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127
  • Tax100会员 28107
查看: 164|回复: 0

[国务院政策] 国务院:落实夏播面积,抓好玉米扫尾播种,稳住双季晚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804
2022-6-23 2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6/23/content_5697334.htm
发文单位: 每日经济新闻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国务院:落实夏播面积,抓好玉米扫尾播种,稳住双季晚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发文日期: 2022-06-23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要不误农时落实夏播面积,抓好玉米扫尾播种,稳住双季晚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做好秋粮田间管理,防范洪涝、夏伏旱、病虫等灾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继续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听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汇报,进一步部署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举措。
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通胀严重的国际环境,必须着力办好自己的事。稳物价对稳经济大盘至关重要,粮食稳产增产是稳物价、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有利于世界粮食市场稳定。
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杂粮杂豆产量略增,油菜籽产量明显增加,玉米等夏播已近八成,早稻和秋粮长势良好。夏粮丰收和秋粮基础好来之不易,为全年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实支撑。要继续压实责任,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会议提出,要抓好夏粮收储,鼓励多元市场主体收购,保质保量入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农业农村部消息显示,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6月21日,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9省份已收获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2%,全国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会议提出,要不误农时落实夏播面积,抓好玉米扫尾播种,稳住双季晚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这实际上是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夏粮收获之后,现在正是夏播的重要时期,夏播最主要的一个是水稻,主要是中晚稻,一个是玉米,这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要保持基本稳定。
李国祥说,今年我们要力争大豆面积有所扩大。“去年大豆面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今年我们除了通过扩种直接增加大豆面积外,在保证玉米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要在适宜地区推广玉米跟大豆复合种植。”
他进一步解释,复合种植就是套种,在种植玉米的同时再种植大豆,因为玉米和大豆的争地矛盾相对突出,这样就能二者兼顾,能够在有限的面积里保证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大豆的种植面积也能增加,把去年减少的面积“补”回来甚至超过。
李国祥表示,按照现在的形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再加上地方考核层层压实责任的力度也比较大,预计秋粮丰收问题不大。“目前来看,夏粮丰收增产已成定局,秋粮应该也会丰收增产。”
“接下来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粮食总产量稳定增加的同时,改善粮食供给结构,最突出的就是要让大豆的产量有所提高。”李国祥说。
做好秋粮田间管理
会议还提出,要做好秋粮田间管理,防范洪涝、夏伏旱、病虫等灾害。同时抓好猪肉等菜篮子产品生产。
秋粮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工作?要防范哪些灾害?对此,李国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夏播完了之后,就进入秋粮田间管理阶段。“夏播面积落实了,如果田间管理做得好,就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国祥说,田间管理最主要的内容,一个是防自然灾害,一个是防病虫害,还有一个是根据苗情及时追肥,做一些相关的日常工作等。
谈及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李国祥表示,今年跟往年相比,灾害虽然不算特别严重,但是我国每年到夏季,有的地方就会出现洪涝灾害,南方一些地区目前正在发生洪涝灾害,北方一些地区可能还有干旱高温灾害。
李国祥表示,对这些自然灾害要对症下药,对有洪涝的地方要及时排涝,干旱的地方要及时灌溉。“当然,这些也都是田间管理的内容,也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内容,这是确保我们粮食丰收的一个前提条件。”(记者 张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