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722
  • Tax100会员 33283
查看: 420|回复: 0

黔东南税务:即入花甲年 勠力拔穷根——看黔东南税务“双星”奋战驻村帮扶一线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97
2020-6-12 05: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贵州税务
标题: 黔东南税务:即入花甲年 勠力拔穷根——看黔东南税务“双星”奋战驻村帮扶一线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YwMDU5MA==&mid=2652361362&idx=5&sn=ef8532343452a9e1a3dfb19ba87c66fd&chksm=84bdb6f3b3ca3fe5aab6001aca924cb15d370ce9ae152fb74a8d8feb1c3a25e48b3c3ad3cfc8#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6-11
二维码: -
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7-16 09:42 编辑

5月,黔东南州剑河县进入炎夏,但在离县城60公里的久吉村,仍需穿上长袖外套。久吉村,这是哪儿?
久吉村是剑河县最大的苗族传统村落,共辖30个村民小组,645户3028人。2014年以来共识别贫困户256户,贫困人口1096人,贫困发生率36.19%,至2018年已脱贫118户547人,未脱贫138户549人,贫困发生率仍然有18.13%,属深度贫困村。
  “交通不便,出门翻大山;人多地少,种田吃不饱……”这样的日子,久吉村的村民过了很多年。直到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到来,给全村人的生活带来了“光亮”。
  龙运洋:做了泥鳅就不要怕眼瞎
  2019年6月,黔东南州税务局征管科干部龙运洋受组织选派,到剑河县久仰镇久吉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忘不了赴任的那一天。
  6月3日,汽车在进山的泥巴路上颠簸前行,眼前迷雾重重,开车的师傅说:“山里一下雨,雾大得路都看不清。”从剑河县城到久吉村,短短60里路,汽车爬了2个多小时。尽管已经知道久吉是深度贫困村,但直到进到村里,龙运洋才体验到“穷乡僻壤”的真正含义。
  这是怎样的一个村落?
  远远看去,数百栋房屋鳞次栉比,排布在山凹南北半坡,一坡是成片的苗家小木楼,一坡是火灾后重建的小平房。往村里走,通组路路面仍未硬化,不时会看到积水的泥凼,道路两边没有灯,只有散乱的生活垃圾。农户家的小平房没有床、衣柜等生活用具,甚至没有厕所。


龙运洋走访群众
山里人靠山吃山,但在这里,山坡上都是矮小的杂树,村子附近没有一块大一点的田土,村里面的男人大都在外务工,家里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孩子。脱贫致富,一缺资源、二缺人力,这样的场景让农村走出来的龙运洋都感到吃惊和沮丧。当地干部告诉他:“剑河脱贫看久仰,久仰脱贫看久吉,只要久吉村都脱贫了,全县就同步小康了。”
  身上的担子很重,但龙运洋是个不服输的人。“做了泥鳅就不要怕眼瞎”,这是他在村委见面会上的发言,“我向各位乡亲表个态,从今天起我就是久吉村的村民了,来了就要沉下心来和大家一起干,我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2019年6月4日晚,龙运洋一夜未眠,除了久吉村的脱贫问题,让他牵肠挂肚的还有家人。扶贫之路艰难,离家之路不舍,家里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小女儿才2岁,妻子这时候肯定像往常在上夜班,小女儿晚上怎么办?想着想着,天已朦朦亮了。
  来到久吉,龙运洋有了许多新鲜的体验。
  2019年6月7日,第一次召开群众大会,这是和当地老百姓沟通的好机会,龙运洋准备了许久。会上,他把来驻村的目标和以后的打算和盘托出,希望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响之高高,应之寥寥,在征求意见环节,只有两位男同志发言,这让龙运洋很纳闷,详细了解后才得知,当地苗族同胞日常都是使用苗话,大多数村民听不懂汉话。
  50多岁的他,第一次配上了“翻译”,他说一句,村主任翻译一句,详细讲解为久吉村绘制的蓝图,村民踊跃发言,会议取得预期效果。
  久吉村的田地离村子较远,干一趟农活,来回要走四个多小时,最远的要六个小时以上。当地村民都是清晨生火做饭,七点半左右就带着饭上山干活。入户访问必须在早上五点半至七点半和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才能见到人,驻村干部摸准规律,跟着村民“起早贪黑”。


