)
2021年,黑龙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有效应对疫情散发影响和内外风险挑战,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1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7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3.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975.3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7440.9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1:25.4:49.5调整为23.3:26.7:50.0,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提升。2021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59元,比上年增长9.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6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9元,增长10.6%。2021年黑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870.2亿元,增长7.2%。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04.5亿元,下降6.3%。
黑龙江省,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是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辖区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位,边境线长2981.26千米。黑龙江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黑龙江省下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共5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45个县和1个自治县。截至2021年末,黑龙江省年末常住人口为3125万人(如图1)。
图1 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图
随着2021年黑龙江省各地市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发布,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指标,反映出各地市2021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财政收支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黑龙江省各地市的发展情况。
一、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经济发展
(一)各地市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1年GDP规模来看,黑龙江省13个地市间差距较大,哈尔滨市与其他地市的差距最为突出。省会哈尔滨市的GDP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达到5351.70亿元,也是全省GDP规模唯一一个超过5000亿元的地市,远高于省内其他地市;大庆市(2620.00亿元)、齐齐哈尔市(1224.50亿元)和绥化市(1177.70亿元)排在第二、三、四位,GDP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其余9个地市GDP规模均不足1000亿元;排在最后两位的七台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的GDP规模均未突破300亿元,分别为231.40亿元和153.10亿元;其中,最高的哈尔滨市是最低的大兴安岭地区的34.96倍,差距较大(见图2)。
图2 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GDP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GDP增速来看,黑龙江省13个地市间的差距较小。整体来看,共有11个地市的增速水平超过省GDP增速(6.10%),仅有哈尔滨市和七台河市的增速低于省增速水平。GDP增速最高的是佳木斯市,达到7.50%;伊春市(7.30%)、鸡西市(7.10%)和鹤岗市(7.00%)位列第二、三、四位,GDP增速均超过7%;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双鸭山市、大兴安岭地区、大庆市、黑河市和牡丹江市的GDP增速均超过6%,在省GDP增速水平之上;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哈尔滨市(5.50%)和七台河市(5.20%),增速相对较低(见图2)。
(二)各地市GDP占比
从2021年各地市GDP占比来看,各地市存在较大差异。哈尔滨市居于第一位,GDP占比高达35.97%,超过了全省的1/3;排名第二的是大庆市,GDP占比为17.61%;其余各地市GDP占比均未突破10%,其中,齐齐哈尔市为8.23%、绥化市为7.92%,位居第三、四位;排名五至八位的分别是牡丹江市(5.88%)、佳木斯市(5.49%)、黑河市(4.28%)和鸡西市(4.06%),这4个地市的GDP占比均超过4%;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七台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占比分别为1.56%和1.03%,两地市均未超过2%,这也反映出了黑龙江省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见图3)。
图3 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GDP占比
二、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财政收入
(一)各地市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地市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较大,哈尔滨市与其他各地市间的差距尤为明显。其中,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哈尔滨市,为365.81亿元,远高于其他地市,也是唯一超过300亿元的地市;排在第二位的是大庆市,规模为184.79亿元,是除哈尔滨市外唯一一个超过100亿元的地市,其他11个地市的财政收入规模均未突破百亿;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伊春市(17.77亿元)和大兴安岭地区(11.12亿元),财政收入均未突破20亿元(见图4)。
图4 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全省各地市财政收入增速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全省共有9个地市的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12.84%)。其中,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是双鸭山市,为24.75%;佳木斯市和七台河市紧随其后,增速分别为24.70%、24.62%,居第二、三位;鹤岗市和大庆市的财政收入增速也超过20%;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哈尔滨市(7.73%)、黑河市(5.57%)和绥化市(-6.36%),其中,最低的绥化市,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收入规模呈现负增长的地市(见图4)。
(二)各地市财政负担率
从2021年财政负担率来看,各地市财政负担率也有所差异。从整体上看,全省仅有1个地市的财政负担率超过平均水平(8.74%),其余12个地市均在平均水平之下。其中,财政负担率最高的是七台河市,高达10.37%;排名二至六位的分别是鹤岗市(7.98%)、大兴安岭地区(7.26%)、佳木斯市(7.12%)、大庆市(7.05%)和黑河市(7.05%),财政负担率均超过7%;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伊春市和绥化市,分别为5.58%、5.37%,这两个地市的财政负担率也都超过5%(见图5)。
图5 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财政负担率
三、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财政支出
