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97
  • Tax100会员 32527
查看: 1166|回复: 0

新疆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附26个省份全链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36

2020税务高考

2022-7-31 07: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新疆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附26个省份全链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7-31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3265&idx=1&sn=1baabaf030f5e2ac8f07950ded3ea20f&chksm=c09b559ff7ecdc897a56f7258b38386725739c2c4931bfe8d019a21530fd4a14efba68bebe5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新疆2020:
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1067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大后方的天然屏障,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9306.8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797.5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1%,2020年GDP排名较去年上升一位至第2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330.8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477.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1%。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8元,五年年均增长5.8%,是2010年的2.4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6元,五年年均增长8.3%,是2010年的2.82倍。
新疆辖有14个地级行政区(4个市州、5个自治州、5个地区),分别为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伊犁州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哈密市、和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吐鲁番市、阿勒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见图1)。新疆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为抓手,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一港”是指乌鲁木齐国际陆路港,“两区”是指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喀什经济开发区,“五大中心”即指在新疆向西的陆路通道上,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以及覆盖中亚的医疗服务中心。而“口岸经济带”,则是依托19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大力发展进出口商品加工产业、边境(跨境)旅游、边民互市贸易、电子商务等外向型经济。

图1:新疆行政区划图
一、新疆各市州2020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州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0年GDP规模来看,省内各市州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乌鲁木齐(3337.32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市州;第二梯队是昌吉州、阿克苏、伊犁州、喀什和巴州GDP都超过了1000亿元,其中喀什(1130.22亿元)与巴州(1106.29亿元)相差较近;其余市州均不足1000亿元,其中博州(377.14亿元)与吐鲁番(373.41亿元)差距较小,规模较相近。省内GDP规模最高的乌鲁木齐(3337.32亿元)和最低的克州(169.24亿元)两者相差了3168.08亿元,差额超过了青海(3005.92亿元)和西藏(1902.74亿元)的GDP规模,反映了省内地区发展极具不平衡。
从2020年GDP增速来看,新疆14个市州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阿克苏的发展较为亮眼,增速以5.9%仍保持首位。仅有5个市州GDP增速未超过全省,分别为乌鲁木齐(0.3%)、巴州(-3.7%)、克拉玛依(2.3%)、吐鲁番(3.0%)和阿勒泰(2.3%)(见图2),由于乌鲁木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图2:新疆各市州2020年GDP及增长率
从2020年各市州GDP占比来看,乌鲁木齐(24.2%)一家独大,紧随其后的就是昌吉州(10.1%)。其余市州均不足10%,其中和田、博州和吐鲁番GDP占比差距较小,占比分别为和田(2.9%)、博州(2.7%)和吐鲁番(2.7%)。最低的克州与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差20倍之多,和第二的昌吉州相差8.42倍(见图3)。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新疆地区间的发展较不平衡。

图3:新疆各市州2020年GDP占比
(二)各市州产业占比情况
从2020年新疆各市州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比最大的是塔城,占比最小的是乌鲁木齐。2020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塔城试验区,这也是全国第9个、西北地区第1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塔城试验区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廊、三区”。其中,“一核”为塔城市及兵团第九师部分团场,同时按照辐射周边、协同发展的思路,以巴克图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为载体,集中力量建设50平方公里试验区先行发展区。“两廊”以交通主轴为支撑,探索发展塔北和塔南经济走廊。“三区”依托各县(市、团场)产业特点和优势,探索建设现代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第二产业占比最大的是克拉玛依,占比最小的是和田。克拉玛依作为能源型城市,石油石化产业是其绝对主导产业。据统计,克拉玛依市90%的工业产值来自石油化工产业,并且拥有完整的从井口到车轮的产业链。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的是乌鲁木齐,作为省会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对外贸易、服务业、财政金融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高,是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见图4)。

图4:新疆各市州2020年产业占比情况
二、新疆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州财政收入及其规模
从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14个市州财政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大。其中乌鲁木齐市财政收入规模最高,为392.64亿元,第二位是昌吉州(143.13亿元),阿克苏(121.62亿元)和伊犁州(105.02亿元)分列第三、四位,其余市州财政收入均不满100亿元,最低的克州为16.01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乌鲁木齐和最低的克州之间相差了25.52倍。
从202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来看,由于受到疫情防控及石油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全省平均增速仅为-6.4%,有4个市州财政收入增速大幅降低,分别是乌鲁木齐(-16.9%)、克拉玛依(-25%)、塔城(-26.6%)和阿勒泰(-22.1%),均低于全省增速(见图5)。