  龙运洋在疫情防控值守点准备午饭
  龙运洋起了个大早,带着两瓶水和一包饼干,开始一天的入户调查,已经走访了3户。到村民邰建辉家的时候,他正吃完早饭准备去田间。
“去田头有好远?”
  “六公里多,全是山路,差不多要走三个多小时。”
  “我今天和你一起去嘛,想和你一起去田里看看。”
  这次对话,让龙运洋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顺着蜿蜒的山路爬坡下坎,走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久吉村的田地。据龙运洋回忆说,那片山坳里大约有800多亩稻田,每块面积都不大,邰建辉家两块田大约有一亩左右,他是来清理田坎的,两个人一起干活,饿了一起吃饼干、吃米饭。
  “那天的饼干和白米饭格外的香。”等两人又步行3个多小时回到久吉村,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那天走了7个多小时的山路,真的很累,但我第一次真正觉得自己属于久吉,也更加坚定我的目标,久吉一定要脱贫。”龙运洋爱写诗,当日写的诗中有一句“撸起袖子干,行访在乡间,察民情,找贫因,拨穷根。那日的田间,泥泞的小道,一个个的脚印,挥洒的汗水,已印在久吉,这是一颗‘星’的轨迹。”
  王浩锡:久吉安好,我亦心安
  56岁的王浩锡是黔东南州税务局干部,大家习惯叫他“老王”。2019年6月,他从凯里来到久吉,担任一名普通的驻村网格员。
  作为黔东南州税务系统年纪最大的驻村干部,他依然全力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他说:“我在雷山县方祥乡有2年扶贫工作历练,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有利于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能参加这场福泽全民的战役,为脱贫攻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


  脱贫攻坚队伍行走在走访群众的山路上
  久吉村条件有限,驻村工作队到了以后,村委在村校匀了几间房作寝室,8平米的一间房挤进了两个人。工作队20多号人自己开伙,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村里买不到菜,只能到镇上去买,久吉村到镇上来回一趟要2个多小时,怎么办?
老王给出了“提议”。
  “每人每月掏500元生活费,一周到镇上买一次菜,我来采购记账”,老王主动提出担任“生活委员”。他告诉笔者:“我身体不好,刚来村里的时候,不太适应水土,一个月瘦了六斤,还有尿血的情况。因为工作忙,也没时间去检查。大家知道我年纪大,身体又不好,总是照顾着我,苦活累活都争着干。所以大家在吃的方面,我一定要照顾好。”
  2020年1月下旬完成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任务后,老王在春节前一天匆匆赶回100公里外的锦屏老家。大年初一,天空飘着雪花,他突然接到了久仰镇电话通知,要求在第二天2点前赶回久吉村,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能不能请次假,你才刚回来,现在又下雪,可能路都封了。”
  “我得回去,队友们等着我,乡亲们需要我。”
  团聚的时间总是短暂,不会开车的王浩锡选择乘坐客车回久吉村。
  顶着凛冽寒风,冒着漫天大雪,第二天一早7点,他从老家赶到锦屏县客车站,坐上了第一班去剑河县的客车,到达剑河县已经是10点半了。在县城菜场买完菜、到镇里参加完部署会,已是下午4点,他与队友同车赶回久吉村,雪大、雾浓、地滑、坡陡……
  “防滑链断了,前面是发夹弯,不敢走了,大家先下车。”工作队只得先撤回镇里,给汽车装上加粗的防滑链再出发。
  第二天回到村里,队员们迅速通过电话询查、入户核实、设点巡查等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久吉村3000多名村民特别是外出返乡人员防控信息。在抓好人员排查和出入管理的同时,他们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开展了全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并对所有公共场所进行了卫生消毒。


  王浩锡入户访民情
  据统计,启动疫情应急响应以来,老王参与设置检查卡点1个,检查出入车辆147驾次,排查出入人员364人次,入户排查645户,劝阻群众春节斗牛、操办婚宴等集会活动13起,处理群众纠纷3起,组织公共场所消毒3次,清理道路塌方2起。
“开好脱贫的窗,关好防疫的门。”老王说这是他在久吉村的守土之责。
  税务部门推进职务职级并行改革以后,老王本可以提前退休。他向组织申请到今年10月份才退休,让他可以继续在久吉村帮扶。“久吉安好,我亦心安,等到全面同步小康的喜讯传来,我的职业生涯也可以在久吉划上圆满的句点。”
  扶贫双星:用心用情用力担当使命
  2020年1月,久吉村通过省级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
  2020年2月25日,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全省24个贫困县进行脱贫摘帽退出公示,剑河县在列。
  2019年久吉村未脱贫户12户4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9%,2020年要实现全部脱贫。
  为实现这一目标,龙运洋与王浩锡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找准贫困根源,精准施策,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是脱贫攻坚的硬任务。龙运洋与王浩锡整合各方帮扶资源,紧盯短板弱项问题,从群众最期盼、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争取黔东南州税务局投入帮扶资金21万余元,为困难群众购置桌椅板凳等家具和其它生活用品,改善生活条件;按照“顶不漏雨、壁不透风、门窗完好”目标,完成全村危房和透风漏雨房改造,村民居住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建成组组通公路,完成路灯亮化工程,建成带浴室功能的公共厕所。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久吉村旧貌换新颜。村民自豪地说:“以前人畜混居,臭气熏天。环境整治以后,臭味没了、苍蝇少了,居住条件好了,道路质量好了,心情更加舒畅了。”
  税务扶贫“双星”,用心用情用力履行担当使命,来到久吉,与村民熟络了,第一次调解夫妻矛盾,第一次调解村民间纠纷,第一次开皮卡车收稻谷,第一次向朋友单位要赞助,第一次组织捐资助学活动,第一次在路上换车胎,第一次组织召开“坝坝会”,第一次学会水泥路沙石配比,第一次学会纺线,第一次……
  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让久吉村正在变得更好。

来源:黔东南税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