(一)各地市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各地市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哈尔滨市,达到992.08亿元,是全省13个地市中唯一一个财政支出规模超过900亿元的地市;排名第二位的是齐齐哈尔市,财政支出规模为510.67亿元,也超过500亿元,其余各地市财政支出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下;绥化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黑河市、伊春市、鸡西市、双鸭山市和鹤岗市9个地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在100—400亿元之间;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大兴安岭地区(86.50亿元)和七台河市(84.87亿元),两地市均未突破100亿元(见图6)。
图6 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各地市间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全省13个地市的财政支出规模中,仅有1个地市呈正增长,其余12个地市均出现负增长。其中,财政支出增速最高的是黑河市,仅为1.57%,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呈现正增长的地市;居于第二、三、四位的分别是大庆市(-0.01%)、大兴安岭地区(-1.08%)和佳木斯市(-1.52%);排在最后两位的是绥化市(-22.32%)和七台河市(-32.11%);另外,全省13个地市中共有6个地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33%),其余7个地市增速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见图6)。
(二)各地市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从2021年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来看,各地市间差距显著。就财政收支差额而言,全省13个地市均未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哈尔滨市的财政收支差额最高,为626.27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齐齐哈尔市,财政收支差额也超过400亿元,为426.10亿元;绥化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牡丹江市、伊春市、大庆市、鸡西市和双鸭山市8个地市的财政收支差额在100—400亿元之间;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鹤岗市(93.04亿元)、大兴安岭地区(75.38亿元)和七台河市(60.88亿元),这3个地市的财政收支差额均在100亿元以下(见图7)。
就财政自给率而言,各地市的财政自给率也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黑龙江省财政自给率为25.48%,全省共有3个地市的财政自给率在全省水平之上。其中,财政自给率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庆市,为54.86%,远高于其他地市;居于第二位的是哈尔滨市,超过30%,为36.87%;七台河市、鹤岗市、牡丹江市、鸡西市和双鸭山市的财政自给率均在20%以上;佳木斯市、黑河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和大兴安岭市的财政自给率在10%—20%之间;最低的伊春市仅为9.38%,最高的大庆市是最低的伊春市的5.85倍(见图7)。
图7 黑龙江省各地市2021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对策建议
本文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发展和财政支出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2021年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而言,在面对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和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之下,2021年黑龙江省经济财政稳中求进,并且全年取得了6.1%的GDP增速;与此同时,各地市经济财政格局分化明显,地区间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
2021年,黑龙江省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当前,黑龙江省正处在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矛盾累积风险交织的凸显期、激发潜力振兴发展的关键期,黑龙江省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精会神抓好经济建设,以发展促振兴、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增福祉,加快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一是全力实施工业振兴计划,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聚焦装备工业,鼓励支持研发首台(套)产品,依托一重、哈电、东安动力等龙头骨干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聚焦石油化工、煤化工,实施减油增化,延伸下游产业链条;聚焦能源工业,深化央地合作建设“百年油田”,推进页岩油商业性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稳固油气当量在4000万吨,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力争新增煤炭产量300万吨以上;聚焦食品工业,发展面向国内外中高端市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石墨等新材料产业,实现石墨资源高质化利用,打造鸡西、鹤岗石墨采选加一体化生产制造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推进重点企业发展新能源全产业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二是加大全省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新动能。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区域创新载体,加快哈齐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佳木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支持佳木斯、牡丹江省级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推进省级高新区“一区一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哈尔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留住用好创新人才。三是促进地区优势互补,形成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哈长城市群建设;深入开展强省会建设行动,增强哈尔滨城市承载功能,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哈大绥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齐齐哈尔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全国样板、牡丹江建设全国对俄合作示范城市;打造以佳木斯为枢纽,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转型发展的城市组团;支持伊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大兴安岭打造生态林城、黑河做强生态边城;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大力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计划,推进黑河兴边富民重点试点市建设,支持黑河、大兴安岭地区发展寒地测试产业、寒地生物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边境重点城镇和口岸建设,加强边境铁路等基础设施和抵边村屯建设,着力推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
注:文章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及其各地市财政、统计部门网站。
参考文献:2021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杨北斗,甘肃定西人,兰州财经大学2022级税务专业硕士拟录取。
指导老师:李永海
560_1659705368349.jpg

点评

黑龙江财政自给率  发表于 2023-2-13 09: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