图5:新疆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
(二)各市州财政负担率
财政负担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也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从2020年财政负担率来看,14个市州中仅有3个市州高于全省财政负担率(10.7%),分别是乌鲁木齐(11.8%)、伊犁州(13.4%)和吐鲁番(12.6%),最低的为塔城(4.8%),与最高的伊犁州相差8.6%(见图6)。
图6:新疆各市州2020年财政负担率
三、新疆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
(一)新疆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喀什、伊犁州和和田位列全省前三名。省内财政支出最高的为喀什(819.34亿元),最低的为吐鲁番(111.16亿元),两者之间相差708.18亿元,相差倍数为7.37倍,小于财政收入规模最高与最低市州之间相差的倍数。从2020年财政支出的增速来看,和田财政支出增速高达11.4%,其中,近一半的支出用于卫生健康与农林水方面。有5个市州低于全省财政支出增速(4.2%),其中仅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为负增长,分别为-13.5%和-0.3%。增速最快的和田与增速最慢的乌鲁木齐两者之间相差了24.9个百分点(见图7)。

图7:新疆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及其增长率
从2020年财政收支增速来看,二者的关联度不是很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14个市州的财政支出增长率大多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昌吉州的财政收支增速之差最小,为1.3%;差距最大的是塔城,为27.4%,反映出了财政收支的不均衡性(见图8)。由于新疆财政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对新疆财政收入与支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财政的更加入不敷出。

图8:新疆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支增长率
(二)各市州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从2020年各市州的财政收支排位来看,二者差异较大。在14个市州中,仅有伊犁州和博州的排位未发生变化,其余12个市州的排位均发生变化。乌鲁木齐、昌吉州、阿克苏、巴州、克拉玛依、哈密和吐鲁番的财政收入排名高于财政收支排名,这些市州经济发展较好,为全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却未享受到;而其余市州相当于“享受”了经济较好市州所做出的“贡献”(见表1)。
表1 2020年新疆各市州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排位表

从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来看,全省14个市州中财政收支差额均为正,说明新疆各市州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其中喀什的财政收支差额最大,为758.04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和田(511.35亿元),也是唯二财政收支差额高于500亿元的市州。财政收支差额最小的为克拉玛依(32.5亿元)。
从2020年财政自给率来看,乌鲁木齐(73.1%)位列全省首位。作为新疆的省会,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长期领跑全省,财政实力也名列前茅。紧随其后的是克拉玛依(70.9%),它是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维吾尔语意为“黑油”,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大量的石油,现如今克拉玛依市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以及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极具发展潜力。财政自给率低于全省水平(26.7%)的有喀什(7.5%)、和田(5.9%)、克州(8.7%)、阿勒泰(13.5%)、塔城(18.8%)和博州(22.5%),这些市州经济发展较落后,因此“十四五”期间,要给予它们帮助,助力其经济的发展,挖掘其经济潜力,缩小与省内其他市州的发展差距(见图9)。

四、对策建议
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三大视角,分析了2020年新疆14个市州的经济财政发展现状。总体而言,新疆经济实力处于全国下游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经济增长,但在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等举措下,经济运行稳中求进,财政运行也相对平稳。经济方面,新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全年取得3.4%的GDP增速。各市州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首府乌鲁木齐发展优势较为明显,伊犁州次之。财政方面,新疆财政实力整体较弱,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财政负担率远低于各省平均水平,对上级补助依赖较大。各地州市财政实力呈现两级分化态势,收支矛盾较大。
“十四五”时期,新疆需要把握历史机遇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加快推进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的基础上,统筹南北疆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圈一带一群”的城市发展格局。“一圈”即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加快构建一小时交通网络,辐射带动昌吉州其他县市、石河子、克拉玛依、吐鲁番、哈 密等城市发展,推进乌昌石经济一体化发展。“一带”即构建北疆城市带,以伊宁市为区域中心,创新区域城市合作体制机制,推进奎屯、霍尔果斯、塔城、阿勒泰、博乐、阿拉山口、可克达拉、双河、胡杨河、白杨、北屯等北疆城市加快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一群”即打造南疆城市群,以喀什市为区域中心,因地制宜推进喀什、阿图什、阿克苏、库尔勒、和田、阿拉尔、图木舒克、铁门关等南疆城市发展,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提高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辐射带动南疆加快发展。产业布局方面,积极打造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节能绿色环保产业;同时推进准东、哈密、吐鲁番能源化工产业集聚区,奎屯、独山子、乌苏、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农副产品加工和外向型产业集聚区,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化工纺织产业集聚区,以及和田、喀什、克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产业集聚区建设。
参考文献:
1.2020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
2.关于新疆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蔡璇

指导老师:李永海
相关文章:
2020市州系列:
0.2020年市州经济财政发展系列预告
1.甘肃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湖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3.山东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4.福建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5.江苏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6.陕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7.海南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8.宁夏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9.江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0.湖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1.山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2.广东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3.辽宁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4.广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5.四川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6.河北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7.浙江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8.安徽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9.贵州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0.内蒙古2020:市盟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1.云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2.吉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3.河南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4.黑龙江2020:市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5.青海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6.西藏2020:市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582_165922351708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